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1988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理学硕士,师从姜礼尚教授和叶其孝教授。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理学博士,
zhangkaijun师从肖玲教授和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Pierre Degond教授。2000-20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Norbert J.Mauser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等领域的数学研究工作。与法国数学家Pierre Degond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半导体超晶格框架下的半导体载流子量子传输的微观散射模型和宏观SHE模型。在半导体偏微分方程的相应领域取得的一些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为Markowich Peter, Ben Abdallah Naoufel, Jüngel Ansgar, Xu Jinchao, Alì Giuseppe和Gasser Ingenuin 等教授所引用。近年来一直和国际同行专家保持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多次应邀访问欧洲的一些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参加了奥地利政府1999年START奖项目“Nonlinear Schrodinger and Quantum Boltzmann Equations”的研究工作,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发表教育研究文章:“建设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教育的一二三与无穷大”、“大学校长制度如是说”、 “本科师范教学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科学关系”、“也谈教育规划刚要”。
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3),北京大学理学硕士(1988),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与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联合培养理学博士(1999),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2000-2001)。
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法国、奥地利和中国的一些国际高水平专家合作,在半导体偏微分方程的相关领域取得了一些引起国际同行关注的研究成果。
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IAM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 Monatshefte fuer Mathematik,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B)等一些国际知名数学杂志上。
一些研究成果被美国数学会数学科学网显示以较高引用率(reference citation)为国际同行所引用. 近年来一直和国际同行专家保持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 多次应邀访问欧洲的一些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 在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一项,和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项目一项
1979.09.-1983.0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生
1985.09-1988.07 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6.09-1999.07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998.03-05 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及法国PAUL SABATIER 大学访问博士生
1998.11.-1999.01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及法国PAUL SABATIER 大学访问博士生
1983.07-1985.08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助教
1988.07-1996.08 烟台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
1999.07-1999.12 北华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教授
1999.09-1999.11 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及法国PAUL SABATIER 大学访问教授
2000.01-2002.08 北华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
2000.10-2001.10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数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2001.05 德国KONSTANZ大学访问教授
2002.09-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2003.1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1.教育研究
数学基础教育的一些相关研究问题
提示说明:以下20道题目可以作为数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题目。初步探索是本科论文、较深探索是硕士论文、深入探索是博士论文。清楚教育成才过程的全方位内容、了解“教育大厦”的底中顶各层间的科学关系、掌握现代数学的基本内容、注重数学和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科学规律融合、确立教育是专业科学支撑下的非空洞教育观等几个重要因素是顺利完成以下论文的前提条件。
理论篇:
1) 数学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与作用问题
2) 数学基础教育的全局观与局部观问题
3) 一般教育在数学基础教育中的作用问题
4) 数学基础教育的微观结构与宏观表现问题
5) 数学基础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相容性问题
6) 数学基础教育的强度、广度和深度问题
7) 数学基础教育影响社会成才教育的重要因素问题
8) 数学基础教育的非物质心理结构体系问题
9) 数学基础教育、竞赛数学教育和高等数学教育的成效关系问题
10) 数学科学研究模式驱动下的新型数学基础教育体系问题
实践篇:
11) 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素质问题
12) 数学基础教育研究者的数学素养问题
13) 教学实验一手资料的记录、积累、处理与应用问题
14) 师范大学、中小学与社会之间的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主导作用问题
15) 考试的意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的内在关系问题
16) 中学校长与大学校长对高考的视野问题
17) 高考改革的科学化、简单化、轻松化、自然化与有效化问题
18) 高考命题模式对基础教育减轻负担和增加潜能的负面影响问题
19) 大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家的基本特征问题
20) 建设具时代自适应性质的先进师范大学问题
主要研究兴趣:
(1) 教育的本源社会价值
(2)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问题
(3) 中国先进师范大学建设问题
(4) 中国教育体系的系统科学视野
(5)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微积分视野
(6) 科学发展观的数学模型理论
(7)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科学发展观因素
(8) “教育管理加减法”与“教育管理微积分”的行政决策差异问题
(9) 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教育互浸关系
(10) 本科教学评估的自然评价结构
2. 出版教材
张凯军 李敬宇 编著, 分析数学讲义,科学出版社,2011.01
3. 教育文章
已发表的教育研究文章
1) 建设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教育网
2) 中国教育的一二三与无穷大,中国教育网
3) 大学校长制度如是说,中国教育网
4) 师范本科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科学关系
5) 也谈教育规划刚要,中国教育网
6) 关于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网
7) 教育蝴蝶效应 暨献言南方科技大学,中国教育网
8) 人类生存观缘何于教育, 中国教育网
4. 超星学术视频课程
数学: 分析数学
教育: 钱学森之问
偏微分方程 非线性分析 数学模型及应用
1)“Nonlinear Schrodinger and Quantum Boltzmann Equations” (奥地利政府1999年START奖项目: No. Y137-TEC),奥地利政府,1999.10-2004.12 (参加者);
2)工业问题中的数学模型方法及相关模型的数学分析和数值模拟,吉林省教育厅,2000.09-2002.12(主持人);
3)半导体SHE模型和QHD模型的理论与计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3.01-2005.12(主持人);
4)半导体与超晶格量子传输的数学理论研究,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2003.05-2005.12(主持人);
5) 半导体偏微分方程及相关系统的最优控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4.01.01-2006.12.31(主持人);
6)半导体超晶格模型的数学分析与数值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6.01-2008.12 (主持人)。
(1) ( with Guojing Zhang and Hailiang Li) Semiclassical and relaxation limits of bipolar quantum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 ( with Hailiang Li and Guojing Zhang) Algebraic time decay for the bipolar quantum hydrodynamic model,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3) ( with Guojing Zhang) On the bipolar multidimensional quantum Euler-Poisson system: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solution and semiclassical limit. Nonlinear Anal.
(4) ( with Bo Liang) Steady-state Solutions and Asymptotic Limits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Quantum Hydrodynamic Model,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5) ( with Hsiao Ling and Mauser Norbert J.) The Relaxation Limits to the Bipolar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
(6) ( with Mauser Norbert J. and Qiu Youchun ) Global Existence and Asymptotic Limits of Weak Solutions of the Bipolar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Monatshefte fur Mathematik
(7) ( with Pierre Degond ) A Scattering Matrix Model of Semiconductor Superlattices in Multidimensional Wave-Vector Space and Its Diffusion Limit,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8) ( with Pierre Degond ) Diffusion Approximation of a Scattering Matrix Model of Semiconductor Superlattices,SIAM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9) ( with Youchun Qiu ) On the Relaxation Limits of the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10) On the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the Bipolar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1) ( with Hsiao L.) The Global Weak Solution and Relaxation Limits of the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to the Bipolar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12) ( with Hsiao L.) The Relax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to the Drift-Diffusion Equation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获2009年教育部与中国教育报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联合举办的“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主题有奖征文比赛第一名。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指导导师
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2年首届明德师范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