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政区图30万年前,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40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
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7000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设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历史。
秦代,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
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
常德行政区划东汉,光武帝恢复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溆浦县)又迁往临沅县。顺帝阳嘉3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现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
三国时期,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
西晋,常德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
隋代,开皇16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隋炀帝(杨广)大业初复为武陵郡。辖武陵、龙阳(今汉寿)二县。辖境相当今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汉寿县。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隋武陵郡为朗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 (758年),复为朗州。故唐代习惯称为 “朗州武陵郡”,或单称“朗州”。唐代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辖境相当今桃源以东的沅江流域,濒洞庭湖,当时兴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
北宋初年,常德仍沿隋唐之旧称“朗州”,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辖武陵、桃源、龙阳(今汉寿)三县,辖境相当今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沅江市、桃源县等地。[8]
常德之名始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鼎州置常德军节度;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辖武陵、桃源、龙阳(今汉寿)、沅江四县。
元代,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
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
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清代,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现临澧县)、永定五县。
1914年,湖南省政府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道治常德。
1922年,湖南省撤销“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常德各县直属省管辖。
1935年,国民政府在沅陵县设立湘西绥靖处,将19个县绥靖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专员兼任驻地县长。
1936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专员公署,石门、临澧、澧县划在第二区。
1937年湖南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区,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个县,专员公署治所由慈利县迁往常德县。
1938年11月,第四区从常德迁往澧县,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也称常澧区专员公署。
1940年,湖南省调整行政区划,行政督察区第二区改为第四区。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会战。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57师固守常德18天,全师仅余数百人。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常德血战一时被广为传颂,这就是著名的“常德会战”。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区各县先后获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组建的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及全体工作人员抵达常德城。常澧专署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澧县、临澧、慈利、桃源9县。8月中旬,各县相继成立人民政府,并分别于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区更名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常德专署)。
1955年2月16日,根据省人民政府已改为省人民委员会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南省常德专员公署。随后,各县市人民政府都改为人民委员会。
1962年12月30日,国务院424号文件批准,恢复益阳专区,益阳市及益阳、桃江、南县、沅江、华容、安化六县划归益阳专署管辖。
常德城区风光(19)1966年3月,常德专区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代替常德专署行使职权。4月10日,专区生产领导小组撤销,成立常德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11月,其名称改为常德地区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
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行使原专署职权。3月至9月,各县(市)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人民委员会。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常德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县(市)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县(市)人民政府。
1988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1988] 18号文件批准,撤销常德地区,建立省辖常德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 22号文件通知,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设两区,原常德市改为武陵区,原常德县改为鼎城区,两区行政区域不变,津市市为省辖县级市,省政府委托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选出正副市长。
