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升:男,1956年生,山东青州人.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武汉大学文献学专业,教授职称.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书法专业方向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古文字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文献管理,古文字典籍研究等工作.尤深于对青铜器及铭文文献学术研究与探讨.在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并出版相关著作.结合治学,追慕书艺之道,尤对金文书艺颇为用功.并问学受教于古文字学及金文书法大家商承祚先生与蒋维崧先生.极为推崇两先生的严谨治学风范和独特的金文书艺.创作作品被国内外文化机构和友人收藏.
中国PE从2006年起开始了飞速增长,全球瞩目的“中国机会”正在诱惑越来越多的手中持有大笔资金的投资者,仅温州一个地区就有6000亿资金寻找投资出路,民间资本将成为本土PE主角。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运筹,6月20日,厚朴美元基金最终超额完成了融资计划(20亿美元),成功募得25亿美元。此次认购吸引了包括日本大和证券、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高盛、壳牌退休基金等知名海外机构投资者。这也是目前为止,以中国为投资目的地、由中国人自行管理的最大规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下称PE)。
孙东升认为,目前PE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就募资来讲,很难募集到大资金,这一方面既有投资者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PE现阶段的融资能力。他指出,目前有人认为投资“热”,这在投资方面的体现就是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入。
对于下一阶段PE需要关注的问题,孙东升认为第一是人才培养,第二是风险控制。“在当前比较热的情况下,风险控制应该引起我们的逐步重视,IPO的项目不一定会获得成功。”孙东升说。
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于1998年创立,本届是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成长发展十周年峰会,以“构建完善的发展环境,打造完整PE/VC产业链”为主题,新浪科技作为独家战略合作网络媒体进行全程直播。
国资背景的深圳创新投副总裁孙东升在座谈会上透露,2003年以来,该公司已总计投资40多个项目,投资额达6.98亿元;去年以来,公司开展的各类创业投资明显加快,仅去年,就投下16个项目,资金额达2.7亿元。该公司投资参股的同洲电子去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在创造股市“神话”同时,也使创新投获利丰厚。
“创新投的许多早期投资回报均非常可观!预计在今年,创新投投入的项目,会有将近10家进行IPO,形势相当好!”孙东升说。招商局刘平介绍,该公司投资的近40个项目,已有3个进行IPO,7个项目还在“种子期”。
据悉,市科信部门正在加快工作,并力争创投业“政府引导资金”尽快出台。此外,去年全市科研资金改革计划推出的11类资金资助中,已明确将创投企业列为资助之一,按规定:深圳创投企业如对初创期的自主创新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就可按照投资额的15%至20%比例进行“无偿资助”;一年内,市科研资金对同一家创投公司的支持,最高可达200万元。
过去几年中,深圳创新投大量从事这种代理持股业务,并从中获取了不菲的利润。
不过孙东升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代理投资业务只是深圳创新投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只靠这个收益不可能支撑公司。公司的收益主要有转让项目公司股份的收益,有大股东以固定收益回购股份的,另外就是闲置资金短期投资。”
创新投刚成立时,曾经拿到一些原始股赚取了一些利润。一直到现在,创新投16亿元资本金中只有4个亿在做直接投资,其它大笔资金是在做短期投资。国外创业投资基金一般有十年的封闭期,投资者不要求有回报,主要靠收取管理费来维持运转。创业投资3、5年内是不可能有回报的,深圳创新投早期主要是靠短期投资收益,现在长期投资这一块在逐步增加,早期投入开始回收。”
2017年8月29日,《财富》(中文版)正式公布“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榜单,孙东升入榜。[1]
2018年10月,孙东升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榜单。[2]
孙东升,男,汉族,1968年4月生,河南省周口市人。199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农经所农产品流通与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2002年
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兼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农业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专家咨询团成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农业保护、粮食安全等问题的研究,对国际农产品贸易、WTO农业问题、农业保护、农村发展、粮食安全等问题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农业部、财政部等国家部门的肯定与应用,并送国务院有关领导参阅。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科技部等重点研究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副主编著作1部,7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研究成果奖。
2001年到农经所 2007年晋升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