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

内丘县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公元前15世纪,商代祖乙自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邢(今河北省邢台市)辖县域。前11世纪,周成王为报周公辅佐之恩,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统辖邢国,境域属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卫国灭邢,内丘域又属卫国。周定王九年(前598年),晋景公占领卫国北部疆域,县域又归晋国。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魏、赵三家联合灭智伯,瓜分晋国,秦统一六国.废诸侯,设郡县,时今内丘县境为今邢台县地。

西汉初,置中丘县,为内丘县最早行政建置。是时,县署设于今内丘镇西丘村附近,距今县城约5千米,属冀州恒山郡,文帝元年(前179年),改隶常山郡。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称直聚。地皇四年(23年)复称中丘县。东汉初,属冀州赵郡。建武五年(29年),废郡封国,时属赵国。建安十八年(213年),又废国改郡。三国?魏时,初为赵郡所辖。太和六年(232年),封国,属冀州赵国。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升为中丘郡。十六国时,后赵石虎改赵安县,属中丘郡。351年,冉魏灭后赵,郡县均废,境域时属冉魏。从此,封建割据势力连年混战,兵燹不断,县域数易其主。352年,前燕灭冉魏,时属前燕。370年,前秦灭前燕,又属前秦。384年,鲜卑贵族慕容垂复燕,时称后燕,继领县城。397年,北魏攻破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县域又归北魏。436年,省人柏仁县(今隆尧域)。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复置中丘县,时属殷州南赵郡。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时属东魏殷州南赵郡。550年,北齐代东魏,时属北齐赵州钜鹿郡。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时属北周赵州钜鹿郡。

隋开皇元年(581年),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之名讳,改中丘为内丘。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隶栾州。同年,析龙岗、内丘部分境域置青山县(故城在今县城西南与邢台县交界处的东、西青山村),属邢州。大业二年(606年),省青山县人龙岗县(今邢台县),内丘继属邢州。次年邢州更名为襄国郡,内丘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襄国郡复名邢州,是年析龙岗、内丘二县交界地复置青山县,亦属邢州。武德四年,内丘改隶赵州,次年还属邢州。开成五年(840年),又废青山县,并人内丘、龙岗二县。五代时(907—060年),境内兵祸不断,故县域隶属更替频繁。907年属后梁。923年属后唐。936年属后晋。946年契丹侵占。947年契丹撒军,后汉继领。950年后周灭后汉,辖境域至宋代。宋初,内丘县属邢州。熙宁六年(1073年),尧山县(今隆尧域)省入。元祜元年(1086年)复析置。宣和元年(1119年),属河北西路信德府。建炎二年(1125年),金兵南犯,攻陷信德府,置邢州安国军,内丘属之。天会七年(1127年),改信德府为邢州,置元帅府,寻改宣抚司,辖内丘。天兴三年(1234年),元太宗窝阔台率蒙军灭金,内丘属蒙古汗国。蒙古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改邢州为顺德府,领内丘。蒙古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顺德改府为路,继辖内丘。同年唐山县(今隆尧域)省人,不久即复置。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内丘仍属顺德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将徐达攻克大都(今北京市),罢路为府。内丘属北平布政司顺德府。永乐年间内丘又改属直隶京师顺德府。清代,内丘属直隶省顺德府。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孔子名丘之讳,改“丘”为“邱”,内丘遂称内邱。民国初年,直隶省冀南道辖内邱县。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直隶于河北省。1936年3月,划归河北省十三督察区(尧山区)辖。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12月31日,在獐旗村成立内邱抗日县政府,辖境内西部山区。次年,辖至平汉线。1939年,建立尧山边区,辖内邱平汉线以东境域(亦称内东区),隶属尧山抗日县政府。1941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辖太行区,内邱为其一专区。1947年4月,内东区划归内邱县。1948年9月,撤销晋冀鲁豫和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华北行政区,内邱县随太行一专区归属之。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内邱县即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邱县仍隶属邢台专区。1958年,邯郸专区合并邢台专区,内邱县划属邯郸专区。同年11月,撤销临城、隆尧、柏乡三县并入内邱县,仍称内邱县。1960年内邱划属邯郸市管辖。1961年复设邢台专区,内邱县归属之。1961年、1962年,先后恢复隆尧、柏乡、临城三县建制,内邱县亦复原制。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内邱县。1967年,成立“内丘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该印文将“邱”改为“丘”。1968年,成立“河北省内邱县革命委员会”,又将“丘”改为“邱”。1977年,“河北省内邱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内丘县革命委员会”,同时上级颁发了中间带有国徽的“内丘县革命委员会”铜印。1982年,“内丘县革命委员会”撤销,同时成立“内丘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年,县内各单位印章刻制和文件印发中“丘”、“邱”混用之处甚多。1990年,中共内丘县委统一了“丘”、“邱”使用,将县内各单位的印章统一改刻为“内邱县……”,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将“内丘县”更名为 “内邱县”,但未获批准。此后,除“内丘县人民政府”等由上级颁发的铜印外,全县各乡镇村、各单位均以“邱”字为用。1993年7月,邢台市合并邢台地区,内邱划属邢台市管辖。

