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寻根

作者 耿相新
开本 16
主办单位 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名 寻根
外文名称 RootExploration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主管单位 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定价 12.00
邮编 450044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开元路16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年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词汇】:寻根

【拼音】:xún gēn

【英文】:seek roots

【基本概念】:1、寻找根源,寻找根底;2、特指寻找祖籍宗族。

【详细释义】:寻根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民族的根源。寻根是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在华人思想意识中最为重要。宗族/民族寻根与其文化历史研究是有分别的,寻根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可以只是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但在西方,寻根主要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

追祖溯源

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源头,而寻根就是反向追溯,在文化层面一般分为两类:文明起源和姓氏起源,传统意义的寻根多指认祖归宗、追祖溯源,即为姓氏起源。

文明起源

人类起源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为了生存,从最初的旧石器时代逐渐发展而形成文明。文明起源于语言文字、信息记录,然后通过日用品、建筑在实用的基础上衍生了艺术,再之后就有了信仰、宗教、文化等。

文明起源是严谨的科学文化研究,包含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探究,如:生活用品、石器、化石、文字图画、工艺品等。通过各种信息来证实人类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人们对远古时期了解最多的是神话、传说,也许世界各个民族所留下的神话传说中,隐藏着人类文明来源的信息。如果把众多的远古传说贯穿起来,结合地球文明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理清地球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脉络,找到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届时给地球人带来的将可能是莫大的惊讶——原来我们的文明来自同一个源头!相信那时候的人们将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界定自己的价值观,自私和贪婪将被人类所遗弃,代之而来的将是全人类人性的升华!

姓氏起源

中华民族姓氏繁多,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繁衍、迁移,由最初的氏族部落,演变成至今逾24000个姓氏,称之为“盛氏中华”。随着姓氏的演变、分化、迁移,原本同一个祖先的族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甚至被区域同化。但这其中始终有一个“根”联系着人们,“根”源自于血缘关系,是一种剪不断的情思,也是亲疏观念的体现,在潜意识中,人们唤起对寻根的需求,渴望与族人紧紧相连。

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姓。

据传说,姓氏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历程

中国人,特别是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关系纽带。而姓氏,则是我们血缘的河流,溯流而上,我们可以追寻到自己的祖根,追访到自己的故乡。

中国人姓氏的历史已经有5000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在世界其他地区,姓氏的产生不过是近千年的事情。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的历史只有400年。日本在公元5世纪出现姓,多以所居地名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当时日本人一下子涌现出3万多个姓来。

中华姓氏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5000余年的伏羲氏时期。伏羲是中华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在中华民族族谱大系列中,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冠居百王之先,被中华民族誉为人文始祖。

意义作用

凝聚延续

同姓氏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关系纽带,这种微弱的关系以亲情把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通过寻根,把已失散的亲情寻回;通过寻根,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通过寻根,把家族史完善继而延续下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形成与文明发展进程有紧密联系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范围往往会有一个模糊概念起着作用。比如:因为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所以我们相亲相爱;天下同姓是一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互相帮助;因为在同一片土地共饮一江水,所以我们团结奋进……就是这种微弱的感情把人凝聚在一起。而寻根恰恰是把这种存在的感情展现出来,以完成人们的心愿。

文化传承

在姓氏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史和姓氏文化。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下的名族世家,都会有家谱、家训、祠堂、图腾、故事传说等,这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一般家族文化都包含:礼仪习俗、家谱、家祭、家法、称谓、门第、名号习俗、信仰、图腾等。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意无意的把这种无形的文化传递给子女。寻根也是寻求、探索家族文化的过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规范,寻根就是要找回在潜意识中隐藏的生命气息。

心灵归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行千里,心中仍然记挂着故乡,古今多少游子抒发了思乡之情。“叶落归根”的中国情结,让人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故乡安度晚年,让身体和心灵都有一个最温暖的归宿。但,事实却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因素客死他乡,不能安眠于故土,留下了毕生的遗憾,也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华人寻根

华人寻根是指在异国他乡的人对家族文化的探究和对祖先的追寻,一般通过族谱和家谱来寻找自己祖先的相关信息。华人都会懂得自己文化发源的重要性,所以像一些传统文化: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包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根”——中华文化。自从中国开放以来,有很多海外华人回祖国寻根,着深刻的表明:华人饮水思源,不忘历史,不忘祖先的情怀。

华人对自己“文化根”的看法:

玫瑰与教育一书中提到“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民族优秀文化也才能被继承、弘扬和发展。如此,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才可以存在,才可以骄傲,才能避免成为人家文化、经济的奴隶。”   

孙中山海外亲属孙美玲说:“虽然我在洛杉矶出生,但我的根在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一直是我想了解的。将来我一定会回来的,回来寻根。”

其他相关

家族网·寻根

家族网是一个以家族文化为基础,集博客空间、家族树、资讯、文化交流、家族寻根指引、百科等服务和功能于一体的开放互动社区。   

家族网一方面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交友平台,素不相识的人可以在家族树中找到许多交叉点,还可以通过家族、群组、活动,建立联系,使亲朋好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家族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家族树:是集成家族树、家族百科、日志、相册、日历、活动、群组等多种应用的互动平台。用户可以建立家谱、管理家谱、记录生活、分享乐趣、发起活动、交流家族文化、寻根等操作。

发现中国:是一个以中国人文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资讯频道,以城市为单位,对每一个城市的人文深度挖掘,发现城市文化,汇聚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民族文化:是对中国56个民族的发展、文化、风情、习俗等进行研究。以此来增加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增加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团结互助意识。

寻根故事

【台湾孔子后裔到曲阜寻根:两岸孔家终于统一】

2010年3月20日,台北孔庙举行春季祭孔典礼,2000多名台湾各地民众和来自大陆及海外的宾客聚集一堂,共同敬奉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孔子。据介绍,祭孔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最初每年仅秋季一次,至东汉实行春秋两祭。台北孔庙除了每年秋季祭孔外,从2008年起推行“春日祭孔 跃动儒风”的释奠古礼。

孔子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从大陆迁至台湾的孔子后裔可追溯到清朝康乾年间,早前这些后裔仅被记录在各支系族谱中,从未被录入过总谱,聚集屏东的一支是人数最多的大家族。搜寻两三百年来散居台湾各地的孔氏子孙并非易事。2005年,孔祥祺接任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台湾分会会长,正式启动了被形容为“大海捞针”的寻人之路。年过八旬的他在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等报纸上刊登广告“寻孔”,并发动了“网络搜索”。

两岸的孔姓接续上后,很快彼此之间的走动就热络起来。2006年9月28日孔子诞辰,孔子第77代孙、曲阜文物局局长孔德平在凌晨赶到台北,参加了孔庙的孔子祭祀大典,并代表曲阜祖庙向台北孔庙赠送了6件祭孔祭器。

从这一天起,两岸孔庙正式呼应共同祭孔,两岸同根一脉。

加拿大友人寻根中国黄茶

       中国黄茶,源远流长;蒙顶黄芽,征服世界。近日,加拿大友人嘉斯民先生走进茶祖故里世界茶源名山县,在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独珍茶业),见到期待已久、极富盛名的中国经典黄茶——蒙顶黄芽。  

  嘉斯民先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经营一家大型茶叶企业,经营范围集茶庄、茶馆和茶文化学校为一体,长期以来,嘉斯民先生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嘉斯民先生早就听说蒙顶黄芽是黄茶经典,早就期待一睹蒙顶黄芽的芳容。他了解到味独珍茶业生产蒙顶黄芽扬名业界。今年4月初,他联系到味独珍茶业,希望参观企业、茶叶基地和蒙顶黄芽的生产过程。  

  在味独珍茶业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下,嘉斯民先生中国之行非常顺利。在看到企业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海拔千米的茶园基地和精湛的蒙顶黄芽生产方法时,嘉斯民先生拿出相机按动快门。  

  最后,加拿大友人满意而归,并希望把蒙顶黄芽带到加拿大,把蒙顶黄芽的影响力扩展到世界。  

  据了解,蒙顶黄芽采摘于春分时节,当茶树上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时开园。选采肥壮的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匀齐,每500克有鲜芽8000至1万个,蒙顶黄芽自唐始至明清皆为贡品。  

  这次交流活动,既是加拿大茶业和中国茶业的交流与沟通,也表明中国经典黄茶在征服国人的同时,也征服了世界。

南京九旬老太回汉寻根

       清朝“翰林”后裔、辛亥革命后人、南京92岁老太太王识时,昨日乘动车回到阔别75载的武汉寻根。

       昨日下午3时40分许,王识时老人在家人陪伴下,走出武昌火车站东广场,早已等候在出口的家乡亲人立即拥上去,给老人献上一束鲜花。老人眼含热泪说:“我终于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感谢江夏民警帮我圆了这个最大的心愿。”

