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

汉阳区

中文名 汉阳区
车牌代码 鄂A
外文名 HanyangDistrict
所属地区 湖北省武汉市
别名 汉津
火车站 武汉西站、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
下辖地区 11个街道、1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著名景点 晴川阁、古琴台、龟山电视塔、武汉动物园、归元寺、汉阳造
地区生产总值 699.01亿元(2020年)
地标建筑 龟山电视塔
电话区号 027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建却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比起武昌城早几十年,比汉口更早。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汉津县。公元605年,隋炀帝把汉津县改为汉阳县,从这时开始,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辖汉阳、汉川两个县。沔州州治设在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并将汉阳县以及沔州的行政机构都一起从蔡甸的临嶂山下迁到龟山南麓的凤凰山下。

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汉阳应该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那不是汉口的地盘吗?过去的汉阳确实与汉口练成一片。《明史》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但“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汉阳城于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汉代,汉阳已经建了城。三国时刘表部将黄祖在龟山北麓筑了却月城,后来被孙权击破。于是刘表之子刘琦又在龟山南麓建了鲁山城。“汉阳城”是有城墙的,还有东西南三个城门,1928年北伐战争时才被拆除。这个范围就是汉阳大道之南,拦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东直到江边的城区。汉阳大道时开辟龟山与凤凰山(凤栖山)之间谷地上的,拦江路是建立在原来隔开鹦鹉洲的长江夹河上的。

老汉阳城的中心是一个大十字,东西向大路今天叫显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阳新路。显正街出西门(凤山门)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汉阳县进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庙、十里铺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凤山门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解放后成立武汉市人民政府汉阳中心区政府,1950年11月改称武汉市第六区人民政府。[8]1952年8月称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政府。1955年改为武汉市汉阳区人民委员会。1968年称武汉市汉阳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为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政府。汉阳区历来辖月湖、晴川、建桥、鹦鹉、洲头、翠微、五里墩、琴断口、江汉二桥等9个街道办事处和永丰、江堤两个乡人民政府,2005年经省政府和市政府批准,四新农场划归汉阳区管辖并设立四新管委会,辖区永丰、江堤两个乡撤销,分别成立永丰街道办事处和江堤街道办事处。辖月湖、晴川、建桥、鹦鹉、洲头、翠微、五里墩、琴断口、江汉二桥、永丰、江堤等11个街道办事处,四新管委会和一个经济开发区。

概况

汉阳历史悠久,在武汉三镇城邑建制中名位最早,自汉末以来就是历代风景胜地。区内有著称于佛教丛林的归元禅寺、楚天名楼晴川阁、高山流水古琴台、汉阳古树、石榴花塔等。1985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风景旅游城区,1998年又被批准为山水园林城试验区。现在月湖、莲花湖、晴川阁等8大风景区已初具雏形。正在开发建设的龟山风景区、龙阳湖旅游度假区是旅游、观光、休闲的乐园。

汉阳交通发达, 基础设施完善。全区沿江岸线32公里,拥有大小码头42个。杨泗港吊装码头可常年停靠5000吨级货轮。从汉阳中心区到武汉最大的铁路客运、货运站仅5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王家墩机场仅28公里和10公里。区内318国道、汉阳大道、鹦鹉大道、琴台路和正在动工兴建的墨水湖北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19万门程控交换电话,可直拨国内外。琴断口水厂等一批大型水电设施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汉阳经济实力雄厚。武汉健民制药厂、武烟集团、百威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等130余家大中型企业坐落区内。区属工业迅速发展,共有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纺织、轻工、汽车改装、生物工程等十多个门类,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汉阳以城带郊,农业基础坚实,物产丰富。全区现有耕地1300公顷,渔池水面600公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以蔬菜、水产品生产为主,禽、蛋、奶、林、果生产基地齐全,是武汉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之一。汉阳商业繁荣兴旺。钟家村商业一条街是武汉市最繁荣的中心区之一。跻身于上市公司,中国零售百强的汉商集团股份(集团)公司和设施先进、豪华舒适的晴川饭店,日照酒楼错落其间;二桥汽车贸易十里长廊商贾云集,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汽车配件贸易市场;随着汉福超市、华联超市等一批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相继开业,二桥、五里、七里三个新的商业中心区正在迅速崛起。目前,汉阳区拥有旅游饭店近10家,没有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客房数仅1200多间,按武汉新区规划,将在汉阳南岸嘴、钟家村、十里铺、升官渡、四新新城等5处建5座五星级宾馆。预计每座宾馆投资1亿—3亿元。 

