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 关原合战奠定了 江户幕府的天下,1603年, 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 征夷大将军,在 江户设立 幕府,建立起统一 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 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 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 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 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 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 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 大名都养着自己的 家臣即 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 封地和 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 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 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 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 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1616年,第二代将军 德川秀忠采取了进一步禁教措施。主要内容是:第一、进一步取缔 天主教,特别是彻底根除农民中的 天主教徒;第二、一切外国船只均不得在大名领地 通商,只能在 长崎和平户从事贸易活动;第三、中国船只不受此规定之限制。同时,加强了对 朱印船贸易的管制,禁止西部大名拥有载重500石以上的大船,朱印状只发给与将军关系密切的京都一些少数豪商。即使这样,西部一些大名仍然在私下与西方商人经商,以求壮大经济实力,得到先进武器,幕府非常不安。
1623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只来日本。紧接着,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了所谓的“ 锁国令”。其中主要内容是:第一、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以死刑;第二、取缔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对潜入日本的 传教士应该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止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第三、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这样,日本的“锁国体制”最终确立起来了。
1639年,幕府下令断绝同 葡萄牙的贸易往来。而在这之前,英国商人因同荷兰人的竞争中失败,在1623年自动撤出了日本。荷兰是一个 新教国家,没有在日本进行传教活动,得到了幕府的赞许,而且荷兰商人还曾经支持幕府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因此,幕府特许同荷兰进行贸易活动。此外,日本传统的对外贸易国家中国和朝鲜也仍然可以同日本通商。但是,荷兰、中国和朝鲜同日本的贸易活动也受到严格的管制,并且只能在 长崎一地进行贸易。因为长崎是幕府将军的直属领地,易于管制,而且,幕府也不愿意 藩国的大名享有对外贸易的巨大利益而壮大力量。从此,日本成为一个 闭关锁国的国家,这成为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的日本的一个重要特征。
德川幕府实行幕藩等级制度。为巩固幕府统治 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 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即宽永锁国。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同时幕府还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实行限制工商业政策。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幕末时期,由于幕藩至武士财政每况愈下,幕府的威信受到打击,幕府以农村为基础,但因不满封建的压迫和榨取,常发生暴乱,即所谓百姓 一揆。此外,又加上外国要求通商,幕府虽力事迁就,但大势所趋,使整个幕府体制发生动摇, 雄藩(以 长州、 萨摩二藩为主)群起讨幕,终于迫使 幕府走向灭亡之路。
