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红水河

大化红水河

中文名 大化红水河
干流 西江
发源地 南省沾益县马雄山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红水河(Hung-shui Ho或Hongshui He)。中国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在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间。源出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称南盘江,南流至开远折而东,至望谟县与北面来的北盘江相会,始称红水河。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至天峨县接纳格凸河,折而向南进入广西,至象州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与郁江汇合称为浔江,浔江过梧州改称西江。

大化红水河风光大化红水河风光

该景区享有“桂西风景新珠”美誉,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方圆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专家评论七百弄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该景区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学考察、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1996年4月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幽、坝雄和瑶壮民族风情独特等八大特色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建设部考察后将该景区向国务院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3月参加全国首届旅游商品工艺品博览会展览,获得优秀奖。

景区规模宏大,风景旅游资源类型众多,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分为七百弄景区,大化—古河景区、岩滩湖景区(含红水河三峡)和红水河奇滩怪峡景区。

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

红水河红水河红水河的主要特点是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全长638公里天然落差762米,年降水量1200毫米。黔江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每秒4100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360亿立方米,占珠江流域年径流量的39%,相当于黄河的两倍。其中天生桥至纳贡段河长14.5公里,集中落差达181米。平均每公里落差约13米,最大落差每公里竟达50米, 确实惊人。充沛的水量,天然的落差,使红水河为人类造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上游南盘江天生桥电站,龙滩水电站,岩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至下游大藤峡枯水位23米,可获得落差762米。全河段可开发水力资源1108万千瓦,年发电量600多亿千瓦小时,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

大化洪水河水电站

大化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大化水电站(45.6万千瓦)位于红水河中游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是红水

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该电站的建设拉开了红水河梯级开发的序幕。电站一期装机容量400兆瓦(远期600兆瓦)。电站于1975年10月开始兴建,1983年12月1日一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1985年6月工程建设竣工。1994年,为增强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滚动开发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实力,经国家电力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改委批准,将红水河上已运行多年装机容量400兆瓦的大化水电厂经营性资产自1994年1月1日起投入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大化红水河大化红水河(5)1998年1月,大化水电站实施发电机增容改造,通过更换发电机定子铁芯和线圈并配合水轮机增容实现机组增容改造。增容改造后每台发电机的额定出力由原来的100兆瓦提高到114兆瓦,改造后电站总装机容量提高至456兆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