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境内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境内就置有宿国、萧国等小国附庸于宋。宋国都城一度迁于宿地相山。
秦朝一统后,地属泗县郡、砀郡,置有苻离县、蕲县、相县、取虑、铚县、僮县等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革砀郡为梁国,设砀县。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砀县为节砀县,改苻离县为符合县。不久复原称。
更始帝更始三年(23年),封刘秀为萧王。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迁梁国于下邑,砀县属之。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析沛国置谯郡,以的“邑、相城、苻离等县属沛国,以铚县、蕲县等县属谯郡。
三国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追封曹熊为萧王,称萧国。太和六年国除。青龙二年(234年),复置萧县,属豫州谯郡。景初二年(238年),分沛国置汝阴郡,阳城废。
西晋惠帝无康五年(295年)砀山并入下邑县。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穆帝升平元年(357年),沛郡、谯郡陷于前燕。太和五年(370年),燕灭,宿地尽入前秦。大元九年,东晋北伐,夏宿地。义熙七年(411年),泗县地属南兖州,治夏丘。
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废下邑,置场郡,下设砀县、安阳两县。东魏武定六年(548年),改夏丘县为晋陵县,旋又改名泗州。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废安阳置砀山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复改临沛县为萧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3年),析夏丘县置虹县;武德六年夏丘县入虹县,夏丘县废。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虹县属泗州。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治虹县(今泗县),辖苻离县、蕲县和虹县;元和九年(814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宿州废;太和七年复置宿州,迁治今埇桥区。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于砀山县置辉州、砀山县属之。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砀山县属单州。后周世宗显得五年(958年),萧县属徐州武定军节度。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宿州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析虹县属零壁镇巡检司置零璧县,隶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县名零璧为“灵璧”。
金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城被黄水荡没,县治迁虞山保安镇(今属河南永城)。
元宪宗七年(1257年),迁回旧治。至元二年(1265年),废蕲县、临涣、苻离三县入宿州。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因砀山县屡遭水患,人口稀少废入单县。至元三年复置砀山县,属济州。至元四年,拨宿州属之灵璧县归泗州。至元十二年,复置萧县,属河南行省归德府。至元十三年,拨泗州属虹县入宿州。至元十七年复拨虹县属泗州,灵璧属宿州。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行故汴渠仍与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没,埇桥亦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宿州属江南左布政使,以宿州之灵璧属凤阳。雍正三年(1725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迁泗州于虹县,并虹县入泗州,初称泗虹州,后为泗州,原虹县降为虹乡。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2月16日宿州光复。
中华民国(1912年),宿州改称宿县,与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今宿州市所属区域先后沦陷。日伪、国民党、抗日人民政府三方政权并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日伪在苏皖北部设淮海省,今宿州市所属区域属淮海省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县级宿县市,旋废。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今宿州市所属区域相继解放,其分别属于豫皖苏边区三专署、六专署和江淮边区二专署、三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5日,江淮边区二专署并入三专署和豫皖苏三地委、六地委之一部合并,成立宿县专区,属皖北行署领导,下辖邳睢、睢宁县、泗阳县、淮宝、泗南、泗宿、泗灵睢、萧铜、灵璧县、宿东、五河县、永城县,砀山县、萧县、怀远县、宿西县、宿城市和盱凤嘉、洪泽湖工委、宿迁市共二十县级政权。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经过合并、调整后,邳睢,睢宁县、泗阳县、宿迁市归属江苏省管辖。宿县专区辖永城县、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泗洪县共九县。
1950年,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1950年,设宿城市,属皖北行署区。1953年,宿县专区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划归江苏省管辖,永城县划归河南省管辖。1953年,撤销宿城市。1955年,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划回安徽省宿县专区管辖。1956年2月,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下辖濉溪县、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共八县。1963年12月16日,宿东办事处成立,辖宿县专区宿县东部部分区域,所辖区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4年,析宿县、灵璧县、五河县、怀远县衔接处各一部,置固镇县。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7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1979年10月,析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区之一部置县级宿州市。1983年7月,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三县划归蚌埠市管辖。宿县地区下辖砀山县、萧县、宿县、灵璧县、泗县、宿州市计五县一市。1985年7月15日,淮北市撤销宿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宿县地区宿州市管辖。1992年,宿县并入县级宿州市。1997年,宿县地区下辖宿州市和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4县,地区行署驻宿州市。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宿州市下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新设的埇桥区。[10]
宿州
截至2018年,宿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2个功能区。宿州市人民政府驻埇桥区银河一路506号。
![]() |
埇桥区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县级区。全区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 |
![]() |
萧县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辖23个乡镇。 |
![]() |
砀山县砀山县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全县辖13个镇,总面积1193平方千米。 |
![]() |
灵璧县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与江苏省接壤。辖6乡13镇,总面积2054平方千米,耕地181万亩。 |
![]() |
