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鹿啤酒精选澳大利亚优质麦芽、进口优质香型酒花及国内绿色生产基地生产的最好原辅材料,采用地下1400—1867.6米深处岩层的天然优质矿泉水进行酿造,依托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国家级科研中心的全力支持,采用国内先进、成套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生产技术飞速提升,并建立完善的啤酒品评制度,在生产一线对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严格跟踪和分析,在关键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产品质量得到全方位保证,确保了雪鹿啤酒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为燕京雪鹿品牌进一步拓宽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啤酒(5) 雪鹿1981年建厂,2000年成立燕京啤酒(包头雪鹿)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短短七年时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啤酒生产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啤酒生产企业,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化认证的啤酒生产企业,产品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和QS认证标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资产总值6亿元,无形资产12.03亿元,7年累积上缴地方财政利税5.26亿元,公司占地面积14.15万平方米,年生产啤酒能力50万吨,年生产矿泉水能力10万吨,建成自治区第一条纯生啤酒生产线,已进入国内大型啤酒生产企业行列。
燕京啤酒(包头雪鹿)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成套设备及检测仪器,依托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国家级科研中心强大的啤酒研发能力,生产技术飞速提升,主要产品包括 “雪鹿牌”纯生啤酒、冰豹啤酒、10度超爽啤酒、8度低糖啤酒、雪鹿果啤等系列品种,口味纯正、柔和爽口,具有当前国际流行的啤酒风味,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中国优质新品啤酒”、“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中国3.15驰名品牌”、“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等称号。
经过七年的市场竞争,燕京雪鹿啤酒已经通过成熟的市场销售网络走上了内蒙古自治区千家万户的餐桌,并辐射到周边临近的省区,燕京雪鹿啤酒实实在在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2007年,包头市和昆区两级政府受燕京雪鹿公司“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感染,投资1.8亿元,用地面积540亩,在燕京雪鹿啤酒公司前区建造国内目前唯一以展现啤酒文化为主题的“雪鹿啤酒文化生态公园”。这种前园后厂的格局,为燕京雪鹿公司集中展现自己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也是企业与政府良好协作、共促发展的有力见证,必将载入燕京雪鹿发展的史册华章。
求真务实谋发展,与时俱进铸辉煌!
在“十一五”的大环境下,燕京雪鹿公司必将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包头市的快速发展,为燕京啤酒集团振兴民族工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1]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德语:Bier)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千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分类编辑
啤酒
啤酒(5张)
◆ 纯生啤酒采用特殊的酿造工艺,严格控制微生物指标,使用包括 0.45 微米微孔过滤的三级过滤,不进行热杀菌让啤酒保持较高的生物、非生物、风味稳定性。这种啤酒非常新鲜、可口,保质期达半年以上。
◆ 干啤酒 该啤酒的发酵度高,残糖低,二氧化碳含量高。故具有口味干爽、杀口力强的特点。由于糖的含量低,属于低热量啤酒。
◆ 全麦芽啤酒 酿造中遵循德国的纯酿法,原料全部采用麦芽,不添加任何辅料(请参见啤酒的原料)。生产出的啤酒成本较高,但麦芽香味突出。
◆ 头道麦汁啤酒 即利用过滤所得的麦汁直接进行发酵,而不掺入冲洗残糖的二道麦汁。具有口味醇爽、后味干净的特点。
◆黑啤酒 麦芽原料中加入部分焦香麦芽酿制成的啤酒。具有色泽深、苦味重、泡沫好、酒精含量高的特点,并具有焦糖香味。
◆ 低(无)醇啤酒 基于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所推出的新品种。其生产方法与普通啤酒的生产方法一样,但最后经过脱醇方法,将酒精分离。无醇啤酒的酒精含量少于应为 0.5% ( v/v )。
◆ 冰啤酒 将啤酒冷却至冰点,使啤酒出现微小冰晶,然后经过过滤,将大冰晶过滤掉。解决了啤酒冷浑浊和氧化浑浊问题。冰啤色泽特别清亮,酒精含量较一般啤酒高,口味柔和、醇厚、爽口,尤其适合年轻人饮用。
◆ 果味啤酒 发 酵中加入果汁提取物,酒精度低。本品即有啤酒特有的清爽口感,又有水果的香甜味道,适于妇女、老年人饮用。[2]
◆ 小麦啤酒 以添加小麦芽生产的啤酒,生产工艺要求较高,酒液清亮透明,酒的储藏期较短。此种酒的特点为色泽较浅,口感淡爽,苦味轻。
◆ 淡色啤酒 色度在 5-14EBC 之间。淡色啤酒为啤酒类中产量最大的一种。浅色啤酒又分为浅黄色啤酒、金黄色啤酒。浅黄色啤酒口味淡爽,酒花香味突出。金黄色啤酒口味清爽而醇和,酒花香味也突出。
◆ 浓色啤酒 色泽呈红棕色或红褐色,色度在 14-40EBC 之间。浓色啤酒麦芽香味突出、口味醇厚、酒花口味较轻。