2009年8月3日,内丘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规范使用县名用字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全县统一使用民政部批准的标准县名“内丘县”。此后,内丘县名的“丘”、“邱”混乱使用得到了统一规范。

行政区划

内丘县辖5镇4乡:内丘镇、大孟村镇、金店镇、官庄镇、柳林镇、五郭店乡、南赛乡、獐么乡、侯家庄乡,1个工业园区。

区划名 人口 面积
内丘镇 63574 69平方千米
金店镇 48560 63.54平方千米
大孟村镇 35834 86.69平方千米
柳林镇 24064 86.69平方千米
官庄镇 32958 48.29平方千米
五郭店乡 31582 80.9平方千米
南赛乡 13445 91.7平方千米
獐么乡 7537 47.3平方千米
侯家庄乡 16129 168平方千米
工业园区 21312

地理位置

区划名 人口 面积
内丘镇 63574 69平方千米
金店镇 48560 63.54平方千米
大孟村镇 35834 86.69平方千米
柳林镇 24064 86.69平方千米
官庄镇 32958 48.29平方千米
五郭店乡 31582 80.9平方千米
南赛乡 13445 91.7平方千米
獐么乡 7537 47.3平方千米
侯家庄乡 16129 168平方千米
工业园区 21312

自然资源

内丘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787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呈三元式结构,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三分之一。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内丘县内丘县植物、动物种类繁多,可栽培的植物有13科33种,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畜禽养殖有牛、猪、羊、鸡、兔等10余种。柿子、核桃、板栗、苹果等干鲜果品畅销国内外。

中药材极其丰富,有酸枣仁、黄芩、黄芪、柴胡等200余种。

人口信息

矿藏有煤、铁、铜、铅、锌、钼、铝、铀、石膏、黄铁、石墨、石英、长石、水晶、云母、蛭石、电气石、白云岩、冰洲石、方解石、石灰岩、石膏、耐火粘土、紫木节、明矾、磷、闪石棉、建筑沙、柘榴子石、硅石等30多种有用矿石。其中矿床和已开采的规模较大的矿产地24处,矿点64处,矿化点84处,共计172处。

政府领导

2020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97504人,比上年减少418人。出生率为 9.2‰,死亡率为7.8‰,自然增长率为1.4‰。[1]

经济

崔子安:县长、邢台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温建敏:副县长

李吉春:副县长

王彦峰:副县长

王铁塔:副县长

付刚:副县长

韩利锋:副县长[2]

综述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1037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368万元,同比下降1.5%;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75万元,同比下降18.5%;第三产业增加值379433万元,同比增长5.4%。一、二、三产比重为21.5:25.1:53.4。[1]

第二产业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520万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农业产值148811万元,增长1.3%;林业产值22777万元,增长30.9%;牧业产值88052万元,下降12.6%;渔业产值74万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06万元,增长6.2%。

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578100亩,比上年增加645亩,增长0.1%;亩产371.4公斤;总产量214733吨,比上年增加5214吨,增长2.5%。其中,夏粮产量104738吨,增长2.7%;秋粮产量109995吨,增长2.3%。

2020年,棉花播种面积78亩,比上年减少16.5亩,下降17.5%;棉花产量5.3吨,比上年减少2.9吨,下降35.4%。油料播种面积82473亩,比上年增加382.5亩,增长0.5%;油料产量17036吨,比上年增加770吨,增长4.7%。