汉阳科教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全区有科研机构53家,科技人员630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35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172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3598 人。区内共有中小学校84所,幼儿园75所,职业中专、职业高中3所。有医院18所,防疫保健机构5家,形成了完善的医疗卫生网络。

城市规划

汉阳108平方公里作为“武汉新区”核心区进行开发,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近千亿元,完成重要地段和主要组团的主要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基本形成武汉新区城市框架。

到2010年经济发展指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年均递增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递增16%;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2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年均递增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6亿元,年均递增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亿元,年均递增12%以上;出口创汇总额达到8360万美元,年均递增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6400万美元,年均递增20%以上。

社会发展指标:到2010年全区总人口达到62万人左右;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500个,安排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00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城乡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环境建设指标: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全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功能区化标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汉阳区汉阳区截至2021年,汉阳区下辖11个街道。[9]

区划详情

11个街道:建桥街道、晴川街道、鹦鹉街道、洲头街道、五里墩街道、琴断口街道、江汉二桥街道、永丰街道、江堤街道、四新街道、龙阳街道。[9]

人口

2020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73万人。户籍人口54.22万人,比上年增加20700人,其中,男性27.27万人,女性26.95万人。全年共出生6520人,人口出生率为12.3‰;死亡共4578人,人口死亡率为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比上年下降4.5个千分点。[1]

政治

党委领导

徐丽徐丽书记:徐丽

副书记:郭笑撰、黄江波

政府领导

区长:郭笑撰[7]

副区长:彭焚、蔡松、李津、赵亮、黄翀、易雄才[7]

人大领导

主任:万磊[7]

副主任:王鸿、周立强、李庆华、罗双兰、罗雄、鄢军[7]

政协领导

主席:李艳明[10]

副主席:陈彩凤、王天发、甘琼、隆醒[10]

秘书长:郭丽纯[10]

经济

综合

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99.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8.3%。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3.76亿元,下降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5.26亿元,下降8.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8.0%。分季度看,经济逐步复苏轨迹明显,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47.9%,二季度下降25.6%,三季度下降13.5%,全年下降8.3%。[1]

第二产业

工业

2020年全年全区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户,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9户。年末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73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0.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33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3.4%(不变价)。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16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66.33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5.0%;实现利润总额20.3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0%。

2020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年10大工业行业完成总产值160.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5%。其中7个行业产值过10亿元,分别是金属制造业36.09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01亿元;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7.79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6.94亿元;烟草制造业15.26亿元;医药制造业10.54亿元;食品制造业10.07亿元。

建筑业

2020年全年全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50.5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6.2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7%(不变价);实现利润总额11.61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41.2%。其中,实现营业利润11.69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40.5%。年末全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58家。[1]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0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0.78亿元,比上年下降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91亿元,下降2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87亿元,下降21.6%;金融业增加值59.73亿元,增长11.2%;房地产业增加值104.73亿元,下降31.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1.97亿元,增长13.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6.82亿元,比上年下降11.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8.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8.6%,房地产业下降1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5.0%。

市场

2020年年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92152户,比上年增长7.1%。其中,本年新登记市场主体9664户。在全部市场主体中,实有私营企业类市场主体30542户,其中,新登记5426户。实有内资企业类市场主体1034户,其中,新登记157户。个体工商户数60560户,比上年增长3.7%,其中,新登记4081户。

财政收入

2020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1.62亿元,比上年下降20.7%。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89亿元,比上年下降24.9%。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67.45亿元,下降26.2%,非税收入完成8.45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0亿元,增长22.3%;教育支出17.14亿元,增长5.2%;卫生健康支出11.31亿元,增长162.8%;公共安全支出6.28亿元,下降4.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61亿元,增长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58亿元,下降7.5%。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91.8%。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相比下降8.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相比下降25.1%;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1.3%;房地产投资与上年相比下降5.8%。

