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可以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18.00 元
盛可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2002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水乳》、《北妹》、《火宅》,小说集《取暖运动》等。部分作品被译介海外。2003年荣获“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现供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
开古玩店的文艺女青年,在西藏恋上已婚男知识分子,看似高级的婚外恋,最终仍不免幻灭。
盛可以对恋人间的滚烫撩拨语言、语言背后深邃的心理刻划,以及柔情缱绻,却又彼此攻防的角力描绘,直白撕裂,精准到令人发颤。这是透到骨子里的爱情挽歌。湮灭的那一刻,废墟又岂止他们的爱情。
李敬泽(评论家):《道德颂》表露着这个时代精神之病的真正要害:它应该在,但它破碎、微弱、难以确认。《道德颂》就是献给这空茫混沌之“在”的一曲长歌。
廖增湖(作家,《收获》编辑):我很讨厌这部小说,它流露出对男性的谴责。是母系社会刺向行将崩溃的父系社会的剑,有刺痛的东西。旨邑的角度是刁钻的,很恐怖、机巧、锋利。道德是巨大的反讽。旨邑这个人,是单纯的女人,在情感投资上,碰到笨蛋。她又是贾母类型的厉害角色。小说读了让人不舒服,可怕。语言刚劲有力。两个自我的困争。语言上的暴发力,带来写作上的后遗症,像长跑。看得出,她的理想在往经典上面写。这是个好小说。
程永新(《收获》主编):《道德颂》是盛可以强势出击,对现实生活正面强攻的作品,精神领域发生了一种变化。表面看来,是传统的遵守还是打破,人生价值被破坏了许多,处境悲观。这部作品故事老套,但从最简单的点入手,出发点是想全面对当代人的情感作一次梳理,对个人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变化。着重于个人遭遇,《道德颂》大建构、探索、研究关注的都比较大,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变化。
谢有顺(评论家):盛可以在这部作品里是挖掘得很深,很独到,真的是血丝纹理清晰可见。不仅塑造了特别的人物,还体现了女性作家狠狠质问生活,追问难题,寻找生命的出路。后半部是恣肆的,波涛汹涌的反现。这个年龄段的作家,对当下两性的复杂的难题的解析,很了不得。
盛可以,女,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94年发表散文,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水乳》发表后引起关注,2003年获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之后相继出版长篇《道德颂》、《北妹》、《水乳》、《死亡赋格》以及《取暖运动》、《在告别式上》、《可以书》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页数247页
标签小说(252)/长篇小说(24)/女作家(15)/婚外恋(2)/道德(1)
开售时间2012-08
《道德颂》编辑推荐:爱情,有无道德可言道德,有无生命延续。
“这世代”的愿景:两岸青年文学的通航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出生、大致在九十年代以前就已成名的资深中文作家,两岸互有所知的名单可以列出很长一串。近十多年来,台湾地区在大陆较有读者缘的作家几乎都是“五零后”,比如龙应台、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这几年又加入了“七零后”的骆以军;大陆在台湾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则以“五零后”和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六零后”居多。
大量已经跻身文坛主力阵营的“六零后”、“七零后”以及“八零后”的作家们,他们的创作其实构成了最为活跃的文学现场。而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一最不该被遮蔽的部分,两岸尚欠缺彼此了解一“这世代”,在这里就是特指两岸文学在互相知情的程度极其有限的状况下尚属碎金闪耀阶段的这一部分;“这世代”书系,便是意在实现两岸优秀青年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互访和交流。
两岸出版传播体制方式的差异,也许是使得双方作品难以大批量互相引进出版的首要原因。台湾作家大都在某一出版机构下签约,由于不同的作家签约于不同的出版商团,在遴选之后,将他们的著作集中在同一书系的工作,就显得极为繁琐和困难。也正是因为如此,仍有相当优秀的作家暂时无法让大陆读者更多地了解到。大陆作家在发表和出版方面受出版商制约的状况也已出现。
不管怎么说,美好的愿望是共同的,美好的事业总会有美好的真心来推动。
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魏运华副总编辑,重庆出版集团陈建军副总经理,感谢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第一编辑室张好好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大众图书编辑室张华娟主任,以及所有使书系梦想成真的朋友,基于对这一书系的人文意义的充分认知,他们选择了“这世代”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将这九位两岸作家的著作组成的“这世代”书系作为重点选题联合出版,并将五位大陆作家的书引荐给台湾著名出版机构——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感谢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将五位大陆作家的著作以“这世代·火文学”的名义,同时在宝岛台湾盛装推出。
本书系特邀台湾著名报人、作家吴婉茹女士共同主编,在她的联络协调下,原有台湾作家备选名单中的四人终于与大陆五人一起加盟到“这世代”书系的第一辑,没有她一丝不苟的主持引荐和大力促成,就没有书系架构的完整。
“这世代”书系第一辑九本书的作者是:台湾的郝誉翔、甘耀明、钟文音和纪大伟,大陆的毕飞宇、李洱、魏微、盛可以和徐则臣,均为当今两岸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这世代”标志性作家。
每位作家具有各自的创作个性,而两岸文学心灵的亲近则是不可阻碍的共通性。“这世代”书系的精神价值从筹划之时已经诞生,随着作品的传播,意义定将无限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