第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第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
18世纪上半期, 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第四,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主为解决经济拮据,变本加厉地剥削农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19世纪中叶,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做教师、医生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有的甚至投身为商人家中的养子,武士的特权和利益受到挑战,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直接导致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 佩里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史称 黑船事件)。德川幕府屈服于列强的军事压力,连续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很多 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出卖大量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货的倾入而纷纷破产,日本人民受到双重压迫和剥削,处境更加痛苦。
幕府成为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一些中下级武士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刺杀主张开国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外国人等等。由于种种局限性和受到幕府和西方列强的镇压,宣告失败。人们开始认识到要真正富强,就要推翻幕府统治, 倒幕运动开始了。
1865年12月,长州藩倒幕派 高杉晋作率领以农民 为主体的“奇兵队”击败保守派,夺取了藩政权。随后,萨摩藩倒幕派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等人也控制了藩权。不久,这两股力量结成倒幕联盟,成为全国倒幕运动的核心,他们一方面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以调动农民、商人和中下级武士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军事上武装自己,购置大量的西方先进武器,与幕府军队抗衡。
1867年1月30日(庆応2年12月25号),压制倒幕派的 孝明天皇去世,不满15岁的 明治天皇即位,宫廷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倒幕派方面发展。
1867年10月,萨摩、 长州、安艺三藩倒幕派在京都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他们一方面扩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取得联系,准备发动 宫廷政变,把德川将军赶下台去。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 王政复古”,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并发动 戊辰战争。
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1/4的富饶的土地,和 大阪、 京都、 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断了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权。
幕府控制之下的直属武士 旗本、 御家人,以及旗本的 陪臣,号称“旗本八万旗”。相对于各藩,在军事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设立中央官、地方官和三役职三级管理体制,将藩侯们分为“亲藩”(德川氏同族)、“ 谱代”(德川氏原属)、外样( 关原合战之后归顺的)三个等级,三者的领地互为交错以达到监视 外样大名的目的。而且, 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占据了富庶和重要的领地。
中央官
大老:幕府临时的最高职务,负责统括政务,参与重要政策的确定,定额是一名。
老中:常设的最高职务,直属将军负责辅助管辖的政务最高责任者,政务总理的幕府官员,共四名或五名,由食禄二万五千石以上的 世袭诸侯中指派。