泗县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 |
![]() |
埇桥区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县级区。全区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 |
![]() |
萧县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辖23个乡镇。 |
![]() |
砀山县砀山县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全县辖13个镇,总面积1193平方千米。 |
![]() |
灵璧县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与江苏省接壤。辖6乡13镇,总面积2054平方千米,耕地181万亩。 |
![]() |
泗县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 |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宿迁、徐州接壤,西至西北与河南省商丘、山东省菏泽毗邻,南与安徽省蚌埠、淮北相连。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787平方千米。
宿州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中朝准地台区的淮北盆地一穹隆分区。丘陵地区基岩局部出露,岩性以寒武、奥陶、震旦纪白云质灰岩为主。含有部分页岩、砂岩、石英岩。由于受多次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多支离破碎、裂隙溶洞发育,透水性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较广,岩性为粘性土,砾石及砂。区内构造有东西的构造带、新华夏构造带、弧形构造带、南北向构造带。自南向北有蚌埠、固镇、沛县三个东西向隆起,隆起之间为相对的凹陷区。宿县北部的苗安、灰古至四铺一线,有东西断层,此断层对淮北水文地质条件起着控制作用。断层以北的相对上升区,为基岩地下水强径流交替带,断层以南基岩地下水降径流滞缓,水质水量较北部有明显差异。
宿州市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地貌要素的差异较大,大体上可分为丘陵、台地、平原三大类型。
丘陵
丘陵主要集中分布在濉河以北,面积59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1%,丘陵地的基岩除极少数为酸性和基性岩浆岩外,主要为震旦纪—奥陶纪的石灰岩及少量砂岩、页岩。水热条件虽不足以使灰岩发育成大规模的喀斯特地貌,但崎岖石牙和小型溶侗发育相当普遍。高丘: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的京沪铁路两侧,海拔高度一般为200至250米,少数高达250—395米。其发育受褶皱构造的影响,成带状;由于灰岩岩性较坚硬,难破碎,其坡度多在25度上下,从而使陡坡高丘与缓坡高丘相互交叉存在,其残积、坡积物除山麓部分能连片较厚外,一般仅呈鸡窝状。基岩裸露地占有很大比例,故其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利用。低丘:主要分布在濉河以北宿县东北部和灵璧九顶、渔沟一带。海拔高度一般为100—200米,只有黑峰岭才略超过200米。低丘基岩虽然亦以灰岩为主,但坡度一般在25度以下,坡积、残积物较厚而连片,林牧业利用条件较好。
台地
台地主要分布于丘陵地的四周,面积292平方千米,占宿州市土地总面积的2.9%,台地根据其台面组成的物质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剥蚀堆积台地,其地面先被夷平,后抬升,再经剥蚀堆积的台地,主要紧挨丘陵分布,分为二级,第一级台地高出洪积扇、洪积平原或砂姜黑土平原,或黄泛平原5米左右;台面堆积物主要为黄色粘土,属坡积物;台面坡度一般多在5度以下,切割深度常可达3至5米;第二级台地,高出于第一级台地2至5米;台面堆积物主要为红色粘土,属于残积、坡积物。台面坡度一般多在5度以上,切割深度常可达5米以上。剥蚀堆积台地由于地势较高,而土层又粘重。故其易旱,水土流失也较严重。二是沉积台地,主要分布于泗县东南的墩集一带,分为二级,一级为高出于平原5米左右,台面较窄,但平坦,组成物质主要为综黄色粘土,含钙质结核和铁锰结核;第二级台地高出第一级台地,也在5米左右。这级台地台面广,亦较平,但可偶见土状突出物。台面组成物质主要为黄色、黄褐色亚粘土,并含有大量的钙质结核和铁锰结核。
平原
平原是宿州市地貌中的主体,面积8897.0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1%。以五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的比降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缓倾斜状;各地的中、小地貌形态及沉积物的性质又各自迥异,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洪积扇和与洪积平原。由丘陵地区河溪的洪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洪积扇及由洪积扇联合组成的洪积平原,面积260平方千米。存在于丘陵间和丘陵、台地的边缘,但由于其形成时间长,且覆盖于砂姜黑土之上,为一种现代沉积,故土质较肥,为丘陵地边缘的重要耕作地。
二是黄泛平原:黄泛平原是因黄河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起多次溃堤决口改道南泛所形成,面积5657平方千米。由于黄泛平原的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可溶性盐类的含量较多,所以地表易于盐化、碱化。根据地貌分类,又分为黄泛高滩地、黄泛决口扇、黄泛缓坡地、黄泛洼地等四种类型。
三是黄泛砂姜黑土平原,主要分布于市境南部,即宿县、灵璧、泗县的南部,面积2980平方千米。砂姜黑土平原由于它一方面既以七千五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比降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方面又自河岸向河间地区微凹,故又称为缓倾斜微凹平原。由于在这里有多条淮河支流平行穿过,地面被分割成多块而位于两河间,故又称为河间平原。砂姜黑土平原所发育的土壤为砂姜黑土,根据其成因,又可分为河岸高地、河间洼地、缓倾地。
山脉
宿州市濉河以北地区的萧县、宿县、灵璧、泗县部分,分布着绵延的岛状低山残丘,属于淮阳山脉余脉,系古生代构造带。在250万年前开始的新构造运动中,为缓升降交替区,大部分地区沉陷,少数地区相对隆起而形成。高度多在200米左右,最高的大官山在萧县境内,海拔395米。
宿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降雨适中,但往往因为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
气温
宿州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4℃至14.5℃,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0.6至1.0℃,小于-10℃的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每年0.8至5.8天,小于或等于-20℃的极端最低气温约十年一遇。7月平均气温为27.2至27.6℃,大于或等于35℃的最高气温为每年14至18天,大于或等于40℃的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为0至0.5天。气温年较差一般在26.5至28.1℃,平均日较差9.1至10.7℃。
日照
宿州市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4.1至129.4千卡/平方厘米年之间,全年日照时数为2322.9至2471.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60%,日照时数和百分率由南向北同步增加。
降水
宿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774至896.3毫米之间,其地理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年降水总量虽较充沛,但各季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一般春季降水量136.1至180.8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8—26%。春雨年际间变化较大,相对变率在35—45%,春播期的4月,各地降水往往仅占全年降水量的8%左右,因此,常常出现春旱。夏季降水高度集中,历年平均为449.1—500.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0至60%。秋季降水量在141—159.1毫米之间,变率亦在30—40%之间。冬季雨雪较少,一般在45.6—60.1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7%。其相对变率在35—50%之间。个别年份雨雪多时可达100毫米以上,少时仅几毫米。
2016年,宿州市降水量1058.6毫米。全年平均气温16.0℃。极端气温最高37.7℃,极端气温最低-12.1℃。全年日照时数1909.3小时。
