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张静源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山东博兴县高渡村
出生年月:1901年
牺牲日期:1933年10月
原名张寿安,化名舒实夫。1917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专科读书。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罢课、游行和抵制日货等活动,并与王尽美等爱国青年结交,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1921年于省立一师毕业后返回原籍,在史口(现属东营市垦利县)小学教书。1923年任博兴县教育局督学。1924年离开家乡到崂山,在九水、李家庄小学任教,后到青岛礼贤中学(青岛九中)附属小学任副校长。
在九水小学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在九水小学任教那年夏天,山洪暴发,校舍被淹,为抢救师生致左手残废。他热心办学,在校学生由百余人增加到500多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愤然退出国民党,并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宋哥庄小学党支部书记。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他筹集资金,建立了广益图书馆,还创办了“平民夜学班”,亲自上政治课,宣传革命思想。奉中共青岛市委指示,负责领导沧口、李庄、大枣园、南曲、仙家寨、赵哥庄一带党的组织工作。1929年冬,领导创办“平民夜校班”,亲自讲授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30年纪念“五四”运动11周年大会上,他慷慨陈词, 揭露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会后组织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9月,他领导大康、银月、钟渊、宝来、富士等纱厂工人大罢工。他根据党组织指示利用回乡探亲机会,带领高渡村群众兴建新学堂,举办平民识字班,组织雇工会、短工会,罢工、罢市,抢收地主的庄稼,抗交地主的债务。他还介绍李天佑、张仿、李旭林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建立了高渡村党支部。1932年春,遵照中共青岛市委的指示,组织发动了富士纱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取得增加工资的胜利。同年4月,被派到莱阳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仅几个月时间,就在莱阳建立了三个区委的莱招、莱平两个特支,并在莱阳乡师、莱阳中学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同年8月,前往海阳开展工作。1933年1月,又到牟平开展工作。同年3月,在牟平北河崖小学(现属山东省乳山市冯家镇)成立中共胶东特委,张静源任第一任特委书记。不久,山东省委连续两次遭到破坏,胶东特委失去与省委的联系。张静源乃去天津,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兼河北省委)接上组织关系,并遵照北方局的指示,返回胶东成立了中共莱阳中心县委,任书记。同年10月,在莱阳徐格庄东的芹口沙滩被叛党分子徐元义等人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