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皇帝李世民励精图治,采纳谏议大夫魏征两百余条意见,不断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初步形成国势昌隆,府库充盈,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八方来朝。
贞观九年,魏征奉旨出巡,发现各地官员中,奢糜之风渐盛,不法扰民之事亦时有发生。与此同时,京城内国舅长孙无忌将一名西域绝色女子,作为赌注“输”与李世民,他自己则欲强娶隋朝旧臣郑仁基之女月娟。魏征闻知,巧借国舅开筵之机,向李世民举荐郑仁基,使月娟等有机会当面向皇帝陈情,令长孙无忌妄念落空。
次日早朝,魏征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奏本,直陈时弊,并引“惰亡于奢”的教训,劝戒李世民以人为本,释放后宫宫女,使皇室为群臣做出以人为本、戒奢以俭的表率。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煽惑下,李世民一时火起,对魏征大发雷霆。
李世民毕竟是一位深谋远虑的英主。事后,李世民目睹后宫宫女如云的实情,又经长孙皇后良言启发,深感后悔,乃连夜亲赴魏府。魏征也正辗转难眠,欲再次进宫劝谏。君臣相见,两心相印。李世民当即命魏征拟诏,遣释后宫三千宫女,让她们归田园、务农桑,与亲人团聚。此举赢得万民拥戴,贤臣明君,直谏纳谏,演绎了一段共铸盛世的千古佳话。
职位 | 人员 | 职位 | 人员 |
编剧 | 戴英禄、梁波 | 导演 | 陈薪伊 |
作曲、唱腔设计 | 高一鸣、尤继舜 | 作曲、指挥 | 龚国泰 |
舞美设计 | 徐福德、刘福升 | 服装设计 | 毛飞 |
服装造型设计 | 翁丽君 | 参考资料 |
职位 | 人员 | 职位 | 人员 |
编剧 | 戴英禄、梁波 | 导演 | 陈薪伊 |
作曲、唱腔设计 | 高一鸣、尤继舜 | 作曲、指挥 | 龚国泰 |
舞美设计 | 徐福德、刘福升 | 服装设计 | 毛飞 |
服装造型设计 | 翁丽君 | 参考资料 |
剧中人 | 扮演者 | 剧中人 | 扮演者 |
魏征 | 尚长荣 | 李世民 | 关栋天 |
长孙皇后 | 夏慧华 | 长孙无忌 | 孙正阳 |
郑仁基 | 陈少云 | 唐公公 | 萧润年 |
参考资料 |
剧中人 | 扮演者 | 剧中人 | 扮演者 |
魏征 | 尚长荣 | 李世民 | 关栋天 |
长孙皇后 | 夏慧华 | 长孙无忌 | 孙正阳 |
郑仁基 | 陈少云 | 唐公公 | 萧润年 |
参考资料 |
剧中人 | 行当 | 角色介绍 |
魏征 | 花脸 | 一个自然、质朴,内心极其博大而胸襟坦荡的人。 |
李世民 | 老生 | 英俊洒脱、踌躇满志。一代明君,一个以善于纳谏、择善如流、知人善任著称的帝王。 |
长孙皇后 | 青衣 | “天下第一贤后”,为人谦厚大度,辅佐李世民打下江山,赢得了母仪天下的威德。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也没有忘记自己对国家百姓的责任,不纵容家人贪欲。 |
长孙无忌 | 丑角 | 一直很嫉妒魏征,魏征作为隋炀帝的遗老旧臣却能得到重用,而魏征又反对他所崇尚的奢靡之风,两人产生对立。 |
郑仁基 | 老生 | 尽管对隋朝统治者有诸多看法,身为隋朝旧臣还是不愿意作为“贰臣”为李唐王朝服务。 |
唐公公 | 丑角 | 一个善良的、感情世界极为丰富的人。他对李家、对李唐王朝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对弱者、对下层也充满了同情和关爱。 |
参考资料 |
剧中人 | 行当 | 角色介绍 |
魏征 | 花脸 | 一个自然、质朴,内心极其博大而胸襟坦荡的人。 |
李世民 | 老生 | 英俊洒脱、踌躇满志。一代明君,一个以善于纳谏、择善如流、知人善任著称的帝王。 |
