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

金湖县

气候条件 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民俗特色 金湖秧歌、傩戏、虎头鞋等
别名 尧帝故里、鱼米之乡、淮上明珠、苏中小江南
行政代码 320831
方言 江淮方言
机场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
国家/地区 中国
政府驻地 金湖县黎城镇建设路300号
著名景点 荷花荡、尧帝古城、水上森林公园、柳树湾湿地、白马湖生态渔村
外文名称 Jinhu
代理县长 万旭东
地方生产总值 337.03亿元(2020年)
面积 1393.86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新石器时期,有先民在此生存。

约4000年前,帝尧生于今塔集。

禹划九州,隶扬州之域。

商朝,地在徐州。

西周,隶吴国。

春秋战国,初属吴,吴亡属楚。

秦朝,实行郡县制,属东海郡东阳县。

西汉,初属东阳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由东阳析置高邮县,今县境金南、金沟、塔集、天堂集一线以南地区属之,余属东阳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东阳县析置射阳、平安县,建平安城,今县境金南、金沟、塔集、天堂集一线以北地区属平安县,该线以南属高邮县,戴楼一隅属东阳县。平安县是本土立县之始,距今(2012年)已2129年。属高邮县部分自公元前118年起无变,一直延续到1958年,长达2076年。

王莽时期,改平安县为杜乡县,高邮、东阳无变。

东汉,恢复平安县,高邮、东阳县如故。

三国时期,地在曹魏。金湖、高邮地区乃曹魏与东吴对峙的前沿阵地,曹魏虑其民被东吴所掠,令民北迁,民恐,纷纷渡江南下,平安、高邮、东阳三县俱荒。魏将邓艾在今县境及洪泽县部分地区屯田,筑白水塘,建石鼊城。

西晋,平安并入射阳县。县地分属射阳、高邮、东阳三县。史学家皇甫谧诠释《史记》,《史记·五帝本纪》尧帝下所注“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中的“三阿”即今县所属之塔集。

东晋,东晋偏于江南,版图狭小,地在东晋。境内三阿侨置幽、兖二州。太元四年(公元379年)前秦与东晋在境内发生“三阿之战”。

南北朝时期,南齐于平安城置安宜县,于石鼊城立阳平郡。南梁于安宜城置东莞郡,并由石鼊城移阳平郡来治。高邮析置竹塘、三归县。南陈废东阳县,安宜、高邮如故。北周以石鼊城置石鼊县,原属东阳县的今戴楼一隅改隶石鼊县。

隋朝,随初石鼊县并入安宜县。高邮县无变。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冬,杜伏威率领的起义军攻克安宜城。安宜城遭杜伏威屠焚。

唐朝,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宜县移驻大运河以东之白田(及今宝应县城),唐上元三年改安宜为宝应县。地分隶宝应、高邮二县。

宋朝,宝应、高邮县如故。

元朝,改高邮为府,改宝应为安宜府。安宜府寻废,仍宝应县。

明朝,高邮改府为州,宝应仍为县。

清朝,宝应县、高邮州无变。

中华民国,宝应县如旧,高邮改州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4月隶高邮县的部分(时叫闵塔区)划属宝应县。同年宝应县在宝应湖西地区(即今之金湖县域)设立“湖西工委”暨“湖西办事处”,结束了东南一隅(闵、塔地区)长达2076年的隶属高邮县(州)的历史,而归于一体。195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批准设立金湖县,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第100次会议通过设立金湖县的决定。金湖新县的诞生,是金湖地域新纪元的开始。[15]

195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复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文曰:“9月29日电悉。同意在宝应县宝应湖西地区设立金湖县。”

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0次会议通过设立江苏省金湖县的决定,决定曰:“设立金湖县以宝应县的宝应湖西地区为金湖县的行政区域。”至此,这块北有白马湖、东北有宝应湖、东南有高邮湖,内藏泗湾湖、洒火湖和诸多河汊的水面积占总面积(139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神奇土地,结束了她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宜县移驻大运河以东之白田(即今宝应县城),使本土无治,而分属宝应县和高邮县(州)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开始新的纪元。建县时,金湖县11个人民公社,189133人。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金湖县下辖3个街道、5个镇、3个场、1个开发区。[16]

