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湖蓄洪区,为淮河治洪工程四大蓄洪区之一。蓄洪水域为安徽省寿县境内的瓦埠湖。瓦埠湖处于东淝河的中下游,是正阳关到蚌埠间最大的湖泊,位于寿县城南,集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湖区呈狭长的河道型,湖边岗洼相间,南北最长51公里,东西最宽6公里,最窄300米,环湖四周,均为平坦坡地,蓄水高程16米时,面积38平方公里,蓄水量0.3亿立方米;蓄水高程25米时,面积784平方公里,蓄水量30.3亿立方米。
湖区大部分属寿县,部分属长丰县和淮南市,原为自然滞洪地带,原与淮河相通,涨落随淮。1938年(民国27年)黄河泛滥后,淮河淤高,湖水难泄。1951年春,疏浚东淝河东津渡至河口段,湖水始能外排,东淝河闸建成后淮水始不倒灌。[1]
瓦埠湖蓄洪区工程之一:寿县城墙瓦埠湖蓄洪区控制枢纽工程由东淝河闸、拦河坝、寿县城墙和牛尾岗堤组成。[1]主要建设工程:东淝河闸、牛尾岗堤、二里坝拦洪堤。
东淝河闸,位于寿县城西北五里庙新东淝河上,距入淮口3公里。当正阳关以上各蓄洪区蓄洪后,淮水续涨并危及淮北大堤及淮南矿区安全时,开闸进洪,可削减淮河洪峰500—1500立方米/秒,计划湖内蓄洪水位22米,蓄洪量为12.9亿立方米。闸为5孔,每孔净宽7.5米,中孔高10.5米,边孔各高6米,闸底高程14米,设计进洪流量1500立方米/秒,闸上便桥宽1.8米。1981年在闸下游闸墙上增建宽3米便桥1座,以便蓄洪时撤退群众,闸上下游引河由各宽50米,扩宽至70米。东淝河闸工程,1951年11月始建,1952年7月建成,计完成土方87.4万立方米,石方0.71万立方米,混凝土1.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81万元。
牛尾岗堤,起自寿县城西南的牛尾岗,迄于涧沟集,全长19.18公里。利用1951年春挖寿西通水渠的出土垒成,是瓦埠湖蓄洪区与寿西湖行洪区的隔堤。1952年至1953年春培修后,堤顶高程为23—23.5米,顶宽4米。1954年大水,在九里沟附近决口。1955年加固,堤顶高程23.5米,顶宽3米。1956年又将堤顶加高到25米,并从九里沟起,向南退建至三十铺;1969年至1970年,再次加高,从三十铺延伸至正阳五里铺与正南淮堤相接,全长增至30.3公里,顶宽增至8米,堤顶高程增至28—28.5米,为蚌(埠)霍(邱)公路,铺有沥青路面,沿堤还兴建排涝和灌溉涵闸29座。
二里坝拦洪堤,是二里坝和东淝河闸拦洪堤统称。从寿县西城墙至八公山脚,全长2.8公里,是瓦埠湖与寿西湖和淮河的隔堤,为瓦埠湖蓄湖区圈堤之一,清道光年间即有。二里坝原系瓦埠湖向淮河排洪的放水口,民国三十五年淮河复堤时,将从冯家圩经黑泥沟、赵台子至寿县城墙西南角的牛尾岗这段淮河右堤命名为寿西淮堤。1952年东淝河闸兴建后,从寿县城墙至东淝河闸拦洪堤拐这段淮堤复称二里坝,堤顶高程24米。1954年汛后,在二里坝挖口排寿西湖积水。1955年春堵口复堤,全线堤顶高程加至25米。1969年至1971年,结合牛尾岗堤的加高培厚,二里坝和东淝河拦堤一并加大断面,堤顶高程加至28米,顶宽8米。二里坝与东淝河闸拦洪堤的断面标准一致,作用相同,合称二里坝拦洪堤。