2017年,常德市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德市共有36个街道、100个镇、29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
名称由来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此名取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常德”之名始于此。
常德城区风光2(18)
常德市现辖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共6县2区,代管县级市津市市,以及5个管理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乡(镇)129个、行政村3228个。
区划名称 | 面积(km²) | 政府驻地 | 街道 | 镇 | 乡 | 其中:民族乡 | 社区 | 行政村 |
---|---|---|---|---|---|---|---|---|
常德市 | 18177.18 | 武陵区 | 36 | 100 | 29 | 4 | 582 | 3228 |
武陵区 | 412.42 | 南坪街道 | 15 | 2 | 2 | 126 | 112 | |
鼎城区 | 2339.60 | 红云街道 | 4 | 19 | 1 | 1 | 80 | 489 |
安乡县 | 1086.03 | 深柳镇 | 8 | 4 | 33 | 255 | ||
汉寿县 | 2091.25 | 龙阳街道 | 4 | 16 | 3 | 1 | 85 | 489 |
澧县 | 2075.41 | 澧阳街道 | 4 | 15 | 93 | 397 | ||
临澧县 | 1203.88 | 安福镇 | 8 | 2 | 29 | 310 | ||
桃源县 | 4442.30 | 漳江镇 | 18 | 10 | 2 | 57 | 394 | |
石门县 | 3970.13 | 楚江街道 | 4 | 10 | 7 | 40 | 685 | |
津市市 | 556.16 | 襄阳街街道 | 5 | 4 | 39 | 84 | ||
注:武陵区数字包含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德山街道、樟木桥街道及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所辖柳叶湖街道、七里桥街道、白鹤镇;鼎城区数字包含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石门桥镇及西洞庭管理区所辖祝丰镇;汉寿县数字包含西湖管理区所辖1镇、2乡。 |
区划名称 | 面积(km²) | 政府驻地 | 街道 | 镇 | 乡 | 其中:民族乡 | 社区 | 行政村 |
---|---|---|---|---|---|---|---|---|
常德市 | 18177.18 | 武陵区 | 36 | 100 | 29 | 4 | 582 | 3228 |
武陵区 | 412.42 | 南坪街道 | 15 | 2 | 2 | 126 | 112 | |
鼎城区 | 2339.60 | 红云街道 | 4 | 19 | 1 | 1 | 80 | 489 |
安乡县 | 1086.03 | 深柳镇 | 8 | 4 | 33 | 255 | ||
汉寿县 | 2091.25 | 龙阳街道 | 4 | 16 | 3 | 1 | 85 | 489 |
澧县 | 2075.41 | 澧阳街道 | 4 | 15 | 93 | 397 | ||
临澧县 | 1203.88 | 安福镇 | 8 | 2 | 29 | 310 | ||
桃源县 | 4442.30 | 漳江镇 | 18 | 10 | 2 | 57 | 394 | |
石门县 | 3970.13 | 楚江街道 | 4 | 10 | 7 | 40 | 685 | |
津市市 | 556.16 | 襄阳街街道 | 5 | 4 | 39 | 84 | ||
注:武陵区数字包含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德山街道、樟木桥街道及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所辖柳叶湖街道、七里桥街道、白鹤镇;鼎城区数字包含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石门桥镇及西洞庭管理区所辖祝丰镇;汉寿县数字包含西湖管理区所辖1镇、2乡。 |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9]
常德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30°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28°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东经112°17′52″)。市境东西极宽174.6公里,南北极长187.2公里,常德市总面积18190平方公里。
城市新区—白马湖公园(16)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地形地貌。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地面积677.61万亩,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24.8%,平原面积978.98万亩,占总面积的35.9%,水面220.76万亩,占8.1%,丘陵岗地853万亩,占总面积的31.2%。
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如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由此构成区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地貌轮廓。常德市地貌的形成,自远古代武陵运动以来,已经受多次构造运动。远古代末,市境为一广阔的古海槽,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武陵山区随江南古陆上升,海水退出。此时,常德、临澧、石门等县成为陆地。印支运动,使全区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燕山运动,奠定了区内地貌轮郭的基础骨架,大致和今日相仿。新构造运动对现在地形影响最大,使西部地区继续上升,导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构造地貌。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稳定,引起强烈的堆积和微弱的侵蚀、剥蚀、形成流水地貌;东部地区间歇沉陷,湖积盛行,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湖积~人为地貌和生物地貌。常德市整个地势由西向东部倾斜,地貌类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岗地-流水堆积平原和湖积围是平原的顺序展布。
常德市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515座(澧县1座、石门县469座、桃源县45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壶瓶山标高2098.7米。
壶瓶山
壶瓶山属石门县境,位于湖南省最北端,地球上神秘的北纬30度线从其腹地穿过,主峰海拔2098.7米,被称为“湖南屋脊”,旅游开发区域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665.8平方公里,是大湘西旅游圈与大三峡旅游圈的交汇点,是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新潇湘八景之一。
太浮山
常德城区夜景(18)临澧太浮山原名彰龙山,相传汉代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而闻名于世,故改名叫太浮山。太浮山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207国道、石长铁路从山脚而过。贯穿花岩溪、桃花源、夹山寺的旅游线路1801省道擦西南山脚而过。整个太浮山面积4300公顷,海拔高度604.5米,有99岭,33岔。其“二十四景”江南闻名。
雪峰山
