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北狮子舞,主要北乡及周边乡镇。临北狮子舞兼有南北方狮子舞的特点,形神兼备,带有浓郁的淮河文化特色,属中间地带的狮子,颜色以青为主,又称绿狮。舞蹈动作欢快简捷,配器生动流畅,通过狮子的扑、闪、腾、挪,把狮子的兽性与灵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舞狮人通过抓痒、亲昵等动作,把狮子的喜、怒、哀、乐喧染得恰如其分,通常有单狮表演、双狮及4只狮子以上的群狮表演。
临北狮子舞是汉族民间舞蹈,经回民演出后,溶入了本民族的文化,丰富了狮子舞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存储了淮河流域回汉人民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民风民俗,是淮河流域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之一。 狮舞为双人扮狮,一人引球,狮崽一般为七、八岁男童扮演,参加舞狮的数量由庆典活动规模而定。因临北乡地处花鼓流传地,故伴奏用花鼓灯的锣、鼓等打击乐器,每个舞段都配以固定的锣鼓点。 狮舞表演形式分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即“踩街”,边行走边表演部分动作;小场是在空地上扎场表演全部动作和一定套路的动作。
临北狮子舞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各项运动会及大型文化活动演出,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