       2012年4月16日,江夏区公安分局局长刘明利收到市公安局转来的一封群众求助信。写信人叫王识时,今年92岁,居住南京市白下区。信中写道:其祖父是清乾隆年间翰林,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是同盟会会员;自己出生在武昌五里界老屋杨湾,5岁左右随父离乡,先后到北京、重庆、南京等地生活工作。解放后一直居住南京。因年岁已高,日益思念家乡亲人,请求警方帮助寻亲。江夏警方连续3天寻找,终于找到目前在江夏区祖籍年龄最大、关系最亲的亲属王立刚。今年78岁的王立刚老人,论辈分是王识时老人的侄儿(见本报4月19日报道)。

       据王识时老人介绍,她离开家乡后,仅在1937年与父母一起回到老家居住了半年。早些年一直忙于家庭,没与家乡联系。随着日益年老,思乡之情愈浓。近几年,多次托人与家乡亲人联系,但无法联系上。今年初,已92年高龄的老人向子女们再次流露“寻根”愿望,孝顺的子女于是给武汉市公安局长赵飞写信,请求警方帮助,这才帮她圆了梦。

       老人坦言,对于家乡的记忆,仅剩下曾雕龙刻凤、古色古香的老屋。但踏上家乡的土地,依然激动万分。她表示,将在家乡呆上几天,好好转转。

美国驻华大使携中国女儿扬州“寻根”

       2009年4月13日扬州市社会福利院里欢声笑语,新上任不久的美国驻华大使乔恩·亨茨曼(中文名“洪博培”)和夫人玛丽·凯耶带着养女格雷茜·梅(中文名“杨乐意”)一家三口赶到这里,特地为10岁的扬州女儿杨乐意“寻根认亲”。

10年前认下扬州女儿

被洪博培夫妇簇拥在中间的杨乐意弯弯的眉毛,水灵灵的眼睛,看上去乖巧、秀气。10岁的小乐意现在是美国盐湖城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洪博培夫妇将小乐意视为掌上明珠,为她创造了幸福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999年7月的一天,在扬州一家农贸菜场门口,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婴被遗弃在这里。关于她的来历与身世,没有任何线索,派出所民警把女婴抱到了市社会福利院。福利院的阿姨们凭经验估计她生下来两个月左右。孩子长得很漂亮,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特别招人喜欢。在福利院,每一位阿姨都非常疼爱她,福利院接收的弃婴都姓“杨”,大家给她取了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杨乐意”,希望她一生快乐如意。

1999年12月15日下午2时,扬州市社会福利院接到民政部中国收养中心的收养信息,通过照片配对,女婴的外形和有领养意向的洪博培及其夫人颇有几分“神似”,洪博培一家看了照片,觉得他们跟女婴很有缘分,于是向中国收养中心提交领养申请,很快获得通过。小乐意成了洪博培的养女。

“那是1999年5月19日的晚上,当时我和丈夫、大女儿共进晚餐,大家边吃边聊,丈夫说,我们应该领养一个中国女儿,就以今天做她的生日!”昨天,洪博培夫人玛丽·凯耶回忆起当年领养时的情景,恍如昨日:“很快乐意就成了我们家庭的一员,我们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能够回扬州看看。这些年,我们的心有一部分在扬州。”

 

寻根活动

1989——

4月,世界许氏宗亲会秘书长、台北许氏宗亲会会长许江富先生率领许氏祭祖团一行10人到许昌祭祖。

5月,台湾詹氏宗亲会代表团一行10人到固始寻根祭祖。

 

1990——

4月,台湾叶氏宗亲祭祖团一行103人和侨港叶南阳堂宗亲会一行6人到叶县祭祖。

10月,泰籍华人谢其昌联络美国、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的谢氏后裔120多人到唐河县,确认自己撰写的《谢氏族谱》原证无误后,捐资50万元,筹建“客家谢氏活动中心”。

 

1991——

4月,台湾著名叶姓族史研究专家叶经华先生到叶县采访,将他30多年来收集叶公沈诸梁和叶姓族人的史料,用心血编著了一部叶姓族史《叶氏之根》,在台湾和东南亚被公认为是研究叶姓历史的权威书。

