龙游县

龙游县

中文名 龙游县
车牌代码 浙H
外文名 LongYouCountry
别名 姑蔑、龙城
火车站 龙游站
下辖地区 2街道、6镇、7乡
机场 衢州机场
著名景点 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三叠岩、三门源
县委书记 祝建东
地区生产总值 247.61亿元(2020年)
龙游名人 王学珍、郑树森、余绍宋
电话区号 0570
铁路 浙赣铁路、杭长客运专线
坐标 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龙城全景龙城全景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于姑篾之地设太末县,隶会稽郡,为龙游建县之始。

唐贞观八年(634年),更名龙丘县。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王钱鏐以“丘”与“墓”近义不吉,又据县邑丘陵起伏如游龙状,遂改龙丘为龙游。

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有诏讳“龙”字,改名盈川县。

绍兴元年(1131年)复称龙游。

元朝,隶属江浙行省衢州路。朱元璋攻占衢州后,改衢州路为龙游府,仍置县。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龙游府为衢州府,县如旧。

清朝,沿明制。

民国二年(1913年),龙游县直属于浙江省。

民国三年至十五年(1914年至1926年)属金华道。

民国十六年至二十一年(1927年至1932年),直属于浙江省。[11]

1949年5月12日,龙游县城解放,成立龙游市人民政府。

1949年6月8日改为龙游县人民政府。

1959年12月底,龙游县撤销并入衢县。

1962年,龙游县复制。

1973年,龙游县撤县。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龙游县建制,属金华地区。[12]

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分设金华、衢州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龙游县归属衢州市领辖。

1997年,龙游县辖9镇、12乡。

2005年12月,经衢州市政府批准,龙游县调整为辖2街道、6镇、7乡。

2008年8月,龙游县行政村规模调整,行政村数量由原来的432个调整为262个。[11]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龙游县龙游县(3)截至2021年,龙游县下辖2个街道、6个镇、7个乡。[13]

区划详情

2个街道:龙洲街道、东华街道。

6个镇:湖镇镇、小南海镇、詹家镇、溪口镇、横山镇、塔石镇。

7个乡:罗家乡、庙下乡、石佛乡、社阳乡、大街乡、沐尘畲族乡、模环乡。[13]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龙游县龙游县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辖区东连金华市,西交衢江区,北与东北界建德、兰溪两市,南接遂昌县,县境南北长61.5公里,东西宽29.37公里,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龙游县农村风光龙游县农村风光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龙游县境内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兼具。南仙霞岭余脉,北千里岗余脉,中部金衢盆地,衢江自西往东横贯中部,流程28公里。地形南、北高,中部低,呈马鞍形。最高点是县西南茅山坑,海拔1442米。最低点是湖镇镇下童村,海拔33米。

气候环境

龙游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光照、气温、降雨、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都有明显的变化,其特点是: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旱涝明显。垂直差异明显,春早秋短,夏冬长。龙游县年平均气温 17.1℃,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8.8℃,最冷月平均温度5.0℃,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为-11.4℃。全年无霜期为257天。≥10℃的活动积温5441℃。年平均降雨量1602.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数为1761.9小时,总辐射量110千卡/平方厘米。

水文特征

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静卧县城东西。

土壤特征

龙游县境内岩性复杂。地貌类型多种,加开发历史悠久,形成土壤类型多样。龙游县土壤以红壤为主,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其分布规律大体上是:海拔600-650米以上的低中山基本上是黄壤,600-6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大部分是红壤,海拔1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是潮土和水稻田。据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总面积982.74平方公里。分5土类,12亚类,43土属,106土种。其中红壤类530.93平方公里,占总土壤面积54.03%;黄壤类82.57平方公里,占8.40%;岩性土56.96平方公里,占5.80%;潮土25.99平方公里,占2.64%;水稻土286.29平方公里,占29.13%。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龙游县在森林植被分区上属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带。由于南北光热条件不同,又分为两个植被区。北部的浙皖山丘青岗、苦槠植被区,南部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植被区。天然阔叶林呈现次生状态,主要植被类型大体有9种。

动物资源

1989年动物协会诸葛考察小组在龙游县考察记载,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主要有35种(兽类31种、禽类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老虎、黑麂、花山鸡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大小灵猫、獐、苏门羚、白乌6种,国家一般保护动物多种。

