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

兰考县

中文名 兰考县
车牌代码 豫B
知名学校 兰考职业技术学院、兰考一高
知名企业 富士康、恒大、正大、格林美
外文名 LankaoCounty
别名 户牖、东明、东昏、仪封、兰仪、兰封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东北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方言 中原官话-开封话
邮政编码 475300
国家/地区 河南省开封市
政府驻地 兰阳街道办事处
县委书记 陈维忠
荣誉记录 2018年6月、入选“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历史沿革

春秋时,称户牖(今兰考县北)。战国时设立户牖邑,属魏国。兰考县历史名人——汉光武帝刘秀兰考县历史名人——汉光武帝刘秀

秦朝设立郡县制,于户牖邑置济阳县(今兰考县北)。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至此,昏雾四塞,车不能行,遂命此地为“东昏”,并筑“秦台”以厌之。

西汉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以东昏邑为治所建东昏县,属陈留郡。有汉武帝刘彻行宫,称济阳宫。西汉末,刘钦为济阳县令。

西汉建平元年十二月初六(公元前5年1月15日),光武帝刘秀出生于济阳县济阳宫(今兰考县东北)后殿第二间屋里。《论衡》吉验篇:“光武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生于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皇考为济阳令,时夜无火,室内自明。”《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於凡禾,县界大熟,因名上曰秀。”

新朝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东昏县为东明县。

三国时,魏国废东明县为东明镇。其地南入小黄县,北入济阳县。

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均未设置政区建制。唐贞观中期,济阳县废入冤句县。

北宋宋太祖乾元元年(963年),以东明镇重建东明县,属京畿路开封府。

金朝初期,因黄河决口改道,东明县被黄河分为南北两部分。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年),东明县县治迁至黄河以北的冤句县旧地(今菏泽市东明县),东明县县治(今兰考县境内)被废为通安堡。金朝正大九年(1232年),东明县黄河以南之地析置为兰阳县(县治明代东昏故城)、仪封县(县治通安堡)两县。两县同属南京路。

元朝时期,仪封县改属归德府睢州。至正十七年(1357年走进今日兰考走进今日兰考(22)),黄河淹没兰阳县城,兰阳县城迁于韩陵(今城关镇老韩陵村西),县属汴梁路。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兰阳县城再迁于马村(今县城),属开封府。仪封县自归德府睢州改属开封府。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仪封县县城被黄河淹没,县城南迁白楼村(今仪封乡政府所在地)。

清朝时期,兰阳县、仪封县属开封府。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黄河改道,仪封县所属堌阳等七里划归卫辉府考城县。在坊等八里建仪封厅于黄河南岸的圈头集。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三月,位于江墓店(今商丘市民权县李堂乡江墓店村)的考城县县城被黄河淹没,考城县知县雷逊于堌阳(今兰考县固阳镇)重建考城县城。至此,考城县县城才首次设置于今兰考县境内。道光五年(1825年),仪封县并入兰阳县,称“兰仪县”,仪封以乡隶之。宣统元年(1909年),为避溥仪帝讳,改兰仪县为兰封县,仪封乡改称为封人乡。

民国时期,兰封县属开封府豫东道。县人民政府首次成立于1946年8月11日,后两撤两建。1948年10月,兰封县彻底解放,归属陈留专区领导。1948年10月28日,考城县彻底解放,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属商丘专区。1949年2月归陈留专区。1949年10月,考城县县城由固阳镇迁至张君墓镇。

1952年,兰封县、考城县划归郑州专区。1954年6月,兰封县和考城县部分地区合并,以二县首字为名,称兰考县,县城驻原兰封县县城。隶属开封专区。1955年4月,开封专区改名为开封地区。

1977年10月,兰考县划归商丘地区。1980年8月,兰考县又划归开封地区。

1983年6月,开封地区撤销建为地级开封市,兰考隶属地级开封市。

2011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将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等10个县(市)成为省政府直管县。同年6月1日,10个县(市)的试点工作开始推开。

