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开始自学易经。
二十七岁往汕头大学中文秘书班进脱产进修。
三十岁开始研究《周易》。
三十一岁开始精读《滴天髓》、《子平真诠》、《星平会海》、《三命通会》等典籍;特别是对《星平会海》这部古典命理学书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发明、发现了十二个命宫存在着十二道灵魂的信息,对研究灵魂疾病,改变命理固定运势,优化人生发展轨迹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三十八岁参加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首届大易文化研讨班学习,师从刘大钧教授,通过研讨班学习,对提高本人的易学理论基础起了关键作用。
四十三岁成功预测粤东某县于九月七日发生围堵政府机关的震惊高层的九七事件。
四十九岁出版《鹤雁现代命鉴》。
四十九岁,2007年5月30日凌晨零点时刻,成功预测股市作调整,结果出现中国股票史上“五三零”惨案;
五十岁任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中国易学堪舆学院副院长,出席国家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举办的《2008年易学与建筑文化论坛》荣获优秀人物奖。
五十一岁在《香港商报》发表《深圳风水龙脉及其太极点》论文。
五十二岁应邀赴泰国讲学,传播中国易学文化,泰国四家中文报社《亚洲日报》、《星暹日报》、《京华中原联合日》、《新中原报》的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作者访问泰国的情况,受到各界的好评。本人受泰国华人青年商会聘请为易学堪舆顾问。
五十四岁出版《易海一粟》,此书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五十九岁受聘为CCTV央视证券资讯频道商旅焦点栏目易学文化顾问。
陈志鸿1979年就读汕头供销学校会计专业、
1996年就读汕头大学中文秘书班,大专文化。
1997年参加山东大学大易文化研讨班学习,获结业证书。
易海一粟《易海一粟》、《鹤雁现代命鉴》。[1]
作品名称 | 刊登平台 | 发布时间 | 参看资料 |
《世界有三张风水秘方》 | 《中国经济网》 | 2017年03月28日 | [2] |
《漫谈蛊卦和美国养蛊自患》 | 《经济日报》 | 2016年12月12日 | [1] |
《陈志鸿时评:特朗普上任后为什么性格反复不定》 | 《凤凰网》 | 2018年05月15日 | [3] |
《日本易学家预测二战失败一百年后可报复美国》 | 《新浪看点网》 | 2017年05月24日 | [4] |
《陈志鸿易学小文集》 | 《新浪看点网》 | 2017年04月28日 | [5] |
《积蓄实力是应对当前全球蛊灾的良策》 | 《新华网》 | 2017年04月28日 | [6] |
《英雄的格局诞生于非常的时代》 | 《新华视界网》 | 2017年04月28日 | [7] |
《易学看朝鲜今后走向何方》 | 《凤凰网》 | 2017年05月24日 | [8] |
《命好运好不如一日致良知》 | 《中财网》 | 2017年05月24日 | [9] |
《美朝峰会不乐观,而朝鲜"弃火立土"定位准确》 | 《凤凰网》 | 2018年5月07日 | [10] |
《祥瑞光色的特点和灾异气色的化解办法》 | 《凤凰网》 | 2018年04月07日 | [11] |
《纳音命理属于象数易学的体系 》 | 《北京新闻网》 | 2017年05月13日 | |
《因果循环才是天命的根》 | 《新华网》 | 2017年05月24日 | [12] |
《学易用易,优化人生》 | 中国新闻热线网》 | 2017年05月11日 | [13] |
《陈志鸿时评:为什么美朝会谈出现峰回路转》 | 《经济网》 | 2018年05月28日 | [14] |
《潮江三笔画乾卦,文坛商界均传名》 | 《中广网》 | 2017年04月15日 | [15] |
《如何以干支哲学解剖特朗普的疯狂性格》 | 《凤凰网》 | 2018年06月21日 | [16] |
《美朝局势是否从“山上烟火”转向“城下盟约”》 | 《经济网》 | 2018年05月21日 | [17] |
《千万别择错朋友这门风水》 | 《新华网巴中频道》 | 2017年05月11日 | [18] |
《陈志鸿时评:为什么堪舆国事必看外应》 | 《经济网》 | 2018年05月24日 | [19] |
《佛教是一种教育,因果循环是自然规律》 | 《 财经中国网》 | 2017年05月02日 | [20] |
作品名称 | 刊登平台 | 发布时间 | 参看资料 |
《世界有三张风水秘方》 | 《中国经济网》 | 2017年03月28日 | [2] |
《漫谈蛊卦和美国养蛊自患》 | 《经济日报》 | 2016年12月12日 | [1] |
《陈志鸿时评:特朗普上任后为什么性格反复不定》 | 《凤凰网》 | 2018年05月15日 | [3] |
《日本易学家预测二战失败一百年后可报复美国》 | 《新浪看点网》 | 2017年05月24日 | [4] |
《陈志鸿易学小文集》 | 《新浪看点网》 | 2017年04月28日 | [5] |
《积蓄实力是应对当前全球蛊灾的良策》 | 《新华网》 | 2017年04月28日 | [6] |
《英雄的格局诞生于非常的时代》 | 《新华视界网》 | 2017年04月28日 | [7] |
《易学看朝鲜今后走向何方》 | 《凤凰网》 | 2017年05月24日 | [8] |
《命好运好不如一日致良知》 | 《中财网》 | 2017年05月24日 | [9] |
《美朝峰会不乐观,而朝鲜"弃火立土"定位准确》 | 《凤凰网》 | 2018年5月07日 | [10] |
《祥瑞光色的特点和灾异气色的化解办法》 | 《凤凰网》 | 2018年04月07日 | [11] |
《纳音命理属于象数易学的体系 》 | 《北京新闻网》 | 2017年05月13日 | |
《因果循环才是天命的根》 | 《新华网》 | 2017年05月24日 | [12] |
《学易用易,优化人生》 | 中国新闻热线网》 | 2017年05月11日 | [13] |
《陈志鸿时评:为什么美朝会谈出现峰回路转》 | 《经济网》 | 2018年05月28日 | [14] |
《潮江三笔画乾卦,文坛商界均传名》 | 《中广网》 | 2017年04月15日 | [15] |
《如何以干支哲学解剖特朗普的疯狂性格》 | 《凤凰网》 | 2018年06月21日 | [16] |
《美朝局势是否从“山上烟火”转向“城下盟约”》 | 《经济网》 | 2018年05月21日 | [17] |
《千万别择错朋友这门风水》 | 《新华网巴中频道》 | 2017年05月11日 | [18] |
《陈志鸿时评:为什么堪舆国事必看外应》 | 《经济网》 | 2018年05月24日 | [19] |
《佛教是一种教育,因果循环是自然规律》 | 《 财经中国网》 | 2017年05月02日 | [20] |