2020年全年全区新增城镇投资项目65个,与上年持平,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22个,比上年下降4.3%;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43个,比上年增长2.4%。

2020年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项目100个,比上年增长9.9%。其中,本年新增18个,比上年下降30.8%。

2020年全年全区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9.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长8.1%。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7.1%。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35.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7.2%;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6.7%。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66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21.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餐完成375.43亿元,比上年下降9.3%;限额以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完成95.23亿元,比上年下降49.0%。

2020年,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销售55.12亿元,同比增长4.7%;中西药品类销售12.02亿元,同比增长17.4%;烟酒类3.81亿元,同比增长33.9%;石油制品类5.61亿元,同比增长11.1%;化妆品类91.21亿元,同比下降9.6%;汽车类156.10亿元,同比下降12.2%;粮油、食品类31.40亿元,同比下降14.0%;饮料类1.78亿元,同比下降5.9%;服装、鞋帽、针织品类10.93亿元,同比下降32.4%;金银珠宝类1.24亿元,同比下降38.2%;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1.21亿元,同比下降24.4%,体育、娱乐用品类为0.21亿元,同比下降5.2%。

2020年全年实际招商引资总额达640.4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6%;实现利用外资79801万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0%;外贸出口25.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0.5%。全年引进投资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个、中国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个、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央业2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1家、大企业区域总部1个。

会展业

2020年全年国际博览中心共承办各类大中型会展22场。其中,2020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展、2020年第二十一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展、2020第六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互联网+’产业博览会、2020世界建筑科技博览会、第29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食品交易会等展会受到国内外关注,汉阳办展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年展览总面积达56.25万平方米,参展人数113.93万人,实现会展直接收入1.18亿元。[1]

文化

步出南门(南纪门),踏上今天的拦江路,这条路沿长江边划出一个大弧线,一直到白沙洲大桥的西桥头。它本来就是古时长江的夹河道,将东面的鹦鹉洲隔开。由于河床的不断摆动,凸凹岸也不断变化,今天的鹦鹉洲已不是古时的鹦鹉洲。三国时击鼓骂曹、作《鹦鹉赋》的祢衡,遇害之鹦鹉洲已不知所踪;唐朝崔颢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里的鹦鹉洲也沉入江底几百年了。如今隔开鹦鹉洲的夹河水路被填平,鹦鹉洲与河岸相连,洲不成其为洲,仅剩地名,只有拦江路的形状可以看到沙洲的范围。

有因李白留诗而闻名地郎官湖。当年李白在汉阳遇故人张谓,便约上当地太守、县令一并泛舟湖上饮酒作乐。张谓当时任尚书郎,李白举杯说,此湖就叫“郎官湖”吧。还作《泛郎官湖》诗一首:“张公多逸兴,共泛城南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喜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泯,名与此山俱。”但这个郎官湖的遗迹一直是个迷,历史记载郎官湖在汉阳城南,旧称南湖。但到明朝时已经湮没,今天的太平巷(旧称郎官巷)、太白巷一带大约就是湖址所在。

三国金戈铁马

《汉阳府志》中述道:“(汉阳)三国时为吴用武之地。”由于地处三国古战场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汉阳仍留存着大量的三国遗迹和许多三国典故传说。在龟山东麓有一洗马口、洗马洞,据传是每次激战之后,关羽为赤兔马洗刷的地方。现铁门关一带称洗马长街,也是源于这一典故。在昔日的龟山上,还曾有藏马洞和磨刀石,传说是关羽当年屯兵在此藏马磨刀的地方。在龟山东麓,有一鲁肃墓,是鲁肃之子鲁淑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纪念其父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绩。龟山上还有一祢衡墓,是从鹦鹉洲上移来。祢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大名士,传统剧目《击鼓骂曹》就是根据祢衡不攀权势,在筵席上当众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编的。汉阳火车站旁的车站衡街,有个颇为特别的地名——顿甲岭。据说,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夫人时路过这里,人困马乏,他就随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汉腔中,"顿"是"放"的意思,后人因此将这个小岭称为“顿甲岭”。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现存琴台建筑,由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这一地名。

