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作者 王籍
作品名称 《入若耶溪》
作品出处 《昭明文选》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入若耶溪》配图《入若耶溪》配图(5)入若耶溪[2]

[南朝·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作品鉴赏

《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上面提到的“籍”,即王籍。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游行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它的“独绝”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只是线,还考虑到面。

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

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后来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没有幽静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

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居的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此地”一顿,将上述描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得传神,这是其一。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只是没有点明“喜”字罢了,这是其二。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作品注释

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 

艅艎:舟名。泛泛:船行无阻之貌。

阳景:日影。

回流:曲折的溪流

逾:同“愈”,更加。

长年悲倦游:长年悲伤于做官生涯。

【名句】: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这首诗使我们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

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

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王籍(?-536?)

[南朝·梁]字文海,僧佑子。好学,有才气,为诗慕谢灵运。后为唐候相。甚工草隶,笔势犹放,盖孔琳之流。《南史本传》南朝梁诗人。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其父王僧佑为南齐骁骑将军,晋安王文学。王籍自幼习文,博涉有才,为任、沈约所赏识。仕齐为冠军行参军,入梁为安成王主簿,天监中为湘东王萧绎谘议参军,迁中散大夫。太清元年(547)引安西府谘议参军,带作塘令,不理县事,不久逝世。

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他在会稽所作《入若耶溪》一诗尤为人们所称道。其中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南方文人击节赞赏,叹为“文外独绝”;北朝卢询祖、魏收则不以为然。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举出《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以为“籍诗生于此意尔”。颜氏此说,恐失之穿凿,但此诗这种“动中有静”的表现手法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齐骁骑将军、晋安王文学僧佑子。自幼好学习文,博涉有才,为任昉、沈约所赏。又工草书,笔势遒放,时谓之孔琳之流亚。初仕齐,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入梁,为安成王主簿、尚书三公郎、廷尉正。出为余杭令,政化如神,善于擿伏。然性颇不俭,俄为百姓所讼。又为钱唐令,复以放免。后除轻车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以公事免。还为大司马从事中郎,迁中散大夫,尤不得志,弥忽忽不乐,至徒行市道,不择交游。有时途中见相识,辄以笠伞覆面。太清元年(547),湘东王为荆州,引为安西府咨议参军,带作塘令。小邑寡事,弥不乐,日饮酒,不理县事。人有讼者,鞭而遣之。未几而卒。籍为诗学谢灵运,《南史》本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其在会稽所作《入若耶溪》一诗尤为人所称道。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刘孺见之,击节赞赏不已,叹为“文外独绝”。这种“动中有静”的表现手法对后世颇有影响。萧绎曾集其文为十卷,已佚。今存诗二首,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