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和

赵家和

中文名 赵家和
出生地 北京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934年9月,赵家和出生于北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赵家和随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父亲以及家人迁往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赵家和赵家和1940-1945年,赵家和在昆明粤秀、峩崀等小学学习。

1945-1946年,赵家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学习。

1946年,赵家和随家人迁回北京,并在燕京大学附中学习。

1948年8月-1951年7月,赵家和在北京四中高中学习。

1951年9月,赵家和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年,赵家和转入新成立的无线电系学习,大学四年级担任班长职务[2]

1954年,赵家和获得学习优良奖状(该奖项于1954年初次设立)。大学时期毕业设计《温度系数测量仪》也成为实验室常用仪器之一。

1955年7月,赵家和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工作。

1956年,赵家和开始参加研制印刷电路工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工作。

1958年,赵家和参加研制微波铁氧体,用于射电天文望远镜。

1958-1961年,赵家和负责无线电元器件和总装车间部分产品生产组织管理,并作为高校技术骨干。

1960年,赵家和到宣武区协助建立无线电元器件厂,同年被聘为讲师,历任无线电系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总装车间及零件车间主任、科研科科长。

1961年,赵家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赵家和担任无线电系科研科科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赵家和被派往江西农场,绵阳分校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工作走上正轨,清华大学开始启动电化教学工作,赵家和服从组织安排,担负全校电化教学的建设工作。

1978年,赵家和担任电教中心副主任。

1979年,赵家和被调动至清华大学科研处工作,先后承担科研计划科科长、科研处副处长之职,5月被聘为副教授。

赵家和和老伴吴嘉真2012年金婚纪念赵家和和老伴吴嘉真2012年金婚纪念1985年3月-1986年9月,赵家和被调动至经管学院任院长助理同时兼任管理信息系统系主任。

1986年9月-1990年2月,赵家和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前期作为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87年7月-1995年8月,赵家和兼任清华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担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

1989年12月,赵家和被聘为教授,历任清华大学院长助理、管理信息系统系主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1998年4月,赵家和教授退休。

2012年4月,赵家和在亲属的理解和支持下,赵家和教授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希望逝世以后将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等事业。

2012年7月22日17:35,赵家和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逝世后,遗体捐赠北京协和医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60年,赵家和研制出特种陶瓷,用于小批生产、科研。赵家和长期先后在无线电、计算机、经济管理三个专业从事科研工作。截至2012年9月,赵家和在国际会议、中国国内杂志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专著近20篇,涉及中国电子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技术改造,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研究。赵家和教授承担的国际合作课题有《中国技术进步若干问题》(1986),部委高水平项目有《电子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1985)、《外向型经济与产业结构》(1987)、《中国外贸模型》(1988)。

人才培养

  • 编写教材

1960-1961年,赵家和与高永泉同志共同编写《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于196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1964年,赵家和参加由高教部主持的全国五年制无线电技术专业《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学大纲的拟定。

  • 开设课程

1958年开始担任主讲教师,讲授《无线电材料》部中磁性材料、铁电材料内容。

1964年,赵家和担任《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课程主讲教师。

1997年,赵家和教授准备退休,当时因学科发展速度快,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师资力量不足,他坚持开课和指导研究生。他开设的本科专业急需开发的新课《投资银行学》课程,退休后,赵家和应邀赴美任教,讲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

  • 助力教育

2005-2006年间,赵家和教授前往延庆做实地调研,制定资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高中学生的计划。此后,为了能让资助款落到实处,他查找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资助计划,和教育电视台谈如何加入这些计划,并请他们作为媒体来监督落实[3]

2006年开始,赵家和在家人的支持下,和深圳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一起,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用兴华助学的名义开始助学活动,资助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高中学生。

2009年开始,赵家和教授和新同方公司在甘肃白银实验中学创建“新同方班”,每年招收50名学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2006年至2010年12月,资助学生近1000人次,共支出励学金210余万元。

甘肃省兴华助学基金会甘肃省兴华助学基金会2011年,陈章武教授受赵家和教授的委托,在甘肃、青海两省选取了庄浪一中,灵台一中,山岔中学,华池一中,乐都中学等五所中学,每一个学校挑选100名家庭贫困,努力学习的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直至高中毕业。

社会任职

1998年退休后,赵家和教授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曾受聘担任多家公司的高级顾问,并应邀在中国国内外院校和企业讲学。

赵家和教授曾兼任电子学会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工业经济协会理事、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理事、电子学会技术经济协会理事等职。

个人生活

赵家和教授和妻子在清华大学的合影(2012年5月3日摄)赵家和教授和妻子在清华大学的合影(2012年5月3日摄)2000年,他带着20多万美元的讲学费回国。为了攒下这笔钱,赵家和一家过着的“苦日子”:进超市,直奔最便宜的鸡腿和法棍面包;买衣服,会拣1美元的化纤毛衣;“精打细算”的结果,是全家人后来都“怕吃鸡”。“在美国最常见的一种紫黑色的苹果,我是这几年才知道叫蛇果,一直没吃过。”赵家和教授的老伴吴嘉真说。