2014年1月1日,兰考县全面施行省直管县体制,行政区划仍隶属原地级开封市。

区划沿革

兰考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2016-2030兰考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2016-2030(3)

2015年9月6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兰考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城关镇、城关乡,对原行政辖区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将三义寨乡薛楼村划归城区管理。设立兰阳、桐乡、惠安3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兰阳街道办事处辖原城关镇的城南、城西、城北、城东、城春5个居委会,原城关乡的陈寨、朱庄2个居委会和老韩陵、五爷庙、牛王庙、西岗头4个建制村,总面积27.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24万人,办公地点设在原城关镇政府;桐乡街道办事处辖原城关乡的二坝寨、鲁屯、高场、姜楼、王庄、胡集、许贡庄、市皓8个居委会和盆窑、赵庄、绳庄、东北场、韩陵寨、新韩陵、粟场7个建制村及三义寨乡的薛楼建制村,总面积32.24平方公里,总人口6.37万人,办公地点设在原城关乡政府;惠安街道办事处辖原城关乡的韩村、豆寨、孙庄、余寨、狮子固、惠窑、田庄7个居委会和范楼、常庄、杨山寨、古寨、桂李寨、司野、李寨、陈斗寨、刘林、金营、何寨、乔庄12个建制村,总面积63.59平方公里,总人口6.59万人,办公地点设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21年,兰考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5个场、1个农科所、[12]1公司、1个产业集聚区、1个商务中心区:兰阳街道、桐乡街道、惠安街道、堌阳镇、考城镇(原张君墓镇)、南彰镇、红庙镇、谷营镇(原谷营乡和爪营乡合并)、闫楼乡、仪封乡、小宋乡、许河乡、孟寨乡、三义寨乡、葡萄架乡、东坝头乡,兰兴工业区(兰考产业集聚区)。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兰考县下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5个场、1个农科所。[12]

区划详情

3个街道:兰阳街道、桐乡街道、惠安街道。

8个镇:堌阳镇、南彰镇、考城镇、红庙镇、谷营镇、东坝头镇、小宋镇、仪封镇。

5个乡:三义寨乡、孟寨乡、许河乡、葡萄架乡、阎楼乡。

5个场:仪封园艺场、造纸林场、柳林林场、西关农场、畜牧良种农场。

1个农科所:固阳农科所。[12]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兰考县兰考县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大体位于黄河南岸,西邻开封市祥符区,东连商丘市民权县,北邻菏泽市东明县、曹县,南接开封市杞县,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兰考县地处豫东平原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兰考黄河滩风景兰考黄河滩风景海拔66米。

气候降水

兰考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度。全年日照时数2529.7小时,平均年降雨量678.2毫米。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6.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69万人,城镇化率47.98%,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出生率8.83‰,死亡率8.59‰,自然增长率0.24‰。[2]

政治

县委书记:陈维忠[10]

经济

综述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406.76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03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78.42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72.32亿元,同比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为13.7:43.9:42.4,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依次为10.9%、40.6%、48.5%,分别拉动GDP0.8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202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3%。

2021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55.69亿元,同比增长4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9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税收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长4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31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财政民生支出68.71亿元,同比增长8.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8%。

202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44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2.0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612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19.4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450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12.6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92人,完成省定目标的273.2%。新增返乡下乡创业0.75万人。[2]

第一产业

兰考第一产业兰考第一产业(4)

202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0.13万公顷,同比增长0.5%。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94万公顷,同比增长0.2%;玉米种植面积3.76万公顷,同比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同比下降0.6%,蔬菜种植面积0.91万公顷,同比增长0.5%,瓜果类种植面积0.28万公顷,同比增长0.6%。

2021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6万亩。

2021年,粮食产量55.52万吨,同比下降4.6%。其中,夏粮产量36.01万吨,同比增长0.8%;秋粮产量19.51万吨,同比下降13.1%。小麦产量36.01万吨,同比增长0.8%;玉米产量17.15万吨,同比下降13.7%。

