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来,“软脚蟹”自然就有了引申义,常用来形容软弱无能,被人欺负的倒霉蛋,这和北方话中“软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报纸上的足球新闻,也经常出现“软脚蟹”这个词,形容弱队打得没有还手之力,门洞大开。
“软脚蟹”广州地道方言
造句--我把货物搬运上车后,老板对我说:"你成只“软脚蟹”甘,做事又慢吞吞!点揾食呀?"“软脚蟹”比如形容人体力不足,虚弱,或者动作愚笨!词意属于贬义!
1.越南名菜:软脚蟹
一般普通的蟹只有在换壳的过程中才会出现软壳现象,但越南的软壳蟹则会维持几年软壳。人们从海上打捞上来后,要马上冰冻起来,然后可以用来椒盐炸。
到越风恒胜,终于有幸目赌了这种蟹,原来这壳真的好软啊,而且体积比较小,比掌心要小。老板说这种蟹进货不容易,而且每次进货回来,两天就售罄,因为好吃而且便宜,每只才15元。[1]
海口何女士2009-09-29 带着17岁的女儿思思,到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到。替女儿办好了手续、安置妥当后,何女士准备回家。不料,从未出过远门、什么都不会的思思,竟哭着抱住她的腿,要求她留下陪读,否则就不读书了。恼火的何女士陪女儿住了一晚,第二天偷偷走了。但女儿随即不停打电话,要求辍学回家。
为了回家竟然不惜辍学,思思的举动看似荒唐,实际上顺理成章:哪家小孩上学放学不是大人接送?又有哪个孩子学习没有父母陪着?陪着做作业、陪着上兴趣班,从小陪到大,不让陪还不行,孩子根本没有独立的空间和机会。陪读的热情到大学骤然冷却,大撒把,从来被扶着走的“软脚蟹”突然被迫要自己走,一没能力,二没心理基础,当然只有恐惧。说来说去,还是何女士的责任:连入校手续都全部代办,可见平时没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连个临阵磨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要上阵,叫思思如何不哭?
——来自《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