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

蒲江县

中文名 蒲江县
海拔高度 平均534米
外文名 PujiangCounty
地理位置 成都平原西南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气候
行政代码 510131
方言 蒲江方言
邮政编码 611630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
政府驻地 鹤山街道政府街31号
县委书记 蒲发友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历史建制

蒲江县蒲江县蒲江历史悠久。据县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鉴证,至少在4000年前,即有人类活动。蒲江地域,古 系蜀国地。秦灭蜀后,隶蒲阳县。汉属临邛县,“汉宣帝地节三年……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华阳 国志》)。南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正式建县,名广定。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蒲江。

蒲江县古名广定,始置于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同时置蒲原郡,郡、县治同地,址在今县城北1里地(原东岳庙一带)。恭帝二年(555年)析临邛县置临溪县,治地在今西崃乡残城址村。是时,广定、临溪县属邛州蒲原郡。

北周(557至581年)时,在州郡之上置总管府。蒲原郡仍领广定、临溪两县,郡仍属邛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悉罢全国诸郡,以州统县,广定、临溪县属邛州。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定曰蒲江(“以南枕蒲水故”)。隋大业三年(607年)罢总管府,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同年合邛、雅、登3州为临邛郡,蒲江、临溪县属临邛郡(郡治与严道县治同地,今雅安县多营坪)。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临邛郡为雅州(州治置严道县),蒲江、临溪等16县属雅州。同年,割雅州之蒲江、临溪、临邛等5县,置邛州(州治置依政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蒲江、临邛等县属剑南道邛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邛州改为临邛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各置节度使,蒲江、临溪县属剑南道西川临邛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悉罢全国诸郡,改郡为州。临邛郡改曰邛州,蒲江、临溪属剑南道西川邛州。唐大历四年(769年)临溪县设删华就嶲州,辖临溪、蒲江2县。唐大和四年(830年)分蒲江、临溪两县隶属嶲州(州治今西昌)。唐乾符元年(874年)还蒲江、临溪两县仍属邛州。唐文德元年(888年)划邛、蜀、黎、雅4州置永平军,蒲江、临溪县属永平军邛州。唐大顺二年(891年)废永平军,蒲江、临溪县属剑南道西川邛州。

蒲江县蒲江县(5)五代十国时期,蒲江、临溪随邛州先后归属前蜀、后唐、后蜀政权。

北宋改“道”为“路”,推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建制。宋乾德三年(965年)蒲江、临溪属西川路邛州临邛郡。宋淳化五年至至道元年(994至995年),李顺起兵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蒲江、临溪随邛州临邛郡属之。宋咸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蒲江、临溪属益州路邛州临邛郡。同年,置惠民监(铸铁钱,直属州郡领)于蒲江西部。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蒲江、惠民监属成都府路邛州临邛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临溪县为镇,入临邛县;其领地并入蒲江、火井、依政3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罢惠民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复置惠民监,铸铁钱,直至宋末。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即1275年),元军攻占嘉定(今乐山),在川南建立地方政权。元至元十四年(南宋景炎二年、即1277年)蒲江属嘉定府路邛州。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四川行省,蒲江属四川行省嘉定府路邛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蒲江县入邛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于重庆建立“大夏国”,蒲江境域随邛州归属明玉珍大夏政权。

蒲江县蒲江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十八日复置蒲江县,隶嘉定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嘉定府降为州,蒲江县仍属之。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二月,蒲江县属四川省邛州。

清顺治元年(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部据成都,建立大西政权,蒲江属之。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二月,张献忠牺牲,大西政权亡。顺治九年(1652年),蒲江属四川省邛州(直隶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于府、州、厅、县之上增置“道”一级建制,全川增设五道,蒲江属建昌道(道治雅州)邛州。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建昌道为上川南道,领邛州,州领蒲江、大邑两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改为省、府(厅、州)、县三级建制,蒲江属四川省邛州。民国2年(1913年),又改为省、道、县三级建制,划四川为7道,以道领县,蒲江属四川省上川南道。民国3年(1914年),划四川为5道,蒲江属四川省建昌道。民国7年(1918年),四川军阀开始各据一方,互不相属,形成防区制局面。民国17年(1928年)撤销“道”制,省直辖县。民国24年(1935年)军阀割据防区制结束,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和西康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治眉山县城)领眉山、邛崃、蒲江等10县。