侧用人:将军近侍的最高职。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将老中的呈报传达给将军
若年寄:负责管理将军直属的武将 旗本与家臣 御家人,定额为三至五名
奏者番:掌管有关殿中所用礼仪事项的职务。在年初等诸大名谒见将军的时候,负责进行转达
旗本:在将军出场的仪式上出现的家格在御目见(可以直接拜见将军的人)以上的家臣,为德川军的直属家臣团。通常旗本由一些失格的大名(例:最上、福岛)以及一些大名家的庶、末子来担任。
高家:由老中支配,掌管幕府的仪式和典礼。负责钦差、朝臣的接待,过往宫中的使节等。俸粮是仅一千五百石,不过官级与大名并列。
大目付:由老中支配,作为老中的耳目,进行对大名、交代寄合、高家的监察等,负责幕政一切的监察
町奉行:负责掌管江户城下町的 警政消防、市政民务、仲裁庶民争端,负责支配江户的町方,由老中所支配,比堪定奉行职位高
勘定奉行:掌管幕府的财政,收支出纳,和 租税征收
寺社奉行: 总制全国的寺院和 神社、寺院和神社土地的管理,掌管佛教与 神道 神职人员的职务
地方官
以下仅列出有幕府委派管理“ 天领”(幕府直辖地区)的官员,封予各大名家的“藩领”之政务由各大名 世袭管理。 除京都所司代、大坂城代、及骏府城代外,以下各官职一律统称 远国奉行,由 老中所支配
京都所司代:负责京都警卫,对朝廷与关西诸侯的监视,并统辖畿内的直辖地。在编制上是仅次于老中的重要职务,也是地方官职中的最高。
大坂城代:幕府驻大坂的长官,负责大坂城的城防,监视关西大名,手握 符节,掌控关西紧急时的军事指挥权及诉讼裁断权,并统辖在大坂值班的幕府役人,由 谱代大名出任
骏府城代:幕府驻骏府的长官
京都町奉行:负责 京都一般町政与司法,定员2名
大坂町奉行:负责 大阪一般町政与司法,定员2名
骏府町奉行:负责骏府一般町政与司法,定员1名
伏见奉行:负责伏见的民政与司法,定员1名,唯一由大名就任的 远国奉行
长崎奉行:负责 长崎的民政与司法,及负责对外的交涉,最初定员1名、寛永10年(1633年)增加至2名、贞享3年(1686年)增加至3名、元禄13年(1700年)增加至4名、十八世纪后又降至2名
浦贺奉行:负责监视进入江户湾的船舶,定员1名
堺奉行:负责 堺的民政与司法,定员1名
山田奉行:负责守护 伊势神宫、 伊势、 志摩两国的司法及鸟羽港的警备,定员1名
日光奉行:负责守护 日光东照宫,定员2名
奈良奉行:负责监视 奈良的大寺院如 兴福寺、 东大寺等,定员1名
佐渡奉行:负责 佐渡金、银矿业管理,定员1名
新潟奉行:在1843年设置,因应清英 鸦片战争之后,欧美人士涉足 东洋,活动日趋频繁而设,负责管理 日本海的交通要冲, 新潟港,幕末开港后又负责对外国人之交涉,重要性日增
羽田奉行:在1842年设置,负责巩固 东京湾的防备,两年后职位被取消
箱馆奉行:又称松前奉行,在1802年设置,负责在 北海道的警备,黑船开港事件后,又负责对外国人之交涉,定员2名
三役职
幕末时期社会动荡,幕府决定在1862年幕政改革时所设置的三役职,以稳定政局。
将军后见职:征夷大将军一职的继承人,由一桥家当主一桥庆喜担任
政事总裁职:负责幕府政务,由 福井藩主松平春岳担任
京都守护职:因京都的 倒幕运动盛行,幕府设立京都守护职,代替无法维持京都治安的京都所司代,负责京都警卫,由 会津藩主 松平容保担任
德川幕府颁发统治大名的基本法《 武家诸法度》约束武士生活准则,颁发《 一国一城令》限制各藩修建城堡,禁止结党,规定婚姻需经幕府批准,还定下了“参觐交代制”,令大名隔一年在 江户和领地轮住,回领地时妻、子需留在江户为人质。旅途和在江户生活的庞大开支,不断消耗了大名们的财力。
德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来巩固封建统治。占人口10%的武士阶层是统治阶层。从1639年实行锁国政策,由此限制大名们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限制自由贸易的盛行以保护农村的自然经济不遭破坏。幕府的统治在初期是有效的,给日本带来了长达200多年的和平和繁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德川幕府自18世纪中期起逐渐陷入危机之中。幕府财政日益困窘,农民和市民的起义此起彼伏,虽进行了 享保改革、 宽政改革和 天保改革,也不见收效。 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日本开关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终于导致了全国规模的倒幕运动并引发戊辰战争。1867年11月,末代将军 德川庆喜被迫向天皇“ 大政奉还”。至次年 鸟羽伏见之战,幕府军终于被击溃,德川幕府彻底垮台。
御三家,德川幕府亲藩中笔头,封地在 纪伊、 水户、 尾张,称 纪伊德川家、 水户德川家和 尾张德川家。准许用德川姓氏。若将军无子嗣,则继承人从御三家中的尾张和纪伊家挑选。
御三卿,由第八代将军 德川吉宗创定。为德川家嫡系一族,姓氏分别为田安、一桥、清水,具体分布如下
田安家 德川(田安)家 甲斐· 武藏·下总·摄津· 和泉· 播磨内天领、10万石
一桥家 德川(一桥)家 甲斐·武藏·下总· 下野·和泉·播磨内天领、10万石
清水家 德川(清水)家 各处天领内、10万石
