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香菊

神农香菊

别名 小野菊花
拉丁学名 Dendranthemaindicumvar.AromaticuQ.H.LiuetS.F.Zh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神农香菊
春黄菊族AnthemideaeCass
菊科Asteraceae
亚纲 菊亚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神农香菊神农香菊神农香菊是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疏被白色柔毛,花、叶及根均具浓郁香气;茎基部带紫红色;叶片较小而厚,深绿色,上面叶脉隆起,下面具凹陷小腺体;花小,黄色。

生长环境

烟草中添加神农香菊烟草中添加神农香菊分布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向阳开阔的空旷地。

分布范围

产于湖北神农架地区。

研究

周树军等(1996)通过对形态学和细胞学资料的比较研究,认为神农香菊应为甘菊的变种,并作了分类学处理,即神农香菊学名为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var.arom,aticum(Q.H.Liu),S.F.Zou et D.K.Zhang.。

周杰、陈俊愉(2010)从形态学、细胞学、化学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大量研究资料,确认神农香菊的分类学地位,提出将其作为菊属一个种独立出来,使用Chrysanthemum atommicum J.Zhou et J.Y.Chen作为神农香菊的学名,乃一新等级的处理。对主要分布于湖北宜昌、河南伏牛山山脉的毛华菊则作为模式变种处理,仍称毛华菊。而原产于安徽如天柱山等地的毛华菊,则作为阔叶毛华菊(新变种)处理,写成Chrysanthemum vestitum(Hemsl.)Ling var.1atifolium J.Zhouet J.Y.Chen(周杰、陈俊愉,2010)。周杰、陈俊愉(2009)认为毛华菊和阔叶毛华菊都是菊花起源的重要杂交亲本。

胞学研究证明,神农香菊的遗传背景特殊,与多数菊属植物关系较远(刘启宏等,1998a;1998b),这也可能是菊属植物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的一种反映。其余野菊的总体聚类趋势是二倍体野生种聚合后,再与四倍体野菊聚合,表明菊属的系统演化是一个从低倍到高倍异源多倍体化的过程。

主要价值

日化用功效

浅黄色液体,香韵独特,香气强度大,留香持久,无毒无害。可广泛用于制取:香水、精华液、复方精油;香皂、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液、牙膏、洁厕剂、沐浴露;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纸巾等。

科学考察和研究活动获取的丰硕成果,目前正在转化为物质财富。近年来,神农架开发的桦树汁系列饮料、从神农香菊提炼的国际流行香型香精以及水电开发、磷化工的发展等,都得益于科学考察的成果。

神农香菊神农香菊(5)

理化特征

神农香菊药用价值神农香菊药用价值神农香菊的花、叶含有α-侧柏酮、β-侧柏酮及龙脑等萜类化合物,此外,神农香菊中还有绿原酸、刺槐素、芹菜素、木犀草素、β一谷凿醇、β一胡萝卜普等。

神农架的科研成果

神农架林区管理局千家坪林业试验站干部杨同茂组织实施。该站人工繁殖了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珙桐是神农架地产树种,原系自生自灭。1978年开始人工繁殖,因种壳坚硬厚实,种子附有一层蜡质,难以吸水发芽,试种失败。1979年,攻下了种子脱壳脱蜡关,播种发芽率达90%,人工繁殖成功;香果是地产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多次用果实播种繁殖失败。1982年4月,用根试插成活率达90%,用枝插成活率达64%,人工繁衍成功。麦吊杉、迎春树、神农香菊亦人工繁殖成功,冷杉采用冻土移栽获得成功。

文字描写

神农香菊

都说是香自苦寒来,

今又见野菊冒雪开。

花发巍巍神农顶,

色呈金黄衬雪皑。

奇香只应天上有,

此花幽微融雾霭。

植根海拔两千米,

低处无痕空期待。

神农香菊钟灵秀,

志凌云者方可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