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来津

中文名 申来津
学历 博士
出生日期 1965年7月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姓名:申来津
   性别:
   出生年月:1965年7月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职务: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

人物简况

  申来津,教授 博士生导师,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武汉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兼 湖北省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儒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1987年毕业于 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 学士学位,2002年于 南京师范大学获 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2004年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 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2003年获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获中材建设奖教金,校 精品课程《 法理学》负责人。

研究方向

  申来津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涉及法理学、行政法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应用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法制教育与 思想道德建设
  3、应用心理学与心理咨询

承担项目

  1、法治政府 评价指标体系与操作实务研究,2008年教育部 人文社科项目,2008-2009
  2、 职务犯罪的控制机理研究,2008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项目,2008-2009
  3、法治政府建设及其进度测评研究, 中国法学会项目,2006-2007
  4、行政法治与政府 现代化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6-2008
  5、基于效能最大化的高校教师激励创新研究,全国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7-2010
  6、现代德育的激励功能及其发生机制,教育部重点项目,2002-2006
  7、知识产权与 经济发展:中部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研究, 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2004-2005
  8、大学德育中的 心理契约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2003-2004
  9、湖北省国土资源系统全面推进 依法行政研究,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项目,2006-2007

申来津申来津

学术成果

  1、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发表于《 教育研究》2003年9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此文2005年获武汉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信仰:精神的意蕴与表征,发表于《 学术论坛》2003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 伦理学》全文转载
  3、 精神状态的提升:以 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发表于《学术交流》2005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 心理学》全文转载
  4、 精神激励: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发表于《 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
  5、 精神激励与德育目标的构建《 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
  6、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发表于《学术交流》200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此文2003年获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7、 信仰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 权变分析,发表于《 人文杂志》2003年1期
  8、 道德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发表于《江汉论坛》2003年5期
  9、 儒家文化对人生的精神观照,发表于《求索》2003年2期
  10、 实然与应然:学校德育目标的矛盾分析,发表于《社会科学家》2005年1期
  11、 法律与行为选择:法律激励及其发生机制,发表于《 法学杂志》2006年4期
  12、 法律意识与行政选择: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分析,发表于《社会科学家》2006年2期,此文2006年获 湖北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3、 法治政府的 人本理念与路径选择,发表于《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此文2007年获湖北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4、 法治政府的本体追问与 价值取向,发表于《学术交流》2007年第7期
  15、 论法律品格的构建,发表于《 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16、 马克思的法律视野,发表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2期
  17、 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依法行政,发表于《行政与法》2007年第3期
  18、 高等教育中的 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9、 知识产权法的激励功能及其发生机制,发表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2期
  20、 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关联与让渡,发表于《 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模式的本土化意蕴,发表于《当代 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
  22、 奖惩的 学理解释及其有效性分析,发表于《 理论月刊》2004年12期
  23、 德育的激励 旨趣及其合理性,发表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4期
  24、 激励:动机的 对象化与现实化,发表于《学术交流》2004年9期
  25、 激励发生原理:一种心理学解释,发表于《学术交流》2003年4期
  26、 榜样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社会科学家》2003年1期
  27、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发表于《 理论月刊》2002年2期
  28、 精神解读,发表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
  29、 激励本体解读,发表于《理论月刊》2003年6期
  30、 马克思主义激励观,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2期
  31、 论教育的人生观照,发表于《学术论坛》2005年12期
  32、 权变学说及其后现代意蕴,发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9期
  33、 权变德育诌议,发表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7期
  34、 精神:一种动力解释,发表于《理论界》2004年1期
  35、 《精神激励的 权变理论》,独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36、 《中国行政法总论》,副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