2020年,肉类总产量17207.12吨,同比下降8.81%;生猪年末存栏9.05万头,同比增长19.8%;生猪出栏18.58万头,同比下降10.9%;牛奶产量802.7吨,同比增长18%;禽蛋总产量17537.5吨,同比增长2.96%。全年水产品产量20吨,同比下降55.6%。[1]

第三产业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1.4亿元,同比下降30.1%;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50999万元,比上年下降2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470万元,同比下降28.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6519万元,比上年下降48.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749万元,下降9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亏损,比上年增加5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2370万元,比上年增加7770.1万元,增长168.9%。

2020年全县8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启明化工、卓泰肥业、硕凯铸造、诚江医药、中赛光伏、兴乔能源、紫瑞车辆、金极调味)实现产值75977.9万元,同比下降7.4%,完成增加值20061.4万元,同比下降2.0%。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2%。

2020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为27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8.3%。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9%。[1]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971万元,比上年下降34.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52158万元,同比下降31.4%;技改投资52356万元,同比下降70.3%。

贸易

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82517万元,同比下降1.2%。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49027万元,下降0.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3490万元,下降4.1%。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5736万元,同比增长7.0%。

外资

2020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8.4%。

财政、金融

2020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2637万元,比上年下降8.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031万元,增长10.4%。财政支出252570万元,同比增长29.6%。

2020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15204万元,比年初增加222668万元,比年初增长14.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29680万元,比年初增加234414万元,比年初增长19.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02994万元,比年初增加122680万元,比年初增长15.7%。全县金融存贷比为52.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1]

交通

教育

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两条国家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京港澳高速公路、太行山高速公路(计划2018年通车)、邢衡高速公路、107国道、隆昔线、平涉线、石邢线构成公路主骨架。北上京津,南下广深,西达秦晋,东至齐鲁。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已经形成。

人民生活

内丘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9所(其中,公办93所,民办46所),其中小学35所、特教学校1所、初中6所、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幼儿园9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

能源消耗

202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49元,比上年增加1276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7元,比上年增加1161元,增长8.3%。[1]

风景名胜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05085吨标准煤(当量值),比上年降低39.1%;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3%;单位GDP电耗下降6.71%。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10203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1%。 [1]

扁鹊庙

内丘县旅游资源概况:一是拥有寒山、杏峪、鹤度岭、双楼山、福寿山、龙华山、鹊山、鹊山湖、塞纳湖、卧龙湖等自然旅游资源。二是拥有扁鹊庙、邢窑遗址、且停寺、千佛阁、牛王庙戏楼、鹤度岭明长城、郭巨祠遗址、中丘书院、凤凰汉墓群、官庄汉墓群、张宾墓、程子墓等人文旅游资源;三是拥有富岗生态园、长寿百果庄园、富源生态园、现代农业园区、近郎万亩海棠基地、果美林业科技园等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四是拥有以西张麻、小辛旺、文孝社区及扁鹊大道美丽乡村片区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旅游资源。五是拥有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及“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神头村、“河北省省十大最美古村镇”黄岔村、石盆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六是拥有以扁鹊康养古镇、太行苹果小镇、百果小镇及白瓷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旅游资源;七是拥有内丘神码、七夕祭祀仪式、内丘扇鼓腔、庆源排鼓等非物质文化资源。

鹊山

扁鹊庙,又名扁鹊祠,位于邢台市内丘县城西26公里的鹊山脚下,是祭祀、谒拜华夏医祖扁鹊的古建筑群。原有单体建筑27座,现存有回生桥、山门、扁鹊殿、后土总司殿、玉皇殿等18座,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扁鹊庙群。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扁鹊庙,始建不祥,汉唐有之。历代均曾修葺。其中扁鹊殿、扁鹊墓、透灵碑、回生桥、九龙柏、古代碑廊、三清殿、汉代神兽气势磅礴,为扁鹊庙八大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是研究扁鹊中医文化和我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扁鹊庙与鹊山相呼应、融为一体,文化积淀沉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长寿百果庄园