仅次于御三家和御三卿的 一门是指 德川家康的儿子(秀忠的兄长) 结城秀康为始祖的 越前松平家和 德川秀忠的儿子 保科正之为始祖的 会津松平家。身为一门的大名在家格和官位都有着特别的待遇,但却被禁止参与幕政。到了幕末 德川齐昭( 水户德川家)参与海防事务,同时在文久改革时, 松平庆永(越前松平家)、 德川庆喜( 一桥德川家)、 松平容保(会津松平家)都参与了幕政,这是在幕府即将崩溃的紧急时期所发生的特殊情况。
一、将 安土桃山时代之特质更加扩展,可以看出集权的封建制度的完成及其衰退(完成之时即是衰退之日)。
二、都市及商工业的发达。
三、 町人文化(商业文明)的发展。
四、对外采取锁国禁教政策。
五、儒学( 朱子学、 阳明学)、 兰学( 江户时代中期以后,因由荷兰人最先传入日本,故我国清末所谓西学于日本幕末谓之兰学)的兴起。
由以上五点,可看到德川幕府时代的突出和发展,幕府自身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德川幕府的没落和 衰亡,德川家康以巧妙的政策最后完成了由前人开始的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权化,江户幕府使武家政治组织,达到最高峰。但是集权的封建制度完成之后,武士向都市集中,消费的刺激,也带来了都市和商工业的繁荣,逐渐使农民的被压迫日益加重,商品也向农村渗透,最后由于农民的阶层 分化,招致 幕藩体制的解体,从而原有剥削与统治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难以计数的农民起义对幕府的沉重打击,加之幕府末期外交问题的复杂和紧迫,儒学者,国学者提倡 尊王攘夷、尊王斥霸,最后朝廷和强藩联合倒幕,终迫使德川幕府只有大政奉还。
一、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二、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 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三、已去外国并在外国构屋营居之日本人,若返抵日本应即处以死罪。但如在不得已之情势下,被迫逗留外国,而在五年之内归来日本者,经查明属实,并系恳求留住日本者,可予宽恕。如仍欲再往外国者,即处死罪。
四、如发现有耶稣教蔓延之处,汝二人应即前往诫谕。
五、发现 耶稣教教士者,应予以褒赏。告发人之功绩优良者,赏银百枚。其他告发人,依其忠行情节,酌量褒赏。
六、外国船来到,应即呈报 江户。并应按照往例,通告大村藩主,请其派遣监视舰船。
七、如有发现传播耶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应即押解至大村藩之牢狱。
八、外国船所在各种货物不得由某一地方全部包购。
九、禁止官吏在 长崎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
十、外国船之货物应列单呈报江户。但可以按照往例令其交易,不必等待江户批示。
十一、外国船装来之生丝,应于确定价格后,全部分配于五处。
十二、生丝以外之其他各种货物,应在生丝价格确定后,按丝价标准,各立行情,进行交易。(附:货物之买卖,限于价格确定后二十日内交易完毕。
十三、外国船之归期,限于9月20日以前,迟到之船,其归期限自驶到之日起,五十日以内。
十四、禁止外国船将卖剩之货物寄存于日本,并禁止日本人接受此等寄存。
十五、五处之商人限于10年7月20日以前抵达 长崎。迟到者不列入分配额中。
十六、驶抵萨摩、平户及其他任何之港口,交易必须按照长崎之丝价,在长崎丝价未确定前,不准交易。
宽永期的是 江户初期的文化特点,受 桃山文化的影响,安定幕府体制,倾向新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朱子学的儒学最为盛行。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流行灵庙建筑,特以德川家康的日光东照宫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建筑受桃山文化的影响施行豪华的装饰雕刻。这一时期的书院以京都的桂离宫为代表,绘画以 狩野派的 狩野探幽(1602年~1674年)为幕府的御用画师。在这一时期还有京都的土佐派、元禄的琳派为先驱。在这一时期,因为侵略朝鲜,很多朝鲜制陶工人被带回日本,所以 九州·中国等地方各地出现了朝鲜系的工艺,有田烧、萨摩烧、萩烧、高取烧等很有名的陶瓷。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为元禄时代,这一时期幕政安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社会成熟时期,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文化有了新的演变,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 元禄文化。元禄文化的特色是以人和社会为中心比较强倾向于现实主义和 实证主义。着重实证于古典研究和自然科学问题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美术,受桃山文化和江户初期的文化的洗礼。在文学上,出现了一娱乐市民为目的的各类通俗小说,“浮世草子”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类小说。元禄时期的文学艺术中心的代表 井原西鹤(1642年~1693年)、 松尾芭蕉(1644年~1694年)、 近松门左卫门(1653年~1724年)。在这一时期 歌舞伎和民众演剧得到发展。