建国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蒲江县于1949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四川划为川西、川东、川南、川北4个行署区,行署区下分置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蒲江县属川西行署眉山分区(通称专区)。1952年9月1日撤销全川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同年10月,改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区专员公署,蒲江县属四川省眉山专区。1953年3月10日,撤销眉山专区,邛崃、蒲江、新津、名山4县划归温江专区。1960年4月29日经国务院第100次会议通过,决定撤销蒲江县,所属行政区划归邛崃县(邛、蒲实际合县时间:1959年2月,涉及合县时间资料,以实际合县时间为准)。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复置蒲江县,蒲江县仍属温江专区。1968年9月,“专区”改为“地区”,蒲江县属温江地区。1983年3月3日,国务院《(83)国函字第26号》文批复,撤销温江地区,将所辖温江、蒲江等10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1997年,蒲江县面积582.9平方千米,人口25.2万,辖9镇10乡。县政府驻鹤山镇。

区划沿革

1999年,蒲江县辖10个镇、9个乡:鹤山镇、寿安镇、大塘镇、天华镇、西来镇、大兴镇、甘溪镇、五星镇、朝阳湖镇、成佳镇;复兴乡、西南乡、光明乡、白云乡、寿民乡、长秋乡、松华乡、敦厚乡、高桥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7548人,其中: 鹤山镇 44658 、天华镇 19326、 寿安镇 23145 、五星镇 13128 、西来镇 15906、 大塘镇 15001 、甘溪镇 10445 、大兴镇 16491 、成佳镇 9319 、朝阳湖镇 10142 、寿民乡 6340 、长秋乡 4086 、松华乡 8077 、敦厚乡 6688 、复兴乡 12819、 高桥乡 9741 、西南乡 10981 、光明乡 5593、 白云乡 5662。

2004年8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29号)同意蒲江县撤销天华、五星2镇和松华、敦厚、寿民、西南、高桥5乡。将原天华镇、西南乡和原高桥乡的狮子树、大林、潘沟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鹤山镇。鹤山镇政府驻建设路。将原五星镇、松华乡、寿民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寿安镇。寿安镇政府驻政府街。将原敦厚乡和原高桥乡的桂花、陡岩、育才、大田4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西来镇。西来镇政府驻西来场。将原大兴镇的沙楼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成佳镇。成佳镇政府驻东升街。将原高桥乡的玉龙、桥墩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大兴镇政府驻大兴场。

2004年,19个社区委员会、192个村委会;面积57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43人/平方千米。

蒲江县蒲江县

2004年8月26日,撤销天华、五星2镇和松华、敦厚、寿民、西南、高桥5乡。将原天华镇、西南乡和原高桥乡的狮子树、大林、潘沟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鹤山镇。将原五星镇、松华乡、寿民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寿安镇。将原敦厚乡和原高桥乡的桂花、陡岩、育才、大田4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西来镇。将原大兴镇的沙楼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成佳镇。将原高桥乡的玉龙、桥墩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

2004年,19个社区委员会、192个村委会;面积57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43人/平方千米。

2019年12月,经成都市批准:撤销寿安镇、复兴乡、光明乡、白云乡、长秋乡。将原光明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鹤山街道,以原寿安镇、长秋乡所属行政区域设立寿安街道,将原白云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朝阳湖镇,将原复兴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西来镇。[10]

行政区划

区划概括

截至2021年,蒲江县下辖6个镇、2个街道。[11]

区划详情

6个镇:大塘镇、朝阳湖镇、西来镇、大兴镇、甘溪镇、成佳镇。

2个街道:鹤山街道、寿安街道。[11]

自然环境

蒲江县蒲江县(5)蒲江县隶属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缘,东西长37公里,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2.。蒲江县境地貌,属四川盆地区、成都平原区。根据成因及物质组成,可分为平坝、丘陵(浅丘、深丘)和山地3个地貌类型。地貌布局,丘陵面积占全境67.35%,平坝面积占20.25%,山地面积占12.4%。

蒲江县领域东西长,南北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位最高处,为长秋山脉月南山,海拔1022米;东北部位最低处,为蒲江河平坝夏河坝,海拔465米,县境平均海拔534米。

蒲江县全境地貌概括为“三山”夹“两水”,状若卧放之瓮坛。“三山”,系指峙于境南之长秋山,为山地,支脉为深丘;踞于境北之大五面山、亘于境中之小五面山,为浅丘,曲伸于百里平坝之间。“两水”,系指介于“三山”之间,穿越全境,出“坛口”,汇邛水,入岷江之蒲江河、临溪河。二河沿流路展布带状平坝,北东延展与成都平原主体衔接。“三山”夹流“两水”,山水错列,构成千姿百态、雄伟壮丽之地貌景观:山地峰峦重叠,陡崖峭壁;深丘谷 狭沟深,垄冈绵延;浅丘丘坡起伏,台面开阔;平坝坦荡如砥,河渠交错。