鹊山风景区位于扁鹊庙的西侧,因是名医扁鹊封地而得名鹊山。春秋战国时期虢国太子因扁鹊治好了他的病,拜扁鹊为师,跟随扁鹊到此山采药,故又叫太子岩,山上留有太子洞、太子楼等遗迹。

有中天门(白玉皋)、南天门、鹊山圣母殿、玉皇皋、玉皇阁等建筑。鹊山自然景观中以“白玉带”最为奇特,在东坡海拔660—680米陡立的山崖间,环山水平出露着一条长上千米、厚达10几米的白色石英和长石的侵入岩层,远望苍山如黛,玉带蜿蜒盘绕山崖间,形成罕见的“苍山玉带”天然绝景和地质奇观。

寒山风景区

长寿百果庄园位于邢台市内丘县柳林镇的西石河村,这里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临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04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该园区总面积近万亩,整理造地6000亩,园内种植名、优、特、稀林果146种,22万株,分为桃树、杏树、李子、核桃、大枣、苹果、梨等66个植物区及无公害瓜果蔬菜区。园内还修建了养鱼池、游泳池、鱼形钓鱼台和龟形钓鱼台,及亚洲最大真石假山万寿山、仙人洞、锁链吊桥、戏水中心福寿园、农家四合院和16座亭台楼阁等娱乐休闲设施。景点美观大方,朴实典雅,布局合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乡村旅游

寒山风景区位于邢台市内丘县西部,属太行山主脉中南段,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东距县城70公里,东南距邢台市65公里,该旅游区是一个山岳型景区,嶂石岩地貌,以“雄、险、绿、幽、奇”而著称。有大小景点80余处。其中以“八声回音、虎影奇崖、情人幽谷、劈山救母、云海松涛、空中栈道、草帽仙山、黄巾石堡”八大胜景称绝。景区景色四季分明:早春,草木吐绿,桃花灿漫;盛夏,林木葱茏,凉意袭人;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冰壁雾松,银装素裹,景区内山高谷深,层峦叠嶂,主峰寒山垴海拨1806.3米,为邢台市第二高峰。其中仅中草药就达600多种,原始次生林漫山遍野,三千亩松林四季常青,植被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含量20万个/cm³,有“换氧洗肺,森林沐浴”之功能,被誉为“瑶池仙境,天然氧吧”。

中国邢窑博物馆;位于县城北关村,东侧紧邻邢瓷大街,北侧紧邻北环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53亩,位于县城西北部,中兴北大街与北环路交叉口西侧。该馆为邢白瓷文化产业园主体建筑之一,建筑面积11006.6平方米。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研究设计,采用隐喻手法,借鉴唐代白瓷的造型,形成7个高低不同的碗型空间组合体,其侧面轮廓呈柔美圆润的曲线,寓意圆满吉祥。

中国邢窑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体验为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在设计上借助唐代邢窑白瓷“盈”字款含义和圆形器物弧线“圆”的象征,具有圆满吉祥的寓意。共分7个展厅,第1至3展厅展出《窑踪瓷影 北白创纪》邢窑专题展,4至6展厅展出《文明踏歌 中丘回声》内丘历史展,共展出历史文物1200多件,第7展厅展出《著名画家南恽笙国画精品展》,国画精品50件。

邢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内丘县邢瓷大街与胜利路交叉口西北侧,原县粮贸大厦邢窑考古发掘工地,是邢白瓷文化产业园主体建筑之一。邢窑遗址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邢窑为主的博物馆,也是河北省第一家建设在邢窑考古发掘遗迹上的大型博物馆。该馆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8689.3平方米,建筑面积4252.5平方米,建筑高度15米。整体外部造型为正方体白色建筑。游客既能从高高吊起的参观环廊浮桥上一览考古发掘出土的遗迹全貌,又可通过地面沿发掘的四周近距离游览遗址情况,

邢瓷文化体验馆;是中国邢窑博物馆和邢窑遗址博物馆的配套项目,位于中国邢窑博物馆东南侧,南北、东西长约为100米,用地面积约为15亩,总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二层。以邢瓷仿制作坊为中心,展示整个烧制陶瓷流程,游客观摩、学习、体验邢瓷文化的场所。内设演示、体验、展示等功能区,满足游客从选料到烧制成品的瓷器制作展示、销售等功能。通过参观,游客们可亲手拉坯制作瓷器,感受烧瓷工艺的喜悦。是集瓷器生产、艺术创造、专业学术、生态观光为一体,从选料到烧制成品的瓷器制作展示、销售等功能。

