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屯堡山歌是 屯堡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枯燥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朴实的田间文化,独特的口头文学。它的曲调以 徽调式为主,乐句多为七言四句。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歌词丰富多彩,其中以反映男欢女爱、风花雪月的爱情为主,张口即来,即兴创作,无固定歌本,完全是朴实自如的口头文学。其类型有四句歌、 盘歌、疙瘩歌、刁难歌、九连环等。
四句歌,又称 对子歌,以四句为主。内容不拘,又以男女互诉衷情调侃取乐为多。
盘歌,顾名思义就是以事就物盘唱其来龙去脉,这是歌手间互相探测对方水平的一种形式。
疙瘩歌,是在演唱中加进说白的一种类型,也即是在四句中加上两句、四句、八句不等。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用唱,中间加花句子用说白。
刁难歌,是歌手测试对方的一种形式。问者唱出不可能的难以办到的事,答者也必须以不可能的难以办到的事来对应。
九连环,又称飘带歌,是山歌逗趣的一种句式变化。把七字句任意发挥,大量使用衬词,从而加强了语势,于活泼风趣中丰富了所表达的内容。
屯堡山歌之所以为屯堡人喜爱,是由于屯堡山歌,既可以由一人清唱,也可以二人对唱;既可以一人与多人轮流对唱,也可以分作男女二组对唱。演唱者勿需讲究服装,不用化妆,不用乐器伴奏,不用道具,不择场地,不要灯光布景,最为方便。屯堡山歌本自腹中出,不用看唱本,开口就唱,你唱我和,多为即兴创作。正如民间所说“山歌无本,全靠嘴狠”。
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唱出人生的喜怒哀乐,唱出爱情的悲欢离合,唱出家庭的尊老爱幼,唱出流传的汉族民间历史故事,等等;同时也利用山歌演唱鞭笞生活中的假恶丑,嘲弄那些不仁不义、无老无少、好吃懒做、重男轻女等丑恶现象。它从各个侧面表达出农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总之,不论是唱山歌,对山歌,还是听山歌,都可驱走生活中的苦闷、枯燥和疲劳,还可带来慰藉与欢乐,它是屯堡农家一种直率的情感渲泄。屯堡山歌的曲调并不复杂,音域也不太宽,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易传,所以有着独特的地域普遍性和广泛性,只要是屯堡人,不论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可以唱它几首。
屯堡山歌手充满智慧、机敏、诙谐、开放与坦诚,大凡生活中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鸟兽鱼虫、道桥房舍、人物言行、习惯风俗等,均可引为歌用,不论唱者、听者,都感到贴近自己,无比亲切,生动贴切,使听歌人感到悦服、认同,获得特殊的美感享受,产生融通的心理共鸣。
屯堡山歌最为精彩的是情歌,山歌手在情歌演唱中,将自己进行角色转换,男女歌手双方超越现实中的自我,而成为男角、女角,以利于“放开来唱”。不论谈情说爱,还是打情骂俏,易于“对挖”,而不伤和气。
好的山歌甚而会超越山歌本身,字里行间以及歌外,似乎还有更多的内涵渗入呢!
在安顺,屯堡山歌最流行的区域是西秀区的旧州镇、大西桥镇、七眼桥镇、双堡镇、宁谷镇、么铺镇和平坝的天龙镇等。近十余年来,每逢佳节之期,政府为了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组织过多次大型的屯堡山歌演唱会及屯堡山歌大赛。如今,屯堡山歌的传承,正值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一批中青年山歌手脱颖而出,成为农村的“土歌星”,经常被农民群众请进村寨、请进家庭演唱。每逢娶媳妇、嫁姑娘、立房子、迁新居等喜庆场合,屯堡山歌手的演唱成为一道引人的亮丽风景线,将欢乐洒遍山乡。
2007年5月29日,屯堡山歌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