赵家和教授住在清华校外一座20多层高的塔楼里,70多平方米的房子铺着最老式的地板砖,唯一一件与时代没有脱节的电器,还是学生买来装上的电视。打开老两口的衣柜,结婚时赵家和买给吴嘉真的咖啡色呢子大衣还显眼地挂在那里;8件领口和袖口磨得起毛的衬衣和4件西服就是赵家和的全部行头。[4]

赵家和教授在1998年4月退休后,为了攒下助学资金,他在深圳当企业顾问,自带铺盖租房住,由于地方太小,有时甚至要把一些物品暂时存放到学生家里;患病后,为了节约治疗费用,他拒绝使用500元一片的进口药,而是托人从印度买回50元一片的仿制药,结果因过敏而致高烧不退。[4]

2009年,赵家和教授检查身体,发现身患肺癌,并且已经局部转移,在和病魔作乐观、顽强斗争的同时,他更加关心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平等学习的机会,开始考虑推动成立助学基金会。

人物评价

  • “雪中炭火”赵家和——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生命之歌

一团炭火如此平凡,又如此高贵。一如他的归宿,意蕴深长——在北京城郊的长青园公墓,赵家和的名字与众多遗体捐赠者一起刻在一块碑上,只有仔细看才能找到——他燃尽自己,了无遗憾;剩下那抹至纯至净的灰,仍滋养后人;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2016年7月光明日报评)[5]

  • 蜡炬成灰光愈灿

“他以平凡人的心态,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心里却始终坚守梦想,并用梦想去激励学生。正是这样有品质、有情怀的老师,撑起了大学的脊梁。”(2016年9月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评)[6]

  •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晏子春秋》中说:“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赵老的高尚与伟大不仅在于他克己助人,倾其所有资助学生、扶持教育,而且在于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甚至连名字都生怕人家知道,舍“家和”而用“兴华”,以体现自己振兴中华的愿望。即使用“一位清华教授”的名字宣传基金后,他都心有不安;最后捐了家产捐遗体,把自己捐了个“干干净净”……自古以来,立德、立功、立言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赵老却不计名、不计利,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其信仰之坚定、道德之纯粹、人格之完美堪称共产党员的楷模、人民教师的典范。(2016年11月中央纪委监察报评)

  • CCTV《朗读者》节目追忆清华经管学院已故教授赵家和

CCTV朗读者节目纪念赵家和教授CCTV朗读者节目纪念赵家和教授2017年3月11日,CCTV《朗读者》第四期节目邀请到一群特殊的朗读者,他们将朗读作为礼物送给一位已经离开人世,一生情系中国教育事业,不仅为之奉献了毕生的才华和精力,而且大爱无疆,捐资助学的老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金融学家和金融学教育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2017年3月清华大学评)[1]

  • 心灵之火,永不熄灭——追忆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

他身家千万,却把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十几年。

他有一儿一女,却把全部积蓄都捐给了素不相识的孩子们。

他明知时日无多,却在生命的最后时段发起了一场爱心接力。

他就是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2016年9月新华社评)[4]

  • 赵家和:一位清华教授和他的生命选择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赵家和教授以他的人生选择感染了更多的接棒者,“如果是一滴水,就想想是否曾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是一团火,就想想是否能燃得很亮很亮,照明更多人。”(2016年中央电视台评)[7]

后世纪念

  • 纪念文章

1、清华校友缅怀追忆赵家和[8]

2、学习赵家和崇高精神,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3、高山仰止赵家和[9]

4、赵家和:用毕生诠释大爱无疆[10]

5、赵家和:老教授的“赤子之心”[11]

6、金融教育家赵家和:我用一生积蓄投资祖国教育

7、赵家和:1500多万救助2204名贫寒学子

  • 各界唁电

来自朱镕基老院长的慰问

2012年7月22日,赵家和教授去世,朱镕基老院长得知消息后,委托秘书向学院表达三层意思:1)对赵家和教授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2)请代为向赵家和教授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3)在追思会时,以朱镕基总理的名义送花圈或花篮。

中国共产党白银市委员会唁电

惊悉赵家和先生仙逝,谨致以沉痛哀悼!赵先生用毕生积蓄资助贫困学生,为国分忧,为民解困,感念民生,奉献社会,关爱未来。先生之道德风范,久为学界所敬仰;先生之助学义举,将垂百代而不朽!

中国共产党白银市委员会沉痛悼念赵先生,向贵院并通过贵院向先生家人致以亲切慰问!

中国共产党庆阳市委员会唁电

惊悉赵家和先生不幸仙逝,谨致以沉痛哀悼!赵先生用毕生积蓄倾情资助贫困学生,为国分忧,为民解困,感念民生,奉献社会,情系教育,关爱未来。先生之道德风范,久为学界所敬仰;先生之助学义举,将垂百代而不朽!

中国共产党庆阳市委员会、庆阳市人民政府沉痛悼念赵先生,向贵院并通过贵院向赵先生家人敢以亲切慰问!

  • 视频纪念

2016年7月4日,动画视频——《老教授和苦孩子的故事》由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OMG文化创意工作室合作出品,用手绘动画的形式,讲述清华退休老教授赵家和心系教育,用毕生积蓄捐助2204名贫困学子的故事。[1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