区划详情

3个街道:黎城街道、戴楼街道、金北街道。

5个镇:金南镇、塔集镇、前锋镇、吕良镇、银涂镇。

3个场:宝应湖农场、复兴圩农场、粮棉原种场。

1个开发区:金湖经济开发区。[16]

自然环境

位置位置

金湖县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方位在长江以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洪泽湖以东、大运河以西。地理坐标为北纬32°47'~33°13',东经118°53'~119°22'。地处两省三市之交,东与本省扬州市的宝应县、高邮市接壤,东南、南与安徽省滁州市的天长市、南京市六合区相邻,西与淮安市盱眙县、洪泽区交界,北与洪泽区毗邻。[17]

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东部、南部是湖荡相间的湖积平原,约占陆地面积73%,地面真高在9.6米~5.5米之间;西南部为缓坡丘陵,约占陆地面积27%,地面真高在35.4米~5.5米之间。[18]

气候特征

金湖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均较丰富。

气温:年平均温度14.6℃。极端最高气温36.9℃,出现在7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7.5℃,出现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日数为5天左右,出现在7、8两月。四季年平均气温:冬季为2.2℃,春季为13.8℃,夏季为26.1℃,秋季为16.1℃。

降水:年均降水量1085毫米。全年降水日数110天左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0天左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5天左右。四季年平均降水量;冬季为76.3毫米,春季为206.5毫米,夏季为531.5毫米,秋季为179.3毫米。

日照:年均日照总时数2183小时。四季年平均日照时数:冬季468.8小时,春季为537.3小时,夏季为603.5小时,秋季为529小时。[19]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金湖属里下河水网地区,境内湖泊众多,沟渠纵横。全国知名的淮河入江水道自西而东横贯金湖,金湖县域自东北部到东部、东南部分别为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大湖泊。金湖县水面积4.2万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湖泊沟河的条件,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降水丰沛,年均1085毫米;年均有淮河过境客水200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蕴藏量1亿吨左右。[20]

生物资源

县境属水网地区,河湖沟渠众多,水面积占总面积30.1%。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等水生资源丰富。特产有高邮湖银鱼、龙虾、金湖大宅蟹、螃蟹、甲鱼、青虾等,特种水产品产量占全市一半以上;高邮鸭为省推广良种,金湖小白鹅久负盛名;荷藕、菱角、芡实、蒿茶、双黄蛋也是金湖特产,素有“中国荷花之都”、“苏北小江南”之誉。[20]

林木资源

金湖人有植树造林传统,农户家前屋后、沟河堤旁、农田圩埂甚至滩涂均遍植树木,意杨、泡桐、水杉、池杉等优良树种经济效益显著,早在1985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金湖县现有成片林保存面积6560公顷,农田林网3.4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8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5%。[20]

石油资源

金湖县境内的金湖凹陷、三河凹陷等特殊的地质构造,使金湖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数千万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开采,现已建有卞杨、崔庄两个油田,有油井600多口,年开采石油60万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中国石化总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在金湖设有试采二厂。[20]

人口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4.24万人;人口出生率5.3‰,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长率-3.1‰。[8]

政治

万旭东万旭东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代理县长、党组书记:万旭东[21]

经济

综述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133.65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56.35亿元,增长3.4%。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9:39.7:46.4,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86.1%。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

2020年,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309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814户,累计私营企业9950家、累计个体工商户20071家。全年申报规模企业108家,其中工业45家、贸易32家、服务业18家、建筑业7家、房地产6家。2020年底,全县规模企业535家,其中工业291家、贸易110家、服务业78家、建筑业32家和房地产24家。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8]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64亿元,增长5.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24亿元,可比价增长2.0﹪。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7.02万吨,比上年增加0.28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总产21.19万吨,增长3.0%;秋粮总产35.83万吨,下降0.9%。油料产量稳定,播种面积1703公顷,单产达183.5公斤,总产0.47万吨。在乡村振兴,保供给的推动下,全年累计出栏肉猪9.21万头,增长1.06倍,年末生猪存栏7.88万头1.34万头,增长4.9倍。受疫情影响,家禽累计出栏287.86万只,下降14.9%;年末家禽存栏138.27万只,下降11.3%。