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海外顾问、CCTV证券资讯频道商旅焦点栏目易学文化顾问。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赐墨宝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易学学者、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赐墨宝:(淳 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张涛院长的[16]评论: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其“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湛命题,天人合一、太和中正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居安思危、慎终敬始的忧患意识等,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人文心理和价值观念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一书以其宏富的内容、精深的思想,传承不绝,历久弥新,数千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特别推崇和高度重视。从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到作为中国古代文献总汇的《四库全书》,《周易》一直在其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如果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经学,那么《周易》则是经学的核心。随着历史的发展,《周易》一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升华,逐渐由原始的占卜之书发展为人文化、哲理化的哲学着作,并对中国的传统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制度建设,对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化学、农林、医药、建筑、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人类文明史上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周易》由经、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经的部分包括上经和下经,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其卦爻辞所组成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构成,相传由上古伏羲创制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并创作卦爻辞;传的部分则分为七种,共十篇,又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周易》成书的历程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历代学人立足于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氛围和学术思潮,秉持浓厚的现实关怀,对《周易》经传展开研习和阐释。他们借鉴《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和开拓进取、顺时而变的价值理念,汲取同时代的思想文化、社会政治以及自然科学资源,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易学文化。
易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古老而常新的学问,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两汉象数易学、魏晋玄学易学、宋代理学易学、明代心学易学、清代朴学易学一直到近代出现的科学易学等,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在这一过程中,《周易》博大深邃的思想体系得以不断拓展,其广大悉备、无所不包的社会价值得以不断发掘和彰显。而《周易》和易学本身也成为人们实现诚意正心、进德修业、经世济民的重要依据,成为“返本开新”、构建价值理想的重要源泉。这种互动关系使易学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各种时代思潮之中。
当代易学泰斗余敦康先生指出:“秦汉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往往要回到先秦来寻找精神的原动力,而找来找去,又往往归结为由《易传》所奠定的易学传统。这种情形决不是什么历史的误会,而主要是由于《周易》的那一套八八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体系以及囊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体之学,仿佛一个巨大的海绵体,把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所创造的共同成果都吸收容纳进来,并且综合总结成为一种卷之则退藏于密的《易》道,因而理所当然地被后世公认为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及相关的易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历代易学,虽然对《周易》经传的解释不同,形成了许多流派,但任由星转斗移、时异境迁,由《易传》所奠定的易学传统,囊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体之学,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易道文化,始终是真正的易学价值之所在,尤其是其中的精髓——和谐、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更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大智慧。
