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成观星台

告成观星台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文名 告成观星台
目录导航

简介

告成镇天文台的首创者是三千多年前周朝的功勋人物周公姬旦。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辅佐成王经营周朝,干得有声有色,把国家治理得有模有样。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周朝打算营建东都,初步选址洛邑(今洛阳)。周朝人特信风水,建都这等大事自然也要风水先行,于是,作为国家首席风水师的周公肩负使命,为东都的创建寻求风水依据。测风水需要一个合适的地点,还需要一个观测工具。经过一番考察,周公认定告成这地方是建观测站的最佳地点,于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天文台便在告成诞生。

设施构造

当时,告成观星台的设施还是相当原始和简陋的,只有一个观测工具——土圭,一个用土堆成的锥形台子,上竖木制长条度量尺,利用“立竿见影”的效果,用以“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靠着这种原始工具,周公不仅为东都的营建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测出了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后来,由于战乱,周公创建的这个天文台荡然无存。直到唐开元十一年(723年),玄宗皇帝弘扬传统文化,决定恢复重建告成天文台,命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旧制在原址新建,用石制圭表取代原始的土木圭表,并在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字。我们今天见到的,就是唐代竖立的圭表。但这个重建的天文台其实开展的天文活动并不多,其纪念意义要大于使用意义。

影响

2007年12月20日,联合国宣布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年初,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普周刊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盘点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郭守敬主持设计建造的这座告成观星台入选其中,被列为世界十二古天文台之一,位排第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