5月4日,台湾钟氏宗亲会一行48人到长葛寻根祭祖。

7月,香港叶氏宗亲会一行4人到叶县祭祖。

10月13日至15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爱尔兰、意大利8个国家,张、傅、邓、钟、曾、李、天、彭、叶、蔡、刘、谢、陈、邱、魏、黄、荷、万等19姓245名客家人组成的全欧客属崇正总会“寻根祭祖暨商业考察团”到郑州、洛阳祭祖、访问。

11月,台湾资生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丁贵先生率领“郑氏宗亲会”一行23人到荥阳寻根祭祖。

1992——

4月,台湾范氏宗亲会一行2人到伊川寻根。

5月,香港郑氏宗亲会一行30人到荥阳寻根。

4月、5月、7月,新加坡林氏宗亲100多人到卫辉比干庙(墓)祭祖。

7月1日,泰国林氏宗亲总会一行3人,到卫辉市比干庙(墓)谒祖。

8月,新加坡邱(丘)氏工会一行24人到商丘寻根。

12月7日至9日,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郑氏宗亲到荥阳参加世界郑氏宗亲92祭祖活动。

9月,香港尹氏宗亲团一行10人到商丘寻根。

9月7日,泰国林氏宗亲总会谒祖旅游团一行68人,到卫辉比干庙(墓)祭祖。

 

1993——

1月,台湾柯蔡宗亲会一行10人到上蔡祭祖。

5月23日至25日,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泰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澳门的林氏后裔527人到卫辉市参加“中国卫辉市比干诞辰3085周年纪念会”。这是河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9月23日,台湾世界谢氏宗亲会一行40人到太康祭祖。

10月,台湾严历敕建礁溪协天庙朝圣谒祖团一行218人到洛阳关林祭关公。

11月,台湾钟氏宗亲会一行31人到长葛县增福庙乡孟庄村钟繇墓前,拜谒祖先。

 

1994——

3月31日至4日,台湾《桃园观光》杂志社长宋安业一行7人到新郑轩辕黄帝故里拜祖。

6月28日至29日,韩国南(金)氏家族寻根团一行17人到汝南寻根。

8月22日至29日,台湾全球董杨氏宗亲总会一行70多人在开封、灵宝举行了纪念西夫子、东汉太尉杨震逝世1870周年暨弘农杨氏故郡寻根访祖活动。

 

1995——

4月25日,菲律宾江夏黄氏宗亲团一行34人到潢川县寻根祭祖。

7月7日,韩国温阳方氏中央花树会一行7人到禹州市方岗寻根访祖。

10月16日至18日,20多名台湾同胞到商丘县参加中国宋氏研究会并祭祖。

10月23日至29日,新加坡六桂堂一行10人访问河南禹州市和正阳县。

 

1996——

4月3日至8日,新加坡蔡氏公会代表团一行31人到上蔡访问。

4月9日,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社董事经理温子开、著名华人作家任雨农到新郑轩辕黄帝故里拜祖。

4月14日至18日,泰国、日本和福建68位客家乡亲组成的世界客家文化寻根团到郑州、洛阳、开封、新郑、登封举行“96海外客属社团中原文化寻根活动”。

4月18日至24日,新加坡南洋黄氏联谊总会寻根垦亲代表团一行33人到潢川举行寻根祭祖活动。

4月19日至23日,泰国陈氏宗亲会一行52人到淮阳县陈胡公祠寻根谒祖。

5月5日,息县赖氏文化研究会举行了“纪念叔颖公受封立国(赖国赖姓所在地)3118周年大会”。

5月11日至13日,马来西亚温辉父子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温添贵到温县寻根。

5月20日,韩国、新加坡、泰国等林氏代表一行51人到卫辉市比干庙(墓)祭祖。

5月27日至31日,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文化寻根访问团一行162人到新郑轩辕黄帝故里和郑州黄河游览区分别举行祭拜黄帝和黄河的活动。

 

1997——

4月20日至4月27日,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赖族宗亲会一行96人来信阳息县参加“纪念赖氏始祖叔颖公受封立国3119周年暨赖罗付谒祖大典”,并到郑州、开封、洛阳及新郑轩辕黄帝故里观光朝圣。

 

1998——

4月26日到4月30日,由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林胜隆先生率领的林氏宗亲谒祖团一行47人到郑州、新乡及卫辉比干墓祭祀林姓始祖比干。

 

1999——

9月26日至9月29日,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客家公会的“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寻根团”一行128人在拿督萧光麟博士的率领下再次朝圣中原,在新郑轩辕黄帝故里、新密黄帝宫、山西洪洞大槐树拜谒祖先。

