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倒圆锥状,深褐色。叶莲座状,星状排列,线状披针形,长3-19厘米,宽3-10毫米,无柄,中部以上长渐尖,向基部常卵状扩大,边缘全缘,两面同色,紫红色或近基部紫红色,或绿色,无毛。
头状花序无小花梗,多数,在莲座状叶丛中密集成半球形的直径为4-6厘米的总花序。总苞圆柱形,直径8-10毫米;总苞片5层,覆瓦状排列,外层长圆形,长9毫米,宽3毫米,顶端圆形,中层狭长圆形,长10毫米,宽5毫米,顶端圆形,内层线形,长1.2厘米,宽3毫米,顶端钝;全部总苞片外面无毛,但中层与外层苞片边缘有睫毛。小花紫色,长1.7厘米,细管部长1.2厘米,檐部长5毫米。[1]
分布甘肃(榆中、夏河)、青海(门源、大通)、四川(马尔康、木里、稻城、道孚、泸定、理县、大金、康定、乡城、黑水、松潘、金川)、云南(丽江、中甸、德钦)、西藏(江达、八宿、加查、南木林、巴青、林芝、拉萨、亚东、错那)。生于高山草地、山坡灌丛草地、河边或沼泽草地、河滩地,海拔2000-5400米。锡金、不丹也有分布。[1]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除湿通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2]
【用法用量】 5~8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