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镇

赵康镇

人口 37915人(2018年户籍人口)
中文名 赵康镇
地理位置 襄汾县西南部
下辖地区 30个行政村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357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汾城县第三区。

1954年,分属襄汾县赵康、北柴、南赵、史威4乡。

1956年,属赵康乡。

1961年,为赵康公社。

1984年,撤销赵康公社,设立赵康镇。

2001年3月,丰盈乡并入赵康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赵康公社辖赵康、牛席、扬威、北史威、晋城、南柴、大赵、南赵、北赵、西汾阳10生产大队。

1962年,赵康公社增设赵雄生产大队。

1963年,赵康公社增设南史威、习礼、薛家庄、东柴、北柴、小赵6个生产大队。

1972年,赵康公社增设东汾阳生产大队。

1984年,赵康镇辖18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赵康镇增设赵豹焦村、绍平、李村、义西毛、丰盈、南王、东南毛、西南毛广聚、北王、阜平12村民委员会,辖30村民委员会。

赵康镇赵康镇(1)2011年末,赵康镇辖赵康、赵雄习礼、晋城、西汾阳、扬威、史威、南史威、东柴、北柴、北王、赵豹、焦村、绍平、李村、义西毛、大赵、小赵、南赵北赵、薛家庄、东汾阳、丰盈、南王、东南毛、西南毛、广聚30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赵康镇辖30个行政村[1],镇人民政府驻赵康村。

赵康镇区划详情
杨威村 阜平村 南柴村 北赵村 赵豹村 东南毛村
史威村 赵康村 北柴村 薛家庄村 焦村 北王村
南史威村 赵雄村 大赵村 东汾阳村 西南毛村 绍平村
晋城村 牛席村 小赵村 西汾阳村 南王村 广巨村
东柴村 习礼村 南赵村 丰盈村 义西毛村 李村

地理环境

赵康镇区划详情
杨威村 阜平村 南柴村 北赵村 赵豹村 东南毛村
史威村 赵康村 北柴村 薛家庄村 焦村 北王村
南史威村 赵雄村 大赵村 东汾阳村 西南毛村 绍平村
晋城村 牛席村 小赵村 西汾阳村 南王村 广巨村
东柴村 习礼村 南赵村 丰盈村 义西毛村 李村

位置境域

自然资源

赵康镇地处襄汾县西南部,东连永固乡,南、西接新绛县三泉镇、泽掌镇,北、东北邻汾城镇、西贾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距约县城3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80.56平方千米。

人口

赵康镇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等。

2011年末,赵康镇耕地面积83640亩。

经济

2011年末,赵康镇辖区总人口3600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23人,城镇化率14.78%。另有流动人口234人。总人口中,男性18861人,占52.4%;女性17143人,占47.6%;14岁以下7200人,占20%;15—64岁21653人,占60%;65岁以上7151人,占2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5990人,占99.%6%;有回、土、蒙古、藏、满5个少数民族,共14人,占0.04%。2011年,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8人。

2017年末,赵康镇常住人口为36420人。

截至2018年末,赵康镇户籍人口为37915人。

综述

农业

2011年,赵康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695元。

截至2018年末,赵康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个。

工业

2011年,赵康镇农业总产值4.7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57%。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2011年,赵康镇生产粮食36360吨,人均1009.9千克,其中小麦20059吨,玉米9408.2吨,杂粮6892.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三樱椒、药材、油料作物、蔬菜等。

赵康镇赵康镇(1)2011年,赵康镇棉花种植面积4800亩,产量429.4吨,可向社会提供422吨商品棉;三樱椒种植面积2.3万亩,年产干椒8750吨;药材种植面积4200亩,产量168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81.5亩,产量60.7吨,其中花生40吨,油葵20吨;蔬菜种植面积8800亩,产量17600吨,主要种有大葱、白菜、番茄,其中大葱2082吨,白菜6200吨,番茄118吨,萝卜3500吨。