 

2000——

4月2日,来自美国、澳洲、泰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00多名华人、华侨会聚于河南省新郑市,在黄帝故里举行了盛大的寻根祭祖仪式。

寻根祭祖成员分地域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并把杯中的美酒洒向祭坛周围。新郑市市长张春香主持了这次寻根祭祖活动,定居美国的陈香梅为纪念碑题字。

 

5月,河南省客家联谊会组织“遥远的中原,我们的家”中原世纪大寻根活动,来自

6个国家和地区的68名客家代表来到河南。

 

2001——

11月30日-12月5日,泰国旅游协会代表团中原考察。

 

2002——

4月14日-19日,“2002海外客属社团中原寻根赏花之旅”活动。

5月18日-24日, “2002全球杨氏中原寻根暨工商考察之旅—纪念伯侨公封杨受姓2680周年大典”活动。

9月13日-16日,马来西亚甲必丹邓福恩会长等赴南阳邓州参加“邓国候吾离陵第一期程竣工典礼活动”。

10月29日-11月1日,“2002牛姓中原寻根暨工商考察之旅”。

12月18日-22日,“2002全球郑氏中原大寻根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大会”活动。

 

2003——

10月26日—28日,“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成功召开。

 

2004——

4月6日-15日,叶氏中原寻根。

4月8日-12日,2004海外客属中原寻根赏花之旅。

5月18日-23日,2004年全球杨氏中原大寻根暨纪念弘农郡杨震公逝世1880周年。

5月21日-26日,纪念比干公诞辰3096周年。

5月26日-29日,世界刘氏第四届(寻根)联谊大会将在河南鲁山举行。

6月18日-23日,2004年全球李氏中原大寻根暨纪念李氏得姓3101周年。

10月29日-31日,“中国荥阳首届郑氏文化节暨纪念郑桓公受封立国2810周年”。

11月18日,黄氏中原寻根。

 

2005——

3月26日-27日,“2005年世界韩氏祭祖(寻根)大会”在一代文豪韩愈的故里——河南省孟州市隆重举行。

4月8日-12日,2004海外客属中原寻根赏花之旅。

4月27日-30日,“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

6月15日-20日,来自泰国、韩国、台湾及国内部分地区的方雷邝后裔280多人起聚在河南省禹州市,举行了盛大的“国际禹州方山溯源恳亲大会”

9月22日-26日,“全球董杨童宗亲第十届恳亲大会”成功召开。

10月16日-18日,世界朱氏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10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温氏宗亲文化交流大会暨首届世界温氏祖地恳亲大会”在太极故里焦作温县召开。

10月18日,全球朱氏后裔纪念朱熹诞辰。

11月1日,世界宋氏宗亲第一届恳亲会。

11月10日-1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政协河南省委主办,周口市政府和鹿邑县政府承办的《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在老子的故里周口鹿邑如期召开。

11月11日,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许氏宗亲座谈会召开。

同名小说

       作品名称:寻根

       小说作者:玄策

       作品类别:异界大陆

       写作进程:已经完本

故事情节

  从异世界归来的男人,竟然发现自己曾经的一切,都被在地球上抹杀了,是阴谋还是其他的原因,对真相的追踪开始了他的寻根之旅!

 

编辑推荐

在文化探源、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田野发现、姓氏研究、家族史和移民史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为国家近万家期刊所无。

目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摩尼教研究小辑

西域:摩尼教最终的乐园

明教:扎根中国的摩尼教

佛耶,魔耶?

——略说摩尼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两种角色

福建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

生命的寄寓

——长命锁略谈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汉画像石中的建鼓

中国吉祥图案的源流

中国早期的传教士报刊

抹茶、生鱼片及河豚

丙戌年说狗

南北“二月二”习俗比较

《茶经》是陆羽揭开茶事秘密的一面镜子

漏壶·竿影·玉仪·浑天

铜镜铭文与回文诗

清初的“拉郎配”

林则徐巡阅“天朝疆土”澳门

倪氏源流考

常熟家谱姓氏趣谈

宗族历史的现实映像

——南阳彭氏宗族调查札记

柳宗元佚文《谱牒论》

保安族族称之由来

阿里山陈氏寻根台湾村

永远的鹳雀楼

书香古镇浙东泅门

姑苏读书台

辉煌的高句丽文化

作者简介

寻根杂志,大象出版社主办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期刊,在海内外文化界、学术界、思想界有一定影响的刊物,曾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