化政文化的中心是以江户时代的后期的文化, 江户的繁荣背景、都市生活为广大背景。江户是上方全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多数都市民众喜欢町人文化最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化政文化。都市繁荣、商人·文人的全国性的交流、出版·教育的普及、寺院的流行等中央文化向各地传播,都市生活多样化的文化内容多种多样的物质供求。一方面,学问·思想的分歧动摇着幕府体制,一些古代体制的脱落动摇着幕府。江户时代后期的文学是以政治和社会为题材的出版物和纪传体为普及,收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小说在这一时期盛行,其代表人物 山东京传(1761年~1816年)、 式亭三马(1776年~1822年)、 十返舍一九(1765年~1831年)、 为永春水(1790年~1843年)。在这一时期国学(即日本固有之学问,非我国之学是也)和洋学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政局和世道的混乱,幕府和欧美各国的深入交流,文化·学术都受到近代的影响。开国后,建立藩书调所、翻译外文书籍和聘请外国教授,还有医学方面,建立种痘医学所。在这一时期幕府的海外留学生们被派遣到去学习欧美各国的政治·法制·经济,萨摩·长洲等诸藩也派遣留学生去外国的。之后, 横滨开放接受外国的宣教师和新闻记者的到来,他们通过欧美的政治和文化介绍给日本人。通商条例的签定,来日本的宣教师和美国人开了诊疗所和英语私塾,积极的传播西洋文化。这一时期欧美的近代化文明在日本的声望很高。
姓名 | 简介 |
---|---|
第一代: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传通院)。桶狭间之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同盟,本能寺之变后先与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敌对,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秀吉移封关东,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之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自此一步步摧毁了丰臣家势力。庆长19年(1614年)至庆长20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元和2年(1616年),在骏府城死去。享年74岁。
|
第二代:德川秀忠 | 德川秀忠(1579年7月30日—1632年1月24日),是德川家康三子,母亲为侧室西乡局(西乡阿爱),幼名长松丸。因为长兄松平信康早年因涉嫌内通武田信玄被织田信长勒令切腹,次兄结城秀康成为结城家的养子,因而秀忠官位从一位太政大臣成为德川家继承人、德川幕府的第二任将军(1605年—1623年)。德川秀忠的正室是浅井长政三女阿江。德川秀忠于1632年病逝。法号台德院。
|
第三代:德川家光
|
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子,巩固了德川家族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母为崇源院(浅井江,浅井长政三女,别名阿江、阿江与、小督、达子)。 |
第四代:德川家纲
|
德川家纲(1641年8月3日—1680年5月8日),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次男,母亲是侧室阿乐之方(宝树院),由于长兄出生即夭折,因此幼名为竹千代,被世子般的教养。正室伏见宫贞清亲王的女儿浅宫显子。据说家纲的智力不高。 |
第五代:德川纲吉
|
德川纲吉(とくがわ つなよし,1646年2月23日—1709年2月19日)是德川幕府第五代将军,在职期间为1680年至1709年。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第四子,乳名德松。1680年由馆林藩入继将军家。德川纲吉爱好学问,热心政治,布施善政。但因过份尊崇《论语》中的孝道,朝政上对桂昌院的意见言听计从。后期颁布《生类怜悯令》,生活奢侈,宠信任用柳泽吉保,大权旁落。任职期间,重视文治,开创天和之治,但只善于学术研究、饱读诗书却不知民间疾苦,忽略了现实上的考量,做出百害不智的决定。推行极端的独裁统治不肯将权力释放给老中。纲吉一生可说功过参半,绰号犬公方(狗将军)。逝世后法号常宪院,墓所在宽永寺的第二霊庙。 |
第六代:德川家宣
|
