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霉素

竹桃霉素

目录导航

  药物名称: 竹桃霉素

  英文名称: Oleandomycin

  说 明:

  注射剂:0.2g

  功用作用

  抗菌谱与红霉素同,抗菌活力较。与红霉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有时可对耐红霉素的菌株有效。

  用法用量

  1次0.2,1日4次,肌注。1次0.4g,1日2次,加入输液中静滴。

  注意事项

  口服不吸收。须口服时宜用三乙酰竹桃霉素。用量为0.25g,1日4次。

  药理药动

  抗菌谱与红霉素同,抗菌活力较低。与红霉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有时可对耐红霉素的菌株有效。

  适应症

  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腹痛、稀便、呕吐等;

  2、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 

  3、其它反应:如厌食、阴道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

  药品类别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 革兰阳性菌,如 葡萄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粪链球菌、梭状 芽孢杆菌、 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 革兰阴性菌,如 淋球菌、螺旋杆菌、 百日咳杆菌、 布氏杆菌、 军团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 拟杆菌也有相当的抑制作用。此外,对 支原体、 放线菌、 螺旋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奴卡菌、少数 分枝杆菌和 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本品易耐药。

  竹桃霉素系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体外试验证明竹桃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 见致病菌有效,包括革兰氏阳性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组)和其它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竹桃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种葡萄球菌菌株呈现交叉耐药性。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厌氧菌:脆弱类杆菌、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性传播疾病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梅毒密螺旋体、淋球菌、杜克(嗜血)杆菌。

  其它微生物:包括特南包柔螺旋体(Lyme病体)(Lymediseaseagent)、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脲素原体、卡氏肺孢子虫、鸟分枝杆菌属、弯曲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下列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是耐药的: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摩根杆菌、绿脓(假单胞)杆菌。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本品存在于吞噬细胞内,且当吞噬细胞被活化后,释放出高浓度阿奇霉素,因此本品可在感染部位达高浓度。约12%的静脉给药剂量在3天内以原型药物从尿中排出,且大部分在起首24小时内排出。此外,本品可经胆道以原形(胆汁内可见高浓度的阿奇霉素)及10种代谢物排出。业已证实,代谢物不具有抗菌活性。

  本品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好。单剂 顿服100mg后2h达峰浓度,为0.35μg/ml;而顿服1200mg后的峰浓度可达3.97μg/ml。本品能迅速分布至各种组织中,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达17.5μg/g;在 扁桃体、 鼻粘膜、皮肤中的浓度约为同期 血药浓度的2~6倍。药物在 细胞内与细胞外的浓度之比为16:4。蛋白结合率为42%~70%。主要经粪及尿排泄。消除半减期为2.6~4.4h。轻度 肾功能不全者、或老年人、或轻度至中度 肝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上、 下呼吸道,包括 扁桃体炎、 咽喉炎、副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皮肤、 软组织感染、脓疖、丹毒、 毛囊炎、 伤口感染等,疗效与其他 大环内酯类相仿。本品也可用于 沙眼 衣原体或 溶脲脲原体所致生殖 泌尿系感染、 艾滋病患者的 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等。

  成人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时1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 度应连续服用6~14日。儿童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

  或按以下方法给药:体重8~11kg,一次62.5mg,每12小时1次;体重12~19kg,一次125mg,每12小时1次;体重20~29kg,一次187.5mg,每12小时1次;体重30~40kg,一次250mg,每12小时1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应连续服用5~10日。

  1、进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故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2、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3、由于肝胆系统是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4、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症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如果诊断确立,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

  6、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7、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8、请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

  1、胃肠道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

  2、过敏反应,可有荨麻疹及药物热。

  3、可引起肝脏损害,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出现黄疸等。

  4、静注或静滴乳糖酸红霉素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静注发生的可能性较多。肌注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