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第二初级中学(简称固始县第二中学、固始二中),位于县城老城区北门坎上。学校前身为“固始县私立思源女子中学”,由清末状元、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浚家族所创,解放后改为“固始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改为固始二中至今,是信阳市首批办好的重点初级中学之一。
学校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基础设施齐全,现代化教学设备配套,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育管理规范。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00多人。教职工187人,师资雄厚,有43人被评为国家、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2002年以来,中招成绩提高率稳居全县前列。学校先后荣获了“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学校”、“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示范学校”、“市纠风治乱先进单位”、“固始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固始二中的前身为固始思源女子中学。1940年夏,固始城关思源堂吴氏族长吴述先(清末举人、著名植物学家、状元吴其浚之嫡孙,曾任江西省都昌、瑞金等县县令,后辞官还乡)召集吴氏先贤,提议用吴氏宗族祠堂(现二中学校南家属院处)之田稞1800石筹办固始思源女中。1941年夏,经固始县国民政府批准,学校定名为固始私立思源女子中学,首期(第一届)招生1个班,42名女生,由吴述先任校长,吴勉之任教育科长,吴氏族人吴维颐、吴维庚、吴高翼等担任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工作。1943年5月,吴述先辞去校长职务,任名誉校长,校长由吴高准接任。1946年,学校更名为固始私立思源初级中学,开始男女兼收,春季招收女生1个班,秋季招收男生1个班。学校分男生院和女生院,女生院在校本部上课,男生院在同生庄(老城关镇政府处,现城关第一社区办公地点)上课,只有在每周一的纪念周早会时,男女生方可聚为一堂。
1948年固始解放后,思源中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通过排演新剧、学唱革命歌曲等形式上街进行宣传,当时在宣传马列主义思想、支援正在进行的淮海战役、稳定人民新政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949年春,学校由学生会提议,校领导同意,并报县政府教育科批准,实行男女生合班上课。同年秋,学校并入固始县初级中学,即后来的固始县第一中学,思源中学停止招生。
新中国成立后,固始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思源中学旧址创办固始初级师范学校,通过举办简师班、短训班、普师班等形式,为全县小学教育培养师资。学校每年春、秋两季各招生1次,正常维持在7-8班规模,陈伟山(时任县宣传部长)、袁作舟、李兆俞先后任学校校长,教职工30多人,学生达300余人。
1954年,固始县初级师范学校第一次更名为固始二中,同年秋开始面向全县招收第一届初中新生,和固始一中一起成为全县仅有的两所重点初中之一。1955年夏,最后一届初师3个班160多名学生毕业后,学校完全过渡为初级中学,除首届招生6个班外,以后每年招生4个班(四轨)200多名学生。到1960年,学校发展到12班规模,学生600余人,教师50余人,其间叶保国、范恒章、倪占东先后任学校校长。
1961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固始二中和固始一中合并,学校的教师全部到固始一中任教,学生和教具全部并入固始一中,校本部成了固始县教育局机关办公场所,校舍成了局机关办公用房,直到1969年。
1970年“一月风暴”后,县教育局迁至现文化馆院内,与县文化局合署办公,学校更名为固始县八一小学,招收城关一街学区小学生,每年招生3个班,100余名学生,教职工30余人,吴殿九同志任学校校长。
1972年秋,学校第二次更名为固始二中,原八一小学5个班毕业后停止招生,除首期招生2个班外,从1973年秋季开始,始终采取四轨招生,正常保持在12个班的初中规模,教职工50余人,吴殿九、高国民同志先后任学校校长。
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学校发展为初中、高中(2年制)兼招的完全中学,每年除招收4个班初中生外,另招2个班高中生,正常保持在16个班规模。1980年8月20日,学校北教学楼动工兴建,到1981年秋季,可以招生18个教学班的新教学楼(三层,1994年接第四层)投入使用,学校发展到24班规模,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高国民同志任校长,吴殿九、黄祝亮等同志也在学校担任领导职务。
1982年秋,学校最后一个高中班并入固始高中,学校改成只招初中的县级重点初中,更名为固始县第二初级中学至今。从1981年至2001年的20年间,学校得到长足发展,班额稳定在24班,学生1700余名,教职工人数突破百人。一批优秀学生如董晓虎、董淳、蔡磊、刘旬、柯枝、黄丹丹、李春辉、陈果、胡涛、刘勇、张兵兵、王晓峰、王爽等相继从这里毕业,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现在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在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供职,有的是商界精英,有的是大学教授。固始地方名人很多是二中毕业生。学校还被批准为信阳市首批办好的重点初中。学校生源质量得到固始高中等高中学校肯定。学校成了全县社会各界公认、初中学子景仰的最好学校。其间,高国民、朱可荣、林鹤堂、穆旭光、黄洁冰、饶刚、祝锦如、黄朝彬、王家让等同志先后出任校长,叶先华、王先荣、程述畲、沈文治、张志书、陈明兰、柏燕、蔡福宝等同志也先后在学校担任领导职务。