淮河水口患是历代流域内人民面临的难题。历代治淮措施主要是疏浚河道以泄水,修筑堤坝以御洪。上、中、下游各自为政,劳民伤财,收效甚微,千里长堤,低矮单薄,百孔千疮,遇洪即溃,淹田禾,毁庐舍,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淮河综合治理。1950年大水,淮堤决口,洪水横流。同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上中下游兼顾、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照顾局部的豫皖苏三省共保”原则和“蓄泄兼筹”方针,并作出治淮规划:在山区建大型水库拦蓄山洪,减轻淮河干流负担;在沿淮开辟蓄洪区,汛期蓄洪,以杀水势;退建堤防,开辟行洪区,打开排洪通道,使水流畅通;培修沿淮堤防,增强防洪能力。六安地区大部分属淮河流域,按治淮规划,除在境内大别山区兴建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四座大型水库,承担淮河中上游全部山谷蓄水容量的40%以外,还在沿淮开辟四个蓄(滞)洪区,负担淮河中游全部湖泊蓄水容量的80%;同时开辟姜家湖行洪区,退建临王段,培修沿淮堤防。
瓦埠湖蓄洪区移民新居1951年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中,考虑了瓦埠湖的滞洪作用。后规划当正阳关以上蓄洪区无法控制正阳关安全下泄时,利用瓦埠湖蓄洪以控制淮干洪水的安全下泄。计划蓄洪区蓄洪水位22.0米,相应容量12.9亿立方米。1951年春开挖了出口段新东淝河,以增大排水流量。瓦埠湖蓄洪区于1953年春建成。[1]
为保护洪区人民生命财产,2003年淮河大水以后,国家安排居住在行蓄洪区低洼地的群众进行移民迁建,长丰县瓦埠湖蓄洪区低洼地群众分两批迁建。第一批计划工程从2003年10月开始动工,移民新房2004年10月全部完工,移民点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于2005年10月完成。
瓦埠湖蓄洪区于1953年春建成后,即遇1954年大水,蓄洪前瓦埠湖内水已超过计划蓄洪水位。7月20日寿西湖行洪,牛尾岗堤漫溢,瓦埠湖水不断上涨,东淝河闸和拦河坝于7月26日漫水而失去控制,同时由于正南洼地漫流,淮河洪水也漫入瓦埠湖,使湖水位高达25.92米。虽然蓄洪已失去控制,但滞洪对削减和延迟正阳关以下洪峰出现,仍起到一些作用,保证了淮北大堤和工矿区的安全。[1]
瓦埠湖来水面积大,一般洪水年份内水就已超过原设计的蓄洪水位,1954年蓄洪后,未再进洪。东淝河闸建成后,淮河水不再倒灌,群众在湖区进行了垦殖,共圈圩159处,耕地20.3万亩。围垦后,缩小了蓄水区,内水位更高,蓄洪已很困难,湖区的内部安全建设和排涝设施未能进行整体规划实施,如遇大洪、大涝,群众的安全和生产问题很多。[1]
1975年前后,寿县、长丰县、淮南市谢家集区群众共圈圩160处,面积19.5万亩,其中寿县105处,12万亩。以至湖区缩小,水位抬高0.52至0.75米,淹没农田3万亩。白洋淀以上围垦,严重阻水,新增涝区近万亩,湖周植被破坏,入湖含沙量达350毫克/公升,湖底淤高,蓄水容量减少。圩堤标准低,决而又围,围而复决,劳民伤财。据统计,从1980年至1985年,湖内水位三年达22米,两年超过22米。1980年,水位达到22.79米,淹没面积473平方公里,沿湖生产圩漫破148处;1982年水位22.96米,淹没面积491平方公里。除东津、九里两圩,余均漫破,湖周因灾绝收36万亩。此后废了一些小圩,改种芦苇6万亩。
湖区围垦,与水争地,每逢汛期,淮河水位高,湖内水位亦高,难以承纳进湖淮水。湖区计划蓄洪水位22米,而内涝水位,1968年、1975年、1980年、1982年分别为21.52米、21.77米、22.79米、22.96米,与计划蓄洪水位相差甚微,甚至超过。承纳淮水,势必抬高蓄洪水位,而又将影响周围人口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