蒲江境内仅有一长秋山地。长秋山古名岢幕山,亦称总岗山。山体为背斜构造,又称熊坡背斜,属熊坡—盐井沟(彭山县)雁行带。因位处岷江之西,习惯上归属邛崃山脉。

莽莽长秋,南起青衣江谷地,北至新津武阳镇,宛如茫海长堤,绵亘于百里平坝,盘连雅安、洪雅、名山、丹棱、蒲江、眉山、邛崃、彭山、新津9县,总长达80余公里。此山西南入境于月南山,东北出境于中华山,形成县境与名、丹、眉、邛、彭5县之界山。境内段,面积72.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2.4%,海拔550至1022米,地面平均比降13‰。分布于朝阳、光明、东北、天华、插旗、长秋、五星等7乡。

长秋山峰岭险峻。山脉走向大体从月南山起,经北东沿猴子岩、白杨寺(山)、尖山寺(山)、坛子岩、光明寺(山)、老鹰岩、玉芝观(山)、关子门(山)、长秋山(太清观)、大宝顶(山)、梅子坡、鸡公树(山)、龙山、寿材山,至熊坡一线铺陈。月南山至长秋山(太清观),海拔由1022米降至898米;大宝顶(山)至寿材山,海拔由802米降至636米。1000米以上高峰有2座,800米以上高峰有31座。长秋山体有灾害性地貌,在山势陡峻处和沟壑两缘,一遇暴雨,即可诱发崩塌、滑坡、水石流、泥石流。

蒲江县境河流皆属岷江水系,可分为蒲江河、临溪河。此外,还有流入邛崃县南河与眉山县醴泉江之溪流。蒲江河、临溪河境内流域面积435.3平方公里。

蒲江河

蒲江县蒲江县(5)蒲江河又名蒲江,古以沿岸产蒲蔺(席草)而得名。发源于总岗山——丹棱县新场(今名王场)土地坳之杨山。此水经名山县小海子、吴岗,绕中峰寺,北东流至中坝,纳观音堂水(观音堂古称康乐场,水有两源:一出丹棱老毛沟;一出境内灯草沟)。再北东流至两合水,纳名山县干木沟水(源出名山县月儿岗分水岭)。在两合水入境后称蒲江河。境内,沿流路接纳源出长秋山、小五面山诸山溪水,北东流至五星乡上场口汇临溪河,折东流至刘码头出县境。复转北东流至邛崃县两河口汇南河,继流至新津县武阳镇南、通济堰下,注入岷江。全流程62公里,全流域面积462.8平方公里。境内流程4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流经成佳、朝阳、霖雨、光明、西南、鹤山、东北、天华、寿民、插旗、寿安、五星等2镇、10乡。

蒲江河在两合水至霖雨场段,穿行于深丘峡谷之中,曲流急湍,河床比降大,长滩(已建长滩水库)为7.81‰,霖雨场为6.65‰。霖雨场以下盘旋于平坝,河床比降减小,西南乡为5.22‰,鹤山镇为4.70‰,天华乡为4.40‰,寿民乡为3.91‰,寿安镇为3.58‰,五星乡为3.48‰。河流在五星乡段,多年平均流量14.63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4.613亿立方米。天然洪峰流量3331.0立方米/秒,上游水库削减洪峰后,实际洪峰流量3085.5立方米/秒。

蒲江河,河宽水清,古往今来有灌溉之益,兼有筏楫之利(筏运直至解放初期方停)。唯因流路处青衣江大暴雨区边缘,汛期山洪暴涨,洪峰经峡谷涌入平坝,剧烈冲刷两岸,导致沿流主河道不稳定,多岔道、河湾与沙滩。而沿流有浆砌石之河堰14道,有增河床淤积,而致河床比降减小,不利排洪。该河与南河汇水后,河床比降减至0.33‰,流速平缓,排洪不畅,酿成洪水顶托,而使接近汇水地之五星、松华、寿安、插旗等乡镇沿河一带遭受水患。已重点整治20处,长7.99公里(其中,左岸13处,4.8公里)。