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汉阳区汉阳区(2)       汉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初绘制的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龟山到赫山一带分布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钢药厂等大型工厂。张之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指点江山。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一手创建了汉阳铁厂。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江西萍乡煤矿三大企业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钢铁产量多年来一直占全国百分之百,出口亚美诸国。1894年,张之洞筹办的湖北枪炮厂即后来的汉阳兵工厂建成。这两大企业奠定了武汉的工业都市地位。如今它们早已不存,但我们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遗迹。1951年在原铁厂遗址上建起了武汉国棉一厂。现今的汉阳钢厂所在地也是钢药厂的旧址。汉阳钢厂还新筑了两个仿制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大门。

交通

汉阳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全区沿江岸线32公里,拥有大小码头42个。杨泗港吊装码头可常年停靠5000吨级货轮。从汉阳中心区到武汉最大的铁路客运、货运站仅5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王家墩机场仅28公里和10公里。

陆路

区内318国道、汉阳大道、鹦鹉大道、琴台路和正在动工兴建的墨水湖北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武汉三镇:即汉阳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部,东隔长江与武昌相望,有武汉长江大桥相连;北隔汉江与汉口对峙,有江汉桥和汉江铁路桥相连。[6] 

正在形成汉阳区内“六纵六横”为支撑的交通网络:龙阳大道、芳草路、江城大道、拦江堤路、鹦鹉大道、滨江大道;月湖大道、琴台大道、汉阳大道、墨水湖北路、二环线、四新大道。

水路

墨水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龙阳湖、三角湖、后官湖连接贯通,连通的内部河网水系通过墨竹港连通后官湖,通过琴断口小河连通汉水,通过东风闸和东湖泵站连通长江,形成“襟江带湖”的内、外部水系连通体系。环墨水湖将形成“城市绿心”,构建“六湖连通”的生态廊道,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游乐、休憩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水景观,营造优美的湖光山色,提高城区防灾能力和水环境自净能力。[7]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20年全年区级城建投资达84.94亿元,实施完成四新大道西延线等4条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洲头三路等6条道路改造提升,墨水湖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年建成停车泊位23334个、充电桩4382个、建成5G基站479座、新建社区足球场14个、新建改造公厕10座、雨污分流改造373处、疏浚管网396公里。完成市级城建重点工程征地349.04亩,征收(拆除)9482平方米。实施旧城改建项目29个,完成改造征收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76.72万平方米。完成四新方岛、体育公园、中国动漫、大归元建桥片等区级重点项目供地工作,全年供地面积达2000亩。[1]

环境保护

2020年全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全区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全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5天,比上年增加6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9%,比上年同期上升19.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监测PM10年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1%;PM2.5年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3%。

2020年全年对黄金口大道、汉江大道等10余条道路实施补植补栽,共植树1万株,新改扩建绿地面积35.6万平方米,完成连通港路(四新大道—江欣苑路)5公里绿道建设任务等。至年末,全区城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2700.7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3%,人均绿地面积达32.14平方米。[1]

科学技术

2020年年末全区实有高新技术企业140家,拥有科技企业研发平台32家,其中,获国家级认定企业研发平台4家、省级认定11家、市级认定17家。全年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6项,专利申请总量2386件,其中,发明申请专利量411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42.1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2%。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9.56亿元,比上年相比增长15.9%。[1]

教育事业

2020年全年发展教育事业投入达11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0所,净增义务段学位1500个,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3所。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步提升,中考普高上线率达 56.78  %,全市排名第三;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达51.7%(不含体艺生),专科上线率达98.9 %,高中重点本科升学率位列全市第二。

2020年年末全区拥有学校191所,在校学生96082人。其中,幼儿园(含学前班)137所,在园幼儿24857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42510人;初中12所,在校学生14612人;高中14所(含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4103人,其中高级中学6所,学生7257人;职业学校8所,学生6846人。[1]

