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卿

郭俊卿

中文名 郭俊卿
逝世日期 1983年9月
主要荣誉 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出生地 辽宁省凌源县
民族 汉族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郭俊卿,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任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

1947年6月,郭俊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工作积极,作战勇敢。一次,首长让她4小时之内,将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队。天黑路险,她骑马在大山沟里奔驰,提前完成任务。在返回的路上,马已累死,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郭俊卿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自己却因受凉落下了病根。

1948年初,郭俊卿调到东北野战军某部三连四班任班长。不久,平泉战斗打响。她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多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战斗中,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团里还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

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郭俊卿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起上厕所、洗澡。1950年4月,因劳累过度,郭俊卿生病住进医院,这才暴露了她的真实性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大会结束后,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生的热烈欢迎。回国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毕业后,根据组织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4][1]

人物纪念

影片《战火中的青春》高山的原型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斗故事片《战火中的青春》,讲的是一民兵小分队小队长高山女扮男装英勇杀敌的故事。影片以传奇性的情节,轻松愉快的喜剧格调,展示了解放战争中期的战斗生活场景,塑造了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高山和排长雷振林两个青年革命军人的英雄形象。该片中高山的原型是郭俊卿。[3]

长眠常州市烈士陵园

1983年9月,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郭俊卿离开了她为之奋斗的和平岁月,她走时才52岁,一只旧皮箱、一床旧被、一条毛毯是她最贵重的遗物。她的骨灰盒摆在江苏省常州市烈士陵园老干部骨灰寄存处的玻璃柜里。上面写着“特等战斗英雄”几个字。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郭俊卿不是烈士,由于她的传奇经历才破例将她的骨灰存放在烈士陵园。[5]

人物评价

1950年5月,军长贺晋年得知郭俊卿女扮男装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 

在军中,很多人这样评价郭俊卿,“找个好妻子,不是郭俊卿。要个好战友,就找郭俊卿。”

毛主席如此评价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2006年,陕西日报发表文章称郭俊卿为:“屡建奇功的“现代花木兰”! [3]

凌源市红色收藏展览馆馆长祁迹说,郭俊卿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她不计功名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起崇高而又朴实无华的榜样。[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