临溪河

临溪河一名铁溪河,古以溪旁山中有铁矿而得名。清乾隆《县志》:“唐志:临溪县有铁官,盖溪旁山中旧产铁也。”临溪河上游段称百丈河,发源于名山县万古乡锦凤山之石桥河。此水经杨家坝入红光水库,过葫芦林入百丈水库。水库分水闸主流绕百丈场,北流至茅河场,纳黑石河水(源出名山县月儿岗),北东流至郭河坝入境后,称临溪河。境内,穿越于大、小五面山之间,接纳诸山溪流,于五星乡上场口汇入蒲江河。全流程76.7公里,全流域面积357.5平方公里。境内流程38.2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47.8平方公里,流经甘溪、大塘、复兴、西崃、敦厚、松华、寿安、五星等2镇、6乡。

临溪河在境内上游段河床比降大,郭河坝为5.62‰,东岳庙至复兴场为5.18‰;中下游段减小,西崃场为4.34‰,敦厚场为4.05‰,雷河桥为3.75‰。河流在雷河桥段,多年平均流量6.59平方米/秒,年径流总量2.08亿立方米。天然洪峰流量1319.6立方米/秒,上游水库削减后,实际洪峰流量1219.3立方米/秒。

临溪河素未疏浚,古今只具灌溉之利。而河流病害则酷似蒲江河,不仅沿流路主河道不稳定,多岔道、河湾、砂滩;且沿流固定或非固定之河堰多达45道,导致河床日益淤积,比降减小,排洪不畅。已重点整治14处,长3.49公里(其中,左岸5处,长0.8公里)。

蒲江县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坝,因地势高低差异,气候亦有差别。

蒲江县境气候由于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之综合作用,形成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常年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之特征。有些年份,有春温不稳定,夏伏旱、多洪涝,秋多绵雨、低温早,冬、春旱之不利气候因素出现。

蒲江县植被良好,全县以马尾松为主的植物共有89科322种,有各类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80余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5%,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享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矿藏,其中全国一流的高碳低硫天然气、高碳低钠矿泉水等矿藏已得到开发利用。

河流特征

蒲江河流主要有两条,分别是蒲江河、临溪河,水资源总量8.03亿立方米,年可开发利用量5.48亿立方米,现已开发利用2.36亿立方米。全县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其中景区达到国家Ⅰ类标准,有全国一流的高硅低钠矿泉水。

空气清新,大气质量好,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


蒲江县蒲江县

自然资源

蒲江森林资源丰富,植被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松栎林区的盆地西部马尾松林、常绿樟、栎林小区。树种100多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林、香樟、桢楠、银杏、黄柏、杜仲等,森林活立木总蓄量169.2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5%,其中景区80.9%以上,享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美誉。野生动物有200余种,其中有短尾松、穿山甲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0余种,有中白鹭、八声杜鹃等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180余种。

人口

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22万亩;辖8镇4乡、192个村、14个居委会、1420个社、9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6.5万人。

2021年全县有 2 个街道办事处、6 个镇、62 个行政村、31个社区。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12006 户,总人口267059人,其中城镇人口 104746 人,占 39.2%,乡村人口162313人,占60.8%;男性 132948 人,占 49.8%;男女性别比为99.1(以女性人口为 100)。全年出生 1906 人,死亡1145 人,人口自然增加 761 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58622 人,城镇化率达47.78%。[3]

政治

党委领导

县委书记:蒲发友[12]

县委副书记:赵钢、蒋利春[13]

人大领导

人大常委会主任:郑自强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光、杨伟、高智勇、张亚琼、彭智强[14]

政府领导

县长:赵钢[15][16]

副县长:甘锐、汪涛、李辉、李占彪、王轩、彭东[17]

政协领导

政协主席:陈鑫

政协副主席:刘欣、王乾进、熊伟、包蕾、李玮玮

政协秘书长:廖仕华[18]

经济

综合

2021年蒲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39440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1680 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681967 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075793 万元,增长 12.2%。人均地区地区生产总值79263 元,增长 7.9%。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3.4: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7.8%、19.1%和73.1%,拉动经济增长0.7、1.6 和 6.4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下降2.4%。

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 1158663 万元,增长8.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8%;民营经济中工业增加值完成 477804 万元,增长 6.9%。[3]