人才建设

2020年,大力实施引才育才工程。在全市首创举办“知音云招商招才”新华网直播推介会,吸引440万网友关注,2.2万人点赞。提档升级海外人才联络站,建成17个海外(境外)招商招才联络处。搭建全年不掉线知音云招聘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招聘200余场次,征集高薪优岗3.6万余个,留下大学生2.18万名。举办“健博会·龙阳湖论健”“全国高校毕业生行动·武汉重点设计研究机构人才接洽会”等各类“双招双引”活动近100场,全年在中国经济网、新华网、《湖北日报》等重量级媒体宣传报道100余篇,彰显汉阳疫后复苏活力。

2020年全年引进培育包括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内的高层次人才75名(其中数字经济人才18名、大健康人才24名)。推荐29人入选“武汉黄鹤英才”,获得上级资助908万元,其中,入选战略科技人才(1人)和产业领军人才(15人)数量均居中心城区第一。组织实施第六批“知音英才计划”评选,对43人(项)给予资助奖励467万元。举办第三届“知音创客·大健康”创新创业大赛,对入围决赛并符合条件的12人(项)给予奖励资助126万元。[1]

文化体育

2020年全年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惠民活动20场,举办文化艺术知识普及和培训10次。创作“抗疫”歌曲《永远的记忆》、湖北大鼓《任前教子》、摄影作品《抗疫一线的社区书记》等一批文艺精品,其中,音乐作品《永远的记忆》获群星大奖,舞蹈作品《汉阳造》获群星奖,音乐作品《悠悠茶花香》和舞蹈作品《怀念战友》获优秀奖。

2020年全年全区建成社区足球场14个,更新社区户外健身器材318件。年末辖区拥有文化馆(站)12个,文化综合活动中心120个、文化广场78个、博物馆12个。创作文艺作品120个,上演文艺节目1320个。藏书29.8万册,接待读者7.7万人次。在全市各项体育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07枚。[1]

医疗卫生

2020年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378个。其中,医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拥有病床481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18人、注册护士4142人。全年总诊疗人数达135.54万人次。[1]

人民生活

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达到51457.00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1%。[1]

社会保障

2020年全年全区新增就业1697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63人,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2006人,新增劳动者创业2872人,创业带动就业58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组织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3113人,发放个人创业贷款1214万元。

2020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84592人,医疗保险591951人,失业保险135517人,工伤保险139509人,生育保险143412人。全年全区社保扩面净增29339人次。

2020年全年全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6647万元,惠及全区低保47804户次、67461人次,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780元提高到83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2020年年末全区拥有社会养老机构152家。其中,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站)88家,“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39家,社会养老机构25家。养老床位总数达6791余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数达4067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52.7张。

2020年全年全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096套,基本建成4618套,筹集大学毕业生租赁房3.62万平方米,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744户。[1]

节能减排

2020年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为114.4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9%。其中,二产业能源消费量34.9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1%;三产业能源消费量70.3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2%;其他生活能源消费量9.13万吨标准煤。初步核算,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0.76%,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双达标。[1]

行政效能

2020年,在全市率先推出“云刻章”“云勘查”等服务,压缩新设立企业登记时间至半天,施工许可审批时间至1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10%、达到全市最优。大力推进“就近办”“一网联办”“一网通办”,全区13个街道和园区实现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全覆盖。汉阳“四办”改革和营商环境考核排名全市前列,并荣获2020年度第四届中国政博会智慧政务奖、政务服务最佳实践奖。

2020年全年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811073件,按时办结率100%;全年咨询量达到61554人次,共受理各类投诉776件,受理率100%,按时办结率100%,政务服务好评率99.96%,“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1]

社会治安

2020年,深化“平安汉阳”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年建成智慧平安小区40个,星级平安社区93个。刑事案件立案3481件,下降9.5%、破获刑事案件1048件,下降35.7%,发现查处治安案件3071件,平安汉阳建设再上新台阶。[1]

旅游

这里流传着大禹治水、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关羽洗马、李白夜游的传说,还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和历史地名:古琴台、归元禅寺、钟子期墓、祢衡墓、“琴断口”、“升官渡”西汉时属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鲁山(今龟山)北筑却月城。三国吴于鲁山西南筑鲁山城,为江夏郡治。隋初为汉津县地,后为汉阳县地。唐武德四年(621 )在凤栖山南筑汉阳城。五代周为汉阳军治,元、明、清为汉阳府治。1912年汉阳县治。1926年汉阳城区属汉口市。1929年属武昌市。1930年仍入汉阳县,后几经变动。1949年汉阳县城区与武昌市、汉口市合置武汉市。1952年改今名。区内地势低洼,有月湖、莲花湖等湖泊和龟山、凤凰山等山丘。龟山北山麓早在清末就建有炼铁厂和兵工厂,为中国最早的冶金工业和军火工业基地。