进入新世纪,学校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招生政策、地理位置、校园环境、生源质量等因素越来越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德育首要地位,始终坚持教学中心理念,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班主任和教师“三支队伍”素质,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办学条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德育工作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德育先进单位,其做法被省教育厅作为经验材料印制成书,在全省推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基础成绩进步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每年均有300余名学生被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录取。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结构趋于合理,现有187名教师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6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学历提高率达47%,有47人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教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新建办公楼、南教学楼的基础上兴建2幢教师家属楼,将教学区和生活区分开。新上了校园宽带网,建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配齐了电脑、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班级规模从2004年开始的26个班发展到现在的39个班,3400余名学生。如今,固始二中全校师生正在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后记:2008年夏,在学校领导的策划和安排下,郭建民、蔡永红、付贤林三同志受学校委托,着手收集、整理校史工作。历时3个多月,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将学校历史沿革呈现在大家面前。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受委托人阅历、经验、学识等方面的限制,资料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学长、前辈和老师们谅解。也希望知情人多提批评意见,多提供校史线索,我们将在《思源》校刊上陆续登出。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现任校长王家让同志多次过问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要感谢穰群华、吴高秀等学长的大力支持,高国民、朱可荣、林鹤堂、张志书、黄祝亮等老领导的关心和祝学信、陈国强等老教师的配合。特别鸣谢思源堂第一届校友穰群华同志提供珍贵照片,学校创始人曾孙吴高宇同志提供《吴氏族谱》等宝贵资料。让我们缅怀先辈,牢记党恩,为固始二中的发展再立新功!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固始二中校长王家让访谈录
春归蓼城,大地锦绣。固始二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滴翠流丹,焕发着光彩。作为历史名校,她曾经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今天,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是如何以管理促发展创品牌的?近期,该校王家让校长接受了固始教育网(以下称“教育网”)的采访。
教育网:王校长,您好!当前,全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大量高品质校报校刊的出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育内涵式发展。而早在2008年春季,贵校便在城区中学中率先创办了综合性校刊,并定名为《思源》,每学期一期。请你介绍一下刊名的由来及相关情况,好吗?
王家让:好的。固始二中已历经七十年风雨岁月,其前身为固始思源女子中学。1940年夏,固始城关思源堂吴氏族长吴述先(清末举人、著名植物学家、状元吴其浚之嫡孙,曾任江西省都昌、瑞金等县县令,后辞官还乡)召集吴氏先贤,提议用吴氏宗族祠堂(现二中学校南家属院处)之田稞1800石筹办固始思源女中。1941年夏,经固始县国民政府批准,学校定名为固始私立思源女子中学。1946年,学校更名为固始私立思源初级中学,开始男女兼收。后历经并入固始县初级中学、创办固始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固始二中、并入固始一中、更名为固始县八一小学、第二次更名为固始二中等过程。1982年秋,学校最后一个高中班并入固始高中,学校改成只招初中的县级重点初中,更名为固始县第二初级中学至今。我们的校刊定名为《思源》,乃取发扬固始二中优良传统、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之意。县长级干部雷宗先、局党委书记戴志武、原县政协副主席陈学文先后为创刊号亲笔题词:“思如泉涌,源清流洁”、“饮水思源,感恩怀德”、“火炬航标向导园地,桥梁挚友平台论坛”,对校刊寄予厚望。目前,《思源》已刊出六期,成为该校师生美丽温馨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社会了解学校的一个文明窗口。
教育网:《思源》校刊充分显示了贵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社会各方面充分肯定,在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标本意义。新时期以来,固始二中英才辈出,享有较高声誉,不少毕业生早已成为国家栋梁,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芬芳溢四海,这是固始二中的骄傲,也是固始教育的光荣。
王家让:是这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得到长足发展,一批优秀学生如董晓虎、董淳、蔡磊、刘旬、柯枝、黄丹丹、李春辉、陈果、胡涛、刘勇、张兵兵、王晓峰、王爽等相继从这里毕业,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现在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在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供职,有的是商界精英,有的是大学教授。固始地方名人很多是二中毕业生。学校还被批准为信阳市首批办好的重点初中。
教育网: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固始二中的发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贵校是如何应对的?