湖南省东西两部不同自然景观及沅江和资水之间的分水岭。位于省境中部偏西,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的南段转折带,云贵高原东坡过渡到江南丘陵的东侧边幅;是较独特的地理单元。雪峰山属“原始江南古陆”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广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浅变质的板岩、变质砂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地层,震旦系变质碎屑岩亦发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岩、细砂岩等组成的地层间有出露。
河洑山
河洑山位于沅江北岸,紧靠常德城区。在郁郁葱葱的河洑山脚下,有座古朴风情的小镇,相传这里两千多年前便已为市,以前叫平山后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镇,如今只要你来到河洑镇便可看到,在你的脚下,高楼厂房掩映了绿荫之中,集市车水马龙,到处呈现着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
改造后的穿紫河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潕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德国小镇(10)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地理位置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该地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东部比西部略低,石门东山峰农场年平均气温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中部丘陵区、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常德河街(11)常德市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的水资源总量153.37亿立方米,人平占有量为2556立方米。流经本市的沅水、澧水多年平均客水量600亿立方米。全市雨量充沛,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水期(4-10月)降水和径流约占全年的70%以上。境内有大小河流432条,总长6775千米。湖南四大水系中的沅、澧两水横贯境内,支流众多,还有松滋、虎渡、藕池河系流经境内。具有河网密布、水系紊乱、峰高量大、降雨不均、水旱夹击的特点。水能蕴藏量达200万千瓦,其中河长5千米以上集雨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71条。多年平均水能蕴藏量131.95万千瓦,占湖南省总量的8.55%。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65.15万千瓦,占全省可开发量的6%。地下水也很丰富。地下水分布面积达17568平方千米。据计算,地下水动储量为16.8-20.28亿立方米,静储量为20.8-25.56亿立方米。[10]
2017年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3万处,新增和恢复农田灌溉面积0.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1万公顷。
常德市的土地总面积为18202.1平方千米,占湖南省版图的8.6%。全市有耕地430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32.85%,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温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4306.7平方千米,可养殖水面666.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4666.7平方千米,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3.66%、3.66%、25.64%,具有发展畜牧业、水产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10]
2017年,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5个,整治土地0.8万公顷。
常德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素以“非金属矿之乡”著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杨子地台,与华南褶皱带接壤部位,区内地层发育齐全。矿产资源的产出与分布,受大地构造部位的制约,北部杨子地台矿产资源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南部华南褶皱带以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
常德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截止2017年,全市已发现矿产59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数141种的41.8%,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33种,包括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2种、有色金属矿产3种、贵金属矿产2种、非金属矿产19种、水汽矿产3种。金刚石、砂矿、雄黄矿、石煤蕴藏量名列全国之冠;石膏矿、石英砂矿、硼润土蕴藏量居全省第一。列入湖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就有22种,这些资源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矿石质量好,利用率高,在常德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了支撑作用。
截至2016年,常德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379种,其中哺乳类56种,鸟类285种,爬行类23种,两栖类1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黑麂等12种,二级保护的66种;有维管束植物206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红豆杉、伯乐树、珙桐等6种,二级保护的有21种,列入国际公约的49种。
常德既有武陵、雪峰山系丰富多样的森林植物,又有洞庭湖区的多种栽培植物和水生植物。截至2016年,全市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703种,约占全省已知高等植物4324种的62.5%。其中裸子植物有69种,隶属8科25属,被子植物2248种,隶属168科788属,蕨类植物386种,隶属43科101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植物有39种。[10]
截至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7.9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5万公顷,荒地造林面积0.71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6.2万公顷。已批准建设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15.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5平方米。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75.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满足III类标准及以上的比重为95.6%。