宿州市属淮河流域,全市有主要河道70多条,分别属于黄河、淮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浍河、沱河、解河、濉河、奎河、萧濉新河、新汴河、废黄河、闸河、萧濉引河、阎河、孤山河、灌沟河、股河、唐河、浍解河、方河、新河、郎溪河、欧河、新霞河、倒流河、洪河、减河、洪减河、大沙河、王引河、龙河、积谷河、岱河、利民河、湘西河、毛河、港河、萧濉运河、三龙支河、石梁河、龙河、潼河、老濉河、小黄河、小凄河、新濉河、新沱河。
宿州市土壤共有6个土类,12个亚类,26个土属,近70个土种。就地貌类型,成土原因和地域特征,可分为三大土区。
低山残丘土壤
包括黑色石灰土、山红土、山黄土、山淤土等,习惯称为山地土壤。大多分布在萧县东南部和宿、灵、泗县的中、北部。
黄泛平原土壤
只有潮土一个土类,习惯称为沙淤土,集中分布在黄河故道及汴河以北,土种比较多,主要有沙土、淤土、花碱土、两合土等。
河间平原土壤
共有2个亚类,七个土属,18个土种,主要是砂礓黑土和零星分布的坡黄土。
宿州市树种有53科270余种。天然林仅存于皇藏峪和大方寺、秦山等地区,计有140余种。上层木有黄檀、青檀、黄连木、栓皮栎、五角枫、椴、黄桢,并有楝树、山槐、大果榆、枫杨、八角枫等。小乔木层,林下灌木主要有鸡麻、卫茅、山胡椒、五加、小叶鼠李、二色胡枝子等。村庄附近,道路两旁常见树种有侧柏、水杉、榔榆、刺槐、槐、臭椿、香椿、苦楝、泡桐、梓楸、小叶杨、旱柳、银杏、桂花、白榆、大官杨、梧桐等。常见灌木有腊条、杞柳、紫穗槐等。
宿县市有中药材236科1065种。其中植物药材162科893种;动物药材74科115种;矿物药材9种;其它类药材84种,主要品种有紫苑、薏米、荆芥、芦巴子、红花、莲心、芡实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有半夏、元胡、百合、贝母、金银花、芋肉、杜仲等。
水生植物有9科11种,主要有马来眼子菜、苦草、金鱼藻等。水生经济作物有芦苇、藕、蒲草、菱白等。
宿州市野生动物有獾猪、獾狗、狐狸、野猫、黄鼠狼、野兔等。
鸟类有鹰、雁、白鸳、鸳鸯、灰鹤、斑鸠、鸽、雀、燕、鹊、鹌鹑、黄莺、画眉、鹑鹰、猫头鹰、百灵、布谷鸟、鸬鹚、鸦、托白练鹪鹩、鹩鸽、雉等110多种。
鱼类有7目15科49种,主要鱼种有草鱼、鲢鱼、青鱼、鳙鱼、鲤鱼、鳝鱼、泥鳅、鳜鱼等。底栖生物11种,有螺、蚌、水蚯蚓等。还有中华新米虾、秀丽虾等类和蟹、龟、鳖等。
宿州市有矿产资源28种,其中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17种,现已开发利用的有11种,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保有储量大,主要矿产地分布集中。其特点:一是矿产种类多,潜在价值大。发现的矿产有煤、煤层气、铁、铅、钾、白云岩、石灰岩、石英岩、硬质高岭土、耐火粘土、瓷石、金刚石、矿泉水等;已查明储量的有煤、铁、铅、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硬质高岭土、耐火粘土、瓷石、饰面石材等。大宗矿产为煤炭、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硬质高岭土、瓷石、铁;有找矿前景的为石油、天然气、金刚石、含钾类岩石、石膏、金、铜、铅、石灰岩类观赏石、矿泉水等。二是矿产分布广,优势矿产储量大。白云岩、大理石(饰面用灰岩)、耐火粘土位居安徽省第一,瓷石居安徽省第四。
人口
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60.17万人,其中:出生人口6.22万人,出生率为9.42‰;死亡人口3.52万人,死亡率为5.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2.5万人,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增加0.06万人,城镇化率45.03%,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5]
民族
宿州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白族、苗族等46个。[11]
职务 | 姓名 |
市委书记 | 杨军 |
市委副书记 | 王启荣[12] |
职务 | 姓名 |
市委书记 | 杨军 |
市委副书记 | 王启荣[12] |
职务 | 姓名 |
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 王启荣[13][14][8] |
副市长 | 任东、祖钧公、杨永春、刘博夫、怀颖、杨泽胜、吴绪峰[9] |
秘书长 | 李荣权[15] |
职务 | 姓名 |
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 王启荣[13][14][8] |
副市长 | 任东、祖钧公、杨永春、刘博夫、怀颖、杨泽胜、吴绪峰[9] |
秘书长 | 李荣权[15] |
职务 | 姓名 |
主任 | 赵琳 |
副主任 | 侯家春、孟广实、李励、李晓宁、张亮 |
秘书长 | 孟丽华[9] |
职务 | 姓名 |
主任 | 赵琳 |
副主任 | 侯家春、孟广实、李励、李晓宁、张亮 |
秘书长 | 孟丽华[9] |
职务 | 姓名 |
主席 | 许广斌[16] |
副主席 | 马杰、魏建华、赵素华、王法立、黄甦婷、彭飞、邵迪[16] |
秘书长 | 王建明[16] |
(以上内容来源于:[17][18][19][20][21][22])
职务 | 姓名 |
主席 | 许广斌[16] |
副主席 | 马杰、魏建华、赵素华、王法立、黄甦婷、彭飞、邵迪[16] |
秘书长 | 王建明[16] |
宿州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216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3]增加值332.13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768.56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6.98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35.5:49.2。分别对GDP贡献率14.9%、37.0%、4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688元,增长8.6%。
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5.5%、16.1%,比上年分别提高3.5、3.0 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2%。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7万户,增长21.8%,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0.3万户。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回落0.9%,交通和通信上涨4.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回落4.8%。[5]
202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农业产值304.6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18.6亿元,增长4.5%;牧业产值212.7亿元,增长23.2%;渔业产值10.6亿元,增长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1.0亿元,增长9.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3.4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4%; 粮食产量453.54万吨,比上年增产3.92万吨,增长0.9%。其中,夏粮274.1万吨,增产7.29万吨,增长2.7%;秋粮179.44万吨,减产3.36万吨,下降1.8%。油料产量13.68万吨,增长3.7%。棉花产量0.03万吨,下降22.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3.2万吨,增长4.8%。
2021年,肉类总产量59.35万吨,增长17.0%。其中,猪肉产量36.69万吨,增长30.1%;牛肉产量1.44万吨,增长10.3%;羊肉产量6.72万吨,增长17.9%;禽肉产量14.5万吨,下降6.4%。全年生猪存栏261.7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出栏411.0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5.8%。牛奶产量1.39万吨,增长20.0%;水产品产量4.6万吨,增长1.7%;禽蛋产量30.28万吨,下降3.2%。
2021年,年末全市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 4.10万台,比上年增长6.9%;联合收割机保有量3.17万台,增长2.8%,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1:3.0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71%。灌溉面积48.96万公顷,增长0.4%,新增耕地灌溉面积0.31万公顷。[5]
工业