德川家宣,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在位仅3年(1709年—1712年),却显露出明君的做派。其与其子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在位时期并成为正德之治。
|
第七代:德川家继
|
德川家继(1709年7月3日-1716年4月30日),江户幕府第七代将军。六代将军家宣五子。母侧室月光院(阿喜世之方)。
|
第八代:德川吉宗
|
德川吉宗(1684年10月21日-1751年6月20日)江户幕府第8代将军,纪伊藩(和歌山县)藩主第四子,因为进行享保改革成功稳定了米价,百姓赠给他“米将军”的雅号。堪称幕府中兴的一代英主。
|
第九代:德川家重
|
德川家重(とくがわ いえしげ,1712年1月28日—1761年7月13日),日本德川幕府第九代将军,在职时间:1745年—1760年。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长子,母亲是侧室大久保于须磨之方,乳名是长福丸。由于父亲吉宗和正室理子之间并没有子嗣,因此家重被认定是世子,享保十年(1725年)元服后改名为家重。德川幕府第九代将军。幕府八代将军吉宗的长子。病多体弱,说话口齿不清,绰号尿床将军。延享2年(1745年),正式成为第九代将军。推行享保改革,勘定吟味役,启用侧用人制度。宝历10年(1760年)五月十三日家重让位给长子家治。翌年逝世,享年五十岁。
|
第十代:德川家治
|
德川家治(とくがわ いえはる,1737年6月20日—1786年9月17日),德川幕府第十代将军,在职时间:1760年- 1786年。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梅溪通条的女儿,于幸之方(至心院)。乳名是竹千代。
|
第十一代:德川家齐
|
德川家齐(とくがわ いえなり,1773年11月18日-1841年2月27日),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将军,乳名是丰千代。德川家齐的官职升到正一位太政大臣,是自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以来的第一次。有侧室四十人,儿女五十五人。
|
第十二代:德川家庆
|
德川家庆(とくがわ いえよし ,日文罗马音:Tokugawa IeYoshi,1793年6月22日—1853年7月27日),在职时间:1837—1853,江户幕府的第12代征夷大将军。父亲是德川家齐,母亲是侧室堀田氏(本是旗本押田氏),从二位于乐御方(于乐之方)。正室是有栖川宫织仁亲王的女儿乐宫乔子女王,侧室数人。与正侧室之间生有德川家定、德川庆昌等十一男十六女,不过,能长成成人的只有家定。乳名敏次郎。
|
第十三代:德川家定
|
德川家定(とくがわ いえさだ),文政7年4月8日(1824年5月6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日本江户幕府第13代征夷大将军。任将军由嘉永6年11月23日(1853年12月23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的4男,母亲身为侧室的迹部正贤的女儿。正室曾有鹰司政熙之女任子、一条忠良之女秀子以及岛津忠刚的女儿、岛津齐彬及近卫忠熙的养女天璋院(笃子)。乳名是政之助。原名家祥。
|
第十四代:德川家茂
|
德川家茂(とくがわ いえもち 1846年7月17日-1866年8月29日)是德川齐顺(清水德川家同时也是纪州德川家的当主)的长男、德川齐顺在家茂出生前就去世。德川家茂的祖父是德川家齐、祖母是妙操院。御台所是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亲子内亲王(静宽院宫)。官方说法未娶侧室(然而据说和其他女性有过关系、根据对家茂墓所的调查结果,也证明这种说法)。家茂4岁就成为纪州藩主、是德川家家谱中与没有子嗣的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血统最近的人。1家茂在井伊直弼等南纪派的支持下13岁就成为第14代将军。不光是血统上,其英明果断的办事风格也得到胜海舟等阁僚重臣的深厚信赖。
|
第十五代:德川庆喜
|
德川庆喜(1837-1913年),生于天保八年9月29日(1837年10月28日),卒于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也是末代将军。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的第七子。德川庆喜是德川幕府中的末代将军,也是德川幕府中寿命最长的将军。
|
姓名 | 简介 |
---|---|
第一代: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传通院)。桶狭间之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同盟,本能寺之变后先与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敌对,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秀吉移封关东,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之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自此一步步摧毁了丰臣家势力。庆长19年(1614年)至庆长20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元和2年(1616年),在骏府城死去。享年74岁。