人口

人口详情

1、常住人口

2010年,龙游县常住人口36.24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6.82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0.58万人,下降1.58%。全县常住人口中县外流入人口为3.06万人,占8.44%。[14]

2、家庭户人口

2010年,龙游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2.8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2.7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9人减少0.44人。[14]

3、性别构成

龙游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86万人,占52.04%;女性人口为17.38万人,占47.9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61下降为108.52。[14]

4、年龄构成

龙游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22万人,占14.40%;15-59岁人口为24.41万人,占67.36%;60岁及以上人口为6.61万人,占18.2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 4.33万人,占11.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56%,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22%,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36%,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6%。[14]

5、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龙游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5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6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85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1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1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843人上升为565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9032人上升为1257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30980人上升为3546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41222人下降为33417人。[14]

龙游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6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0.39万人,文盲率由8.34%下降为7.39%,下降0.95%。[14]

6、城乡构成

龙游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97万人,占35.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7万人,占64.21%。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4.64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5.2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17%。[14]

7、人口地区分布

龙游县常住人口按街道、乡镇分布如下:

街道、乡镇 常住人口数(人)
全县合计 362380
龙洲街道 88894
东华街道 35136
湖镇镇 42472
小南海镇 26780
詹家镇 20990
溪口镇 17862
横山镇 24281
塔石镇 32921
罗家乡 6013
庙下乡 8447
石佛乡 11904
社阳乡 6292
大街乡 5162
沐尘乡 7650
模环乡 27576
其中:工业园区 3687

[14]

2020年全县年末总户数16.83万户,户籍总人口39.98万人,平均每户人口数2.38人,户籍总人口数比2019年减少2190人,增长率为-0.5%。其中男性人口20.16万人、女性人口19.8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和49.6%,性别比为101.7(女=100),比2019年的性别比例低0.06。总人口中乡村人口26.82万人,占总人数的67.1%;城镇人口13.1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2.9%。全年出生人口2686人,比上年减少500人,出生率为6.70‰,较上年下降1.21‰;死亡人口2870人,比上年减少177人,死亡率为7.16‰,较上年下降0.40‰;全年自然减少人口184人,自然增长率为-0.46‰。[7]

民族构成

街道、乡镇 常住人口数(人)
全县合计 362380
龙洲街道 88894
东华街道 35136
湖镇镇 42472
小南海镇 26780
詹家镇 20990
溪口镇 17862
横山镇 24281
塔石镇 32921
罗家乡 6013
庙下乡 8447
石佛乡 11904
社阳乡 6292
大街乡 5162
沐尘乡 7650
模环乡 27576
其中:工业园区 3687

政治

2007年12月,龙游县少数民族23个,少数民族人口10700人。汉族最多,次畲族,尚有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满族、水族、彝族、土家族、黎族、土族、毛难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仡佬族。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祝建东
副书记 李芝伟、祝升明
参考资料来源:新浪网[10]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李芝伟
常务副县长
徐新华
副县长 王开锋、龚凤丹、徐俊、万志正、舒建明、柴琼颖、裴群富、汪益平
参考资料来源:龙游县人民政府[15]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舒畅
副主任 应敏、徐建华、钟爱红、徐仲利
参考资料来源:龙游县人民政府[16]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吴剑锋
副主席 姜建军、陆寿泉、蓝芝苇、周巧萍、吴幼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龙游[17]

综合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祝建东
副书记 李芝伟、祝升明
参考资料来源:新浪网[10]

第一产业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李芝伟
常务副县长
徐新华
副县长 王开锋、龚凤丹、徐俊、万志正、舒建明、柴琼颖、裴群富、汪益平
参考资料来源:龙游县人民政府[15]

第二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舒畅
副主任 应敏、徐建华、钟爱红、徐仲利
参考资料来源:龙游县人民政府[16]

第三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吴剑锋
副主席 姜建军、陆寿泉、蓝芝苇、周巧萍、吴幼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龙游[17]

文化

地方风俗

龙游县灵山港城区湖面龙游县灵山港城区湖面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47.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23亿元,下降5.4 %;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7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28.21亿元,增长5.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2.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4.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1∶42.1∶51.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61765元,合8954美元,比上年增长5.0%。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23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8∶42.9∶51.3。

