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属拉丁名 | Clerodendrum |
生境 |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大洋洲北部; 东南亚地区; 太平洋诸岛; 亚洲热带; 印度 |
国内分布 | 浙江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又名:许树、苦篮盘、假茉莉、苦卡、鸡公尾、九里苔、草朗。
秃净。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序柄长1~4厘米;苞片线形,长不及1毫米;萼截头形,长4~5毫米,近秃净或被灰色小柔毛,结果时略扩大,包围着核果的基部;花冠白色,管柔弱,长2.5~3厘米,裂片矩圆形,长约8毫米;雄蕊4,花丝红紫色,伸出;雌蕊1,子房工位,花柱丝状,伸出,柱头2裂。核果倒卵形,长约12毫米,宽约8毫米,海绵质。花期夏季。[1]
喜生于潮汐能至的地方。分布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苦郎树(许树、苦蓝盘、假茉莉)
Clerodendrum inerme
灌木,树皮灰色;嫩枝黄灰色,有短柔毛。叶近革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卵形或倒卵形,长3-7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钝,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但有小腺点;叶柄长0.5-0.8厘米。聚伞花序,有3-7花,很香;花萼顶端微5裂,至结果时近无齿;花冠白色,顶端5裂,裂片矩圆形,长约7毫米,花冠筒长2-3厘米;雄蕊紫色。果倒卵形,熟时蓝黑色,长约1.2厘米,宽约8毫米。
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亚洲热带其它地区至波利尼西亚也有。南方沿海防沙造林主要树种之一。根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疟疾等症;叶治皮肤湿疹、疥疮、跌打瘀肿、外商出血等。
纲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属拉丁名 | Clerodendrum |
生境 |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大洋洲北部; 东南亚地区; 太平洋诸岛; 亚洲热带; 印度 |
国内分布 | 浙江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
东阳江地区四季常绿。海岸线先锋树种,良好护沙固土灌木,管理粗放,可修剪成球形及绿缡,片植形成沙海绿舟景观
叶的乙醇提取物及苦味成分对妊娠大鼠子宫呈兴奋作用,能升高麻醉狗的血压,并增加肠管运动。水提取液亦有兴奋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对麻醉狗有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对肠管运动,小量兴奋,大量则抑制。从该植物分离出的甾醇,没有雌激素、雄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性味】苦;辛;寒;有毒
【归经】心;肾;肝经
【功效】去瘀止血;爆湿杀虫
【功效分类】祛瘀药;消肿药
【主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内伤吐血;外伤出血;疮癣疥癞;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捣敷或研末撒撒。内服:适量,捣汁饮。
【用药禁忌】有毒,不宜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