长孙皇后 | 青衣 | “天下第一贤后”,为人谦厚大度,辅佐李世民打下江山,赢得了母仪天下的威德。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也没有忘记自己对国家百姓的责任,不纵容家人贪欲。 |
长孙无忌 | 丑角 | 一直很嫉妒魏征,魏征作为隋炀帝的遗老旧臣却能得到重用,而魏征又反对他所崇尚的奢靡之风,两人产生对立。 |
郑仁基 | 老生 | 尽管对隋朝统治者有诸多看法,身为隋朝旧臣还是不愿意作为“贰臣”为李唐王朝服务。 |
唐公公 | 丑角 | 一个善良的、感情世界极为丰富的人。他对李家、对李唐王朝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对弱者、对下层也充满了同情和关爱。 |
参考资料 |
剧照(5)1998年8月起,上海京剧院约请院外编剧、组织新编历史京剧《魏征与李世民》的剧本创作。年末,戴英禄写出初稿《田舍翁魏征》。年底,剧院艺术总监黎中城、编剧戴英禄、梁波、导演陈薪伊、主演尚长荣在北京商讨剧本修改方案。
1999年春节后,戴英禄和粱波(执笔)写出二稿。3月6日,上海市文化局局长马博敏、上海京剧院总经理林宏鸣、艺术总监黎中城、编剧戴英禄、梁波、导演陈薪伊、主演尚长荣在北京讨论第二稿剧本。确定进—步修改加工方案。3月8、10、19日,林宏鸣主持召开三次创作会议,讨论剧本,确定体现风格,组成二度创作班子。3月12—17日,林宏鸣率主创、主演11人赴陕西深入生活,搜集资料。4月3日,在上海举行戴英禄、梁波共同改出的第三稿剧本讨论会。4月18—25日,导演陈薪伊、主演尚长荣、文学编辑王涌石赴天津,与二位编剧合作,改出排练本,定名为《贞观盛事》。5月4日,《贞观盛事》剧组正式建立,开始排练。6月16日,在上海举行《贞观盛事》首演新闻发布会。8月16日,经局部修改后的《贞观盛事》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作赴北京前的预演。
《贞观盛事》将剧中人物的矛盾和关系调整成一种非常“微妙”的状态。此外,着眼于京剧观众欣赏习惯,在音乐和唱腔上化了更多的功夫。全剧配器重写,将《春日景和》《哭皇天》等传统曲牌融入其中,加强音乐的抒情性。唱腔则力求“以情度曲、以人度曲”,尽量发挥尚长荣、关栋天等人的嗓音条件和演唱才能。对于剧本的修改,都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斟酌,最后改动了上百处情节。
这场戏启幕,台上所现的壮观舞美,配以音乐烘托下的有序仪仗,盛唐之风突起。
第二场魏征宅邸的衬景,原来主张布以梅花,但徐福德在赴西安采风时,被眼前满山遍野的梨花深深打动,便向导演提议用梨花,以示魏征心灵之洁白,陈薪伊听后亦赞成该想法。同时,为区别前场层楼梁柱之土红色,魏征宅邸梁柱不上任何颜色,通过突出木质之本色,而显魏征品行毫不掩饰之本。
第一场和第二场的舞美设计,对比十分鲜明,通过舞台美术的形象化语言,寓意深刻的思想,盛世之下不能助长奢靡之风。长孙皇后之兄长长孙无忌,乃主人公魏征的陪衬,是奢靡之风的舞台人物代表。剧中众贺他喜得贵孙之第三场,为显他宅邸之豪华,引得争相与之攀比的长安官家广筑巨掷。拜金挥霍,徐福德在舞美设计上则以辉煌的陈设和色调予以表现。
在第四场皇宫大殿之规定情景中,舞美设计于帝位后之背景上,取消常用之龙,而代之以骁勇的唐军,那些持戟荷枪奋进城池之兵士图象,来表达获天下极为不易,撑起朝政者人众数广,奢靡之风万万不可能助长之内涵。
李世民愤懑而回后宫的第五场,原先的舞美设计,栏杆均为横向的。然而陈薪伊导演让剧中人李世民由后出场,直往舞台口走,期间,宫女络绎不绝地向他跪拜,以显宫女为数之多,使李世民之心顿受触动,顷刻反省,深感魏征适才坦言未错,于是引出后面悔悟纳谏的戏来。徐福德受此启发,便将栏杆的设置作了纵向的改动而定了下来。
第六场魏征宅邸,月夜转黎明,魏征和李世民君臣隔时空交心,谐架灵桥,弃怨欢晤。由唐公公读诏书,释放三千宫女。
尾声,设置了两个打开的宫门,门内宫院深深,门外,天广地阔任驰骋,寓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