王家让: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地理位置、校园环境、生源质量等因素越来越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校上下压力很大。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德育首要地位,始终坚持教学中心理念,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班主任和教师“三支队伍”素质,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办学条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德育工作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德育先进单位,其做法被省教育厅作为经验材料印制成书,在全省推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基础成绩进步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每年均有300余名学生被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录取。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结构趋于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新建办公楼、南教学楼的基础上兴建2幢教师家属楼,将教学区和生活区分开。新上了校园宽带网,建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配齐了电脑、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在校生一度达到3400余名,发展势头良好。
教育网: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又遇挫折,然后再努力再前进。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区民办学校的迅速崛起,近年来,固始二中再次面临严酷教育竞争的考验。贵校针对学校生源质量差的现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
王家让: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求突破:
一是“1234” 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采取了 “1234” 管理模式,即“强化一个意识、坚持两个到位、推进三项工程、落实四项管理”。“一个意识”即“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质量意识,使全校师生明白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基,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两个到位 ”即具体行动到位,通过建立领导值班制度,要求值班领导做到早到校、晚离校、两查岗(上午和下午两次察看教师上课和办公情况)、三检查(检查早自习、检查课后辅导、检查教师到岗情况);岗位职责到位,进一步发挥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和学校党支部、工会、团委等组织的职能作用,逐级落实责任制,加强分工、合作与协调。 “三项工程”即师表形象打造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工程;“四项管理”即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目标管理、质量体系管理和教学评价管理。
二是“十八字”教学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多方求证,逐步探索出了适合二中师生的“十八字”教学策略,即“低起点、分层次、迈小步、快步走、常检测、勤反馈”。班子成员每天都泡在老师和学生中间,和他们谈心,给他们鼓劲。
三是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 “青蓝工程”的实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10年以来,先后有近30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他们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大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使了学校向良性方向发展。
四是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具有亲和力的校园环境,为学校确立了校训、校歌,创办了校刊,对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都作了具体规定,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此外,我们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比如,去年11月中旬,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打造安全文明校园,该校召开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邀请政法委书记县长热线办主任王峰、县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姜伟、西关派出所所长张帆、指导员冯建到校为全校师生举办了一场生动的安全法制教育报告会,使师生们深受教育。12月3日下午,该校举行感恩励志教育演讲会,近 3000名师生和学生家长聆听了演讲。演讲者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改造自己为主线,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在场的听众为之动容。同时让学生知道,要树立对事、对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自信乐观地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班主任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接受全体学生的鞠躬致谢,师生深情相拥,大家的热泪流在一起。学生家长也和自己的孩子紧紧拥抱,表达内心真情,会场气氛达到高潮,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教育网:新课程在我县已实施多年,其关键是实现有效教学。贵校是如何提高教学研究实效性的?
王家让:主要有下面三点:
一、理清教研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核心,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充分发挥学校内部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资源,适时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教研网络,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创新教研举措。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在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考核评价、资料积累、总结交流、成果推广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一是落实“两个保证”,即队伍保证、奖励机制保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争“三优”;建立教改教研奖励制度,对于成绩突出、取得成果的个人、学科组、年级段分层次进行奖励。二是加强“三个管理”,即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对计划实施及方案落实情况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加强教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将教研能力和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衡量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三、破解教研难题。强化课题研究策略,突出重大课题的研究,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引导广大教师理论联系实践,从教学问题入手,确立“问题即课题、解决即成功”的工作思路,鼓励教师自主开展教育行为研究,有效开展课题合作攻关。为增进教研的科学性、实效性,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外校的先进经验,多次组织教师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省实验中学、信阳九中等学校学习,年年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县教研室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学校规定,凡是由县教研室以上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及时安排教师按时参加。这些教师回校后都要把新学的东西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以汇报、讲座、公开课形式在全校进行推广和交流。2010年11月28日-12月3日,该校组织9位骨干教师赴上海、江苏考察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大家大开眼界,感受颇深,也进一步增强了教研意识和搞好教育工作的信心。
教育网:优化教学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贵校是如何操作的?