2021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2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9.6万人,农村人口22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2%,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9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2.7万人,乡村人口379.1万人;男性人口300.9万人,女性人口290.9万人。[3]
2011-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常德是一个散杂多民族的地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德市4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7万人,占常德市总人口的8%,在湖南省14个州市中居第五位。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族、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佤、黎、畲、高山、水、景颇、土、仫佬、锡伯、普米、俄罗斯、鄂伦春、毛难、仡佬等45个民族。[11]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曹志强[6] |
市委副书记 | 周振宇[12] |
市委秘书长 | 傅勇[13]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曹志强[6] |
市委副书记 | 周振宇[12] |
市委秘书长 | 傅勇[13]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余怀民 |
副主任 | 尹正锡、李育智、邹如龙、石玉林、张阳、廖可元、呙滨辰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余怀民 |
副主任 | 尹正锡、李育智、邹如龙、石玉林、张阳、廖可元、呙滨辰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周振宇 |
副市长 | 徐永健、杨成英、周代惠、余良勇、谭丁、郭碧勋、陈章杰[14][15]、庞波[16] |
秘书长 | 陈爱喜[17]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周振宇 |
副市长 | 徐永健、杨成英、周代惠、余良勇、谭丁、郭碧勋、陈章杰[14][15]、庞波[16] |
秘书长 | 陈爱喜[17]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黄清宇 |
副主席 | 汤祚国、张业梅(女)、王鳌、袁世平(女)、朱金平、陈华(女 民建)、邹吉茂、刘保湘 |
秘书长 | 曾克非[18] |
(以上内容来源于:[19][20][21][22][23][24][25][26][27])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黄清宇 |
副主席 | 汤祚国、张业梅(女)、王鳌、袁世平(女)、朱金平、陈华(女 民建)、邹吉茂、刘保湘 |
秘书长 | 曾克非[18] |
常德城区风光3(15)常德属于中国经济中部崛起重心地带,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黄金地段。常德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的产业,已建成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津市工业园等11个县级工业园区。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7.6亿元,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3%;第二产业增加值1686.9亿元,增长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9.7亿元,增长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
2021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41.6:4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
2021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4亿元,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29.5亿元,增长4.8%;非税收入73.8亿元,增长14.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7.1亿元,减少2.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4亿元,减少3.8%;教育支出84.5亿元,增长3.6%;农林水事务支出89.7亿元,减少7.5%;医疗卫生支出61.1亿元,减少0.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2亿元,增长7.1%。
2021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45公里,全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35公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9亿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745.2万元,资助中职学生7418人。
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3%。按类别分,医疗保健类上涨0.4%,食品烟酒类下降1.9%,居住类上升0.6%,衣着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升4.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3]
常德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粮仓、酒市、烟都、纺城、茶乡”。常德市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常德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农产品除粮、棉、油、猪、鱼、珍珠居湖南省前列外,果、麻、糖、茶、茧、烟、牛、羊、禽、蛋、龟、鳖、膳、牛蛙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国。
常德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646万亩,可养殖水面100万亩,林地面积700万亩,具有发展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常德市有5个县、区为国家农产品商品基地。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实现产值373.4亿元,增长4.7%;林业实现产值22.1亿元,增长12.2%;牧业实现产值309.1亿元,增长17.9%;渔业实现产值82.0亿元,增长3.0%。
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89.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4.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05.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9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84.4万吨,棉花产量4.6万吨,油料产量59.6万吨,蔬菜产量357.3万吨,茶叶产量2.9万吨,水果产量142.6万吨。