2020年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其中工业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4.66亿元、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0.91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文化、环保、健康、高端装备、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4%、-12.4%、-2.6%、116.0%、21.7%、18.1%;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5%、6.9%、12.1%、4.3%,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50.5%、16.5%、19.6%。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35.48亿元,增长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9%,占比降低1.3个百分点。十七大传统产业增加值43.81亿元,增长4.2%;人工智能产业制造业1.99亿元,增长80.0%。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6.8%。网络零售额67.57亿元,同比增长28.9%。

2020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69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3亿元,增长3.7%。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17.30亿元,增长12.6%,其中增值税5.42亿元,下降1.2%;企业所得税2.24亿元,增长42.0%,个人所得税0.59亿元,增长3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96亿元,下降3.3%,民生支出合计48.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86.76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7]

地方语言

2020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5.0%。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5.0%。其中:农业产值9.00亿元,增长7.7%;林业产值1.79亿元,增长1.2%;牧业产值16.61亿元,下降11.7%;渔业产值2.23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0亿元,增长11.9%。

2020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5182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146公顷,油料播种面积701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221公顷,中草药材种植面积831公顷,柑桔种植面积107984公顷,果用瓜种植面积726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2.29万吨;油料产量1.55万吨,下降7.2%;蔬菜产量12.23万吨,增长6.0%。水果总产量11.82万吨,增长33.4%,其中:柑桔总产量10.8万吨,增长41.0%;果用瓜产量1.86万吨,下降9.8%。

2020年年末生猪存栏32.33万头,比上年增长41.9%,全年出栏46.14万头,下降47.1%;家禽存栏475.77万只,与上年基本持平,出栏1536.68万只,增长13.6%。肉类产量6.50万吨,下降29.0%,其中猪肉产量4.05万吨,下降47.2 %;禽肉产量为2.34万吨,增长67.1%;禽蛋产量为0.69万吨,下降0.4%;水产品总量2.18万吨。[7]

交通

2020年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227家,其中: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5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6家,1亿元以上至5亿元的企业59家;大型企业2家、中型企业18家、小型企业192家、微型企业15家。

2020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3.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3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71.62亿元,增长5.9%,其中:重工业117.76亿元,增长8.0%;轻工业153.86亿元,增长4.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9%,私营企业增长3.8%;外商投资企业增长0.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1.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67.7亿元,增长5.7%,产销率98.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9.74亿元,增长9.8%。

2020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实现产值8.23亿元,增长9.4%;机械行业33.15亿元,增长2.2%;黑色金属冶压业4.63亿元,下降27.1%;造纸及纸制品业85.92亿元,增长0.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5.53亿元,增长5.3%;建材行业26.71亿元,增长8.9%;有色金属冶压业6.58亿元,增长51.5%;家具制造业3.86亿元,增长5.1%;酒、饮料制造业13.43亿元,增长0.7%;农副食品加工业6.99亿元,增长13.6%;纺织业20.46亿元,增长36.0%;食品制造业1.89亿元,增长10.3%;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3.77亿元,增长12.6%。

2020年,“3+3”产业体系中,3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下降0.6%,其中特种纸产业83.95亿元,下降0.6%;绿色食品饮料产业15.65亿元,增长1.6%;高档家具制造业7.6亿元,下降4.3%。3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8.11亿元,增长6.5%,其中高端装备制造26.36亿元,增长0.6%;数字智能制造12.36亿元,增长34.8%;战略新材料19.4亿元,增长1.1%。

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6.76亿元,增长7.2%,利税总额26.95亿元,增长22.5%,其中利润总额18.65亿元,增长37.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较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化工行业实现利润0.45亿元,增长15.6%;建材行业1.22亿元,增长6.0%;机械行业2.98亿元,增长28.6%;造纸和纸制品业6.42亿元,增长95.6%;酒、饮料制造业1.66亿元,增长27.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11亿元,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民营企业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4.80、4.42和12.96亿元,分别增长58.8%、47.8%和2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用7.59亿元,增长24.4%。

2020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全县在库建筑业企业78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5家,二季资质企业17家。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0.56亿元,增长24.7%,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47.29亿元,增长24.8%,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9家。[7]

综述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9%。国有投资增长19.6%,占43.4%;非国有投资下降5.5%,占56.6%,其中民间投资下降6.0%,占52.9%。“4+1”结构指标中,民间项目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0.9%、-10.6%、-8.1%、29.8%和18.1%。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4.6%、-0.1%和31.4%。年内龙游红木小镇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第四批特色小镇,也是全省唯一连续5年被省政府评定为优秀的特色小镇。