王家让: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十分重视教学环节的优化:
一、优化集体备课。学校规定每周周三(文科)、周四(理科)为集体备课时间,要求各教研组认真组织超周备课,做到“三定”(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三统”(统一教案、学案、作业案),包学科领导按时参加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教导处统一配发了教研活动记录簿和集体备课教案、学案和作业案活页,要求备课组教师认真讨论,备课组长认真做好记录,任课教师认真编写备课教案、学案和作业案,交备课组长审查后,学校统一复印使用。各位教师在教案、学案和作业案使用上要认真进行二次备课,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形成个性化教案、学案和作业案,同时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优化课堂设计。一是要求教师上课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一切围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进行,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绝大多数学生动起来。二是合理安排45分钟课内时间,严格把握“学”、“导”、“练”的时间结构,要求教师巩固复习、交流预习约5分钟;出示学习目标约1分钟;出示自学指导约2分钟;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5—8分钟;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当堂训练约15分钟。三是改进教法,对全体学生在自学后都已弄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对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教师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讲;及时小结,并再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四是贯彻因人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次教学,坚决搞好优生辅导,对优等生抓紧抓实抓严,对学困生切实做到课堂提问、巡视辅导、演板练习、表扬鼓励“四个优先“。
三、优化作业批改。一是要求教师将作业分成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及创新知识三部分。批改作业倡导以面批为主,在学生的作业后要写一些简单的鼓励性评语,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求教师布置的学生练习一律不允许印刷成套的原版练习题,不论何种练习,都必须精选,不允许出现错误题目、重复题目、超进度要求的题目。三是出台了《关于课堂作业、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的有关规定》,详细规定了不同年级的作业量、作业时间等问题。教导处不定期检查教师是否提前试做并精选题目,教师是否有针对性的讲评,在作业本上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批语,学生是否建立作业纠错本,纠错本上是否有教师的批语及家长的签名;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作业完成需用时间、是否独立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的质量如何、教师是否分层次布置作业等问题;每学期组织2次大型学生评教活动,了解和控制学生的作业量问题。
四、优化课后辅导。要求教师提高辅导的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树立信心。各班由班主任牵头,使各科老师与班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对帮扶。充分利用作业、试卷的反馈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及时诊断和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五、优化成绩测试。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避免出现偏题、怪题,避免简单使用陈题,努力提高教师命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学的不足。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各备课组根据教学进度,认真组织好单元阶段性检测。
教育网:固始二中在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上做了哪些工作?
王家让:学校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变化,突出完善“三个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一、完善课堂教学领导机制。学校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教导主任切实负起责任,及时了解情况,研究措施,抓点带面。建立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负责制,强化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责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学校用新的课程标准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使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从重评“教”转向重评“学”;评价的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评价的标准从“单一”转向“多元”,“结果”转向“过程”;由重点看教师精彩讲解、教师的基本功、完备的课堂环节、师生的交流互动,转变为看每个学生是否全部参与了课堂活动、是否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是否主动交流和展示自学成果、是否真正具有听、说、读、写的习惯和能力、是否真正达到愿学、会学、学会;由按学科成绩高低给师生排榜,转变成按师生进步的幅度排榜,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
三、完善课堂教学监控机制。一是建立深入课堂听课的长效机制,建立了推门听课制度,领导和教师可以随时相互听课,在相互学习的同时相互监督;分管校长随时走进课堂,走近师生,深入了解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学常规随机抽查力度,保证教学环节的精细化,教学流程的科学化。三是畅通课堂教学反馈渠道。对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督导,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促进教师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由于全校上下通力协作、精耕细作,该校在生源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当然,与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要卧薪尝胆、发愤努力,再上新台阶。
教育网:据了解,贵校今年已被列为城区重点改扩建项目学校,相信随着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固始二中一定会稳步发展、再创辉煌!
王家让:谢谢,谢谢广大网友对该校的关注与支持!
2011年中招成绩揭晓,固始二中在2008年小学毕业会考全县前2000名无一人、考生减少100余人的不利条件下,全校上下卧薪尝胆谋发展,精耕细作创佳绩。总分进入全县前500名10人,前1000名30人,前1500名46人,前2000名65人。其中564分以上12人,548分以上46人,516分以上65人,500分以上131人。刘文浩同学入学时全县第2678名,中招全县第198名;李显璇同学入学时全县第2432名,中考全县第241名;刘庭瑞同学入学时全县第3378名,中考全县第309名。全校进入省市级示范性高中人数仍在300人以上,实现了低进高出的工作目标。
固始二中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面对城区民办学校日益崛起、教育竞争更加激烈的现实,固始二中一班人审时度势,从强化管理服务、创新教学思路入手,稳步推进洋思模式,狠抓质量不放松,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教体局局长孟明等领导同志也多次深入该校调研指导工作,将该校纳入改扩建计划。目前,固始二中高标准新教学大楼已经开工兴建。王家让校长表示,随着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该校将继续坚持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努力深化教育管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确保固始二中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广大人民群众子女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