|
第二代:德川秀忠 | 德川秀忠(1579年7月30日—1632年1月24日),是德川家康三子,母亲为侧室西乡局(西乡阿爱),幼名长松丸。因为长兄松平信康早年因涉嫌内通武田信玄被织田信长勒令切腹,次兄结城秀康成为结城家的养子,因而秀忠官位从一位太政大臣成为德川家继承人、德川幕府的第二任将军(1605年—1623年)。德川秀忠的正室是浅井长政三女阿江。德川秀忠于1632年病逝。法号台德院。
|
第三代:德川家光
|
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子,巩固了德川家族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母为崇源院(浅井江,浅井长政三女,别名阿江、阿江与、小督、达子)。 |
第四代:德川家纲
|
德川家纲(1641年8月3日—1680年5月8日),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次男,母亲是侧室阿乐之方(宝树院),由于长兄出生即夭折,因此幼名为竹千代,被世子般的教养。正室伏见宫贞清亲王的女儿浅宫显子。据说家纲的智力不高。 |
第五代:德川纲吉
|
德川纲吉(とくがわ つなよし,1646年2月23日—1709年2月19日)是德川幕府第五代将军,在职期间为1680年至1709年。是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第四子,乳名德松。1680年由馆林藩入继将军家。德川纲吉爱好学问,热心政治,布施善政。但因过份尊崇《论语》中的孝道,朝政上对桂昌院的意见言听计从。后期颁布《生类怜悯令》,生活奢侈,宠信任用柳泽吉保,大权旁落。任职期间,重视文治,开创天和之治,但只善于学术研究、饱读诗书却不知民间疾苦,忽略了现实上的考量,做出百害不智的决定。推行极端的独裁统治不肯将权力释放给老中。纲吉一生可说功过参半,绰号犬公方(狗将军)。逝世后法号常宪院,墓所在宽永寺的第二霊庙。 |
第六代:德川家宣
|
德川家宣,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在位仅3年(1709年—1712年),却显露出明君的做派。其与其子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在位时期并成为正德之治。
|
第七代:德川家继
|
德川家继(1709年7月3日-1716年4月30日),江户幕府第七代将军。六代将军家宣五子。母侧室月光院(阿喜世之方)。
|
第八代:德川吉宗
|
德川吉宗(1684年10月21日-1751年6月20日)江户幕府第8代将军,纪伊藩(和歌山县)藩主第四子,因为进行享保改革成功稳定了米价,百姓赠给他“米将军”的雅号。堪称幕府中兴的一代英主。
|
第九代:德川家重
|
德川家重(とくがわ いえしげ,1712年1月28日—1761年7月13日),日本德川幕府第九代将军,在职时间:1745年—1760年。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长子,母亲是侧室大久保于须磨之方,乳名是长福丸。由于父亲吉宗和正室理子之间并没有子嗣,因此家重被认定是世子,享保十年(1725年)元服后改名为家重。德川幕府第九代将军。幕府八代将军吉宗的长子。病多体弱,说话口齿不清,绰号尿床将军。延享2年(1745年),正式成为第九代将军。推行享保改革,勘定吟味役,启用侧用人制度。宝历10年(1760年)五月十三日家重让位给长子家治。翌年逝世,享年五十岁。
|
第十代:德川家治
|
德川家治(とくがわ いえはる,1737年6月20日—1786年9月17日),德川幕府第十代将军,在职时间:1760年- 1786年。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梅溪通条的女儿,于幸之方(至心院)。乳名是竹千代。
|
第十一代:德川家齐
|
德川家齐(とくがわ いえなり,1773年11月18日-1841年2月27日),德川幕府第十一代将军,乳名是丰千代。德川家齐的官职升到正一位太政大臣,是自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以来的第一次。有侧室四十人,儿女五十五人。
|
第十二代:德川家庆
|
德川家庆(とくがわ いえよし ,日文罗马音:Tokugawa IeYoshi,1793年6月22日—1853年7月27日),在职时间:1837—1853,江户幕府的第12代征夷大将军。父亲是德川家齐,母亲是侧室堀田氏(本是旗本押田氏),从二位于乐御方(于乐之方)。正室是有栖川宫织仁亲王的女儿乐宫乔子女王,侧室数人。与正侧室之间生有德川家定、德川庆昌等十一男十六女,不过,能长成成人的只有家定。乳名敏次郎。
|
第十三代:德川家定
|
