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以静观为题,又名《静观音》,唐沂公 李勉所作。初见于《 五音琴谱》,后收于录《 琴书大全》(作静观音)、《杨抡太古遗音》、《松弦馆》、《 古音正宗》、《 徽言秘旨》、《 义轩琴经》、《愧庵琴谱》、《琴苑心传全编》、《 大还阁琴谱》、《 澄鉴堂琴谱》、《 德音堂琴谱》《蓼怀堂琴谱》、《诚一堂琴谱》、《 五知斋琴谱》、《 春草堂琴谱》、《兰田馆琴谱》、《琴香堂琴谱》、《研露楼琴谱》、《存古堂琴谱》、《 自远堂琴谱》、《里露轩琴谱》、《琴谱谐声》、《指法汇参确解》、《峰抱楼琴谱》、《邻鹤斋琴谱》、《二香琴谱》、《 悟雪山房琴谱》、《一经庐琴学》、《 琴学入门》、《 蕉庵琴谱》、《天闻阁》、《天籁阁琴谱》、《 枯木禅琴谱》、《鸣盛阁琴谱》等三十余部琴著谱集中。《 流云月隐》专辑收录之《 静观吟》,是 摩尼天虹先生依《大还阁琴谱》打谱而成,后收录于《醒心琴谱》中。 《醒心琴谱》中《 静观吟》之题解曰:“唐沂公 李勉所作,又名《静观音》。其曲慨世之纷扰,见役于物而不复休息者,大都以动观,而未尝以静观也。唯静观,则心境澄清, 外诱不扰,而能浮云富贵,草芥功名。而 鱼跃鸢飞之景象,吟风弄月之襟怀,自然归于造化。区区世味,何足以撄其方寸哉。故写静中雅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也。”
《醒心琴谱》中《 静观吟》之后记曰:“此小曲中之神品也。其音恬逸,清圆洁润。音疏韵足,曲小意大。抚之宜方正规矩,复体澹逸自然,其静观自得也。”
静观,即一种自心状态。静是平静、安详、闲雅的意思,观即察看、观察、认识、观点的意思。所谓静观,就是以平静、平和、安稳的状态来面对生活。此曲即以静观为题,感慨世事纷扰,世人多以动观,而未尝以静观。 故心为物转者,则生诸多牵绊,为物所累,不知休息。唯静观,心境澄清,不为物转,则心无所累,外诱不扰。《心经》曰:“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之自在与缠缚,天壤之别,而择之亦在此心。自心澹泊宁静,洒脱自在,“而能浮云富贵,草芥功名。而鱼跃鸢飞之景象,吟风弄月之襟怀,自然归于造化。区区世味,何足以撄其方寸哉。”
古琴曲《 静观吟》,又名《静观音》,唐沂公李勉所作。此曲以静观为题,写静中雅趣,取「万物静观皆自得」之意。感慨世事纷扰,世人多以动观,而未尝以静观。故心为物转者,则生诸多牵绊,为物所累,不得休息。唯静观,心境澄清,不为物转,则心无所累,外诱不扰。《心经》曰:「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之自在与缠缚,天壤之别,而择之亦在此心。自心澹泊宁静,洒脱自在,「而能浮云富贵,草芥功名。而鱼跃鸢飞之景象,吟风弄月之襟怀,自然归于造化。区区世味,何足以撄其方寸哉。」(《醒心琴谱》中《静观吟》之题解)
该曲初见于《五音琴谱》,后收于《琴书大全》(作静观音)、《杨抡太古遗音》、《松弦馆》、《古音正宗》、《徽言秘旨》、《义轩琴经》、《愧庵琴谱》、《琴苑心传》、《大还阁》、《澄鉴堂》、《蓼怀堂》、《五知斋》、《春草堂》、《蕉庵琴谱》、《天闻阁》、《醒心琴谱》等三十余部琴书谱集中。
此曲共分三段。《诚一堂琴谱》中认为:「曲 短趣长,音疏韵足。」乐曲短小,音节恬静,澹逸自然,表现了「静观自得」的意境。
静观,即一种自心状态。静是静心,是摒除一切杂念,回归心灵的清净明澈。观即观照,是超然的、不带有任何偏见地观看。所谓静观,就是以清静、平和、安详的状态来面对生活。
古人云:静水照大千。一片池塘,平静时哪怕天空掠过的一缕云都能清晰映照,起波时,即便岸边的大树也难以看出影子。心像水一样清澈平静时,很多事情才能了了分明。 躁动不安的内心,如同波涛汹涌的水面,而澄静的内心,是涌发智慧的源泉。静观的起点在于让心灵放空,不受欲望的牵缠,抛开固有的偏见,在纷扰芜杂的滚滚红尘中,守住心底的一片清凉。唯有在无欲无求无所作为的「静观」中,才能开启被遮蔽已久的生命本真状态,观照到彻底解放自由的真实世界,从容不迫地享受平凡而惬意的人生。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人程颢的诗句可为此曲作一注脚。「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淡饭粗衣,自然有一段佳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玉食,只觉得万般愁苦。」
纵使我们尚不能达到古人的境界,也不妨适当的放慢心灵的步伐,在忙碌一天之后,给自己一个疏解的时空,或读一卷经典,或写一页描红,又或听一支古曲……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几分钟,不去思考,不去比较,和事务暂时绝缘,只是静心观照,静观万物在静默里吐露光辉,漫漫契入人生旅途上「静观万物皆自得」的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