2020年,新增高标准农田5.3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7200亩、设施渔业6000亩,创成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1个、主题创意园2个。新建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大中型规模生猪养殖比重达81%。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8]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96.19亿元,同比增长9.3%,全市排名第二。实现工业增加值114.13亿元,增长3.8%,高质量考核指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2.1%,全市第三。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应税开票259.05亿元,同比增长6.4%。工业用电量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全部工业入库税金12.6亿元,增幅14.3%。

2020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9.58亿元,增长1.2%。全县建筑业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完成98.34亿元,同比增长11.0%。,年末全县拥有资质建筑企业32家。[8]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县亿元竣工重点项目53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4个、超5亿元项目5个、超3亿元项目5个。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36亿元,同比下降11.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93.6%。其中: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3.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3%。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98.61亿元,同比下降19.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为10.3%。

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亿元,同比增长1.6%。2020年,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1.35亿元,同比增长24.0%;限上零售业完成销售额7.38亿元,同比增长7.8%;限上住宿业实现销售额0.89亿元,同比增长4.0%;限上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83亿元,同比增长18.5%。

2020年,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一批旅游新兴业态建成开放。荷花荡水漾年华水上乐园、水上航线等新项目,先后建成对游客开放,赏荷旺季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水上森林新增森林拓展、萌宠园等一批新的体验项目;白马湖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渔乐湾、精品渔宿等提升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均超10亿元的芦湾景区、马草滩PPP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开放型经济

202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4.34亿美元,同比下降6.5%,进口0.4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倍。注册到账外资1.28亿美元,同比下降2.3%。

财政金融

2020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8.7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7%,税收占比81.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9亿元,增长12.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3亿元,增长14.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6.0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比年初新增36.0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89.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比年初新增29.66亿元。[8]

文化

风俗习惯

十二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之日,故民间有送灶习俗。旧时送灶,家家备香烛纸马。做成荤、素、糖三种馅饼,再将麦麸、豆禾皆、豆腐、挂面摆列在锅台和灶洞上,把一张黄纸墨印的古代骑马做官的人画,贴于灶头上,叫"跑灶'',还贴灶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灶君府"。送灶时,送灶人先"一E供"。在"灶君,面前摆两个蜡烛台,一仑小香炉,米糕三块,馒头一个,清茶一碗以及糖饼等。送灶人将炉香、蜡烛点燃,再焚烧数十个乃至数百个金箔(俗称"元宝'')、在灶门口祷告,他人在屋外放鞭炮。送灶时的祷告词尽是恭维话,如:"腊月二十四,送灶老爷上西天。请灶老爷好话多说些,坏话少说些·五谷杂粮多求些,场头尽打.斛斗尽量,买得买,卖得卖,养沙牛(母牛)一年下一个,养老骒一年下三窝。,'祷告之后,撤。一把牛草、麦麸进灶堂,说:口马草马料喂得饱饱的。''再磕四个头起来,送灶即结束/迷信说法是灶神在这天晚上,要到西天灵霄宝殿去上奏一家的善恶,故而家家都祭送他,请他多奏好话,来年天降吉祥。送灶日期不一,据说古代曾有过规定:"官三民四龟子王八五,即做官人家是二十三,老百姓是二十四,犯罪人家是二十五。送灶日家家大"扫除,叫"扫尘。[22]

地方特产

名优特产名优特产(4)金湖是中国湖鲜美食之乡。境内物产丰饶,盛产大闸蟹、双黄蛋、青虾、银鱼、龙虾、河蚬、野鸭、莲藕、蒿茶。[22]

交通

围绕“一主四辅”空间布局,制定交通发展策略。重点规划好宁淮城际铁路金湖站、淮扬西线、高邮湖大桥、淮六公路、金宝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全力构筑交通对外大通道。在主动做好宁淮城际铁路金湖站争取工作的同时,抢抓连淮扬镇铁路建设的机遇,在s304省道与京沪高速公路交汇的界首镇互通设置高邮界首站已更名高邮北站,以方便金湖、宝应南部、高邮北部和兴化等地群众出行,充分发挥该段连淮扬镇铁路高邮段对金湖地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使金湖尽快迈入“高铁时代”。[23]