2021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其中,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9.3%,食品制造业下降2.5%,纺织业下降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7%。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1.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小麦粉比上年增长5.6%,饲料增长27.7%,罐头下降8.4%,机制纸及纸板增长6.4%,水泥下降9.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83.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实现利润总额102.2亿元,下降2.8%。
2021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1066.98亿元,增长8.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7.12亿元,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17.2%;金融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4.6%;房地产业增加值1168.86亿元,增长5.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93.19亿元,增长8.4%。
建筑业
2021年,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5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13.0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比72.4%;安装工程产值83.1亿元,同比增长53.3%,占比14.5%;其他产值74.7亿元,同比增长0.3%,占比13.1%。从行业类别看,房屋建筑业产值187.0亿元,同比增长9.7%,占总产值的32.8%;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231.5亿元,增长30.2%,占比40.5%,拉动总产值增长10.9个百分点;建筑安装业产值143.1亿元,增长9.3%,占比25.1%;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9.2亿元,下降14.5%,占比1.6%。[5]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7%,民间投资增长9.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分产业看,一产投资增长90.1%,二产投资增长13.7%,三产投资增长14.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48.38亿元,增长21.0%。
2021年,全年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52个,比上年增加43个累计完成投资800.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4个,完成竣工119个。埇桥区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泗县通用机场、市高新区航空先进复合材料部件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市高新区智能终端及配套产品生产、市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园、符离集铁路货场等一批项目竣工。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931.0亿元,增长10.1%;乡村零售额308.5亿元,增长30.2%。
2021年,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饮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零售额分别增长23.0%、13.2%、13.3%、13.5%、6.1%;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分别下降10.%、18.6%、8.1%;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下降28.1%。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6.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进口总额1.49亿美元,增长135.6%;出口总额15.18亿美元,增长18.7%。
2021年,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外资0.33亿美元,下降5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77亿美元,增长0.6%。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3.6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3.8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9.84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13.3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6.4户/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00.09万户,互联网宽带普及率37.6户/百人。
2021年,全年入境旅游者316人次,比上年下降91.0%。国内旅游人数2219.36万人次,增长23.9%。旅游总收入159.6亿元,增长35.1%,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65万美元,下降96.4%;国内旅游收入159.6亿元,增长35.2%。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9亿元,增长11.0%。其中,税收收入93.33亿元,增长7.1%;非税收入54.54亿元,增长18.5%。财政支出474.1亿元,下降2.5%,其中民生支出405.85亿元,下降2.5%,占财政支出的85.6%。从重点支出项目看,教育支出增长3.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2.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1%。
2021年,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31.34亿元,增长7.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50.46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36.29亿元,增长13.1%。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比89.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3.2亿元,增长12.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08亿元,增长5.3%;人身险保费收入65.13亿元,增长16.3%。赔款和给付支出36.18亿元,增长27.2%。其中,财产险赔款23.63亿元,增长18.2%;人身险赔款和给付12.55亿元,增长48.5%。[5]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宿州市境内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秦汉设立蕲县。隋大业年间,通济渠(汴水)开通,古城宿州随着汴水漕运的兴盛逐步发展起来。唐宪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余年间,宿州一直是历代州府的治所,史称这里“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秦末,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宿州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之战,霸王别姬在此发生,南宋时期,这里又是张浚、韩世忠抵御外侮、抗击金兵的“戎马之郊”。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在宿州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刘、邓、陈、粟指挥的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宿州开辟了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扭转了内战的形势,奠定了渡江战役的胜败。[23]古韵宿州