2020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25亿元,比上年下降40.3%,其中住宅投资19.37亿元,下降39.8%。商品房销售面积28.06万平方米,下降9.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39万平方米,下降16.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2.26万平方米,增长290.5%。商品房销售额30.5亿元,增长7.2%,其中住宅销售额28.13亿元,,增长1.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2.13亿元,增长194.5%。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71户,完成计划的108.4%。

国内贸易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6亿元,比上年下降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34.21亿元,下降2.1%;餐饮收入27.15亿元,下降0.5%。

2020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41亿元,下降15.2%。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社零总额6.53亿元,乡村零售额0.87亿元,增长10.5%。按行业分类统计,批发业零售额0.83亿元,下降71.2%;零售业营业额5.60亿元,增长11.4%;住宿业零售额0.46亿元,增长21.3%;餐饮业零售额0.52亿元,增长14.7%。

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9.89亿元,其中,出口39.13亿元,进口10.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3.7%和12.3%,进出口总额、出口及进口占全市的份额分别为:13.9%、15.4%和10.3%,占比较同期分别提升1.2、1.0和1.4个百分点。

2020年全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57家,比上年增加18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22家。出口额在100万元以上企业120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3家,较上年增加3家。

2020年全县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场依次是:亚洲、北美洲、欧洲。对亚洲出口14.32亿元,增长10.8%;对北美洲出口12.49亿元,增长30.8%;对欧洲出口5.9亿元,增长8.9%。对这三大主要市场出口份额合计占全县出口总额的83.6%。

2020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2 家,合同利用外资 87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94.8%;实际利用外资 660万美元,下降55.6%。

旅游

2020年全年旅游总收入93.3亿元,比上年下降14.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1454.8万人次,下降15.4%,国内旅游收入93.3亿元,下降14.5   %。住宿设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237人,下降90.1%,住宿设施接待入境游客收入5.1万美元,下降95.7%。全县拥有星级饭店5家,星级饭店客房间数1027间。至年末,全县共有A级旅游景点10个,名胜风景区0个。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20年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2020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3.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12.04亿元,增长7.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74.40亿元,增长16.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72.42亿元,增长15.5%。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242.20亿元,增长14.3%;住户本外币贷款余额191.79亿元,增长11.1%。

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7.92亿元,比上年增长6.3%,支付各类保险赔付款2.65亿元,下降3.9%。[7]

县域交通

机场连接线

龙游县有多种地方戏剧流行,名伶辈出,是婺剧重要发源地。民间舞蹈盛行龙舞、狮舞、采茶灯、马灯等。20世纪50年代初,下库泥望见陈龙曾与奉化布龙组合,上京演出,‘名噪一时。民风淳朴,以艰苦创业著称。农民勤于耕作,治无隙地。行商不辞艰辛,“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18]

龙游县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出土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百余件。古建筑尤明清时代民居保存完整为江南罕见,宋明两代的砖塔原有9座,今存8座。绍衣堂、舍利塔、横山塔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

疏港公路

龙游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金衢片。

客运枢纽

旅游通道

1998—2005年,龙游县交通建设投资30多亿元。2006年底,龙游县交通“二纵二横一环十连”完成,总投资达到40多亿元,县境内共高速公路1条计24.6公里,国道1条计30.776公里,省道3条计63.154公里,县道21条计268.938公里,乡道计29条160.091公里,专用道7条计21.658公里,公路总里程544.61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6.431公里,二级公路102.066公里,三级公路26.304公里,四级公路299.612公里,等外公路40.204公里。全县高级路面达到341.665公里,占总里程的62.73%;中级路面达到202.952公里,占总里程的37.27%。大中小公路桥梁146座8814.08米,互通式立交4座1169.76米,隧道3座3700米。杭新龙高速、龙丽高速龙游段,共计55.2公里。

龙游县境内有衢江、灵山江等主要河流,衢江航道龙游境内长度28.0公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停航,只有采砂船通行;灵山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停航。

2014年12月10日,杭长高铁正式运行,龙游跨入高铁时代。

2020年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7]