第一产业

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63036 万元,增长5.6%,实现农业增加值 281680 万元,增长4.9%;全县粮食总产量4.84万吨,增长 0.62%,其中:水稻总产量1.45 万吨,增长2.84%,油菜籽总产量 1.32 万吨,下降 3.0%,园林水果总产量42.06万吨,增长 4.2%;茶叶总产量 9121 吨,下降1.1%;蔬菜总产量21.34万吨,下降 2.3%。

2021年,生猪出栏39.0 万头,增长1.1%;家禽出栏 364.12 万只,增长 7.3%。肉类总产量35360 吨,增长4.6%。

2021年,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8座,蓄水量 2792.8 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6.67 万千瓦。

2021年,积极实施天然生态林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2021年为66.97%。[3]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县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517792 万元,增长7.4%,对GDP 的贡献率达 21.8%,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9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 25.4%。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03 户,实现增加值增长8.3%;实现营业收入 761560 万元,下降6.0%;实现利润43921万元,增长34.7%;实现利税101950万元,增长15.8%;入库税金51640万元,增长 8.9%。

2021年,全县在统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8 户,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4352 万元,同比下降 2.7%。[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 22.2%,民间投资增长 13.1%。

2021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6.0%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8.3%、37.9%、53.8%。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7.7%。商品房销售面积72.0万平方米,增长 44.9%。

贸易旅游 

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624 万元,增长22.4%。其中,城镇零售额 329683 万元,增长15.8%;农村零售额148941 万元,增长 40.1%;商品零售291423 万元,增长13.6%;餐饮收入 187201 万元,增长 39.1%。

2021年,全县旅游市场热点、网红打卡点频现,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全县A 级景区4 个,星级饭店3个,共有床位 7500 余个,全年接待游客900.3 万人,旅游收入50.5亿元。

金融财政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3052 万元,增长19.7%,其中住户存款 1988678 万元,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 1485544 万元,增长 18.2%。

2021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1118 万元,下降2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27296 万元,增长16.4%。其中,税收收入 83740 万元,增长 31.5%;非税收入43556 万元,下降4.7%。地方财政支出 421969 万元,下降18.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205694 万元,下降 15.6%;教育支出完成42791万元,增长 9.5%;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722 万元,增长8.4%。

招商引资

2021年全县共引进重大项目8 个,实际到位内资70.7亿元,实际到位外资 5.1 亿元。[3]

文化

历史文化

旧时死者入土时,多少有一些陪葬品,其中以幽契最为值得注意。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人活着离不开土地,死后也离不开土地。土地作为一种财产,比货币更稳定,比金银更实际。由此便产生了一种人与鬼之间的土地契约关系,即幽契。

幽契又称“墓别”,亦称“冥契”、“买地券”。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北。幽契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反映,世间的土地契约是保护土地财产私有权的手段,而幽契是人间契约的模拟,借以保护其阴宅的私有权,在迷信思想中地券是冥府公验的凭证,象征着神权,在墓中起着震慑邪魔、保护墓主魂灵的作用。

幽契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箓,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按早期葬俗,一般是在“斩草破土”时埋之。如北宋王洙等奉敕所撰《地理新书》卷十四“斩草建旄条”,详细地记录了北方入墓“斩草”时埋地券时相关的祭仪事项。南宋江西《张君重四宜义地券》称:“青乌子曰:按鬼律,葬不斩草,买地,立券,谓之盗葬。”明代福建择日家刘春沂《刘氏家藏阐微通书》卷四《丧葬篇》亦曰:“斩草破土,谓开车墓、掘金井、下砖等事。”

从其内容和作用来看,幽契可分为真实和虚拟的两种。其一是真正的土地契约,会详细描述墓地的四至、双方约定的定价以及中人等内容,记载了此块墓地土地所有权转让的法律程序,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和法律的不可多得的材料。其二是虚拟的墓别,记载墓地的方位和交易过程以及中人,多有夸饰成分,目的是为了向阴间确认此块墓地的契约关系。

1977年9月,四川蒲江出土了后蜀李才墓地的幽契。此幽契为白砂石刻成碑形,现将全文加标点录出:维广政二十五年(即962年),岁在庚申,十二月乙酉朔,十八日壬寅,今有邛州蒲江县美充乡善通里设故亡人李才之灵,今用铜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就于黄天父、伯土母、十二神边买得前件墓田,周流一倾。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四至分明,即日钱财分付田地神名了。保人张坚固、李定度。知见东王父、西王母。书契人石功曹,读契人金主薄。书契人:鸟飞上天。读契人:鱼入黄泉。急急如律令!