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507.6万头,比上年增长31.9%,存栏326.0万头,比上年增长12.2%;出栏牛18.0万头,增长5.3%;出栏羊205.3万只,增长11.0%;全年禽蛋产量比上年减少3.1%。
2021年,全市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省级71个,市级1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5988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9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78亿元,增长6.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44.4亿元,增长6.9%。农民专业合作社7777个,增长7.6%,家庭农场10715个,增长17.7%。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个数394个,其中绿色食品327个,有机食品5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3]
工业
常德市为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卷烟产量居湖南省前列。常德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少数产业外,其它30多个大类均有分布,形成了轻工业占主导、轻重工业基本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芙蓉王
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6%。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和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2%和6.4%。省级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7.8%。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发电量162.9亿千瓦时,增长19.9%;大米254.5万吨,增长14.6%;原盐84.5万吨,增长13.6%;精制食用植物油58.3万吨,下降1.8%;水泥1350.3万吨,下降1.9%;平板玻璃184.7万重量箱,增长8.7%;卷烟162.8万大箱,增长1.5%;变压器242.6万千伏安,增长1.3%。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2%,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0.3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226.7亿元,增长8.7%。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41.3亿元,增长1.2%。[3]
常德处于中国中西结合部,历来就是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之一的桥南大市场和一批专业市场蓬勃发展,商品可以广泛辐射到广州、上海、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区域辐射人口达3000万,每年有100万吨物资通过水运、50万吨物资通过公路、400万吨物资通过铁路进出。庞大、规范、完善的物流产业群体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市低三分之一。常德市建立了湖南省一流的外经贸、招商、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海关、外汇管理、出口货物联运和外商投诉协调等外向性经济服务机构,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10.1%;非国有投资增长19.1%;民间投资增长9.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12.7%;民生投资下降11.2%;生态投资增长9.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2%。
2021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94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4个,亿元以上项目本年实际完成投资增长8.7%。
2021年,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85.0万平方米,下降6.6%。商品房屋销售额333.6亿元,下降7.0%。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3.8亿元,增长14.4%。分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15.6亿元,增长14.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8.2亿元,增长14.2%。
2021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403.1亿元,增长18.2%,其中网上零售额增长30.2%。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5%;化妆品类增长24.2%;中西药品类增长2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1%;汽车类增长11.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0%。
旅游业
2021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214.0万人次,增长0.8%;接待境外入境人数0.25万人次,下降58.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7.8亿元,增长9.2%。年末全市拥有国家旅游等级区(点)41家,其中4A及以上景点11家。全市星级宾馆14家,旅行社60家。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21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5个。合同使用外资金额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资金5000万美元,增长95.7%。新增境外投资企业6家。引进境内省外资金969.9亿元,增长34.5%。分产业类别看,第一产业到位资金61.7亿元,下降5.2%;第二产业到位资金563.3亿元,增长32.6%;第三产业到位资金344.9亿元,增长49.1%。
2021年,全年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191.2亿元,增长20.7%。其中出口168.4亿元,增长20.8%;进口22.8亿元,增长19.8%。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60.3亿元,增长20.8%;加工贸易出口8.1亿元,下降1.2%。分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74.3亿元,增长25.8%。
银行、保险和证券
2021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3954.5亿元,增长9.4%。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536.5亿元,增长4.1%;住户存款2804.3亿元,增长12.3%。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2897.3亿元,增长15.3%。分贷款对象看,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80.5亿元,增长18.0%;住户贷款1212.6亿元,增长11.4%。
