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阁·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作者 吴文英
文学体裁
作品别名 《绕佛阁·天街追凉卢长笛楼》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绕佛阁·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梧韵露井①,偏借秋早②。晴暗多少③。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④。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堕轻帽。酒杯空、数星横晓。[1]

作品校注

①韵:一本作“陨”。

②借:一本作“惜”。

③晴暗:一本作“暗晴”。

④蟾:一本作“寒”。

创作背景

沈野逸,名中行。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定此词作于杭州。因词题中有“天街”二字故。又卢楼又称卢长笛楼,那么卢长笛当时也应在杭州。卢长笛系一下层社会的乐工,据《醉桃源·赠卢长笛》词中透露是词人的一位老相识,极有可能还是梦窗的一位老乡。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绕佛阁》,《清真集》入“大石调”,《梦窗词》集入“夹钟商”。一百字,前片十句七仄韵,后片九句六仄韵。

上片述夜凉。“夜空”三句,套用温庭筠《瑶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诗意。言秋天夜晚的晴空似水般清凉、宁静。这是以无形的晴空化成有形的清水,使读者能有感性认识。“横汉”,即银河。一“横”字表现了银河横贯夜空的景象。而“河”无“浪声”,更显示出夜空的宁静,也透现了夜色的凉意。首三句虽不著一“凉”字,却处处给人一种凉的感觉。“瑶镜”两句,写活圆月。“瑶镜”,即玉镜;“奁”,即镜匣;“素娥”,月中仙子也。此以玉镜比拟圆月,一是以镜状月之圆;二是强调月的色泽洁白如玉。这两句将月光照耀人间想象成是素娥在广寒宫中打开了妆匣对着玉镜梳洗,玉镜上的光亮反射人间的结果。“絮云”三句,言夜空中有几朵白云将合未合,更显出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天高云淡”与此词意相似。“梧韵露井”,词人在《解连环·秋情》有“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句,与此意境相似,此言秋天已经来临,因为有几片桐叶落在井台上了。“韵”一作“陨”, 即含有落的意思。“晴暗”两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意,言月亮有晴有暗,词人心情也有好有坏,心中的秘密真怕被月光彻底照透。

下片小饮抒怀。“浪迹”两句,承上片抒怀抱。言己多年来客居在外,即使是在有千古历史的京城临安(今杭州),心中还是充满遗憾。词人白衣至今,郁郁不得志也。“还记”三句,忆从前的冶游及归来的惆怅。词人说:记得昔日我曾在一个夜晚上,在这天街处与一位相爱的女子幽会。如今我骑马到处漫游复归此地,却已是人事俱非,头发花白了。“步影”,神马名。《洞冥记》:“东方朔游结云之地,得神马一匹,高九尺。帝曰:‘其名云何?’对曰:‘因疾名步影’”。“紫箫”三句,写露天小饮。杜牧《杜秋娘》有“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诗句。这里即以“紫箫”指代上文“穿帘街语悄”的恋人。言如今己与恋人已是天各一方,音容渺远,虽然现在与友人一起饮酒,但由于触景生情,入神的回忆,当凉风吹落头上的帽子才惊觉过来。“酒杯空”一句作结。一“空”字既写出“小饮”酒尽将散,又表现了饮后内心的惆怅感。“数星横晓”,点明东方微晓,虽是“小饮”,却饮了一夜酒。

名家评论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俞陛云评:上阕“晴暗”二句笔意深透。下阕“街语”以下六句,戈顺卿谓梦窗“炼字炼句,迥不尤人……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此词下半阕颇有此景,结句尤有远神。

作者简介

吴文英,宋代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绍定(宋理宗年号,1228—1233)中入苏州仓幕。曾任吴濳浙东安抚使幕僚,复为荣王府门客。出入贾似道、史宅之(史弥远之子)之门。知音律,能自度曲。词名极重,以绵丽为尚,思深语丽,多从李贺诗中来。有《梦窗甲乙丙丁稿》传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