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
1978年—1982年,就读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3年,担任山东省德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3年—1986年,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物理生理生化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1988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8年—1996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1994年,在丹麦皇家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96年—2001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8年—1999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农林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2003年,担任国家粮油品质检测与安全控制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研究室主任。
2003年—2007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11年,担任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主任;同年,担任农业部油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研究室主任。
2017年,担任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生物毒素)研究室主任。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7月,担任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1]
现任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湖北省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测试中心主任。[1]
2022年7月15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正式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为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1]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质量监督与检验协会理事。
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8项,获成果奖5项, 国家发明专利2项,鉴定成果1项,发表论文48篇,著作5部。 率先建立的视频扫描测定 天然产物 自由基清除剂活力技术, 1999年获美国 油脂化学大会杰出奖;《 双低油菜速测技术及芥酸硫甙速测仪》开辟了油料品质速测技术及速测仪研究的新领域, 2001年获湖北省 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2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长江中下游两熟制油菜秋发生物学基础及高产技术》等三项目分别获省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首次研究建立了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完整硫甙技术, 多次应邀出席 国际油菜大会、 色谱学会议和国际食品 法典等国际会议。建成了国内权威并与国际接轨的油料质检机构, 为国内外培训技术人员近千人次,并承担完成外籍学员培训和境外样品的检测任务。与日本国家油料检定协会、瑞典、芬兰、丹麦及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多次接受外国专家来访,并应邀出访瑞士、瑞典、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主持制定的《饲料用低硫苷菜籽饼(粕)》等双低油菜四个农业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已于2001年4月实施。
2017年4月21日,李培武入选中国工程院颁布的增选有效候选人提名名单。[2]
2018年11月,李培武荣获第六届中华农业英才奖。[3]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