2021年,全市年末保费收入共123.5亿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6.1亿元,增长1.1%;健康险保费17.2亿元,增长4.6%;寿险保费收入68.9亿元,增长10.1%。赔款支出40.7亿元,其中财险赔付24.6亿元,健康险给付3.5亿元,寿险给付12.2亿元(不含退保金)。
2021年,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数量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家,境外上市公司1家。辖区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15家,全年证券交易额3573.7亿元,增长10.6%。期货公司2家,全年成交金额3117.3亿元,增长50.1%。[3]
常德
常德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话。这与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秦汉以来,不断有北方居民南迁。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引起北方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大量人口沿汉水流域南下,渡江到达洞庭流域,这次大迁徙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唐朝的安史之乱,曾使“襄邓(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北方居民迁徙规模大,人数多,地域集中,使其语言不仅难以被本地土著语言所同化,反而给当地土著语言以巨大的冲击,这是常德话与北方话产生亲缘关系的历史渊源。
常德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常德城乡概以大米饭为主食,无论老少,有嗜辣习惯,爱吃糌辣椒、油炸辣椒、辣子酱、白辣椒。有腌制坛子菜、腌腊鱼腊肉的习惯。
常德盛产稻米,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大众化小吃食品。在80年代后,米粉逐渐成为常德城镇居民早餐的主食。发糕,油粑粑,煎米茶,作为早餐,一般是边吃油粑粑,边喝煎米茶。
常德人喝茶很讲究,除一般泡茶外,还盛行擂茶待客。相传喝擂茶起源于东汉初年。当时马援征“五溪蛮”,兵困壶头山,瘟疫流行。土人教以用生姜、盐、茶叶、煎米制作此茶,饮后瘟疫即除,遂沿袭至今。
武陵戏原名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武陵戏起源于明代,演唱弋阳腔和昆腔。弋阳腔曾受青阳腔影响,并长期和本地傩愿腔、民歌号子相结合,演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楚调,即后来的高腔。
综述
2021年,全市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水运货运量1929万吨,下降14.7%,货物周转量68亿吨公里。实现公路客运量3067万人,下降14.7%,客运周转量25亿人公里。[3]
公路
常德境内有319、207两条国道,有S205、S226、S227、S302、S303、S304、S306等7条省道。
高速公路有:长张高速公路G5513,二广高速公路G55,杭瑞高速公路G56。
常德的客运大站有:常德汽车总站,常南汽车总站,常德汽车北站。
截至2018年7月,常德市区境内共有四座跨沅江大桥:沅江一桥(武陵大桥),沅江二桥(德山大桥),沅江三桥(桃花源大桥),以及沅江高速公路大桥;同时,沅江四桥和沅江过江隧道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沅江四桥预计于2018年10月建成通车,沅江过江隧道预计于2019年建成通车。届时,江北城区和江南城区关系更加紧密,城区逐渐连成一片。
常德老城区(11)
铁路
截止2014年3月,有焦(作)柳(州)铁路与石(门)长(沙)铁路复线2条,线路总长207公里。规划中的铁道线路有黔张常铁路,常岳九铁路以及宜常铁路。
石长铁路复线2016年1月6日建成通车,长沙至常德仅需一个半小时,节省时间1个小时左右。黔张常铁路于2014年12月开工,是连接成渝地区与华中地区并沟通华东、华南的客货运快速通道。
2017年9月,石长铁路复线开行石门至常德至长沙的动车组,结束了常德地区没有动车的历史。
常德境内客运站有常德站(客运业务二等站),石门县北站(客运业务三等站),澧县站,临澧站。货运站有常德东站(货运业务四等站),汉寿站(货运业务四等站)等。
航空
常德桃花源机场为国家4D级机场,是黄花机场的主要备降机场,位于常德市鼎城区斗姆湖街道,可供波音737同类型飞机满载起降,机场正在筹备改建工作,建设更大更现代的机场。截至2018年3月,常德桃花源机场已开通常德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天津、南宁、海口、成都、西安、杭州、郑州、济南、兰州、珠海、温州等城市的航班。
常德桃花源机场
航运
常德港是中国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常德市有沅江、澧水等87条通航河流,航道里程1753公里,其中通航里程1191公里;港口有8个,年吞吐量百万吨以上的有常德、津市2个港口;有100吨级以上泊位134个,码头总长6626延米。
市内交通
截至2018年3月,常德市区共有52条公交线路(普通公交42条,快速公交10条),所有公交线路除H5线以外均一票价2元(刷卡或扫码乘车7.5折);H5线实行分段计价,市区内2元,过机场快速路4元,优惠政策与其他公交线路一致。
常德市区内出租车起步价2公里5元,截至2012年,已有出租汽车1800辆。
常德BRT详见词条:【常德快速公交】
常德BRT是湖南省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于2012年12月26日开始运营。常德BRT的线路主要为城市环线,以常德大道,桃花源路为主,经过沅水二桥,桃花源大桥链接常德江北城区、江南城区德山。
截至2018年3月,线路主要有:H1、H2、H5、H11、H13、H15、H16、L12、L13、L18线路。
常德公共自行车常德市于2012年10月28日启用公共自行车系统[28],目前常德城区共有156个租赁站点,355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
截至2019年5月,常德城区共有156个租赁站点,3550辆公共自行车投;下属县澧县共有20个租赁站点,500辆公共自行车。
教育事业
湖南文理学院-陈自德摄
2021年,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招生2.4万人,增长11.7%;在校学生7.0万人,增长11.7%;毕业学生1.7万人,增长7.7%。中等职业学校43所,招生1.9万人,增长8.7%;在校学生5.1万人,增长5.0%;毕业学生1.6万人,增长8.6%。普通高中45所,招生2.8万人,增长3.5%;在校学生8.1万人,增长3.7%;毕业学生2.4万人,下降1.6%。初中学校239所,招生5.5万人,增长7.6%;在校学生15.4万人,增长4.4%;毕业学生4.8万人,增长7.8%。普通小学416所,招生5.1万人,增长0.3%;在校学生30.8万人,下降1.1%;毕业学生5.4万人,增长9.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8所,招生551人,在校1655人,毕业13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2万人,下降1.9%。各类民办学校619所,在校生17.0万人,增长2.7%。民办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2.2万人,增长16.7%。[3]
类别 | 学校列表 | ||
---|---|---|---|
