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土力学

损伤土力学

作者 赵锡宏孙红
书名 损伤土力学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56082188X
出版日期 2000年7月1日
目录导航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损伤基本理论简介
1.1引言
1.2损伤理论的研究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
1.3损伤能量理论的基本知识
1.4结束语

第二章土的试验研究
2.1引言
2.2微结构形态变化的研究
2.3室内常规试验
2.4真三轴的试验研究
2.5结束语

第三章土的系列损伤模型
3.1引言
3.2等效应力概念与等效弹性余能概念
3.3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弹性损伤本构关系
3.4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弹性非线性损伤本构关系
3.5小应变的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
3.6有限应变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
3.7室内试验
3.8结束语
附录3.1有限应变耦合损伤的应力-应变关系矩阵的各项表达式
附录3.2损伤门槛的确定
附录3.3损伤伤势函数的确定

第四章结构性软土的损伤及其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4.1引言
4.2室内试验
4.3损伤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4.4结束语
附录4.1地基内矩形面积上均布竖向花卉作用下角点附加应力面积
附录4.2地基内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竖向荷载作用下角点竖向附加应力面积

第五章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在地基平面应变问题的应用理论部分
5.1引言
5.2等效应力概念及损伤演化方程
5.3考虑各向异性损伤的平面应变问题应力场的滑移线解
5.4考虑各向异性损伤的平面应变问题的速度滑移线解
5.5考虑各向异性损伤的平顶钝角楔体极限荷载的滑移线场解
5.6结束语
附录5.1式(5.26)的推导
附录5.2式(5.35b)的推导

第六章各向异性损伤模型在地基平面应变问题的应用部分
6.1引言
6.2各向异性损伤对浅基础极限荷载的影响
6.3各向异性损伤对深基础极限荷载的影响
6.4各向异性损伤对挡土墙上土压力的影响
6.5结束语

第七章软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在比奥固结有限元分析中应用
7.1引言
7.2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及伤演化方程
7.3比奥固结理论耦合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的有限元方程
7.4损伤模型与弹塑性模型的固结有限元计算比较
7.5结束语

第八章软土的各向异性损伤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
8.1引言
8.2小应变的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及损伤演化方程
8.3有限应变的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
8.4各向异性损伤对剪切带的影响
8.5结束语
附录8.1式(8.39)的推导
附录8.2式(8.45)的推导
附录8.3式(8.46)的推导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符号

序言

“土的损伤模型及其在土力学的应用”课题是中国同济大学赵锡宏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罗冠威(Kwang wei Lo)教授合作科研课题“Fracture Applications in CfvilEngineering”(1997.6~2001.6)中的一个部分,其中损伤理论部分主要由赵锡宏教授负责,经费自筹。
损伤理论,是将固体物理学、材料强度理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统一起来研究受损材料的本构关系,解释材料的破坏机理,建立损伤的演变方程和计算构件的损伤程度,从而达到预估其剩余寿命的目的。它是经典的固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用损伤理论导得的结果,既反映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又能说明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实际变化状况:而且计算的参数还应是宏观可测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微观研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不足,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和相互结合开拓新的前景。
在国外,土的损伤理论研究的报导较少;在我国,土的损伤理论的先驱者沈珠江院士已发表一系列重要的论文。
现在,“土的损伤模型及其在土力学的应用”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损伤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巧妙地结合赵锡宏教授等长期来对土力学的系列模型的研究和试验成果,提出土的系列损伤模型,比较全面地应用于土力学,即:
1.土的系列损伤模型
(1)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弹性损伤模型;
(2)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弹性非线性损伤模型;
(3)小应变的土的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模型:
(4)有限应变的土的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模型。
2.在土力学的应用
(1)地基变形(沉降);
(2)固结理论和边坡稳定性;
(3)浅基础极限承载力;
(4)深基础极限承载力;
(5)土压力;
(6)土的各向异性损伤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
作者在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吸收有关专家和教授们的意见,自1999年4月20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该课题进行鉴定后,经过六个月的反复修改与补充,为便于读者阅读与研究,还增加一些附录和推导。本书取名为《损伤土力学》,以中英文合并出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