龙城画派
“龙城画派”,发端于明末,形成于清代中期,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因为活动中心在安徽萧县龙城镇,故称“龙城画派”。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书画家有王之麟、许辉祖、吴作樟、张太平、路荫南、侯子安、谢来占、王为翰、袁汝霖、刘云巢等,他们冲破笼罩画坛的“四王”画风,追逐时代新潮,以强烈的个性阔笔写意,以泼辣豪放的笔触写实,师法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们艺术思想趋于一致,技法意趣趋于相同,融合南北,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风和流派。
石刻艺术
萧县汉画像石的大量出土,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的宝库。2008年,“萧县石刻”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萧县石刻技法分平面刻和主体刻两种,平面刻又有平刻和浮雕之分,大都为剔地浅浮雕;表现手法可分阴刻和阳刻。在萧县石刻中,几乎可以看到中国石刻艺术中所有的技法和刀法。
坠子戏
坠子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安徽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坠子戏是一个具有浓郁淮北乡土气息、艺术个性化很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抒情性很强,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优美华丽;悲苦的“大寒韵”可催人泪下。坠子戏的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些表演程式是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拟提炼而成的,具有较强的乡土化色彩。坠子戏的剧目大多由单口坠子戏中的“段子话”(说唱小段)与“蔓子话”(大部书)改编而成。其中传统大戏百余出,小戏、折子戏40余出,大小现代戏50多出。
四平调
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3日,“砀山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
马戏
埇桥马戏的前身是始于明末清初的民间杂技,清末年已颇具规模。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埇桥区的篙沟、桃沟、柳沟一带,杂技名人们率先将马、猴子、狗等动物表演引入演出,很受观众喜爱,后又开始尝试用杂技表演的形式来驯化动物,并很快收到成效。至30年代末,诸如狗熊站立行走、羊蹬花瓶、猴子拉车、老虎钻圈、小狗识数等演出节目已经成熟,埇桥区真正意义上的马戏艺术由此逐步形成。2007年9月27日上午,中国杂技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命名授牌仪式,宿州市埇桥区被正式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成为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县区。
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埇桥马戏 | 瑶剧 |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 垓下民间传说 |
鞭打芦花 | 萧县坠子 | 萧县农民画 | 萧县剪纸 |
花鼓戏 | 灵璧钟馗画 |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 砀山唢呐 |
梆子戏 | 灵璧皮影戏 | 花腔渔鼓 | 灵璧琴书 |
萧县石刻 |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 皇藏峪的传说 | 灵璧菠林喇叭 |
砀山四平调 | 砀山年画 | 灵璧磬石雕刻 |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
王氏接骨膏药 |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 淮北花鼓戏 | 泗州戏 |
宿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古台寺遗址 | 小山口遗址 | 金寨文化遗址 | 涉故台 |
垓下古战场遗址 | 皇藏峪 | 汉墓群 | 闵子骞祠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隋唐大运河遗址 | 萧窑遗址 | 蕲县古城 |
芦城孜遗址 | - | - | - |
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埇桥马戏 | 瑶剧 |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 垓下民间传说 |
鞭打芦花 | 萧县坠子 | 萧县农民画 | 萧县剪纸 |
花鼓戏 | 灵璧钟馗画 |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 砀山唢呐 |
梆子戏 | 灵璧皮影戏 | 花腔渔鼓 | 灵璧琴书 |
萧县石刻 |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 皇藏峪的传说 | 灵璧菠林喇叭 |
砀山四平调 | 砀山年画 | 灵璧磬石雕刻 |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
王氏接骨膏药 |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 淮北花鼓戏 | 泗州戏 |
宿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古台寺遗址 | 小山口遗址 | 金寨文化遗址 | 涉故台 |
垓下古战场遗址 | 皇藏峪 | 汉墓群 | 闵子骞祠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隋唐大运河遗址 | 萧窑遗址 | 蕲县古城 |
芦城孜遗址 | - | - | - |
宿州方言总体属于北方方言,各县区略有差别,分别属于中原官话的商阜片(埇桥区、灵璧)、徐淮片(砀山、萧县)、信蚌片(泗县),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赛珍珠虽然从小生活在江南的镇江,但是她学习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时候,她很容易听懂本地的方言,还为她的丈夫农学家Buck做翻译。她在作品里面称呼宿县为“南徐州”,是因为按照宿县方言的读音,宿(xǔ)州和徐(xū)州几乎一样不易区分,所以宿县人都自称宿县为南徐州,称徐州为北徐州(1911年民国废州置县开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称宿县,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应该会自称宿州,也就是南徐州)。宿州方言中,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虚(xǔ)县”(宿县)。[25]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
大年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晚餐也是正餐,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26]
风味小吃
![]() |
砀山潵汤潵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其制作方法作为商业机密很少被人们了解,一般潵汤中主料为羊肉丝,小麦仁,辅料有葱,姜,胡椒面,小茴香,大茴香,丁香,花椒,桂皮等。[27] |
![]() |
搅粥搅粥不是粥,而是饭。是玉米面省时又省粮的一种做法。在玉米面粥中加面搅和,稠至可用筷子夹起止,就菜食用。是最为独特的涞源风味,它处少见。原本为艰难岁月了草度日的吃法,如今成了变换口味、改善生活的美味。[18] |
![]() |
泗县豆腐脑豆腐脑除含蛋白质外,还可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剂,含钙量会有所增加,对防治软骨病及牙齿发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功效。[19] |
![]() |
地锅鸡鸡剁小块后打个鸡蛋并加少许面粉搅拌均匀,直到鸡块都被面粉裹住。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锅里油烧热后炸点葱姜和花椒辣椒,然后把鸡块到锅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黄色。茄子加入并加适量的盐、酱油和水。然后面粉加水和好,锅开后,揪成小块拍成饼贴在菜周围,饼的下部分要在菜水了。锅盖上摆个放了冷水的碗,先大火烧一会,在小火焖一会,等碗里的水热了,即可食用。[20] |
![]() |
