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中文名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职业 音乐家
主要成就 1952年任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教授
出生日期 1903年6月6日
毕业院校 莫斯科音乐学院
目录导航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 前苏联作曲家,指挥家。生于亚 美尼亚梯弗里斯(今 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自幼受 亚美尼亚及 高加索其他 民族音乐的熏陶,十九岁开始接受 音乐教育,1922~1929年就学于 格涅辛音乐中学,先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 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37年作为研究生毕业。

  哈恰图良的创作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其独特的旋律 音调,强烈的 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型态等,都与亚美尼亚的 民间音乐有着血肉联系。另外,因受法国 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还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他的 钢琴协奏曲和 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

  他的代表作有 管弦乐曲《 马刀舞曲》,表现 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又名《 排钟》)、舞剧《加雅涅》、《 斯巴达克斯》以及 电影《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除从事 音乐创作外,他还从事指挥和教学活动。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任莫斯科 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教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