与此同时,民间的易学研究者也围绕着《周易》,不断地从社会伦理、道德追求、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角度对其进行挖掘和拓展,从而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民间易学文化。与偏重学理研究、偏重精英文化的学院派不同,民间易学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根植于民间文化和百姓生活,吸收、借鉴学院派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的成果,依靠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切于日用的方式服务大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现实需要,从而构成了易学文化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特别是在作为易学文化重要范畴的占筮、堪舆、命理、择吉等术数文化方面,民间易学的贡献更是极为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学术文化的不断繁荣,民间易学突飞猛进,影响激增,甚至成为当代“易学热”的重要推手。在这一过程中,一批民间易学研究者潜心专研,孜孜求道,为推动易学文化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他们的深入研究和无私奉献,易学文化不可能影响如此广泛、如此巨大。
在诸多有功于当代易林的学人当中,陈志鸿先生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陈先生幼年发蒙,得先师真传,习易、研易30余年,静心专一,终获相当成就。陈先生多次出席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文化中心易学与建筑文化研讨会,数次应邀出国讲学,荣获“2008年易学与建筑文化高层研讨会优秀人物奖”、“华厦易学突出贡献奖”、“2009年度中国易学十佳”、“全球华人十大风水策划师”等诸多荣誉。2010年更是被《时代先锋——国学文化人物邮册》以及《全球华人易学风水丰碑》收录,可谓学养等身、多有载誉。着有《鹤雁现代命鉴》一书,为命术实战派的代表之作。完成的大作《易学一粟》,是陈先生多年来的治易心得和实践经验总结,其内容宏大广博、兼采众长、逻辑严密、通俗易懂,既注重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又兼顾语言的可读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书中还列举了作者多年来积累的实战案例,讨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要而又实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显示了其相当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实为当代学易研易的有力佳作。该书的付梓,必将惠及学林、造福社会,为易学文化研究的深入拓展和普及提供支持。
《周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当前,易学研究热度不减,高潮频起,业已成为全球性、国际性的学术研究课题。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的今天,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发展战略重要核心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对以易学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弘扬、转化工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一历史伟业的实现,离不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正是在以陈志鸿先生为代表的诸多学人的辛勤耕耘之下,易学文化传统在当代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得以涌现出立体性、全方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进而彰显出古老易学智慧的当代价值和无穷魅力。
昔有伏羲“一画开天”法周天地泽被苍生,今有志鸿“一粟贯道”继古开新功显易坛。相信以《易海一粟》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易学研究成果的问世一定会有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一定会有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做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杨易林的评论:
弘扬中华文化,是华夏历代子民的义务,更是文化学者的责任。当代易学学人陈志鸿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陈先生可谓少年笃易,自十七岁入其易门,一路易行,几十年矢易不渝,尊“科学研易、科学用易”之宗旨,本“道济天下、继古开新”之精神,辩证求是,食古而化,古为今用,在易界大获其成。早年的《鹤雁现代命鉴》问世,备受易界格外青睐。如今,即将出版的《易海一粟》仍会再次光耀易坛。
《易海一粟》一书由“易学随笔”、“六爻探微”、“灵魂研究”、“术数基础”、“命理随笔”、“十干掘宝”、“风水随笔”共七部分内容组成。涵盖了易学领域的“六爻”、“命理”、“风水”三大宗。每一部分均以“先理”后“例”的格式写成,这也是该书可读性的亮点之所在。其语言表达的口语化特色,娓娓道来,更让“理”“例”紧密关联,增添了色彩。
书中时不时穿插着经典性的古今典故、故事,如“虞翻直断关羽‘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梦氏本欲拯《涣》救子”、“女娲娘娘补天与真气祖师起卦”、“一个与易、佛、医三者交融的故事”等等。如此写来,让枯燥的学术性知识有了趣味性。这种典故、故事化的行文写法,表面是故事化、实则易之例案式的论证,让人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受到了潜移默化,进入到了易之理的天地境界中。
“继古开新”(本书《序》)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准绳。这在本书的“六爻探微”篇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了古之六爻筮法无论占测何事时,都以生扶用神爻为吉的不完善性,作者称这种只生扶为“一局”理论。提出应以世爻的旺衰的既“生”又“抑”的“二局”理论来,去应用到六爻筮占上。这种世爻平衡为核心的“二局”理论,符合二元辩证法。显然,只“生扶”,不“抑制”与只“抑制”不“生扶”,都是不完备的。作者不仅提出“开新之理”,而且运用大量的案例进行了论证。“二局”理论正如作者自言:“实践证明,通过强弱‘二局’扶抑法开展预测,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为六爻预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