本科院校 | 湖南文理学院 |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职校及专科院校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常德中山外院 | 常德财经学校 | |
常德技师学院 | |||
主要高中 | 常德市第一中学 | 常德市第二中学 | 常德市第六中学 |
常德市第七中学 |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 常德外国语学校 | |
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 | 石门县第一中学 | 澧县第一中学 | |
临澧县第一中学 | 桃源县第一中学 | 津市市第一中学 |
科学技术
2021年,年末全市有检验监测机构147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3万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64个,生产特种设备2.8万台。组织制定地方标准23项。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007批次,抽查合格率92.1%。
2021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0%。年末全市[3]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认定技术合同663项。全年授权专利4991件,增长28.3%。[3]
类别 | 学校列表 | ||
---|---|---|---|
本科院校 | 湖南文理学院 |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职校及专科院校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常德中山外院 | 常德财经学校 | |
常德技师学院 | |||
主要高中 | 常德市第一中学 | 常德市第二中学 | 常德市第六中学 |
常德市第七中学 |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 常德外国语学校 | |
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 | 石门县第一中学 | 澧县第一中学 | |
临澧县第一中学 | 桃源县第一中学 | 津市市第一中学 |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5.1亿元,增长2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8万户,下降5.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43.7万户,增长0.7%;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77.5万户,增长7.0%。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13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业用电量63.8亿千瓦时,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2.5亿千瓦时,增长8.1%。
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39元,比上年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02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4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57元,增长12.4%。
2021年,全市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46.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95.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1.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1.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4.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5.7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9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1.0万人。年末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数3.22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3.08万张。城镇建立各类社区服务设施0.45万个。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2亿元,筹集社会公益金0.24亿元。[3]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60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3个,广播电视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95%,有线电视用户40.9万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7个。
2021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172个。其中医院112个,乡镇卫生院179个,妇幼保健院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92个,村卫生室3513个。卫生技术人员36930人,其中在岗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933人,护士16697人。全市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共476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技术人员158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3.8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2万张。[3]
2021年,全市现有体育场地9056个,运动场83个,各种训练房816个,体育馆11座,游泳池16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1项次,新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8个,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53万人。全年获得全国冠军11个。
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万公顷。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9.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分别为壶瓶山、西洞庭、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鼎城区花岩溪、桃源县望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的矿种59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3种。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5.5%,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区县市11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