砀山潵汤潵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其制作方法作为商业机密很少被人们了解,一般潵汤中主料为羊肉丝,小麦仁,辅料有葱,姜,胡椒面,小茴香,大茴香,丁香,花椒,桂皮等。[27] |
![]() |
搅粥搅粥不是粥,而是饭。是玉米面省时又省粮的一种做法。在玉米面粥中加面搅和,稠至可用筷子夹起止,就菜食用。是最为独特的涞源风味,它处少见。原本为艰难岁月了草度日的吃法,如今成了变换口味、改善生活的美味。[18] |
![]() |
泗县豆腐脑豆腐脑除含蛋白质外,还可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剂,含钙量会有所增加,对防治软骨病及牙齿发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功效。[19] |
![]() |
地锅鸡鸡剁小块后打个鸡蛋并加少许面粉搅拌均匀,直到鸡块都被面粉裹住。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锅里油烧热后炸点葱姜和花椒辣椒,然后把鸡块到锅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黄色。茄子加入并加适量的盐、酱油和水。然后面粉加水和好,锅开后,揪成小块拍成饼贴在菜周围,饼的下部分要在菜水了。锅盖上摆个放了冷水的碗,先大火烧一会,在小火焖一会,等碗里的水热了,即可食用。[20] |
名称 | 时间 | 地点 |
---|---|---|
伏羊文化节 | 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 | 全市 |
宿州网球节 | 每年十月十七 | 埇桥区 |
龙城十月古会 | 农历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 | 萧县 |
萧县书画艺术节 | 一月八日至十日(三年一届) | 萧县 |
砀山梨花节 | 每年三到四月份 | 砀山 |
灵璧奇石文化博览会 | 每年5月6日至9日 | 灵璧 |
砀山酥梨采摘节 | 每年9月19日至10月10日 | 砀山 |
泗州戏文化节 | 每年11月16日(两年一届) | 泗县 |
孝善文化节 | 每年三月十四日 | 萧县 |
皇藏峪文化旅游艺术节 | 每年四月二十五 | 萧县 |
中国灵璧石文化节 | 每年11月8日 | 灵璧 |
中国马戏艺术节 | 每年10月19日 | 埇桥区 |
名称 | 时间 | 地点 |
---|---|---|
伏羊文化节 | 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 | 全市 |
宿州网球节 | 每年十月十七 | 埇桥区 |
龙城十月古会 | 农历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 | 萧县 |
萧县书画艺术节 | 一月八日至十日(三年一届) | 萧县 |
砀山梨花节 | 每年三到四月份 | 砀山 |
灵璧奇石文化博览会 | 每年5月6日至9日 | 灵璧 |
砀山酥梨采摘节 | 每年9月19日至10月10日 | 砀山 |
泗州戏文化节 | 每年11月16日(两年一届) | 泗县 |
孝善文化节 | 每年三月十四日 | 萧县 |
皇藏峪文化旅游艺术节 | 每年四月二十五 | 萧县 |
中国灵璧石文化节 | 每年11月8日 | 灵璧 |
中国马戏艺术节 | 每年10月19日 | 埇桥区 |
![]() |
砀山酥梨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年产1.5亿公斤,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
灵璧石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
香稻米夹沟香稻米产于宿州市风景名胜区夹沟镇头寺呵泉灌区。泉水为深地质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含有钙、锶、锌等17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稻种珍异,依水而生。清代嘉庆年间被列为宫廷御用贡米,对人体有滋补养颜、温胃补肾、明目醒肝、抗衰老等功能。建国后被安徽省政府列为“安徽名特产”。 |
![]() |
符离集烧鸡符离集烧鸡产于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符离集烧鸡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本地当年肥健壮麻鸡,配以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种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手里,先用猛高温卤煮,再经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成品肉质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而丝连,骨酥,嚼之即碎,有余香,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
![]() |
萧县白山羊萧县从元代起就有养羊食肉的习惯,尤其是饲养的优良白山羊,在俆淮一带享有盛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萧县白山羊繁殖率高,产肉性好,羊肉脂肪均匀,肉质细嫩,不膻不腥,其味鲜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食。萧县白山羊板皮属汉口路,质量优良,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具有组织细密,分层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 |
![]() |
萧县葡萄萧县出产葡萄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萧县为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萧县葡萄"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很像珊瑚玛瑙,而且有穗大、粒饱、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白羽"葡萄则犹如水晶碧玉,果粒严密,皮薄汁多,香郁爽口。[28] |
![]() |
高滩萝卜高滩萝卜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高滩村的特产。蒿沟高滩萝卜,久负盛名,以皮薄质脆,甘甜多汁,风味独特而著称。宿州市有一怪,萝卜当成水果卖”,说的就是高滩的萝卜。高滩萝卜因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市场和顾客。高滩萝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明万历年间即定为朝中贡品。[4] |
![]() |
栏杆牛肉栏杆牛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的特产。栏杆牛肉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栏杆牛肉选用一至三岁的黄淮平原上的黄牛为原料,经过宰、泡、搓、洗、漂、卤、晾等工序,配以三十六味佐料和名贵中药,最后通过一道特殊工序使每一味都能渗透肉中。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29] |
![]() |
大店五香兔肉大店五香兔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的特产。大店五香兔肉是埇桥区传统美食,具有质[5]地酥烂,味鲜醇越嚼越香,筋少,易消化等特点。兔肉原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外国称之为保健食品“美容肉”,为人们所喜食,其原因是:兔肉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兔肉含有较多维生素,卵磷脂等。因此,对肥胖症、糖尿病患者以及对年轻妇女都是理性的食品。[30] |
![]() |
砀山酥梨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年产1.5亿公斤,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
灵璧石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
香稻米夹沟香稻米产于宿州市风景名胜区夹沟镇头寺呵泉灌区。泉水为深地质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含有钙、锶、锌等17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稻种珍异,依水而生。清代嘉庆年间被列为宫廷御用贡米,对人体有滋补养颜、温胃补肾、明目醒肝、抗衰老等功能。建国后被安徽省政府列为“安徽名特产”。 |
![]() |
符离集烧鸡符离集烧鸡产于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符离集烧鸡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本地当年肥健壮麻鸡,配以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种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手里,先用猛高温卤煮,再经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成品肉质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而丝连,骨酥,嚼之即碎,有余香,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