◆ 黑色啤酒 色泽呈深红褐色乃至黑褐色。黑色啤酒麦芽香味突出、口味浓醇、泡沫细腻,苦味根据产品类型而有较大差异。
◆ 鲜啤酒 啤酒包装后,不经巴氏热灭菌的啤酒。这种啤酒味道鲜美,但容易变质,保质期 7 天左右。
◆ 熟啤酒 经过巴氏热灭菌的啤酒。可以存放较长时间,可用于外地销售,优级啤酒保质期为 120 天。
◆ 浑浊啤酒(turbid beer)在成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酵母菌或显示特殊风味的胶体物质,浊度大于等于2.0 EBC的啤酒。除特征性外,其他要求应符合相应类型啤酒的规定。
◆果蔬汁型啤酒(beer with fruit and vegetable flavor)添加一定量的果蔬汁,具有其特征性理化指标和风味,并保持啤酒基本口味。除特征性外,其他要求应符合相应啤酒的规定。
◆果蔬味型啤酒(taste of fruit and vegetable beer)在保持啤酒基本口味的基础上,添加少量食用香精,具有相应的果蔬风味。除特征性外,其他应要求符合相应啤酒的规定。
◆ 上面发酵啤酒 采用上面酵母。发酵过程中,酵母随CO2 浮到发酵面上,发酵温度 15-20℃ 。啤酒的香味突出。
◆ 下面发酵啤酒 采用下面酵母。发酵完毕,酵母凝聚沉淀到发酵容器底部,发酵温度 5-10℃ 。啤酒的香味柔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采用下面发酵啤酒。
按酵母分
世界公认的啤酒分类方法为两大类: 顶部发酵(Ale 艾尔) 和底部发酵 (Lager 拉格)
(1)顶部发酵(Top Fermentating 又称为Ale)。使用该酵母发酵的啤酒在发酵过程中,液体表面大量聚集泡沫发酵。这种方式发酵的啤酒适合温度高的环境 16-24 °C。
(2)底部发酵(Bottom fermenting 又称为lager)。顾名思义,该啤酒酵母在底部发酵,发酵温度要求较低,酒精含量较低。这类啤酒的代表就是国内常喝的窖藏啤酒(Lager)。
按色泽分
由于啤酒颜色从0-40SRM,色谱为连续图谱,所以严格地将,无法按照啤酒的颜色来分类。当然市面上有以下的各种通俗分类法:
淡色啤酒(Pale Beers)
淡色啤酒是各类啤酒中产量最多的一种、按色薄泽的深浅、淡色啤酒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淡黄色啤酒
此种啤酒大多采用色泽极浅、溶解度不高的麦芽为原料、糖化周期短、因此啤酒色泽浅。其口味多属淡爽型,酒花香味浓郁。
②金黄色啤酒
此种啤酒所采用的麦芽,溶解度较淡黄色啤酒略高、因此色泽呈金黄色,其产品商标上通常标注Gold一词,以便消费者辨认。口味醇和,酒花香味突出。
③棕黄色啤酒
此类酒采用溶解度高的麦芽、烘烙麦芽温度较高、因此麦芽色泽深,酒液黄中带棕色,实际上已接近浓色啤酒。其口味较粗重、浓稠。
(2)浓色啤酒(Brown Beer)
(3)黑啤(stout Beer)
按杀菌情况分
(1)鲜啤酒(Draught Beer)
(2)熟啤酒(Pasteurized Beer)
按原麦浓度分
(1)低浓度啤酒(Small Beer)
(2)中浓度啤酒(light Beer)
(3)高浓度啤酒(Strong Beer)
发展历程编辑
世界发展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产量位于前10名的国家见表1 1986年啤酒产量居前10名的国家。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l,1986年产量达到4000l。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l。
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较低由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矛盾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啤酒行业是国内饮料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大多数的品牌都还是处于地域性品牌阶段,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较力低,而且产品主要是低档产品,市场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低档产品的之上,而中高档以上的啤酒市场则大部分被洋啤酒所瓜分。随着啤酒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为了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实现最终消费,越来越多的啤酒企业在市场营销运作中都将目光集中到了终端,终端的争夺战日益激烈,中高档啤酒市场更是如此。除低档的地摊、大排档、小餐馆等外,中高档啤酒成为餐饮,娱乐终端市场的消费主流,尤其在经济水平较好的大中城市. 中高档啤酒附加值高,开拓中高档啤酒市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城市市场消费水平较高,中高档啤酒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前景非常广阔。
啤酒是一个品牌区域化非常明显的行业,大部分啤酒企业长期在中低档啤酒市场竞争,不但没有取得竞争优势,反而因过度的价格战而大伤元气,在低档啤酒市场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向中把主要精力放到中高档市场的开发上来。
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我国啤酒业,确有一些骄人之面,但在认真分析我国啤酒业市场结构、竞争水平等情形后,给人的感觉并不乐观。我国虽然已是啤酒生产大国,但却并没达到啤酒强国水平,要实现由啤酒生产大国到强国的质的转变,还需要认真正视并解决当前啤酒业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问题。其次,我国啤酒行业由于长期疯狂地兼并、收购,大规模地重复建设,扩充产能,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欺行霸市的垄断行为日趋盛行,加上国外资本的介入,整个行业陷入了垄断泥潭。中国啤酒业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不但啤酒强国的梦想不能实现,就连啤酒大国的地位也难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