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柏格定理

蓝柏格定理

中文名 蓝柏格定理
目录导航

定义

 

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提出者:美国银行家路易斯·B·蓝柏格

点评:压力只有在能承受它的人那里才会化为动力。

简介

 

常言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要干事总会有压力。有时,压力犹如泰山压顶。但会干事的人总会把压力化成动力。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是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于是他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上升到了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经典案例

 

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压力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

三九集团是中国著名的医药企业,早就有使企业走出国门去的打算,曾制定了一个要在全球建立1000家中医药连锁店的目标。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因为过失违规,他们受到证监会点名批评。一时间各种议论蜂拥而来,对三九集团产生了质疑。一个意想不到的“压力”出现了!

三九集团面对社会压力,虽然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他们却没有被压倒。他们在总裁赵新先的带领下,虚心诚意地接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评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公开道歉,将巨大的压力化成干事创新的巨大动力。除了以最快的速度用现金和“三九”持有的优质资产与权益,分期分批向上市公司归还借用资金外,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三九集团不但渡过了危机,而且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中美史克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合资制药企业。自1987年10月建厂以来,年生产药23亿片(粒、支),其中康泰克为支柱性产品,年销售额6亿元人民币。康泰克是一种含有苯丙醇胺(PPA)成分的药品制剂。2000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吞服含有苯丙醇胺的药品,会增加患出血性中风的危险。有鉴于此,这年11月6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要求美国生产厂商主动停止销售含PPA的产品。10天后,中国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也发布了《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药品制剂的通知》,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泰克和康得两种产品被暂停使用和销售。

康泰克由于其显著的疗效,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的通告一出,顿时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而通知发布正值11月感冒高发期,暂停使用和销售康泰克这一公司支柱产品,对史克公司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史克公司对中国药监局这一决定的态度无疑将会引起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把握不好,便会引发更深层的危机,自己也可能被逼出中国医药市场。

面对生死存亡的压力,中美史克公司迅速成立了危机处理小组,及时进行了媒体恳谈会,主动阐述事实真相,表明史克公司从消费者健康利益出发,坚决支持中国国家药监局的决定,并紧锣密鼓地推出替代新药。这样,由于处理及时,中美史克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与此同时,公司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前一阶段的有效处理,消费者对康泰克品牌仍怀有情结,因此,“新药”重返市场时仍取名康泰克,只是加上一个“新”字。为使新药顺利推向市场,中美史克公司利用已经培养起的良好媒体关系,在中国媒体间进一步表明了自己为消费者利益和为中国人民健康着想的态度,让消费者对新药吃下定心丸。这样,从2001年9月开始,新康泰克陆续在全国各大药店顺利上市,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成绩。

压力与动力是一对矛盾,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转化成动力。压力变成动力,需要一个转化的条件,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有承受压力的能力。若是没有这个条件,压力就只能做惯性运动了。所以,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地改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各种压力,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管理启示

 

压力与动力是一对矛盾,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转化成动力。压力变成动力,需要一个转化的条件,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有承受压力的能力。若是没有这个条件,压力就只能做惯性运动了。所以,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地改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各种压力,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应用要点

 

蓝柏格定理是美国银行家路易斯·B·蓝柏格提出的,其含义是要“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压力只有在能承受它的人那里才会化为动力。常言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要干事总会有压力,有时,压力犹如泰山压顶,但会干事的人总会把压力化成动力。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但压力只有在能承受它的人那里才会化为动力。

蓝柏格定理应用要点是:

1、要不时提醒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不至于怠慢企业和工作。

2、打破“无所谓文化”。如果员工无论业绩多么差都能高枕无忧,结果就会造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要打破这种无所谓文化,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不稳定感。

3、调动那些惟恐失去工作的人们的积极性,要在风险与稳定之间建立适当的平衡点。

相关资料

 

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

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

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崇尚团队合作精神

比尔•盖茨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

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决策是管理的心脏

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可以说,领导者科学理性的决策等于成功了一半。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59: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内核,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7: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78:路径依赖:跳出思维定势

79:跳蚤效应:管理者不要自我设限

80: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竞争决胜的智慧与策略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企业生存的最大武器就是竞争。在这场较量中,对竞争方法、竞争策略以及竞争手段的管理,将成为企业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

82: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

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85:生态位法则:寻求差异竞争,实现错位经营

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许多企业的失败,往往是由于细节上没有尽力造成的。把任何细节做到位,企业就不会存在问题。

87: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88: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易俱损

89:蝴蝶效应: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打好营销这张牌

没有成功的营销,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利润实现的最终手段,在市场同质化极强的产品竞争中,营销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企业经营的成败。

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

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

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

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98:布里特定理: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

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蓝柏格定理蓝柏格定理

定理释义

       在我们心目中如果只有一座山,当我们爬上了这座山的山顶,就会四顾茫然,而且会在孤独寂寞中感到阵阵寒意。因为山下云雾飘渺,我们看不到远方;因为是山顶,自然再无处可攀……