德川家定(とくがわ いえさだ),文政7年4月8日(1824年5月6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日本江户幕府第13代征夷大将军。任将军由嘉永6年11月23日(1853年12月23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的4男,母亲身为侧室的迹部正贤的女儿。正室曾有鹰司政熙之女任子、一条忠良之女秀子以及岛津忠刚的女儿、岛津齐彬及近卫忠熙的养女天璋院(笃子)。乳名是政之助。原名家祥。
|
第十四代:德川家茂
|
德川家茂(とくがわ いえもち 1846年7月17日-1866年8月29日)是德川齐顺(清水德川家同时也是纪州德川家的当主)的长男、德川齐顺在家茂出生前就去世。德川家茂的祖父是德川家齐、祖母是妙操院。御台所是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亲子内亲王(静宽院宫)。官方说法未娶侧室(然而据说和其他女性有过关系、根据对家茂墓所的调查结果,也证明这种说法)。家茂4岁就成为纪州藩主、是德川家家谱中与没有子嗣的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血统最近的人。1家茂在井伊直弼等南纪派的支持下13岁就成为第14代将军。不光是血统上,其英明果断的办事风格也得到胜海舟等阁僚重臣的深厚信赖。
|
第十五代:德川庆喜
|
德川庆喜(1837-1913年),生于天保八年9月29日(1837年10月28日),卒于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也是末代将军。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的第七子。德川庆喜是德川幕府中的末代将军,也是德川幕府中寿命最长的将军。
|
1.动漫名作《家庭教师HitmanReborn》中男主角沢田纲吉一家【指沢田纲吉(十代目), 沢田家光( 彭格列九代门外顾问CEDEF首领)和 沢田家康(Vongola·Giotto, 彭格列Ⅰ世)】全部男性的名字都来源于德川幕府
2.动漫《 银魂GINTAMA》的背景时代就是幕府维新时代。
3.《 薄樱鬼》也源于新选组的史实材料——这个有名的特殊警察组织支撑着当时行将就木的德川幕府
4.动漫《 冬之蝉》的背景时代是德川幕府后期 整个故事的情节也都由该时代的特殊历史原因展开
5.动漫《 浪客剑心》虽然是讲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但是因为刚刚推翻了德川幕府,所以也牵扯出一些德川时的故事。
6.动漫《 新撰组异闻录》源于 新选组的历史资料,讲述 市村铁之助加入后至池田屋事件之间的事。
7.游戏《 信长之野望11》源于新选组的历史资料,比较强劲的幕府之一。
8.动漫《 鬼眼狂刀》,背景即为德川家康组建幕府之初,其中不仅出现众多历史人物, 妖刀村正也很惹眼。
9.电视连续剧《 大奥》系列,《大奥》系列电视剧分为《大奥 明治篇/幕末篇》、《大奥 华之乱》、《大奥 第一章》。
10.电视连续剧《 江·公主们的战国》讲述的是二代将军 德川秀忠之妻浅井江为主人公的故事,从女性角度讲述了,德川幕府时代的开端。
11,《德川家康》是NHK于1983年1月9日至12月18日播出的 大河剧,根据 山冈庄八所著的小说改编。
12.《 八代将军吉宗》是1995年NHK制播的第三十四部大河剧,播放期间是同年1月8日 - 12月10日
13.《德川庆喜》是1998年NHK制播的大河剧
14.《 元禄缭乱》是1999年NHK制播的大河剧
15.《 葵德川三代》是日本放送协会NHK在2000年年制作播放的第39部NHK大河剧,播放期间是2000年1月9日 - 12月17日。本剧故事是从关原之战之前开始说起,以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祖孙三代为主角,描述在德川幕府成立过程中,丰臣家如何灭亡,以及之後德川家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前半部可以说是与日本战国相关的戏码,而後半部则是以家庭、政治为主的戏剧。
16.战国BARASA及剧场版The last Party.描写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诸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伊达政宗等多个战国名人的故事,另有同名游戏,这个动画正是有这部游戏改编而来。德川家康都是最大赢家。
17.《 笃姬》 改编自 宫尾登美子的小说《天璋院笃姫》。主人公是江户幕府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的正室天璋院。 叙述了她年轻守寡、抚育德川家后人、掌控幕府、周旋于政治军事强人之间、倾尽全力化解战乱纠纷的四十八年人生。
18、《 新选组》本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了在德川幕府末年的政治动荡中曾经发挥过重要影响力的武士组织“新选组”。
19.《 龙族》男主角2号用到的刀为村雨是村正变来的专门写了历史
德川幕府(4)20.《寻找前世之旅》京都幕末卷以幕府末期为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