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中文名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时间 2011年9月28日
目录导航

国家战略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经济区之“ 中原”取广义的中原含义,主要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以现今河南地域为主,涉及晋东南、冀南、鲁西南、皖西北、鄂北、苏北等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历史上同属中原文化脉络,区域经济往来紧密等特点,形成了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深厚的文化基础。

“中原经济区”战略方案将对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这一定位既是基于中原丰富文化资源现实基础考虑,也体现了国家对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历史

中原是中华文明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历程,中原文化呈现出华夏历史文明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辐射性等特征,这些特点使中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河南是文物大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是古都最多的省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是世界文化遗产较多的省份(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以上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基石。

优势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发挥河南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把中原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中原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文化生产力,整体上提高中原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