1984年2月,四川蒲江出土了北宋魏训墓地的幽契,此幽契为白砂石刻成碑形,现将全文加标点录出:维开宝肆年(即971年),岁次辛未,十二月癸亥朔,十日壬申。今有邛州蒲江县蒲川乡归化里殁故亡人魏训,今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于东王父、西王母边买得前行墓田一段,周流一倾。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青天,下至黄泉。四至分明,即日钱财分付田地神明了。保人张坚固、李定度。知见人东王父、西王母。书契人天上飞鸟,读契人是江中鱼。书契得了,鸟飞上天。读契了,鱼归大海。急急如律令!亡人魏训合同契。

这两通幽契是研究我国古代丧葬礼仪习俗的珍贵资料。幽契反映了古代祭祖、祀神和事鬼等祭祀传统的典型文化遗存,体现了古人建立阴阳两界的良性交流模式的一种理性尝试。幽契中关于关于四神(兽)或以天干表四至的记载,以及神祇(如西王母、东王母、张坚固、李定度等)的表述,跟传统的风水观念、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神灵主要是早期北方堪舆家杜撰的一类冥间神人。张坚固、李定度常联袂出现,作为墓地成交的地下的见证人或保人或地主,是买地券中的冢墓专职神仙。张坚固喻意为牢固,长期定居,永久享有,李定度即法度永久、交易有律、度量准确之意,是堪舆家重视方位抉择的物化象征。今天中国福建一些地区将幽契中所提到的一些神仙人物,如张坚固、李定度等制成神俑,置于墓室当中,作为镇墓之神。1985年江西抚州临川县温泉乡朱氏宋墓中,共出土瓷俑70件,其中有买地券中常说的(保人)“张坚固”,(见人)“李定度”俑,还有一尊基手持罗盘的“张仙人”俑。“张坚固”头戴高背巾帽,“李定度”与“张仙人”皆束发绾髻,都穿右衽长衫,与流坑之“何杨神”装束十分相似。

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卷一百六《许迈真人传》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一《许迈传》所载,东晋家世士族子弟许迈“总角好道,潜志幽契。”古代,为人撰幽契,应是道家阴阳风水之业。

地方方言

蒲江县隶属于成都市,位于成都市区西南部,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方言属西南方言岷江话(与邛崃、新津等县市较为接近),东西长37公里,县城鹤山镇距离成都市区65km。

交通

2021年,全县公路总里程1771.317 公里,其中国道55.32公里,省道 19.414 公里,县道245.999 公里,乡道425.454公里,村道 963.401 公里。公路密度3.04 公里/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出租车 69 辆、公交车 6 辆。邮电业务总量29114万元。移动电话用户超 34.3 万户。[3]

社会

教育事业

浦江中学浦江中学2021年,全县有普通中小学校 23 所,专任教师1762 人,在校学生总数 21557 人。其中,单设小学10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单设初中 2 所,普通高中 1 所,完全中学1 所,十二年一贯制1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小学在校生12356 人,初中在校生5420 人,高中在校生 3381 人;小学专任教师891 人,初中专任教师 562 人,高中专任教师309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 98 人,在校学生 1392 人。[3]

科技事业

2021年全县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家,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5 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 3 个,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6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6 家,全年全县有效发明专利累计量达 210 件,完成 8.1 件/万人。[3]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61 个,有床位 2445 张,技术人员2134 人。[3]

公共事业

202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4068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76 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人数 3683 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 936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 8.87 万人、7.95 万人、4.51 万人、3.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 10.63 万人,参保覆盖率维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23 万人,参保率达99%以上。[3]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县森林面积 58.28 万亩,县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7,其中,优级 147 天,良级180 天,轻度污染34天,中度污染 4 天,重度污染 0 天。全年,全县PM10、PM2.5浓度分别为 44.0 微克/立方米、29.0 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PM10 下降 4.3%,PM2.5 下降3.3%。[3]

人民生活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450 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24417元,增长 7.8%;经营净收入 6691 元,增长18.9%;财产性收入 3835 元,增长 3.5%;转移性净收入7507 元,增长6.9%。人均消费性支出 23930 元,其中食品支出8178 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46 平方米。

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4 元,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 13401 元,增长 11.2%;经营净收入10024元,增长 11%;财产性收入 2489 元,增长2.3%;转移性净收入2420元,增长 5.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82 元,其中食品支出6184 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62 平方米。[3]

荣誉

2016年5月27日,蒲江县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8年12月,蒲江县获得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19]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