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宁

中文名 杨世宁
出生地 福建省龙岩县万安(溪口)区松洋村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920年秋,14岁的杨世宁升入龙岩省立第九中学读书。此后,松洋外出求学的子弟日多,杨氏家族负担日重。他谢绝了家族一年几担谷子的奖学金,转而报考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免费的集美学校师范部。

1922年9月,杨世宁考入集美学校,被编在师范部第14组。当时,集美学校深受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新思潮的激荡,师生们的思想都十分活跃,包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都在校内传播,彼此间的思想斗争也十分尖锐。杨世宁眼界大开,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也越来越深刻起来。

1924年四五月间,他和同乡同学谢景德等人共同创办了进步刊物《到民间去》,鲜明地主张到劳动人民中间去,了解和研究社会问题,探寻社会变革的道路;10月间,他又和同乡同学组织成立了“新龙岩季刊社”,创办《新龙岩季刊》,积极宣传新文化,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是年底,罗明在团广东区委的指导下,与李觉民、罗扬才等在集美学校秘密发展国民党党员,并建立了国民党左派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杨世宁成为成员之一,开始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

1926年5月,“福建革命青年团”在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有成员100多人,杨世宁、许世中等成为主要领导人。在杨世宁等人的倡议下,“福建革命青年团”在中山大学对面的一座楼房内设立了办事处,并筹集资金出版刊物,在福建学生中广为传阅,对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冲破旧思想的樊篱,起了一定的作用,广州《国民日报》还专门报道了他们活动的消息。

1927年1月,在推翻了北洋军阀在福建统治的大好形势下,闽西南各地党组织的代表在漳州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南特委,罗明任特委书记,杨世宁成为27位特委委员之一。同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杨世宁任市委工运委员。6月1日深夜,杨世宁和罗扬才等慨然走上刑场,在福州市郊鸡角弄英勇就义。[1]

人物事迹

1927年1月,在推翻了北洋军阀在福建统治的大好形势下,闽西南各地党组织的代表在漳州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南特委,罗明任特委书记,杨世宁成为27位特委委员之一。同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杨世宁任市委工运委员。随后,党领导的厦门总工会成立,中共厦门市委派杨世宁和罗扬才等5位党员作为市委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杨世宁在会上作了热情的演讲。会议通过了总工会章程,并推举罗扬才为总工会委员长,杨世宁为副委员长。杨世宁的肩上从此挑起了厦门工人运动的领袖重担。

在此前后,杨世宁和罗扬才一起领导厦门工人进行了一场以“二五加薪”为目标的大规模的“罢山罢海”斗争。1926年11月,厦门电厂工人首先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年底,码头工人封闭了码头,组织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加薪;1927年1月,印务工会要求取消包工制而罢工;皮鞋工会、电气工会要求加薪减时而罢工;2月间,电话工会向资方提出改善待遇的21条要求;3月14日,海员工会发表《加薪宣言》,提出10条经济要求,并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杨世宁多次代表总工会参加劳资谈判,向资方进行交涉。厦门工人阶级绵延数月的罢工斗争,在罗扬才、杨世宁的领导下,先后都取得了胜利,工友们普遍加薪百分之二十五,缩短了工作时间,改善了劳动条件。厦门总工会的威望因此越来越高,更有力地领导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至4月,全厦门基层工会已增加到30多个,工会会员达2万余人,成为大革命时期厦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厦门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恐惧。4月初,中共闽南特委从一份台湾的日文报纸中得知国民党右派要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立即通知所属各地党组织提高警惕。8日,中共厦门市委书记罗秋天召集18个工人支部的书记开会研究对策,决定:总工会转入秘密活动,开展隐蔽斗争;如果国民党右派封闭总工会,则举行水陆全体总罢工。会后,为了稳住厦门革命斗争的中心堡垒,组织全市各个赤色工会工作人员疏散撤离,保持总工会与基层工会的联系,杨世宁和罗扬才等总工会领导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守在总工会,一直工作到深夜,未及撤离。不料,9日凌晨,驻厦门海军陆战队林国赓部接受国民党右派的指挥,宣布厦门全岛戒严,并派兵包围了厦门总工会会所,逮捕了罗扬才、杨世宁等领导人。当天上午,林国赓和国民党厦门市党部书记李汉青又指使右派分子控制的建筑工会在浮屿角召开“厦门各界拥蒋护党大会”,以厦门总工会不参加“拥蒋护党”大会为罪名,查抄了总工会会所。

国民党右派背叛国民革命,逮捕工人运动领袖,激起了厦门工人阶级的极大愤慨。同日下午,中共厦门市委组织码头工会的三四百名工人和各基层工会的代表,冒雨到海军司令部请愿,要求释放罗扬才和杨世宁两位领袖,并派出代表要求谈判。阴险狡诈的林国赓派军法处长出面欺骗工人群众,答应进行谈判,哄走了前来的工人,随后便秘密捕杀了工人谈判代表。工人们不见敌人放回罗扬才、杨世宁,又不见了工人代表,知道受了骗,第二天,店员工会等20多个团体又联名要求释放罗扬才、杨世宁,再次遭到厦门海军司令部的拒绝。同日,国民党右派占领了总工会,下令通缉其他领导人,并宣布禁止一切工人、学生的集会、罢工、游行,违者格杀勿论,同时派出军警四处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团体负责人。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密令林国赓就地处决罗扬才、杨世宁。但敌人慑于厦门革命群众和工人阶级的抗议,不敢轻易下手,遂于5月间将罗、杨等人秘密用海军舰船押送到福州。

在福州市警察局拘留所狱中,杨世宁深知自己的处境,但他并不后悔。他曾对前来探狱的一位同乡同学表达了“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坚定信念,并托他捎出了一封家书。信中写道:“儿为国为民而死,死亦甘心!”

6月1日深夜,杨世宁和罗扬才等慨然走上刑场,在福州市郊鸡角弄英勇就义。[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