社会

国家高速G60沪昆高速公路、省高速S33龙丽温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

国省干线:“一纵三横一环”的国省道干线公路骨架。

一纵:由320国道和222省道组成。

三横:315省道,21-17省道连接线,62省道西延线。

一环:绕城公路(S315+S316+G320)。

邮电通信

龙游县境内没有民用机场,其西距衢州机场26公里,高速直达,航空运输便利。

机场连接线一:龙丰公路为机场连接线,服务老城区及新城区的对外航空运输需求,将龙丰公路提升为一级公路。

机场连接线二:杨士线东延线为服务湖镇、城北工业园区的机场连接线,等级为一级公路。

人民生活

疏港主通道: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横山——杨士线——315省道十里坪公路——222省道溪口公路。

疏港辅通道:杨士线;315省道。

社会保障

构建“一主四副多点”客运枢纽体系,实现县域客运服务全覆盖。

“一主”即构建一个交通客运枢纽中心;“四副”即以横山、溪口、塔石、湖镇客运站为四个副枢纽,满足四大片区客运需求;“多点”即在社阳、罗家、大街、小南海、石佛等乡镇设客运站,拖动客运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

基础设施

结合龙游县旅游景区发展,建设以下5条通景公路:

虎游线;龙丽高速塔石互通——三门源公路;寺底袁——十里坪—三叠岩公路;溪口——陈村公路;窑头——建德梅岭公路。

教育事业

医疗事业

2020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5.2万户,比上年增长6.9%;移动电话用户数36.15万户,下降3.5%;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不含手机)15.44万户,增长7.5%。[7]

旅游

2020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330元,比上年增长7.5%。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024元和26721元,增长5.8%和7.5%。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45元,比上年增长1.3%。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7566元和13507元,增长1.2%和0.9%。[7]

龙游石窟

2012年,龙游县组织各类大中型劳务对接活动21场,达成就业意向1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6040人,实现再就业1840人,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增职工养老、工伤、失业等各类保险1.4万人次,城镇和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12元和188元,全年发放低保金、困难群众救助金等1640万元,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3.9%和100%,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标准和大病医疗救助标准,农民参保率达96%,第二轮参保农民健康体检率达75.9%,农村危旧房救助1050户,建成廉租房248套,全年民生支出9.36亿元。

龙游民居苑

2012年,龙游县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试点,晨东小区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公示安置下山脱贫农户895户。投资3500万元,全面完成48个整治村、19个提升村的建设工作;着力改善9.67万人饮用水条件,投资6282万元,建成11个分散式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横山自来水厂主体工程建设;投资6144万元,完成14项“千库保安”工程;投资3060万元,新建农村联网公路74公里、林区道路102.8公里;投资7435万元,整治河道76.7公里,防洪堤加固9.97公里;投资3000万元,完成24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

龙游古塔

龙游县有城区小学18所:龙游实验小学(北门小学)、西门小学(历史悠久)、桥下小学、阳光小学(优质私立),城区初中11所:龙游三中、龙游县城南初中 、龙游县寺后初中、龙游县小南海初中、龙游县溪口初中、龙游县塔石初中、龙游县泽随初中、龙游县湖镇初中、龙游县模环初中、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龙游华茂、龙游县詹家中学,普通高中5所:龙游县横山中学、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龙游县树人学校、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龙游中学。

著名人物

2011年,龙游县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按设置的19名合管员测算,如果由县合管办(政府)组建需要开办经费约20万元、日常运转经费约120万元。现在由太保公司组建可省去开办费及第一年的正常运转经费共计140万元,2013年后的日常运转经费至少也可省1/3左右。通过政府授权,合作医疗专管员形成合作医疗一级稽核网,业管中心作为二级稽核网对合管员稽核情况进行监管复核。县合管办作为第三级稽查网,对业管中心结报与服务情况进行监管,并对定点医院违规事件进行立案查处,从而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基金安全与合作医疗健康有序发展。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后,通过三级稽核,减少了差错,提高了合作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让农民群众不出乡镇就可享受到合作医疗政策待遇,从而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合作医疗制度吸引力。

荣誉

重大事件

7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布局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在石壁上,有神秘的图画,刻有马、鸟、鱼、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19]

词条图册

龙游民居苑在龙游镇南郊鸡鸣山,占地6.6万平方米,系将龙游乡间部分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明、清古建筑集中迁移至此而形成的。除鸡鸣山原有的鸡鸣塔外,1991年开始由原址迁建于此古建筑有“高岗起凤”、“翊秀亭”、“巫氏厅”、“汪氏民居”、“邵氏小厅”、“灵山花厅”等六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