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泉乡位于 桂阳县西北部,辖神牌、雅里、丰城、发龙、水口、正 义、泉田、福龙8个行政村,海拔高度:658米。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01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为6800人,地域面积40.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亩,其中水田面积3052亩。乡治神牌村,境内崇山峻岭,山高坡陡,沙多田少,以一季稻农业为主,是典型的贫困山区乡。
近几年来,该乡立足乡内优势资源,“唱山歌,走山路”,共引资3000万元,兴建小水电站12座,总装机容量达3200千瓦,完成退耕还林3500亩;发展牛羊养殖户30户。
神牌村 | 雅里村 | 丰城村 | 发龙村 | 水口村 | 正义村 | 泉田村 | 福龙村 |
神牌村 | 雅里村 | 丰城村 | 发龙村 | 水口村 | 正义村 | 泉田村 | 福龙村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5564 |
男 | 3114 |
女 | 2450 |
家庭户户数 | 1673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5560 |
家庭户男 | 3110 |
家庭户女 | 2450 |
0-14岁(总) | 1229 |
0-14岁男 | 724 |
0-14岁女 | 505 |
15-64岁(总) | 3922 |
15-64岁男 | 2171 |
15-64岁女 | 1751 |
65岁及以上(总) | 413 |
65岁及以上男 | 219 |
65岁及以上女 | 19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5508 |
总人口 | 5564 |
男 | 3114 |
女 | 2450 |
家庭户户数 | 1673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5560 |
家庭户男 | 3110 |
家庭户女 | 2450 |
0-14岁(总) | 1229 |
0-14岁男 | 724 |
0-14岁女 | 505 |
15-64岁(总) | 3922 |
15-64岁男 | 2171 |
15-64岁女 | 1751 |
65岁及以上(总) | 413 |
65岁及以上男 | 219 |
65岁及以上女 | 19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5508 |
余田乡位于 桂阳县城西北方,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37公里。东连 敖泉镇,南接浩塘乡、飞仙镇,西临十字乡,北抵樟木乡。乡政府驻余田圩,辖余田、铁炉、上塘、海塘、上桥、下桥、钟家、樟龙、槐江、觉山、金盆、虎子带、下冲、马头、大莲、匡家、吉利、小田、江里、曾家、栗坪21个村委会。
因圩场周围良田围绕而得名“余田圩”,乡治余田圩,去“圩”字为名。 1950年建余市乡,1956年为余田乡;1958年属飞仙公社,1961年划出位余田公社;驻地在段家边祠堂;1973年迁到现址;1984年改为余田乡。全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1569.1公顷,5890户、23760人。
六合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65公里。东邻十字乡、樟木乡;西界新田县知市坪乡;西北与西里乡相连;南毗古楼乡;北接塘市镇、板桥乡。乡政府驻六合圩,辖六合、阳家、石龙、源头、龙源、白田、油井、西汾、河田、立新、饶家、芹溪、田心、复成、岩龙15个村委会。
六合圩:开始时是由6股份合开的,故名“六合圩”政府以此去“圩”字为名,1950年始设六合乡;1958年为四里公社六合大队;1961年分出设六合公社,1984年改为现名。全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784.1公顷,3655户、14000人。
十字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45公里,东接余田乡,南临飞仙镇,西靠古楼乡,北邻樟木乡。乡政府驻十字圩,辖横塘、愁下、双林、大市、陈江、黄土、柏家、九歧、歧石、定心、茶林、十字、蔓池等13个村委会。
桂阳通新田、嘉禾同衡阳,都经过此地,形成十字路口而得名。1950年始设十字乡,属桂阳四区管辖,1958年为十字大队属飞仙公社,1961年为十字公社,1984年改为十字乡。全乡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801.4公顷,4268户、15465人。
古楼乡位于县境西北,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52公里,东、南与飞仙镇、十字乡接壤;西与新田县知市坪乡和新隆镇交界;北与六合乡和樟木乡毗邻。乡政府驻古楼圩,辖古楼、久长、西冲、石马、桃田、五一、朱李、下梁、双桥、车溪、星堂、苗元、坳下13个村委会。