文物旅游点

内丘昌盛达农业生态园:位于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河北省美丽乡村小辛旺村,生态园集科技示范、生态观光、特色种植及养殖、科普教育、休闲餐饮旅游为一体;生态园内以特色优新果品、彩叶植物为主题。园内拥有6000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6栋日光温室、生态餐厅以及大型娱乐羽毛球馆。规划占地800亩,已建成暖棚6栋、智能温室4栋、栽植樱桃130亩、草莓育苗15亩、生态餐厅、食用油加工厂、养马厂,主要经营草莓、樱桃、葡萄、特色食用油、蔬菜育苗、特色养殖、生态餐厅等。

富岗生态园:位于太行深山区侯家庄乡岗底村,距邢台市区57公里,全村215户,721口人。全村8000亩荒山已全部绿化,内丘县富岗生态园通过20年来的发展,培育了“富岗”苹果的驰名品牌;同时,以李保国扎根岗底村20年,培育的富岗苹果(获99世博会银奖)成了国际苹果的上上品,岗底成了全国最好苹果的种植基地。迎得了全省、全国及国际数百万人来参观考察。将穷山沟打造成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发展的“富岗模式”,创造出太行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奇迹。

李保国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由李保国陵园、李保国纪念馆、河北太行植物科技馆、李保国学校四部分组成,是集学习、展览、瞻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内丘龙门客栈农家乐:位于柳林镇黄水峪村,西与扁鹊大道毗邻,东距内丘县城20公里,北距新建的太行山高速2公里,交通便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太行山脚下,文化氛围浓厚的扁鹊文化旅游区内,占地五百余亩,以田园风光,健康饮食为主题,通过农耕体验让更多人了解体验食材生产过程,让游客参与农家放猪,笨鸡养殖、捡拾鸡蛋等活动,看到猪肉和鸡蛋是的纯天然的田园生态环境,通过农耕活动充分体会到真正的绿色无污染,采用有机肥种出来蔬菜,了解餐桌上的食材的是绿色无公害的,让游客吃的更放心。2017年龙门客栈推出复古民宿,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风光的宗旨,更好的推广饮食健康的农耕文化以外,一同打造绿色、生态、健康、原汁原味的乡村田园风光体验。

内丘黄岔古村落村:东距内丘县城38公里,西紧邻平涉公路,贯穿全县东西的隆昔公路与平涉公路在本旅游区门口交汇,交通便利。东汉末年张角黄巾起义军一部,曾在此安营扎寨,故称为“黄巾军关卡”,而取名“黄卡”,然后演变为“黄岔”,建村时间在1800年左右。张角在灵霄山创立“太平道”,聚义四方英雄豪杰,惩治贪官污吏,在灵霄山(中岩山)遗留有黄巾军的点将台、练兵场、寨门、寨墙、水牢等遗址。

黄岔村历史文化厚重,集古山寨、古村落、古迹、古风、古韵于一体,这里是历史名河泜水源头,即《山海经》谓“敦与山,泜水出其阴”所在地;黄巾军领袖张铁所创“太平道”传承地;唐代著名诗人于鹄隐逸修行地;抗战时期,这里是革命老区,留有杨秀峰同志的居住地,八路军联络点,独立营驻地等。2016年10月黄岔村集古山寨、古村落、古迹、古风、古韵于一体入选“河北省十大最美古村镇”,2017年1月被评为河北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

地方文化

内丘鹤度岭明长城:位于侯家庄乡小岭底村,为明长城内长城的一部分,是扼守山西昔阳通往冀南平原的重要关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秋,完成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系内丘知县杜世爵所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鹤度岭又名仙人台,月牙城。《故关志》记:“月牙石城,长五十丈,厚二丈,高二丈五尺。城有楼,楼门勒文曰,鹤度仙迹,盖溪径崛崎,岩山巉耸,上千翠霞,下笼丹壑。” 鹤度岭设口隘由来已久,具体时间无考。每至兵乱,往往固口戎守。从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中“石门木落风飓飓”可以想见,鹤度岭长城饱经沧桑的历史。