金湖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有高速1条,苏高速S92(金马高速公路);国道2条,G205国道、G344国道;有省道2条,331线(盐金国防公路)、226线(金湖—铜城),2010年建成金宝南线,打通了与京沪、宁连和宁宿徐三条高速通道。自县城沿331线东行30公里接京沪高速公路,再东行接204国道;自县城沿226线东南行105公里接宁通高速公路;自县城沿331线西行18公里接205国道,再西行接宁淮高速公路。县城南距南京133公里,东南距扬州105公里,距镇江128公里、常州256公里、无锡287公里、苏州352公里、上海399公里,北距淮安93公里。2011年建成的金湖二桥和淮金公路,使金湖到淮安市区的车程缩至40分钟,金湖三桥即将上马。境内有等级航道3条,三河、金宝航道、淮河入江水道。其中,三河航道,西接洪泽湖入淮河,东连金宝航道、淮河入江水道;金宝航道(6改3工程正在建设中)西接三河,东入大运河;淮河入江水道北接三河,南接高邮湖入大运河。[22]

金湖县内公路密集,县道通各建制镇以及较大集镇,已经形成县内循环大道,皆沥青路面;镇道通各个村,皆水泥路面。金湖有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熟、常州、镇江、扬州、盐城、徐州等长途班车线路20多条,有农村公共汽车线路12条,县城有公交线路5条,有出租车300辆。[22]

2020年,宁淮铁路金湖站获批变更为高架站,金湖东侧连淮扬镇高铁界首站(高邮北站)建成通车,开通连淮扬镇高铁高邮北站公交专线。通用机场完成主体工程。完成内河航道网规划,金宝航道纳入省干线航道网规划。420省道金湖段通过交工验收,三河渡大桥建成通车。实现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旅游公交四位一体的公交网络,将景区、农村、乡镇、城区全线节点打通。航道规模等级不断提升,全县航道里程达140.3公里。目前金湖县航道沿线港口码头8个,年吞吐量约500万吨。[8]

社会

体育事业

2020年,截止十三五末,全县的体育场地面积已从2015年的人均1.95平方米到现在的人均2.68平方米。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蹦床锦标赛。新建9个体育公园,其中市级1个、县级2个、街道级6个,新建了2个11人制标准足球场,文体广场和多功能运动场建设覆盖各镇、街道,共建健身步道72公里,投放篮球架5副、健身路径31套、笼式足球场2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新建文明主题公园1个、健身园5个。办好象棋棋王赛等省、市品牌赛事,举办近百场群众体育活动,体育馆每天免费对外开放8小时,基本满足大多数健身爱好者的需求。[8]

科技事业

2020年,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11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指标考核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63.3%;研发投入强度2.7%。技术合同成交额3.74亿元。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人数5人。成立“金湖智创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点单式”服务新模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以科技镇长团为桥梁纽带,引导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促成南京邮电大学与杰克仪表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江南大学与杰创科技、南京工程学院与金卫机械等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积极协调工信和财政部门,简化资金拨付流程,提升兑付效率。江苏金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扶持。[8]

教育事业

2020年,全县高考中考成绩喜人,省金中连续四年获全市高考质量特等奖,一本人数达247人,增长17%。400分以上高分人数5人。初中总均分、巩固率、合格率排名县(区)前列,2020年中考特优生比例有所突破,700分(今年按690分统计)以上人数达198人。修编教育布局规划,城东幼儿园、实小东校区、外国语城东分校主体竣工,滨湖小学、银涂实验学校投入使用。[8]

文化事业

2020年,建成总投资10亿元县文化艺术中心,与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达成委托运营协议;县图书馆蝉联国家一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先后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名人书房”和7个城区“看看书吧”,实现图书馆总分馆通借通还,全县居民阅读指数达70.51点;县文化馆完成国家一级馆创建任务; 2020年底实现人均拥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0.429平方米;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管用”机制。[8]

