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致平

朱致平

中文名 朱致平
逝世日期 2008年10月16日
逝世地 北京
军衔 少将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4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今市)乘马区(现属河南省新县泗店乡)大畈村人。朱致平幼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1]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0师29团兴兵连战士,红四方面军第73师219团二营通信员、文书,红31军93师青年干事、军教导营政治教导员,军政治部干事、军司令部参谋。参加了长征。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和湖北河口、枣阳、漫川关及突破汉江、攻打四川的南江、通江、广元县、九花岩、抢渡嘉陵江、占领昭化、懋功等战役战斗。长征中,三过草地。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山城堡、甜水铺战斗。

1937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1期第1大队1队学习。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开始后,到陕西省径阳县安吴堡中央青年委员会青年训练班,任队长兼政治指导员、军朱致平少将朱致平少将事教员、处长、代理班主任。

1940年5月起,调任晋绥抗日根据地青年纵队队长、青年营营长。

1941年10月,青年纵队与山西临南县游击队合编为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游击大队,朱致平任大队长,临县支队副政治委员。

1944年,任扩充后的临南县游击支队队长兼副政委。此时,游击队活动区已扩大到离汾公路(离石至汾阳)、离岚公路(离石至岚县)及两条公路之间的广大地区。

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吕梁军区独立16团政委、独立51团政委、西北野战军独立7旅7团政委。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独立3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3军8师(下辖22、23、24团),朱致平任22团政委。

1949年6月,任第2兵团第3军8师22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扶眉、兰州、西安等战役战斗。

建国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3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51年,进入南京高等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获得优秀学员奖。

1954年结业后,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1军7师政委。

1958年10月回国后,任第1军7师政委。

1961年,任第1军副政委。

1964年起,任纺织工业部政治部主任、部党组成员。

1965年,兼任中国纺织机械工业公司党委书记。

1979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部党组成员。

2008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

人物作品

《星火燎原》《星火燎原》《巴山风雪—朱致平回忆录》(收录于《星火燎原》第二集巴山风雪)

人物荣誉

1964年晋升为陆军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