2011年,赵康镇生猪饲养量16000头,年末存栏5000头;羊饲养量5000只,年末存栏2000只;牛饲养量600头,年末存栏250头;家禽饲养量5000羽,上市家禽2000羽。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

2011年,赵康镇生产肉类913.5吨,其中猪肉800吨,羊肉45吨,牛肉49吨,兔肉18吨,鸡肉15吨;禽蛋50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

截至2011年末,赵康镇有林地面积0.2万亩,其中防护林1595亩,经济林44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00万株,林木覆盖率16.88%,活立木蓄积量10.14万立方米。

2011年,赵康镇水果种植面积300亩,产量505吨,主要品种有苹果,产量400吨。

2011年,赵康镇有大中型农业机械795台(辆)。

商业

2011年,赵康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1.9%。

邮电业

2011年末,赵康镇有商业网点859个,职工1058人。2011年,赵康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42亿元,比上年增长9.6%。

交通运输

2011年,赵康镇邮政业务收入3.5万元。

2011年,赵康镇电信业务收入806万元。

社会事业

赵康镇有京昆高速公路、232省道过境。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18.8千米。

赵康镇赵康镇(1)2011年末,赵康镇道路总长度26千米;道路铺装面积7.8万平方米。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赵康镇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894人,专任教师65人;小学5所,在校生1217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507人,专任教师1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6%;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2所。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赵康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20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96人,经营管理人才75人,农村实用人才711人技能人才22人。

体育事业

赵康镇赵康镇(1)2011年末,赵康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3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63人。2011年末,赵康镇有中央、省、市、县等54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5849户,电视综合覆盖率65.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赵康镇99%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

社会保障

2011年末,赵康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3张。专业卫生人员44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执业(助理)医师0.72人、注册护士0.19人。2011年,赵康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100人次,住院手术30台次,出院病人572人次。

2011年,赵康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8%。

邮政电信

赵康镇赵康镇(1)2011年,赵康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户,人数11人,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0.81%,月人均303元,比上年增长0.8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1户,人数570人,支出906324元,比上年增长0.78%,月人均131元,比上年增长0.7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4人,支出6.5万元,比上年增长0.81%;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37人,共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农村临时救济50人次,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8.6万元,比上年增长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赵康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95千米,投递点216个,乡村通邮率10%;征订报纸1241份、期刊260份。

2011年末,赵康镇有固定电话用户5300户,移动电话用户13000户。

风景名胜

  • 给排水

2011年末,赵康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1.2千米,生产能力650吨/日,生活用水4.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8.6吨;排水管道21千米。

  • 供电

2011年末,赵康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8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12条;总长度743千米。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9.6%。

  • 园林绿化

2011年末,赵康镇园林绿化面积8562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599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

词条图册

  • 普净寺

普净寺普净寺(1)普净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赵康镇北史威村南堡。始建于元代,清末民初,几经兵灾匪祸,古木砍伐一空,神器盗窃殆尽,塑像倾斜残缺,古钟、铁狮均被毁坏。1985年修葺。整个寺院坐南向北、同一轴线,由影壁、山门、通明宫、罗汉殿、关帝庙、大佛殿等组成,辅为药王殿、献殿、钟楼等,布局合理、自成一体。属神、佛同祀的综合寺庙。

  • 赵盾墓

赵盾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赵康镇西汾阳村南。墓前有乾隆二十九年镌刻的“晋大夫赵宣子之墓”石碑,原墓地3亩余,冢高3米、周长约40米碑前有甬道,两侧有石人、石马、石羊等5对。周边的赵雄、赵康、南赵、北赵、大赵、小赵、赵豹、东汾阳等村的赵姓均为晋国名臣赵盾后裔,“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

  • 汾阴洞

汾阴洞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赵康镇北赵村北。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屡有修葺。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由两座四合院落并列组成,西院中轴线依次建有过街楼、山门、玄武殿,两侧为厢房;东院中轴线存大郎殿、清代重修寺庙碑2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