卫生事业

2020年,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成立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1办及8个应急工作小组,县统计局抽调5名精干力量,参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工作,助力复工复产和经济恢复。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综合楼主体竣工、实训楼开工建设,银涂医养一体化中心全面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9大类61项,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

2020年,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10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1481张,卫生技术人员172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1人,注册护士753人。[8]

公共安全

2020年,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成县镇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城区专职网格员配备率达100%。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信访案件办结率100%,连续3年获评省信访工作“三无县”。抗旱抗台抗洪工作获省表彰。[8]

环境保护

2020年,完成大气重点治理项目262个, 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7个。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实施高邮湖退圩还湖一期工程,恢复湖面9515亩,重点水域全面实施禁捕退捕,获评市级样本河道3条。万盛新材料、黄金地肥业实现“两断三清”关闭退出。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达“十三五”时期最好水平。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100%。[8]

通信事业

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5G 基站155 个。全县邮政业务网点25个,全年邮政业务收入达0.99亿元。固定电话用户5.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42万户、互联网用户8.02万户,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8]

人民生活

2020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1.1元,增长4.9%;其中,工资性收入21071.7元,增长4.2%;经营净收入4883.8元,增长2.7%;财产净收入1632.9元,增长6.7%;转移净收入3872.8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70.7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2.1元,比上年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9:1。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835元,比上年下降1.5%,恩格尔系数为31%。

202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23元,比上年下降3.8%;恩格尔系数32.9%。完成18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和4个城区集中居住点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农房项目17个,提升改造保留村庄12个,竣工交付11个,创成省级示范项目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搬迁农村群众21482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2020年,代表淮安市接受省农房改善现场会观摩,获充分肯定。[8]

社会保障

2020年,社保综合覆盖率达98.5%,全年新增各类参保1.63万人次。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7.2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73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0.7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15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31.93万人,发放各类待遇11.7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城乡居民医保并轨运行,报销比例达70%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160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620元,较2016年增加220元每月。城乡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均提高至每人每月645元。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城镇登记失业率1.68%。[8]

旅游

万亩荷花荡

金湖荷花荡是国家农业生态风景区(国家“AA级”风景区),位于金湖县的横桥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宋代文豪苏东坡曾偕妹夫秦少游、文友黄庭坚等在此登舟夜游,观景赋诗,留下了“酒沽横荡桥头月,茶煮青山庙后泉”的千古佳句。

荷花荡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荡内是铺天盖绿的万亩荷田,荡外是烟波浩淼的高邮湖,碧波粼粼,渔帆点点。[24]

水上森林公园

拥有万亩水杉林的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位于金湖县涂沟镇唐港境内,距金宝一级公路(向南)2.5公里。这里南临高邮湖,北接宝应湖,东与宝应县隔湖相望,总面积1.1万亩,其中林地10432亩,水面548亩。拥有生态林5000亩,银杏园300亩,林果鸟兽品种繁多,有垂钓鱼池、水上乐园等观赏、娱乐、休闲项目。林场内有历史悠久的东来寺和西来寺遗址。[25]

白马湖生态渔村

白马湖生态渔村位于金湖县前锋镇,地处两市(淮安市、扬州市)四县(区)(金湖、宝应、楚州、洪泽)结合部,东连京沪高速,西接宁连高速,盐金312国道擦肩而过。该村拥有的3万多亩白马湖水面,天然水域辽阔,湖水清澈透明,盛产的螃蟹、甲鱼、青虾、鳜鱼、乌龟等上万吨特种水产品,以其生态养殖、绿色食品之优势而畅销海内外,尤其是白马湖大闸蟹久负盛名,远销四方。[26]

柳树湾湿地公园柳树湾湿地公园

柳树湾湿地公园

金湖柳树湾湿地公园位于淮河入江水道之中,毗邻县城老三河中心,是一块面积138公顷的天然小岛。岛上有柳林80公顷,芦苇20公顷,春、夏、秋三季一片葱绿;

游园内拥有溜冰场、高架车、海盗船、跑马场、射击场、网球场、卡丁车、儿童乐园、水上歌舞厅等游乐项目。[27]

荣誉

2021年6月,金湖县入选“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排第98名。[2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