![]() |
萧县白山羊萧县从元代起就有养羊食肉的习惯,尤其是饲养的优良白山羊,在俆淮一带享有盛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萧县白山羊繁殖率高,产肉性好,羊肉脂肪均匀,肉质细嫩,不膻不腥,其味鲜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食。萧县白山羊板皮属汉口路,质量优良,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具有组织细密,分层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 |
![]() |
萧县葡萄萧县出产葡萄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萧县为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萧县葡萄"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很像珊瑚玛瑙,而且有穗大、粒饱、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白羽"葡萄则犹如水晶碧玉,果粒严密,皮薄汁多,香郁爽口。[28] |
![]() |
高滩萝卜高滩萝卜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高滩村的特产。蒿沟高滩萝卜,久负盛名,以皮薄质脆,甘甜多汁,风味独特而著称。宿州市有一怪,萝卜当成水果卖”,说的就是高滩的萝卜。高滩萝卜因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市场和顾客。高滩萝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明万历年间即定为朝中贡品。[4] |
![]() |
栏杆牛肉栏杆牛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的特产。栏杆牛肉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栏杆牛肉选用一至三岁的黄淮平原上的黄牛为原料,经过宰、泡、搓、洗、漂、卤、晾等工序,配以三十六味佐料和名贵中药,最后通过一道特殊工序使每一味都能渗透肉中。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29] |
![]() |
大店五香兔肉大店五香兔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的特产。大店五香兔肉是埇桥区传统美食,具有质[5]地酥烂,味鲜醇越嚼越香,筋少,易消化等特点。兔肉原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外国称之为保健食品“美容肉”,为人们所喜食,其原因是:兔肉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兔肉含有较多维生素,卵磷脂等。因此,对肥胖症、糖尿病患者以及对年轻妇女都是理性的食品。[30] |
公路
宿州市境内连霍高速、泗许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等纵横贯穿。在建的济祁高速公路即将通车。
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825万人,比上年下降38.9%。旅客周转量6.24亿人公里,下降25%。公路货物运输量1.63亿吨,增长9.3%。货物周转量307.96亿吨公里,增长9.3%。
2021年,年末汽车保有量72.49万辆,比上年增长8.6%,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65.77万辆,增长8.9%。[5]
国道 | 104国道、206国道、310国道、311国道、343国道、344国道 |
省道 | S101、S202、S301、S302 |
高速公路 | 连霍高速公路、泗许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济祁高速公路、徐蚌高速公路 |
汽车站 | 宿州汽车客运中心站、宿州快客汽车站[31] |
快速通道 | 宿淮快速通道、宿萧砀快速通道、宿灵泗快速通道 |
隧道 | 凤山隧道 |
城市环线 | 宿州一环路、宿州二环路、宿州三环路 |
铁路
高铁宿州东站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呈“十”字状贯穿宿州全境,宿淮铁路于2014年12月10日通车运行,京沪高速铁路经过宿州市,并设有车站。徐淮宿城际铁路也在稳步推进设中,为日后宿州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快捷的交通。宿州车务段是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分局运营基层单位,担负京沪干线和符夹线接发列车以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泗县、固镇县、五河县和蚌埠市经济区域的客货运输,管辖符离集、十里堡、宿州、宿州南、陵家桥、曹老集、徐家港等15个车站,全长117.5千米。
高速铁路 | 京沪高铁 | 北京南站 | 上海虹桥站 | 宿州东站 |
郑徐高铁 | 郑州东站 | 徐州东站 | 萧县北站、砀山南站 | |
徐淮宿城际铁路 | 徐州站 | 宿州站 | 萧县北站、宿州站 | |
萧淮客运联络线 | 淮北站 | 萧县北站 | 萧县北站 | |
合青高铁 | 合肥西站 | 青岛站 | 泗县东站 | |
淮蚌快速铁路 | 淮北站 | 蚌埠站 | 宿州西站 | |
淮阜快速铁路 | 淮北站 | 阜阳西站 | 宿州西站 | |
普速铁路 | 陇海铁路 | 兰州站 | 连云港东站 | 萧县黄口站、砀山站 |
符夹铁路 | 符离集站 | 夹河寨站 | 萧县站 | |
京沪铁路 | 北京站 | 上海站 | 宿州站 | |
宿淮铁路 | 宿州站 | 淮安站 | 蒿沟站、灵璧站、泗县站 |
水路
宿州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市区域内有浍河、新汴河、沱河、萧濉新河等河流。2013年,有7级以上航道里程176.23千米。其中五级航道142.41千米,六级航道15.73千米,七级航道18.09千米。新汴河和浍河沿线设有5个港口。主要航线由宿州港经洪泽湖至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城市,经大运河至江、浙、沪等地;或经淮河到淮河沿岸各港口城市。
航空
宿州市城区距徐州观音机场70多千米,距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均只200多千米,宿州机场项目推进中。
运输
2018年,宿州市公路客运量0.33亿人,下降11.0%,旅客周转量20.28亿人千米,下降7.0%。公路货物运输量2.55亿吨,增长1.1%,货物周转量518.83亿吨千米,增长5.2%。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52.4万辆,比上年增长19.1%,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46.9万辆,增长20.3%。
国道 | 104国道、206国道、310国道、311国道、343国道、344国道 |
省道 | S101、S202、S301、S302 |
高速公路 | 连霍高速公路、泗许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济祁高速公路、徐蚌高速公路 |
汽车站 | 宿州汽车客运中心站、宿州快客汽车站[31] |
快速通道 | 宿淮快速通道、宿萧砀快速通道、宿灵泗快速通道 |
隧道 | 凤山隧道 |
城市环线 | 宿州一环路、宿州二环路、宿州三环路 |
高速铁路 | 京沪高铁 | 北京南站 | 上海虹桥站 | 宿州东站 |
郑徐高铁 | 郑州东站 | 徐州东站 | 萧县北站、砀山南站 | |
徐淮宿城际铁路 | 徐州站 | 宿州站 | 萧县北站、宿州站 | |
萧淮客运联络线 | 淮北站 | 萧县北站 | 萧县北站 | |
合青高铁 | 合肥西站 | 青岛站 | 泗县东站 | |
淮蚌快速铁路 | 淮北站 | 蚌埠站 | 宿州西站 | |
淮阜快速铁路 | 淮北站 | 阜阳西站 | 宿州西站 | |
普速铁路 | 陇海铁路 | 兰州站 | 连云港东站 | 萧县黄口站、砀山站 |
符夹铁路 | 符离集站 | 夹河寨站 | 萧县站 | |
京沪铁路 | 北京站 | 上海站 | 宿州站 | |
宿淮铁路 | 宿州站 | 淮安站 | 蒿沟站、灵璧站、泗县站 |
2021年,全年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年末全市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84件。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9个。省科技成果登记1221项。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院士工作站4个。[5]