2021年,油料产量7.6606万吨,同比下降3.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1012万吨,同比增长0.3%;瓜果类产量12.1031万吨,同比下降0.5%。

2021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84万吨,同比增长0.2%,禽蛋产量9.45万吨,同比下降1.9%,牛奶产量5.60万吨,同比增长54.0%,年末生猪存栏13.74万头,同比增长10.2%;生猪出栏21.01万头,同比下降7.0%。

2021年,全县农机总动力80.4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4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1194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358台,比上年末增加325台;小型拖拉机7582台,比上年末减少95台,年末拥有联合收割机4066台,比上年年末增加179台,机耕面积115.86万亩,同比增长0.0%。[2]

第二产业

兰考第二产业兰考第二产业(3)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分经济类型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同比增长2.3%,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2.2%,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5.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261.7%;产品销售率98.6%。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7.4%。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4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1%;高成长产业增加值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5.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5%。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2.6%。

2021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59.5%;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4.9%。

2021年,建筑业企业94家,总产值同比增长1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1.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2]

第三产业

兰考第三产业兰考第三产业(3)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同比增长12.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

2021年,投资同比增长51.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6.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0.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5%;民间投资完成同比增长31.6%,占投资比重达到83.6%。

202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9.9%,其中住宅同比增长61.8%,商品房销售面积1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2%;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8.6%。

2021年,全县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16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63.8%。

2021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6.1%,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9%。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9.3%。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8860万元,同比增长11.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57455万元,同比增长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1405万元,同比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12304万元,同比增长12.7%;零售业零售额1768376万元,同比增长12.6%;住宿业零售额19319万元,同比增长11%;餐饮业零售额318861万元,同比增长5.5%。

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8%、家具类同比增长35.7%、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38.1%、烟酒类同比增长31%。

2021年,全县进出口总值24.17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出口总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40.68%;进口总值3.61亿元,同比增长2.9%。

2021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9282万美元,同比增长4.5%,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2.5亿元,同比增长4.0%。

金融保险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25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住户存款262.47亿元,同比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290.35亿元,同比增长18.7%。

2021年,全县保费收入26488.30万元。其中,财产险10760.64万元,寿险10874.06万元;赔款支出11337.75万元,其中财产险7743.33万元,人身险843.94万元。[2]

文化

方言土语

兰考县地处中原地区,在语音上与普通话较为相近,为北方方言中原官话中的郑开片。

姓氏起源

夏商周时,是中华历史上百家姓形成的主要时期。西周和东周春秋时代,兰考县属戴国,戴国为周朝分封在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治所在今商丘民权县,戴国后代以戴姓为氏。

地域文化

婚姻礼仪

婚姻-旧时婚嫁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都没有婚姻自由,而且礼仪甚多,一般要经过六个程序: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程序。

民间习俗

在服饰上,旧时老年人有扎腰带的习惯,成年男人腰中多系大腰带,女子头顶黑、蓝色方巾。脚下穿的均为手工圆口布鞋、布袜,妇女的鞋帮、鞋头多有绣花,小孩穿有猫头鞋。在饮食上,一日三餐,早饭多为馍、菜、汤、午饭多为小米饭或面条,晚饭多为馍、汤。

交通

交通运输

兰考是河南通往鲁西南的县城之一黄河黄河,距新郑国际机场仅需1个小时,距世界不冻港口连云港只需4小时,陇海铁路穿境而过,220、310、106三条国道在县城交汇,连霍、日南两条高速公路在兰考交叉而过,并与阿深高速公路联网,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郑徐客运专线在兰考设有客运站兰考南站,是河南“一极两圈三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全县完成货运量1471万吨,货运周转量656975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2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91万人公里。2021年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96533辆(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摩托车、挂车),比上年末增长0.92%。民用轿车(小微型载客汽车)78803辆,增长0.92%。

2021年,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0.73公里。全县干线公路优良率达到97.6%,农村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83%。[2]

