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丰镇

目录导航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镇

  双丰镇原名“田升”,1977年1月定名为“双丰”,寓意农林业双丰收。1946年6月,庆铁分县后,双丰镇为田升区,设田升区政府,1949年10月设区人民政府;1951年9月,改为二区,设区人民政府;1954年12月设区公所;1959年,成立工农人民公社;1980年1月改双丰镇人民政府。2001年原铁力市卫国乡撤销并入双丰镇。

自然状况及交通

地理位置

  双丰镇位于铁力市最西端,距铁力市25公里。本镇地形呈菱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表有高低起伏的丘陵,坡度缓和。呼兰河流经本镇西北部,东北西南流向,镇区流长15公里。安邦河流经本镇西南部,东南西北流向,镇区流长14公里,于朝阳村西北注入呼兰河。汶水流经本镇东方红、建业和建国村,于双河村北部汇入呼兰河。

交通

  双丰镇是伊春林区的交通要塞,绥佳铁路、22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面积

  全镇总面积691.6平方公里,中心镇面积3.5平方公里。

经济发展状况

  双丰镇在“九五”期间充分利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优惠政策,镇域经济呈现了快速发展态势,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初步建立了“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流通兴镇”的发展格局。两大经济框架已初步形成。

农业

  一是农业产业经济框架。以绿色优质水稻、大豆和畜牧产品为主体农业产业经济框架已初步形成,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以双丰镇浸油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是国家级绿色食品)、九泉河精制米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米业集团、益盛肉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加工体系初具规模,以兰州、上海、大连、北京为主要销售市场,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林业

  二是林木产品加工经济框架。双丰木材工业加工小区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木材生产、加工集散地,现有粗加工企业162户,年加工能力30万立方米,精深加工企业12户,木材加工业小区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小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东西部合作示范企业。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林业产品加工已向精、深加工方向转轨,现已形成规模,主要产品家俱、办公用品、装潢材料、板材、方材远销国内外。

行政沿革

  双丰镇,原称“田升镇”。因系地主名字遗留名称,更名为双丰镇,寓意“农林业双丰收”。东北沦陷后期,1939年4月设田升村,属铁骊县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庆铁”分县后,设置田升区,管辖田升、安邦、王杨3个村。1951年9月,改为第二区。1955年10月,复称田升区。1956年1月,撤区划乡,分设工农、团结、同盟、建设、太山5个乡。1958年7月,将同盟乡并人工农乡,同年9月成立工农人民公社。由于城镇人口猛增,为了便于管理,1964年10月将工农公社划分为两个公社,即城镇及工农大队为田升镇公社;农村部分仍为工农公社。1977年1月,将田升镇更名为双丰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