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

产地 中国东北长白山区
中文名 松花石砚
原料 松花石
目录导航

简介

  古代名砚。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称为四大石砚。 

  清代时为宫廷御用珍品。

  这种砚以松花石为原料制成,松花石又名 “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

  松花砚具有‘发墨益毫、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贮墨不固’的特点。

  砚石以绿色为主,还有深绿、浅绿、黄色、紫红色,紫绿相间等。纹理有的如刷丝,有的如大海的波涛,有的如溪水旋涡,有的如平行之纹理等。其中,以翠绿色的刷丝为上品。

  松花石砚色彩丰富,造型自然古朴。依材定形,因形施艺,线条均匀,边缘齐整,主题鲜明,这是松花石砚独特的雕刻风格。松花石砚的雕刻内容极其丰富,有苍松翠柏、青竹红梅、行云流水、山川云月,山水花卉、龙翔凤舞、云鹤以及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等等题材。

  自清末以后长期失传。1980年,吉林工艺品公司组织生产通化工艺美术厂研究发掘,恢复了生产。现通化、白山、延边地区生产的松花石砚,经专家鉴定,其发墨、贮水、色泽、敲击声等,均和传统松花石砚相同,畅销国内外。

松花砚名称的起源

  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

  松花砚是由松花石加工而成的研磨墨块用于毛笔书写绘制的石质文房用品。 

松花石砚松花石砚(19)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长白山区的‘混同江边的砥石山’。混同江既是今日的浑江,流入鸭绿江,其上游部分称佟佳江;砥石山既是今天的磨石山 ,在今天的白山市区域内。六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弥漫了绵延千里的江河溪流,带来了生机勃勃初春的气象,而这种石头的颜色和松花色泽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

松花石砚的特点

        (一)、含蓄内敛,不张不扬。

  松花石系海相沉积砚,千万年在低温海水的作用下,温润含蓄,不燥不涩,平和淡雅,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以手覆盖砚面,一会功夫抬起手来,就会发现砚面凝结着一层的水汽。这种奇特的现象,尤其在水雾浓重的烟雨江南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松花石砚置案台之上,墨汁凝塘,久日不干,提笔舔墨,光亮如初。

  (二)、稳健务实,功业显著。

  松花石的系海泥沉积而成,细腻润滑,并含有丰富细微的石英类物质,起到骨架作用。石英类物质结理透彻,断茬锋利,墨块研磨上去起沙快、发沙细、落墨光滑油亮。这一点是其它任何火山岩浆凝结的石料板材和砂质挤压板材所研制的砚台,以及人工滔洗出泥浆烧制的所得的陶砚不能匹敌的。

  (三)、青春靓丽,朝气活泼。

  松花石砚色系丰富,色彩众多,是现有石砚系中最丰富的,尤其以健康向上,具有青春朝气的绿色为主,给人以蓬勃的生机。纯色色系有绿色色系、青色色系、黄色色系、褐色色系、紫色色系。尚有黑色色系、红色色系、白色色系等稀有色泽;其共生色系主要有:黄绿色、紫绿色,紫黄绿等二色系、三色系及多色系;伴生色系有夹杂着重晶石的星月类,镶嵌有水晶体的冰纹类等。

石质的成因,色泽及分类

  一,石质的成因: 

    松花石是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过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岩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矿物质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黏土以及少量的金属矿物质,等。由于区域范围内地质因素的影响,海洋生物腐化后残留矿物中金属离子呈色色素的优劣,导致了小范围内石质呈现出不同的品色。

   二,石品的色泽: 

    1,松花石的主要纯色是绿色色系、青色色系、黄色色系、褐色色系、紫色色系。尚有黑色色系、红色色系、白色色系等稀有色泽。

   2.共生色主要有:黄绿色、紫绿色,紫黄绿等二色系、三色系及多色系。

   3.伴生色系是由于泥浆沉积过程中夹杂着较大颗粒的重晶石物质玉石物质,石英岩物质等而形成的特殊的石品,如:夹杂着重晶石形成的星月类,镶嵌有条纹水晶体的冰纹类。

   松花石的色泽中以杨绿色为上品,栗黄色为精品,枫红色为孤品。其它亦以色纯、鲜艳为正品。当然多色系列,伴色系列里只要和谐、鲜明亦是好的材料。

   三,石质的分类: 