使领馆区

1861年汉口开埠,英国在汉口沿江的天津路设立第一个领事馆。此后包括美国、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典等20国在汉设立过领事机构,武汉是当年领事馆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1998年,法国在汉设立总领事馆。法国、美国、韩国已在汉设立领事馆,其中法国、韩国驻汉总领事馆开设签证业务。武汉领事馆数量位居中部城市首位。应是对外开放的国际大都市。然而,与武汉飞速发展的态势和对外交流的需求相比,武汉领事馆的建设略显滞后。

设立领事馆的城市达12个,其中上海设立领事馆59个,广州设立领事馆46个(含筹备9个),成都、重庆均为8个,沈阳、昆明都是6个,南宁5个,厦门和武汉各3个。武汉的领事馆数量仅为3个,与区域地位不相称,也与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地位不相符。[9] 

文物古迹

三国时的金戈铁马《汉阳府志》中述道:“(汉阳)三国时为吴用武之地。”由于地处三国古战场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汉阳仍留存着大量的三国遗迹和许多三国典故传说。在龟山东麓有一洗马口、洗马洞,据传是每次激战之后,关羽为心爱的赤兔马洗刷的地方。现铁门关一带称洗马长街,也是源于这一典故。在昔日的龟山上,还曾有藏马洞和磨刀石,传说是关羽当年屯兵在此藏马磨刀的地方。在龟山东麓,有一鲁肃墓,是鲁肃之子鲁淑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纪念其父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绩。龟山上还有一祢衡墓,是从鹦鹉洲上移来。祢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大名士,传统剧目《击鼓骂曹》就是根据祢衡不攀权势,在筵席上当众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编的。汉阳火车站旁的车站衡街,有个颇为特别的地名——顿甲岭。据说,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夫人时路过这里,人困马乏,他就随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汉腔中,"顿"是"放"的意思,后人因此将这个小岭称为“顿甲岭”。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现存琴台建筑,由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这一地名。

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汉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翻开20世纪初绘制的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龟山到赫山一带分布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钢药厂等大型工厂。张之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指点江山。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一手创建了汉阳铁厂。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江西萍乡煤矿三大企业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钢铁产量多年来一直占全国百分之百,出口亚美诸国。1894年,张之洞筹办的湖北枪炮厂即后来的汉阳兵工厂建成。这两大企业奠定了武汉的工业都市地位。如今它们早已不存,但我们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遗迹。1951年在原铁厂遗址上建起了武汉国棉一厂。现今的汉阳钢厂所在地也是钢药厂的旧址。汉阳钢厂还新筑了两个仿制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大门。

汉阳景点

古琴台古琴台这里流传着大禹治水、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关羽洗马、李白夜游的传说,还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和历史地名:古琴台、归元禅寺、钟子期墓、祢衡墓、“琴断口”、“升官渡”西汉时属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鲁山(今龟山)北筑却月城。三国吴于鲁山西南筑鲁山城,为江夏郡治。隋初为汉津县地,后为汉阳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在凤栖山南筑汉阳城。五代周为汉阳军治,元、明、清为汉阳府治。1912年汉阳县治。1926年汉阳城区属汉口市。1929年属武昌市。1930年仍入汉阳县,后几经变动。1949年汉阳县城区与武昌市、汉口市合置武汉市。1952年改今名。区内地势低洼,有月湖、莲花湖等湖泊和龟山、凤凰山等山丘。龟山北山麓早在清末就建有炼铁厂和兵工厂,为中国最早的冶金工业和军火工业基地。

荣誉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发布,汉阳区排第76名。[11]

2018年11月,汉阳区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榜单,排名第56位。[12]

2021年5月,汉阳区入选  “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排名第31位。[1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