牛王庙古戏楼位于内丘县柳林镇王交台村村南,北侧为扁鹊大道,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内丘县志》记载:“牛王庙在王郊台,院内有戏楼,样式独特,实属罕见。”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绕牛王庙戏楼、柳林镇王交台美丽乡村社区,建设鹊桥水乡滑乐园项目,打造以七夕文化为主题的滑草、滑沙、滑冰及儿童乐园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千佛阁:位于内丘县城东北10公里,金店镇中张村。昔日该寺院规模不凡,南北长70米,东西30米。占地3亩有余。整个寺院由影壁、山门、钟楼、东西走廊、千佛殿、东西厢房、后大殿等组成。另外四之两旁有两个偏院;西为宿处,东为花园。主殿千佛殿及后殿各五楹,该寺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经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明嘉靖二十年(1542年)、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该寺毁于1935年、1945年、1950年,现存千佛殿的千佛阁和滚龙石柱之遗物。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语言文化

内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誉扁鹊文化之乡、邢窑文化之乡美称。是夏时先商王“邵明居砥石”所在地,商周“邢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春秋战国神医扁鹊学医、行医、采药,赵简子赐田、食邑之地;是复兴赵氏之义士程婴嫡孙,诸子百家程本(字子华)讲学迁居处;是秦汉交替赵王张耳屯军处,汉庭一代诤臣冯唐祖籍,孝悌典范郭巨获金地;是三国黑山军驻守的大本营,十六国时期后赵谋士张宾故里;是邢窑瓷器烧制发祥地,创最早官窑先例;是明长城重要组成部分,有著名的鹤度岭、锦绣堂等关隘;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抗日根据地之一,杨秀峰创建八路军冀西游击队的诞生地。

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191处。其中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13处,古墓葬33处,古建筑40处,近现代重要遗迹及代表性建筑5处,革命文物3处。经筛选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邢窑遗址、扁鹊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鹤度岭长城、韩厥墓、王交台牛王庙戏楼、千佛阁、内丘宋代家族墓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张宾墓、道观碑、且停寺、张夺遗址、张夺墓群、程本墓、东岳庙、白鹿角四合院、药王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馆藏文物487件。邢窑遗址28处。分布范围大、跨越时代长。历年来发掘出土瓷片及窑具标本约30万件。2013年4月9日,内丘邢窑遗址发掘项目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

历史名人

从大的方言区划看,内丘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区石(石家庄)济(济南)片邢(邢台)衡(衡水)小片。石济片的官话方言跟邻近方言晋语、北京官话的最大区别是(1)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派入阴阳上去;(2)声母分尖团。内丘方言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说来:内丘方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没有入声。古入声按声母的清浊分别派入阴平、阳平、去声。古清音声母的入声字在今内丘方言归阴平,如答塌插甲涉八瞎拨刮质骨着则摘扑粥促等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归阳平,如狭匣捷蛰飞铡别活夺绝实疾核铎贼石席熟局等是。古次浊声母入声字今归去声,为纳腊页业立辣孽列月袜密日药墨翼麦历等是。

2.声母分尖团。

古精组声母(精清从心邪五母)与今细音韵母相拼时,仍读ts、ts‘、s、(尖音),古见晓组声母(见溪群晓匣五母)与今细音(齐撮两呼)韵母相拼时读tɕ、tɕ‘、ɕ(团音)。所以内丘方言精≠京、清≠轻、星≠兴。

3.古日母字今读声母一分为三。古日字母在今合口呼韵母前读1声母,在其他韵母前白读零声母,文读声母。如汝濡乳入等字今读1声母,人任日儿然等读零声母,热肉等读声母。

4.古山摄阳声韵 (寒桓山删先元仙七韵)字及咸摄阳声韵(覃谈咸衔盐严添凡八韵)字今韵母读。

内丘方言内部一致性高,除城西一部分地方日母字读ş以外,其他差别都不太明显。

荣誉记录

程本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冯唐(生卒年月不详)、郭巨(生卒年月不详)、张宾(?-322)

刘德渊(生卒年月不祥)、海宽(1596-1666年)、乔钵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