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古话(能字本应为“㑷”字)。“㑷”为“我”的的意思
形成
罗定㑷古话是早期粤语形成的活化石,人们将罗定㑷古话与封开、梧州的古粤语比较,梧州、昭平一带的古粤语称为地古话,罗定自称为㑷古话,应属一个语系土音。㑷古话一般以乡村作为语言群体,比如相邻的两个村庄分别讲㑷古话和现代白话,婚嫁后,其语言将会逐渐产生变化,所以,经过一千多年,㑷古话仍能保护下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以㑷古话为母语的人去珠三角打工,他们把广州话“带进”㑷话,㑷古话的特色正慢慢的消失,越来越向广州话靠拢,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足够重视,保护特色方言。
㑷古话与罗定文化
罗定方言——㑷古话是早期粤语形成的活化石,属古粤语,形成于唐,分布于素龙、围底、罗平、华石、太平,苹塘等10个镇,主要是大量使用古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几声母为舌面前音等。罗定的㑷古话与现代白话能互相听懂、交流。
㑷古话、罗定文化、泷水 罗定是千年文化古邑,历史悠久,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门庭防卫,抚绥重地。罗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罗定方言很独特,它对罗定的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罗定方言也很独特,有白话(近似于广州话)、古话、客家话漳州话、阳山话及瑶话等。罗定方言受客方言、闽方言、广州话的影响较大,其中以㑷古话最具有地方特色,与广西东部的“地古话”较接近,是以古代俚语、僚语和中古音为基础,与多种语言长期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方言,它保留了许多古音成份,是罗定古代地方语言的“活化石”。
罗定㑷古话的特点
㑷古话与广西东部的地咕话较接近,保留了许多古音成份,㑷古话最大的特点一是复调,同一个字词,用作定语时读一种声调,用作宾语时却读另一种声调;其次是运用唇、舌、齿发音,在旷野中传播时十分清晰响亮。如:督底——下面
罗定㑷古话的分布
㑷古话主要分布在围底河流域丘陵地区,包括围底镇,素龙、罗平、华石、太平4镇街大部和双东、满塘、分界、罗镜、船步等镇街的部分地区。但亻能古话主要集中在围底河流域丘陵地区,这里正是古代俚、僚族人聚居的地方。这种方言自成体系,极具稳定性,故能从古代流传至今而不被别的方言同化。
罗定㑷古话的起源与形成
㑷古话是中原古话与百越古话融合而形成的早期“越语”。因为讲这种方言的人称自己为“㑷”,讲话“咕咕噜噜”,所以被称为“㑷古话”。保存至今粤语与普通话都已失去的浊塞音声母。因为罗定(南江)流域地区较为稳定,特别是蒙古人入主中原时期所受到的冲击较少,语言通过母系传播,所以保留较多的古音,既有较多古代汉语的成分,也有当地百越土音的成分,可以称为广府最早期的“普通话”,大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罗定的㑷古话与现代白话能互相听懂、交流。
罗定㑷古话与罗定文化
罗定㑷古话中背均与语言文化
罗定㑷古话是很有内涵的,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背均。背军,俗称暗语,或叫黑话,罗定的白话中其实也含有很多背均。人们在讲话是,涉及一些较尖锐或敏感的词汇时,都会加上背均,这样会使讲出的话委婉一些,使说话变得有艺术。如:与人有关:上花——姐、地牌——母亲,与物有关:毛瓜——猪 水笋——鱼
背均与经济文化
罗定当地人在谈生意和有关秘密是,也会加上背均,这样能使说出的话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也能增加保密性。其中最大特色就表现在数字上,如:数字的表达:1---燕,2---奶,3.---腾,4---会,5---瓦 ,6---.哪, 7---.草,8---扁,9---湾,10--集(足)。 简单点就拿坐车说,三个人同时上车,第一个上车时,蛇仔叫瓦数,就代表50元,叫哪数,就是60元,草数,就是70元,同时上车,价格不同,你不懂。听了也没用。
从民歌中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
罗定民歌,又称泷(shuāng)水歌。起源于唐代,内容分为讲古歌、世情歌、对唱、擂台歌、大话歌、猜谜歌、情歌、短篇山歌等。 其中㑷歌多以四句七言为一阕,也有“七七七三五七”的六句体式,对平仄、对仗、押韵比较讲究,但也崇尚通俗易懂。可以两人对唱,也可以摆设山歌擂台,和者的歌头要接对方的歌尾,意境相贴。不少联络顶山歌使用方言及地方俗语入歌,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音而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每天清晨,龙城乐园右侧游戏车娱乐场内,一班来自城乡各镇的中老年妇女聚集于此,或唱字眼,或唱山歌,或剪纸,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她们除了唱旧字眼山歌外,还跟据不同的背景编唱不同的内容。 现已汇编约80万字,一千余首,尚有油印本、稿本、手抄本一百余种待整理,已拍录山歌版本40种。泷水山歌为广东省最有文史价值、广府方言区中数量最多的地方山歌。其中罗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就有泷水歌 罗定文化是多元化,有较大的包容性,如:祭社、樵会、炮会──民族传统文化,泷水山歌──民族风情文化。而㑷古话就属于语言文化,㑷古话是罗定文化辉煌的一笔,也是岭南文化灿烂的一笔。
编辑
罗定白话属于粤语分支罗广方言片,罗广方言分布于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州、连山等县市。以肇庆话为代表。
罗广方言片虽然所有语音、词汇都在跟广州方言片靠拢,但在语调上依然保留早期古语的特色。如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须重读(调值与普通话第四声相近)。几乎无粤海方言片中所盛行的懒音,如所有非[i]元音开头的字,均冠以声母 [ng] ,珂 [ngɔ1] ,矮 [ngɐi2] ,亚 [nga3] ,爱 [ngɔi3] ,恶 [ngɔk3] ; [n] , [l] 音分明。
罗广粤语特点有:(1)影母字多保留零声母读法,如 亚[a3],爱[ɔi3],乌[u1],意[i3],乙[yt8]。(2)疑母洪音保留[ŋ]而细音多混为[j],如 我[ŋɔ],勾[ŋau],疑[ji],月[jyt]。(3)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须重读(高降),如肇庆话。(4)北部多数点无韵母[im][em][ip][ep],混入[in][en][it][et]。(5)声母基本保留[n][l]对立,但东部若干点趋向[n][l]合流。
与勾漏粤语的相同点: 罗广粤语与广西东部的勾漏粤语相同点是「古全浊声母今不论平仄皆不送气」。如 头、茶、桥、企、近 等字皆读不送气塞音(但在部份趋向广府化的地方有例外)。
与勾漏粤语的区别: 将两者区分开来的一个主要依据是精组字读法。如 清 字,读[t'eng]为勾漏粤语,读[ts'eng]为罗广粤语。此外,勾漏粤语有边擦音或齿间音,罗广粤语则基本无。
罗定白话字
使银纸——花钱
三脚鸡——三轮摩托(三轮柴油车)
做乜啲——做什么
冇得闲——没有空
去暗身——去游泳
去边呢(ni)——去哪里
我冇(mao)知——我不知道
痴妈筋——神经病
黑咪妈——很漆黑
侬儿仔——小孩子
边呢——哪里
好眼曵——好眼困
吃晏——吃中午饭
剃头——理发
能哋——我们
冇知道——不知道
细佬哥——小孩子
边度——哪里
去边呢——去哪里
碰尘——灰尘