电信通讯

2021年,电信业务总量4.29亿元,同比增长8.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6.45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3.94万户。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3%。邮政函件业务2.61万件,包裹业务0.52万件,快递业务量550.46万件。[2]

兰考远期交通规划设想兰考远期交通规划设想

社会

科技事业

2021年,全县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67个。科技创新平台14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省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特派员31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个。全县共获得专利授权426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2]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2所(不含高级技工学校),在校生188911人,教职工数(含民办教师)13918人,专任教师(含民办教师)117096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834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20550人;普通初中56所,在校生37509人;小学171所,在校生9309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04人;注册幼儿园277个,学前教育幼儿36616人;高级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2032人,教职工71人,其中聘用人员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1%。[2]

医疗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364人,其中临床医生2506人、注册护士2433人、药剂人员254人、技师473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482人,现有病床5418张。农村卫生室(所)62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09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2]

文化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13个,演出场次279场,观众11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1个,演出场次71场;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86次;文化站16个,组织文艺活动192次;农家书屋4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21万册(件)。城区有线电视用户5.3万户,入户率达90%,农村用户3.9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综合覆盖率90%。[2]

体育事业

2021年,群众体育取得长足进步,新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处。[2]

民生保障

兰考县兰考县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7元,同比增长9.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38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04元,同比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62元,同比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4元,同比增长10.0%;农村人均消费支出15641元,同比增长15.9%。

2021年,年末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78.55万人,参合率达到97.7%,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6.7亿元,其中:个人收缴参保费2.2亿元,财政补助4.5亿元,基金支出6.6亿元;城镇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12.18万人(企业10.38万人,机关事业1.8万人),收缴养老保险费5.81亿元(企业3.65亿元,机关事业2.16亿元),支付养老金7.82亿元(企业4.62亿元,机关事业3.2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25万余人,收缴养老保险费4600万元,发放基础养老金1.67亿元,个人账户养老金700万元,发放率达到100%;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3.8万人,收缴失业保险费2242万元,支付保险金264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1762万元,支付保险金136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万人,收缴保险费17053万元,支付医疗保险及生育津贴8777万元。

2021年,全年销售福利彩票3008.16万元,返还福利彩票公益金124万元。[2]

资源环保

2021年,全县水资源总量3.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76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115.9毫米,全年总用水量1.9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3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2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2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0.23亿立方米,全县人均用水量303立方米。

2021年,年末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2.9%,全年造林面积1.12万亩,其中,防护林1.02万亩,经济林0.1万亩。

2021年,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平均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全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4天,占总天数的67%。[2]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0起,各类事故死亡0人(不含交通事故)、溺水死亡0人,经济损失0万元,其中,生产性道路交通事故0起,死亡0人。[2]

城市建设

兰考城建兰考城建(7)2011年,兰考用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20亿元,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时期。新建、改造裕禄大道、朝阳路、考城路、振兴路等城区道路26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区面积由2006年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19平方公里,人口由8.2万人增加到1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0%,比2006年提高6个百分点。中山·商业大街、中心市场等旧城改造项目如期完成。农业大厦、财税大厦、“三馆两场”等市政建设工程顺利推进。西城中央花园、财富广场、兰博湾花苑等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南湖公园、滨河公园、爱民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投入使用,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9万平方米。狠抓城市规范化管理,投资8260万元建设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购置了一批环卫设施,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县城面貌显著改观。以张君墓、固阳等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个,完成新房建设1037户,城乡统筹发展成效初显。

2014年10月,兰考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试点的主要任务是,以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重点,结合创业创新、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绿色低碳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试点探索。

2015年6月12日公示的《兰考县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公示》将兰考县的城市发展定位为“全国知名红色文化名城”、“中原经济区新兴战略支点”、“陇海产业轴带重要节点”、“开封地区副中心城市”。

兰考县兰考县

旅游

2021年,现有4A级旅游景区(点)3处,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8万人次,同比下降23.5%,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2]