    每一个人的思想里都有一个临界点,也就是心里那座高山的背后。能突破自己思想临界点的人,能不断找到自己要攀登的高山的人,都是那些非常成功的、受世人瞩目的、建有丰功伟业并改变很多人命运和生活的人。但是,能突破自己的思想临界点的人太少了,能做到不怕困难一次又一次选择更高的山峰攀登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的思想和我们一样,人生目标就是要找一个稳定的好工作,一旦这份好工作找到了,他们会守着这份工作一直到老。这份工作和工作带来的工资和福利,就是他们的人生思想临界点,没有百分之二百的把握,或者迫不得已,他们很难离开原来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同时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又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可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好多人却乐此不疲地沿用这种生活方式。即使对这种生活状态不满意,也不会怀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去怀疑身边的人,觉得自己的一切不如意都是他们带来的。即使自己过得不算好,只要比自己熟悉的人强,就很难做出改变。我们生活中的动力,往往不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深处,不是自己自动自发的,而是别人对自己的刺激、影响或者引导。

定理与社会

       刚步入社会时,我们希望有一个稳定、体面、收入和环境都不错的工作,可是一旦拥有了这样的工作,它很可能成为埋葬我们的激情、热血、理想和青春的坟墓。   

    之前,我们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和付出,实现了当初的理想,但是,随着生活压力的消失,周遭人文环境的荒漠化,我们也在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而使自己停滞不前。我们是否想过,在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的今天,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工作,有一天会不会失去?假如这些都失去了,我们还能靠什么?

    看看我们现在的状态,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看报,喝茶,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视,周末与朋友聚会,喝酒,闲逛,哪一件事情与工作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整天都和什么人在一起?都是一些不求上进,生活糜烂,容易满足,无所事事,骨子里满是认命思想的人,他们在慢慢地同化我们,我们也在逐渐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我们感觉自己的生活还不错,那是因为我们整天都和那些不追求进步的人在一起。扪心自问,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能力退化,满足现状,近似行尸走肉,这样的人,早晚会被社会淘汰出局的!

    从前有一个农民,因为活不下去了,就带领一群穷人起义,十几年后终于推翻了统治他们的皇帝。这个农民登上了九五之尊,成为一个拥有辽阔疆土、强大富有的国家的君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前的穷光蛋一下子成了天下最富有、权力最大的人。以前是要什么没什么,干什么都干不成,而现在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   

    可是当他成为一国的帝王,在享尽了人间所有的幸福,诸如至高的权力、华车美服、山珍海味、绝色美女等等之后,他却感到了人生的空虚。对别人来说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只要吩咐一句就能办到,实在是太简单,实在是太没劲了。他感觉生活无聊极了,活着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于是他整天慵懒郁闷,烦躁不安。有一天他梦见一个仙人,把他带到了一座云雾缭绕的深山。在山前只见仙人挥手一指,山中便有了一道门,他们跨门而入,发现里面是另一个奇异世界。那个世界里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随处可见,俯身可拾。仙人从众多宝贝中挑出一个戒指,对他说,这是一个神奇的戒指,你感到无聊无助的时候,看看它,马上就会好的。他认为自己最缺这样的宝贝,于是戴上戒指,抬手一看,戒指上有一行字。看到那一行字,他以前所有的困惑都不见了,做什么都有劲了。他正为此高兴呢,突然醒了,才知道是一个梦。他想,能让自己感觉动力十足,激情洋溢的不是那戒指,而是戒指上的那行字。于是他就命令群臣去寻找那个戒指和戒指上的那行字。他对他的臣子说,现在我命令你们给我找到这个戒指和这句话。你们听着,我在失意时看到,就会变得坚强和快乐,从而精神百倍;我在得意时看到这句话,可以警诫自己,不至于过分地骄奢淫逸,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我现在非常需要这戒指、这句话,希望你们在三天之内给我找到,否则就在我眼前消失!   

    他的这个命令,把所有的大臣都难住了,他们不知道皇帝梦见的是什么样的戒指,更不知道戒指上的那一行字是什么,怎么去找,到哪里去找。戒指倒好办,找一个高级金银匠打造一个便可,但是那句话是什么呢?会让皇帝看一眼就能做出改变?谋士们想了三天三夜,最后想出了一句话,大家都认为除了这句话,恐怕就再没有什么话能有那样的功效了。于是他们让金银匠把那句话刻在戒指上,呈献给皇帝。皇帝一看,果然是梦中看见的那行字。

    这行字就是:这一切,都有可能失去。

    一个人,在他的生存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后,是很容易失去危机感的。没有危机感,就会放纵自己,不再去学习,不再追求进步,随波逐流,把自己的生活与命运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别人掌握。这样的人,会把生活的天堂变成地狱。试想那些现在下岗失去工作的人,也有一部分曾经是很志得意满的。

    记住一句话:不认识生活的皮鞭是危机,不会使用生活皮鞭的也是危机,拥有生活皮鞭而把生活皮鞭交给别人的更是危机。在陷入生活困境的时候,我们都会说这是命中注定。事实上,不是什么命中注定,而是自己的行为注定。不是我们选择了危机,而是强迫危机选择我们!在与人生这场对垒战中,我们做奴隶的潜意识比做奴隶主的潜意识强烈百倍千倍!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就容易失去激情和方向,容易被错误的观念引导到死胡同里,陷入人为的沼泽地里无法自拔!二十几岁的人,一旦被错误的观念引入到人生的死胡同里,陷入自己为自己制造的沼泽里,就会更消极,更容易被社会淘汰。等到真的有一天,被社会宣布淘汰出局的时候到来了,才会明白原因,可惜悔之晚矣,一切都来不及了,不会有人再给我们调整的时间和机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