    松花石是由海相泥质构成,它的细腻程度是划分石质品级的标准,可分为四类:

   1.胨质石品:细粒结构,颗粒度在0.1--0.3MM之间,肉眼可以感觉有颗粒度存在,但难以辨别形态。

   2.玉质石品:较细粒结构,颗粒度在0.4--0.8MM之间,肉眼可以看到颗粒度存在,能隐约分辨边缘。

   3.沙质石品:中粒结构,颗粒度在0.9--1.2MM之间,肉眼可明显看到颗粒度,能分清颗粒的排列方式。

   4.石质石品:中粒结构,含沙量不大,质地坚硬。 

   5.石质质量:敲击坚木声为上品,敲击金属声为中品,敲击瓦缶声为下品。

主要矿脉及石品特点

  通化境内:仙人洞、独石坑、湖上坑。 

    白山境内:库仓坡、珍珠崖、古峡坑。

   延边境内:两江镇。

   在漫长的浑江流域的江畔亦有山洪冲刷下来的石块,经历了多年的冰霜雨雪、严寒酷暑的洗涤,亦是上品的砚料材料。

   各地的石品特点:

   1.仙人洞:绿色系列,紫色系列以及其伴生系列。

   绿色中以深绿为主,有少量的兰绿色;紫色以葡萄紫为主;伴生系列是紫绿色,俗称紫袍绿带。质地细腻,下沙快。

   2.独石坑:主要是绿色系列。

   有油青绿,菠菜绿、杨黄绿,鹅黄绿、灰皮绿等。有变化的纹理如腾云驾雾,气象万千。质地柔软,发沙细腻。

   3.湖上坑:绿色系列,黄色系列,稀有色系列。

   主要是浅绿的色泽,如杨黄绿、鹦哥绿、豆青绿、瓜皮绿;土黄,栗黄,明黄;尚有稀有色系出现。石质适中,下沙快,发沙好,出墨油亮。

   4.库仓坡:青色系列为主。

   有瓜皮青、江水青、蛋白青等。石质细腻,温润恬静,纹理分明。发沙性能好。

   5.珍珠崖:青色、褐色系列为主。

   褐色系列里有赭石色,栗子色、黑褐色等,常有胆石出现。石质坚硬,滑墨塘,起墨慢。

   6.古峡坑:紫色色系为主,尚有褐色系列出现。

   紫色中有葡萄紫、罗兰紫、藕粉紫并伴有紫绿相间的春带彩,以及多色的福禄寿。褐色色系里有栗子色,熟锗色等。石质较软,易雕刻,发墨。

   7.两江镇:绿色色系,青色色系为主。

   多为菠菜绿、灰皮绿,瓜皮青等。石质含沙量大,多呈现板石状,可雕刻大型观赏工艺型砚石。

   8.漫长的浑江里可采撷到江捞石,特点不一,多皮层,质地坚硬、细腻,可雕琢成随型砚品,多出奇品。

历史回顾

  松花砚最早出现在明朝,到清朝时期得以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得以青睐,但没有能发展起来成为民间普及的文化用具。长白山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禁区,禁止开采渔猎。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国宝御用,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康乾时期制砚八十余方,以后少有研制,目前现世的皇宫御砚有八十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北朝鲜地区尚有古松花砚出品,现有待考证。

松花砚的品质,评价及发掘

  一、松花砚的品质:

  松花砚色系丰富,变化多端,是其它砚品无可企及的,以绿色为主是砚中的美男子(端砚是老者,歙砚是婆婆,红丝砚是皇后)。石质系海泥沉积而成,含细微的石英质物质,起沙快、发沙细、落墨光滑油亮。石质沉稳,内蕴含蓄,粘露凝结,不固不涩是砚石中的上品。

   二、松花砚的评价: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女士鉴评道:‘发墨益毫、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贮墨不固’。

   三、松花砚的发掘:

   原吉林省通化市工艺美术厂技术开发小组,一九七九年。现代第一方松花砚雕刻者:刘祖林。

赞颂松花砚的诗文

  赵扑初:

  色欺洮石风漪绿,神夺松花江水寒,

  重见云天供割踏,会看墨海壮波澜。

  启功:

  鸭头春水浓于染,柏叶贞珉翠更寒,

  相映朱坤山色好,千秋常荡砚池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