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5日晨,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由台湾左营港隐蔽出航,当日傍晚驶至福建省东山岛东南兄弟屿海域,企图向大陆输送特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获悉上述情况后,即令汕头水警区以鱼雷艇11艘和护卫艇4艘做好战斗准备。23时13分,护卫艇4艘及鱼雷历史图片艇6艘奉命出击。6日1时42分,护卫艇群发现目标,2时51分,开始集中火力攻击“章江”号,3时33分将其击沉。3时35分,正在待机的鱼雷艇5艘前往增援,与护卫艇群协同追击“剑门”号,鱼雷艇队发射鱼雷10枚,5时22分将其击沉。这次海战,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击沉国民党海军猎潜舰2艘,击毙巡防第2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人,俘“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等33人,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快速轻型舰艇编队近战夜战、密切协同以及集中优势兵力达成的一次歼灭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授予机电兵麦贤得“战斗英雄”称号。人民解放军海军分别授予611号护卫艇以“海上英雄艇”、119号鱼雷艇以“英雄快艇”称号。
(以上内容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授权提供,作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1965年8月18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各报都在头版头条刊载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击沉美制蒋帮军舰的海军舰艇部队代表。毛主席高兴地对海军代表说:“你们的战斗总结我看了,这一仗打得很好。近战、夜战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消灭敌人的。”这一仗,是新中国海军史上,迄今以来,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深远的著名的“八六海战”。
大陆关于“八六海战”的宣传画
这次海战,对占据在台湾的民国党政军各系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据《中央日报》报道,此次海战,国民党海军损失两艘军舰,上百名官兵,得以撤回台湾的仅仅只有五名。蒋介石极为震怒,在8月30日即下令撤掉海军总司令刘广凯。
这次海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8月7日,美联社即发出报道:“美联社东京六日电 中共海军渔船护航舰队,近日在中国东南海前线击沉两艘中华民国猎潜舰。”香港《星岛日报》8月7日头版头条大字报道:“金门以南发生海战 国军两炮舰遭中共舰艇围攻 共方宣称击沉两猎潜舰”。日本、英国等国的报纸都迅速报道了此次海战的消息,并发表了相应的评论,认为中国海军正在妄图取得近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在人民海军的光辉历史上,有着许多以小打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1965年的“八·六”海战,就是其中之一。这次海战不仅取得了一定战果,而且还让官兵消除了和平时期产生的麻痹放松情绪,加强了战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