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甲

簸箕甲

中文名 簸箕甲
动物界
银环蛇
眼镜蛇科
爬行纲
目录导航

物种特征

银环蛇银环蛇【识别特征】全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本种有2亚种:指名亚种B. m. multicinctus Blyth 腹鳞203~218,背面白色横纹30~50个;云南亚种B. m. wanghaotingi 腹鳞213~231,背面白色横纹20~31个。 【分布】 指名亚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台湾、海南与香港。云南亚种仅见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及越南北部。 【生物学】 栖息于从沿海低地到海拔1 300 m的山区,常见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处。夜晚活动,到水边捕食鱼、蛙或蛇类。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6月产卵3~15(最高纪录为20)枚,卵径29 mm×16.5 mm~52 mm×19 mm;孵化期1~1.5月,刚孵出的仔蛇全长200~270 mm。 【估计数量】 人类活动之处已不多见;人迹罕到之处估计还有一定数量。

现有保护措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海南省将银环蛇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①建议有银环蛇的省及自治区结合全国野生动物普查或专门组织力量调查银环蛇在该省(区)的数量及其动态,针对实际情况制订保护措施。②积极发展人工养殖,逐步做到不从野外捕捉银环蛇加以利用。

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6] 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

银环蛇云南亚种,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生活习性

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4] 

银环蛇会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生长繁殖

银环蛇为卵生,卵常在11月中旬开始入蛰,至翌年5月上旬出蛰,多于6月间产卵,每次产3—12枚,孵化期需要45—56天。幼蛇三年后性成熟。

毒蛇毒性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喂养繁殖

喂食时间应选择在晚上,一星期喂1~2次,排便后一天喂最好。新到的蛇应该让它有两到三天的适应期。食物方面,乳鼠是首选,其次是泥鳅,银环蛇非常神经质,吃饱后2天内不能骚扰,否则呕吐的机率非常高。开食后可以提供不同的食物,例如黄鳝、小蛇、蛙等。银环蛇的繁殖期在每年的8~9月,春末到夏天产卵,每次产卵数为3~20枚,孵化期约1.5个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