2021年,全年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4.41万人。各类教育机构数3587所,其中,普通高校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普通高中学校44所,普通初中学校206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7%,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
院校名称 | 建校时间 | 学校类型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
宿州学院 | 1949年 | 综合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本科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 1950年 | 理工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高职专科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 1949年 | 医药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高职专科 |
数据更新于2018年9月9日
院校名称 |
建校时间 | 学校类型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
宿州教育学院 | 1979年 | 综合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成人教育 |
宿州广播电视大学 | 1979年 | 综合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广播电视教育 |
院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
宿州技师学院 | 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院校名称 | 建校时间 | 学校类型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
宿州学院 | 1949年 | 综合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本科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 1950年 | 理工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高职专科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 1949年 | 医药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高职专科 |
院校名称 |
建校时间 | 学校类型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
宿州教育学院 | 1979年 | 综合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成人教育 |
宿州广播电视大学 | 1979年 | 综合类 | 安徽省教育厅 | 广播电视教育 |
院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
宿州技师学院 | 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21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馆藏书量156.7万册。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全年组织文艺活动3257次。
宿州市博物馆 | 萧县博物馆 | 砀山博物馆 |
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 灵璧石博物馆 | 宿州民间艺术馆 |
宿州市地震科普馆 | 宿州文化馆 | 萧龙士艺术馆 |
中国灵璧石博物馆 | - | - |
皖北晨刊 | 拂晓报 | 宿州市广播电视报 | 萧县信息报 |
宿州市博物馆 | 萧县博物馆 | 砀山博物馆 |
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 灵璧石博物馆 | 宿州民间艺术馆 |
宿州市地震科普馆 | 宿州文化馆 | 萧龙士艺术馆 |
中国灵璧石博物馆 | - | - |
皖北晨刊 | 拂晓报 | 宿州市广播电视报 | 萧县信息报 |
2021年,年末全市体育社团组织机构数32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4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9411人。全年共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127次。省及省以上比赛共获得金牌38枚,银牌60枚,铜牌71枚。
2021年,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28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74亿元。[5]
赛事 | 时间 |
---|---|
宿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 2015年 |
第四届中国鞭陀大赛 | 2015年 |
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 | 2012年 |
宿州国际网球女子网球公开赛 | 2014年 |
宿州国际网球公开赛 | 2015年 |
赛事 | 时间 |
---|---|
宿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 2015年 |
第四届中国鞭陀大赛 | 2015年 |
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 | 2012年 |
宿州国际网球女子网球公开赛 | 2014年 |
宿州国际网球公开赛 | 2015年 |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114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8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个、其他卫生机构16个,医院10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6个。全市实有床位3.19万张,其中医院2.19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96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2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2万人,注册护士1.41万人。
名称 | 级别 |
---|---|
宿州市立医院 | 三级甲等 |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 三级甲等 |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三级乙等 |
宿州市中医院 | 二级甲等 |
中煤矿建总医院 | 二级甲等 |
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二级 |
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二级 |
宿州市妇幼保健院 | 二级 |
名称 | 级别 |
---|---|
宿州市立医院 | 三级甲等 |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 三级甲等 |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三级乙等 |
宿州市中医院 | 二级甲等 |
中煤矿建总医院 | 二级甲等 |
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二级 |
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二级 |
宿州市妇幼保健院 | 二级 |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2%。[5]
2021年,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51.9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6.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领取人数86.7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88.0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6.38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51.71万人。基本医保参保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