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使用的“现代”概念,与我国通常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历史称为“现代”不同,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历史学家门一直把君士坦丁堡自1453年陷落之后的历史称之为‘现代史’。至今西方国家在使用modern这一词时,在意义上并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在使用“modern”这一词说明历史进程时仍包含着我们所说的近代和现代两个时代。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这是一个大环境背景,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贸易仍然会继续下去,意大利仍是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地带,中世纪的手抄新闻仍可以大体满足商人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但是,当大批商人转向全球贸易时,简单的手抄新闻显然不够了。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扩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威尼斯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正由于买卖太难做,才需要专门的人从事信息的搜集和传播)。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过300年后才出现像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来就是急速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任何规模化的新闻传播都需要畅通的渠道,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封建割据,商品流通极不方便,当然信息的流通同样也受到阻碍。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消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这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会所,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而相对应的文字又要以通行的标准语言做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产生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本来适应宗教传播和德国宗教改革酝酿时期的需要,又恰好与世界地理大发现衔接,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新闻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uergrn Habermas)所说:“只有当信息定期公开发送,也就是说能为大众所知晓的前提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可言。”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