因圩坪有一古式楼房,楼上挂有一大鼓,逢圩击鼓,以示热闹,故此得名。政府以古楼圩去“圩”字为名,1949年属西河乡;1950年建古楼乡;1958年属飞仙公社,1961年划出古楼公社;1984年恢复乡制。全乡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929.8公顷,4545户、15883人。
燕塘县位于县境西南边陲,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23公里。东与本县方元镇毗邻,南与临武县三合乡交界,西与嘉禾县龙塘镇、行廊镇接壤,北与嘉禾县普满乡相连,是三县交汇之地。乡政府驻燕塘圩,辖燕塘、六合、周家、上邓、花果、青坪、下邓、园里、枫山、下燕、大塘、小冲、白沙、高桥、麻地15个村委会。
燕塘乡:以政府驻燕塘圩为名。1949年属协中乡;1950年为大塘乡;1958年隶属方元公社;1961年划出为大塘公社;1981年更名为燕塘公社;1984年改为燕塘乡。全乡总面积82.89平方公里,耕地1185公顷,4502户、18565人。
团结圩乡位于县境东北,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221公里。东与苏仙区荷叶坪乡、北湖区同和乡、华塘镇交界,南与城郊乡、西与樟市镇,北与洋市镇、东成乡毗邻。乡政府驻团结圩,辖团结,公和、东冲、洋塘、平都、曾家、禾仓头、竹中、龟上、深塘10个村委会。
团结圩:原名郴桂圩,地处郴桂交界处得名,后为确保稳定团结,改名为“团结圩”,乡以此为名。1950年设平岗乡;1952年设公和乡;1956年为团结乡,1958年隶属樟市公社;1961年划出为团结公社;1964年又并入樟市公社;1978年复位团结公社;1984年改为团结乡;1994年改为团结圩乡。全乡总面积63.89平方公里,耕地848公顷,3317户、12789人。
东成乡位于县境东北面,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36公里,东与苏仙区,北湖区交界,北与永兴县交界,西与洋市镇毗连,南与团结圩乡相接。乡政府驻东成圩。辖东成、车江、花台、会冲、春养、泉塘、庙下、东岭、花麦、瓦僚10个村委会。
1946年,时任常德县教育局局长的雷嗣广,召集知名人士商定建圩,二次选址未定,最后第三次选定于前两次选址的东面,故名“东成圩”,后沿用至今。政府以其驻地东成圩去“圩”字为名。1950年始设庙下乡,1954年撤区并乡后把5个小乡合并为东成乡,1958年9月改为红旗公社(洋市公社),1971年改设东成公社,1984年改为东成乡。全乡总面积76.1平方公里,耕地979公顷,4567户、17415人。
雷坪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37.5公里。东、南与洋市镇相邻;西南抵欧阳海灌区库内中游与和平镇对望;北同青兰乡、永兴县油麻乡接壤。乡政府驻雷坪圩,辖林里、三泉口、上田坊、花园里、上岗、梧桐坊6个村委会。
以前有一雷氏住此,屋前有一大坪,后设为圩场,故得名“雷坪圩”。乡以雷坪圩去“圩”字为名。1950年设雷坪乡;1958年属洋市公社;1961年划出设为雷坪公社,1984年改为雷坪乡。全乡总面积54.4平方公里,耕地826.4公顷,3300户、13196人。
青兰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42公里。东界永兴县油麻乡、三塘乡;西南与和平镇隔春陵水相望;南邻雷坪乡;北靠耒阳市长坪乡。乡政府驻李王庙,辖西江、青兰、粮源、黄田、聂锡、朱木、塘头、曲木、雍冲、新村、陈溪、石溪12个村委会。
老塘下村南,过去有一书院叫“青兰轩”,取于《劝学》篇:“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之意。乡以青兰轩去“轩”字为名。1950年设塘头乡,1952年建政为青兰乡,1958年为洋市公社所辖,1961年为雷坪公社所辖。1978年改设青兰公社;1984年改为现名。全乡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耕地812.3公顷,3342户、14377人。
桥市乡
桥市乡位于桂阳县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35公里。东与青兰乡隔春陵江相望,南与和平镇船山村相邻,西与欧阳海乡、莲塘镇相连,北与常宁、耒阳两市交界。乡政府驻桥市圩,辖桥市、游水、架珊、珠溪、田塘、桐林、吉冲、友好、大富、野鹿、大滩、枫树坪、灰山13个村委会。
竹前小河上有一自生石桥,是通常宁市、耒阳市的要道,人们在此设圩场,故称“桥头圩”。乡以桥市圩去“圩”字为名。1950年设为桥市乡,1958年属和平公社,1961年从和平公社划出设桥市公社,1984年改为桥市乡。全乡总面积191.4平方公里,耕地986公顷,3967户,15382人。
银河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32公里的春陵河河畔。东、南两面与樟市镇、仁义镇隔河相望;西南与坳泉镇接壤,北邻和平镇。乡政府驻茶子山,辖乌市、三都、大何、长江、花园、育才、塘池7个村委会。
因境内春陵河面银浪频腾,河水浩淼,而得名“银河”。1950年属协和乡;1956年为长江乡;1958年属敖泉公社;1978年从敖泉公社划出为银河公社;1984年改为现名。全乡总面积61.4平方公里,耕地797.1公顷,3054户、101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