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体为土褐色,前额灰白色,眼先淡褐色,下腹及尾下覆羽鼠灰色,嘴橙黄色,外形与噪鹛相似。两性同色[1]。
红嘴鸦雀前额灰白色;眼先和眼下淡黑褐色;头顶和背部淡土褐色;颊部、颏部和喉部深土褐色;飞羽淡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翈边缘银灰色,余下飞羽外翈边缘与背部同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淡灰褐色;尾羽灰色,羽轴和羽毛的中央部分棕褐色;胸部和上腹与喉部羽色相似但色略淡沾灰,下腹和尾下覆羽鼠灰色。雌雄相同。
虹膜橙黄色,嘴橙黄色,跗踱铅绿灰色[1]。
叫声:清晰而有韵味的wheou, wheou…声;喘息的呱呱叫或颤鸣。[2]
红嘴鸦雀(5)栖于亚高山森林、竹林及杜鹃灌丛。一般生活于夏季栖息于2700-3660米间茂密山林中的矮竹丛、杜鹃下层以及冬季下降到海拔1220米左右一带活动。[2]
夏季成对或集小群,飞行力弱。以竹笋、悬钩子等种子为食,兼吃一些昆虫[1]。
红嘴鸦雀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及缅甸东北部。
国外分布: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
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西藏、四川、云南等地[2]。
红嘴鸦雀(9)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