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纪念园,陵园位于原兰考县城关北习近平填写的诗词习近平填写的诗词黄河堤顶上,紧靠兰考菏泽公路西侧,南跨五午千渠,占地约50000平方米,分堤顶堤下两段。1966年建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团中央等六部委确定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4月,焦裕禄烈士墓被国务院增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基地位于焦裕禄书记当年治沙首试地东坝头乡张庄村南,以保留当年沙丘风貌的基础上开发,基地占地120亩,共分8个区: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区、张庄治沙体验区、高空攀岩拓展培训区、野营区、查风口探流沙体验区、民兵打靶体验区、农耕文明体验区和休闲文化区。主要以实地参与的方式,让体验者感受焦裕禄书记当年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时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加深对焦裕禄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兰考文化交流中心

兰考文化交流中心,兰考县文化交流中心是新城规划的特色文化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原为焦裕禄精神文化苑项目的二期工程,于2012年底动工。项目位于文体路与焦桐路交叉口西北,占地450亩,设计建设内容主要有兰考展览馆、刘岘纪念馆、焦林纪念馆(异地)等

东坝头黄河湾风景区,黄河兰考段是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呈“U”字形,因地势险要,素有“豆腐腰”之称。该河段为黄河标志性景观之一。毛泽东曾于1952年、1958年两次到此视察,并向全国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宽阔的黄河河道和200多亩适宜垂钓的滩地焦林纪念园焦林纪念园水面,十余里贯穿绿树田畴、野花飘香、风光优美的黄河大堤,区内滩涂湿地、沙丘沙岗等。

焦林纪念园占地面积50亩,由焦林、焦林纪念馆两部分组成,座落于东坝头乡政府东3公里处的张庄村西。当地人民群众为了缅怀焦裕禄,称这片树林为“焦林”,这里的刺槐为“焦槐”。于2007年由东坝头乡政府加强了“焦林”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创建了焦林纪念园。

张良墓,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的确有这么一座张良墓,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

请见书院,仪封乡政府所在地,历兰考旅游资源兰考旅游资源(8)史上曾流传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处,当地乡绅、学士邀请孔子逗留讲学,并竖“请见夫子处”碑纪念。被清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佰行,也在当地修建过请见书院,以弘扬儒家文化思想。

兰考百花园,兰考百花园又名兰考百花公园,黄河四季百花园,全称黄河四季百花园颐养中心。位于兰考东坝头乡南北庄,一期建设1300亩,包括营销大厅、游客接待中心、婚纱摄影花田、花卉种植区、水上乐园、颐养中心、生态餐厅、茶文化园、室内游泳馆、焦裕禄精神4D影院,养生云间花海,寻梦九曲黄河。本项目于2016年3月底一期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兰考1952观光小火车,兰考·1952铁路文化旅游项目以蒸汽小火车为主题,沿黄河环线铺设观光轨道,观光路线全长有4.5公里,项目总投资达2600万元。观光小火车沿途共设置两个站点,起点为百花公园,终点为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现今全线建成达到试运行通车条件,且一期可满足载客运行标准为:3节*40人共120人。

著名人物

古代兰考县名人
刘秀 虞延 虞放 王巽 张世禄 王廷相 王鹗 张伯行
杨廷弼 张世禄 王厈 张昱 梁云构 张卤 刘大谟 刘岘
当代兰考县名人
刘广亮 李二玲 任洪河 魏蒙关 韩治群 邵爱香 肖广辉 闫玮
付小芳 刘莎莎
在兰考做官和到过兰考的著名人物
林则徐 张良 宋祁 贾鲁 潘季训 刘大夏 刘天和 焦裕禄
毛泽东 邓小平 温家宝 江泽民 胡锦涛 李克强 习近平

荣誉

古代兰考县名人
刘秀 虞延 虞放 王巽 张世禄 王廷相 王鹗 张伯行
杨廷弼 张世禄 王厈 张昱 梁云构 张卤 刘大谟 刘岘

词条图册

当代兰考县名人
刘广亮 李二玲 任洪河 魏蒙关 韩治群 邵爱香 肖广辉 闫玮
付小芳 刘莎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